首页 >热门资讯> 图像影音设计 > 《如何花钱》:教世界前 1% 有钱人“正确炫富”的杂志 >

《如何花钱》:教世界前 1% 有钱人“正确炫富”的杂志

转载时间:2022.06.23(原文发布时间:2018.07.27)
143
转载作者:36氪企服点评小编
阅读次数:143次

编者按:我们的消费行为,除了满足自己生活所需,也成为了个性表达的一种方式。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很多普通人也过上了好日子,手头有了钱。今天的有钱人,会通过什么方式表现自己的富裕?他们怎么彰显自己的身份地位和品味呢?《金融时报》旗下的杂志《如何花钱》,就是为了让有钱人,尤其是最有钱的一群人,了解“花钱的格调”而生的。本文编译自the Guardian的原题为“How to Spend It: the shopping list for the 1%”的文章。

《如何花钱》:教世界前 1% 有钱人“正确炫富”的杂志

1967年10月7日,一本正经的英国《金融时报》悄悄地在周六版加了一页。这一页深藏在厚重的报纸里,在众多股价、企业相关文章中,似乎不怎么起眼,含蓄不张扬。它的目的是为读者提供“优质生活指引”。页面上方一行小字道出标题《如何花钱》,诠释了《金融时报》对好生活的定义。

1967年的英国,还处在战后萧条的阴影下。《金融时报》当时的15万读者大部分都在英国,花钱的机会也不多。当时新出的这个页面还是黑白的,刊登了一篇推广家庭中央供暖系统的文章,那时候这算是奢侈品;还有一篇关于购买和烹饪昂贵野鸡注意事项的文章:“挑选的时候要注意。最好选择母鸡。” 页面中提到最贵的一项是英国铁路名下的一家苏格兰酒店服务,评论员写道:“客人到达的时候,将在郊野的小屋里接风洗尘。大堂非常宽敞,从中穿过都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

51年后的今天,有钱人已经和上世纪的有钱人所处境况大不相同。20世纪有钱人是个小群体,而且被“围堵”地很严,英国和其他西方国家都用高额税务和社会平等观念把他们管的死死。现在,有钱人更像是主导社会的精英阶层,充满国际范:收税少,政治地位高,虽说还是被很多人批判,却更受艳羡。生活方式无拘无束,更像是“来自平行国家的人”(引自美国研究富人的Robert Frank)。英国和美国最富有的1%,拥有的财富占国家财富的比例是原来的3倍。就全世界看来,最富有的1%坐揽全世界财富的一半。这是一个世纪以来最高的占比。


《如何花钱》:教世界前 1% 有钱人“正确炫富”的杂志

财富金字塔顶尖1%的富人资产,占全世界资产的比例接近50%


有时候,我们也能亲眼见识有钱人的生活方式,看到停在伦敦或纽约精致小店门前的豪车。但是,这种生活方式一般都在大众视线以外,比如海上超级豪华的游艇。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后来好几年经济都不景气,但是有钱人的生活方式却没怎么受影响。由于政府的采取的紧急政策和措施,在普通人生活打折扣的同时,有钱人的生活反而更好了。为财富金字塔最顶尖1%的人写的文章和书籍已经自成一派,数量越来越多。很多报纸都有专门的“财富记者”,关注点就是超级有钱人。但是,记者和学者还是很难看透在光鲜表面背后富人们真实的生活,除了游艇多大,佣人阵容之外,想知道顶尖1%富人的生活的奢靡、攀比之风,还是要读《金融时报》的《如何花钱》。

当初只有一页的“优质生活指导”,现在已经自成一体,开枝散叶,变成厚重、内容繁多的大版面杂志了,在全世界范围内,每周五和周末随《金融时报》发表,每年发34期。而且,《如何花钱》还出了单独的内容翔实的网站,每天更新。不像《金融时报》的主网站,无需付费也可以阅读。在消费资本主义的大背景下,我们的身份感都取决于自己的消费。“你(想)买什么,你就是什么。”但是有钱人不一样,因为他们想买什么,不用眨眼就能买下,所以他们面临的挑战是如何选择。《如何花钱》在有钱人提出花钱指导方面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透过这个“窗口”,我们可以窥见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富人的社会生活从“平等主义”极化到了什么程度。

《金融时报》的宣传材料说,《如何花钱》的网站和杂志为读者和广告商共同打造了一个优雅奢华的环境。《如何花钱》有全世界最优质的读者:他们有强劲的购买力,最高的净值,理论上说确实如此。《金融时报》的专家记者们慎之又慎,导向富人们正确的购买决定。这本杂志通常有80到100页,一半是全球奢侈品大品牌和房地产广告。剩下的页面上刊登的是流光溢彩的文章,主题是最贵的时尚、旅行、美食、室内设计和其他产品。老实说,这些文章和广告的区别很细微。

杂志最近刊登的一篇专栏长文,建议读者尝试“坐直升机来一场奢华的西班牙美食之旅”,耗时3天,每人收费6995欧元(约56000元)。有一页设计地充满艺术气息,专门推荐“可有可无”的小物件,比方说“Chaumet Liens Lumière镶嵌钻石和珍珠母、鳄鱼皮表带的金腕表”,价格是12870欧元(约103000元)。2012年有篇文章,主题是航空主题的家居装修,提到回收后的Sky Flash导弹作为装饰品,“抛光到光彩照人,并添加底座:“仅需29500欧元,你就能将它买下,放在起居室里。”不同人读到《如何花钱》,感受会很不同,取决于你的收入水平和对奢侈品的态度,这可能让你觉得自己窥见了刺激、充满诱惑力、不现实的世界,也可能让你觉得荒诞无比、震惊甚至义愤填膺。

《如何花钱》:教世界前 1% 有钱人“正确炫富”的杂志

回收后的Sky Flash导弹作为装饰品

有时候,《如何花钱》甚至优雅到可笑的地步。法国一位餐厅老板描述自己的完美周末:“带有橘子花香气的奶油蛋卷”、探访自己最喜欢的帽子制造师;有时像是纯粹在炫耀,比如定期更新的特刊“顶级好船”(Boats That Rock)。

《如何花钱》:教世界前 1% 有钱人“正确炫富”的杂志

根据来自《金融时报》的数据,《如何花钱》的读者有61%是男性,平均年龄47岁。所以《如何花钱》里反复出现的是典型的中年优势男性买来“装点”自己的产品:复古摩托车、跑车、私人飞机等等。这本刊物充满大英帝国黄金时代“性别平等”的气息,当然也少不了一页又一页献给女性读者的精致华美的珠宝。

大多数写给消费者的文章介绍的都是他们买得起,或者稍微超过他们预算的产品。但是《如何花钱》并不写来激励人心的,而是“为已经获得成功的有钱人而写的,旨在让他们更好地享受生活。”华威大学商学院的王教授这样评价,他是顶级有钱人消费习惯研究方面的权威。虽说《如何花钱》的主要读者群并不都是有钱人,但是确实很多是有钱人。《金融时报》自己的数据显示,“超过半数的读者已经或者将会考虑使用私人飞机服务。”

王教授说,“《如何花钱》给出的选择可能花样百出,但是说到底,就是为了显示读者的身份地位。《如何花钱》的读者很多是中国和印度的银行家,他们都是很直截了当的人。他们喜欢《如何花钱》这种直接的风格。拿起这本杂志,他们本来想的就是:’最好直接告诉我买什么‘。”

“这本杂志对广告商来说,转化率很高。”媒体调查公司Enders Analysisi的Pickthalt这样说道。之前在《金融时报》工作的记者也说,“有些读者会直接带着《如何花钱》来到商店里,指着某幅图说,‘我要买这个’。”

精英阶层的消费习惯对整个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有钱人的消费选择已经自成一股经济和社会力量。美国投资银行花旗集团在2005年发现,随着有钱人越来越富,他们存的钱越来越少。他们不像大众消费者:名牌服装价格越高,对有钱人反而越有吸引力。在有钱人扎堆的国家,比如英国、美国和加拿大,消费潮流已经出现根本的改变,经济发展的动力完全来自有钱人,这些国家的经济已经成为“富人经济”(Plutonomy)

《如何花钱》:教世界前 1% 有钱人“正确炫富”的杂志

“富人经济”是花旗集团在2005年和2006年的报告里创出的一个词,用来描述由富人创造经济增长动力,由富人创造大部分消费的经济。本图来自M. Wuerker。

富人经济之下,越来越多的大城市变得了无生机,房地产价格飞涨,社会不同阶层的隔离加剧,环境恶化。这是因为最富的1%外出旅行的频率增加,占据越来越多的空间。他们的奢华生活背后,却是其余大多数人承受这些消极影响。富人消费越来越“超凡脱俗”,最大的影响在于,这给大众传递了一个信息:只要你足够有钱,就可以逃离尘世的束缚。

富人经济还有另一个明显的迹象:越来越多声名显赫的机构,比如大学、博物馆和媒体组织都依靠他们的资金支持和赞助。现在的《金融时报》,比起1967年,已经变得更都市化,更有影响力,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最重要、最有声望的报纸。订阅读者达到90万,只有不到三分之一是英国本土的读者。《金融时报》也是最权威的商业新闻媒体,以其高雅的基调和深入的调查为人所知,特别是最近几个月关于议会性骚扰事件调查以及伦总裁俱乐部丑闻、以及对英国广告业巨头WPP出现的霸凌事件的报导。

但是,随着纸媒不断衰落,线上新闻带来的广告收入也无定数,《金融时报》现在的安全感没有半个世纪前那么强了。从1957年就拥有《金融时报》的东家Pearson,在2015年把报纸以8.44亿英镑的价格卖给了日本媒体公司日经。2016年,《金融时报》的收入达到3.11亿英镑,税前利润达到620万英镑。这样的成绩对于传统媒体品牌还是相当不错的,但是对于企业来讲,利润就很薄了。

除了在《金融时报》工作的员工,没人知道其收入有多少是《如何花钱》贡献的广告收入。《金融时报》和其他报纸一样,不会公布副刊的财政状况。但是还是有很多《金融时报》的管理层有时候藏不住自豪感,2001年,《如何花钱》当时的编辑Andrew Rogers说,这本杂志从第一期就开始盈利;2007年,John Ridding(《金融时报》现在的高管)对《如何花钱》对描述是“一门好买卖” Julia Carrick 是最早想出《如何花钱》点子的人,直到2015年,一直都是该杂志的发行者。她告诉本文作者,“有几期杂志利润远超过一百万英镑。”按照《如何花钱》现在出版的频率,保守估计,每年利润超过一千万英镑。

最近组织的《金融时报》高管会议上,与会者讨论了杂志的未来。《如何花钱》现任的编辑Lionel Barber宣称,“我们需要做的,是再打造一个《如何花钱》”。《金融时报》的高管层常用“关键性任务”这样夸张的表达,来形容《如何花钱》,及其自1998年以来的编辑Glilian de Bono,对于整个《金融时报》生存的重要性。

《如何花钱》及其读者总是由内而外地散发出自信的气息。但是《如何花钱》中有些页面的内容,也揭示出有钱人的焦虑之处。其他奢侈品杂志登的绝大部分内容相差无几,都是昂贵的产品和服务。大多数产品都是表面光滑如缎,毫无瑕疵,充满了炫耀的意味和完美主义色彩。如果是室内设计,都是干净利落,布局平衡的。受采访的人,在着装、表情、言谈举止上都无可挑剔。一切都在他们的掌控之中。这样精心打造的世界中,很少有人会提到让人不安的事件。“津巴布韦长时间的衰退、压抑和国家的病态已经是历史了。现在的津巴布韦,是非洲大陆上最刺激的历险地。”杂志5月刊的一篇文章如是说。杂志的一名员工称,“Gillian 这是在允许读者在坐拥财富的同时,不因此感到惭愧。” 这样的逃避主义,至少吸引了臭名昭著的独裁者卡扎菲,在被捕时,他的住处就有一本《如何花钱》杂志。

但是,《如何花钱》强化了有钱人自己有钱“天经地义”,花钱也是“理所应当”的感觉,让他们觉得整个世纪都是自己的乐园。《如何花钱》还常常提醒他们,让他们认识到,原来自己很没有品味。这本杂志的名字,已经很直接很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真正时尚的人,因为没有这么富裕,需要在不同产品之间做选择。他们的优势也源于此。而有钱人因为无需因为钱犯愁,所以在选择方面也会慢半拍。”

在“全民奢侈”的时代,大城市里百货那么多,设计师品牌商店也到处都是,那有钱人要怎么打扮才能鹤立鸡群?《如何花钱》会建议读者买限量版的商品,或者手工制造的商品。但是,这样敏锐的时尚“洞察力”,随时随地都要体现出来。《如何花钱》5月刊里,英国上流社会男装设计师Jeremy Hackett推荐了伦敦的一个鞋匠,George Cleverley。他家定做的鞋子起价3600英镑。Hackett说,“我最近在做的一批产品是棕色和白色牛津鞋......由Metta Catharina打捞出来的一批驯鹿皮制成,这些鹿皮来自一艘沉船——53吨的双桅帆船Metta Catharina号——在1786年从圣彼得堡到热那亚的航行中,沉没在英格兰南部海岸。皮革在圣彼得堡经过工匠处理,他们的手艺几个世纪都不曾外传......”Hackett可能是在开玩笑,但是《如何花钱》可是非常正经的。

杂志中宫殿般的酒店和家居图片中,几乎都不见人影,这些地方仿佛专属于读者,是他们尘世之外清净的桃花源。”《如何花钱》贩售的是一种宁静感,给读者一个承诺,只要买下这些奢侈品,付钱享受奢华的服务,他们的心灵就能得到休憩,重获新生。这正是很多读者所追求的。“

现在的富人很多都是靠自己的努力致富的,不像以前镀金时代的有钱人。所以大部分有钱人,都是工作狂。“他们什么都不缺,最缺时间。所以欲望满足的速度,越快越好。他们也想要放松身心。”王教授说。而《如何花钱》就是通过费尽心力,满足这两种相互矛盾的需求,而获得巨额利润的。

《如何花钱》在刚创立时,其实没什么雄心壮志,总结起来,就是一封读者来信和一段婚外情造就的:1958年,机智的演员Sheila Black嫁给了小杂志编辑,有一天,她给当时《金融时报》以古板著称的编辑Gordon Newton爵士写信,抱怨说,《金融时报》从来没有关于消费者产品的内容。Newton于是把她雇来,作为《金融时报》首位女记者,首位消费者记者,后来也成了Newton的情人。

《金融时报》的工作环境是比较保守的,Black花了9年时间,才终于见到自己的工作成果“如何花钱”版公之于世。她和自己的小团队单独有一间办公室。Black在2007年离世,小团队里的人“很识趣地辞职了”。

1972年,Newton退休了,Black也随之离开。“如何花钱”作为《金融时报》的小版块留了下来,最多也只有两版,写的一般都是清爽透风的女士凉鞋,或者收集雕刻小鸟雕塑。有时候”如何花钱“被归到Diversions(转向)板块。当时,《金融时报》读者有一部分是清教徒,他们甚至会反对”如何花钱“页的名字。1982年,英国终于从经济萧条中走出,发展还不稳定,有读者还写信来批评这个名字,觉得它”不适合当前的形势,粗俗,又充满挑衅意味“

“看到这样的负面评价,我都浑身发抖。”Black的继任者Lucia van der Post这样说,“但是我决定把那封信发表,让读者决定我们应该用什么名字,起名起的最好的奖励一瓶香槟。”

最后,《如何花钱》的名字保住了。在80年代中期,这个板块开始写比较奢侈的商品。不过,那时的风格还是比较谨慎,有点讽刺意味的。1985年,板块里有篇文章写到名牌墨镜,让读者放心,“这款墨镜戴起来不会像黑帮老大,对于绅士而言是合适的装饰。” ;1990年有篇文章称买复古大钢琴是“合理的投资”;编辑Van der Post的父亲是探险家和自然环境保护主义者Laurens van der Post。但是父女两人对于资产的观念截然不同,在这一个家庭中,就可以看到世界是如何逐渐走向物质主义。她对于自己感兴趣物件的描写中体现出的狂热感染了读者,形成了一批异常忠诚的读者。

同时,奢侈品报导的潜在市场也在变化。20世纪大部分时间里,从一战后到八十年代,几乎所有富裕国家里,最富的1%的有钱人资产占国家收入的比例一直都在下降。但是,在撒切尔和里根这样激进的右派赢得选举,领导政府之后,经济风向朝着“赢者全得“方向发展,逐渐形成全球化经济。于是,富人们的财富占比不降反升:上世纪八十、九十年代,经济仍然有繁荣有衰退,富人的财富增长一开始还算迟缓;但是到了90年代中后期,他们的财富增长了好几倍,变得更富裕。在美国,最富1%的财富占国家收入的比例,从1980年的10%,到1995年的16%,1999年达到20%。

对奢侈品的需求自然也随之增长,奢侈品价格也逐渐走高。从1982年起,美国商业杂志《福布斯》就一直追踪40件“终极奢侈品”(包括鱼子酱和网球场)的价格变化,来计算“奢侈生活成本指数”。这个指数增长的速度,几乎是大众消费品成本指数增长速度的两倍。

在九十年代,奢侈品生产商开始组团,形成雄心勃勃的大集团,比如酩悅·轩尼诗-路易·威登集团(LVMH)。当时,专做高端市场的广告平台很少,主要都是在女性杂志月刊Tatler或者Vogue上做广告。90年代早期,《金融时报》的老手、精明的Julia Carrick负责的是《如何花钱》的商业走向,她敏锐地察觉到这个需求。“我知道,《金融时报》的读者可支配收入肯定是有的,但他们都不看这页油印的广告。”当时和现在一样,《金融时报》的主要读者是男性。“于是我探访了几家奢侈品企业,说服了他们。” 1994年,她说服《金融时报》的管理层,把“如何花钱”页单独做成杂志。

第一期的封面专题是Van der Post的宣言,“社会...已经厌倦了单调的一切...准备好迎接新鲜事物了。现在,经济萧条已经过去,空气中充满乐观的气息。重新打扮起来,开始收藏艺术品,拥抱新式的魔力。” 第一期有一篇关于男士燕尾服的文章,有Ralph Lauren和TAG Heuer的“18k金运动金表”广告,还有贵族出身的苏格兰模特Honor Fraser穿着Emporio Armani的拖地天鹅绒长外套。

《如何花钱》:教世界前 1% 有钱人“正确炫富”的杂志

上图:Tag Heuer金表

不过,此等程度的奢华,还是很肤浅的。Carrick坚持要使用高质量的纸来印刷,以吸引更多奢侈品广告商。但是当时全国上下纸品短缺,所以还是只能印在光亮的页面上。当时杂志中很多特色服装还是过气的英国老品牌,杂志中大部分商品的价格还是在几百几千英镑,不是几千几万英镑。当时,《如何花钱》甚至还有老掉牙的量产英国运动汽车Vauxhall Tigra广告。当时最富的1%人群还没那么有钱,《如何花钱》也还没有成为他们的消费指南。

杂志发展路上不得不提的大助攻,就是Gilian de Bono。她于1994年加入《金融时报》,帮助编辑经验不丰富的Van der Post运营《如何花钱》。De Bono 那时四十出头,做过很多女性杂志的编辑,也是消费者杂志“Which?”的编辑,虽说“Which?”是流行杂志,不是精英消费向导,但是De Bono精力十足、完美主义的名声在外,于是得以加入。1998年,Van der Post重新开始全职写作,De Bono就成为继任编辑。

接下来的20年里,富人越来越富。《如何花钱》也越来越成功,每期的页数越加越多,每年发行的频率也逐渐增加。就算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期间,在《金融时报》的时评一直警告、批判现代资本主义和鲁莽的精英的同时,《如何花钱》的风格几乎一如既往。De Bono早2014年告诉Fashionista网站说:“如果你很富裕,就算资产缩水20%,你还是会去高级餐厅就餐,还是会去度假,还是会买新手表。”在2009年,在金融危机余震之中,《如何花钱》的网站上线了,“全世界范围内,没有阅读到《如何花钱》的富人,还大有人在。” De Bono豪放地说。

《如何花钱》杂志中有一个常规栏目“审美家”,让人着迷但没有一点分寸,将某个个人的消费欲望直接摆在读者面前。“审美家”关注的是品味,不在乎价格,是个展示个人审美品位的机会。但是这个栏目展示的主要是有钱人和昂贵的物件。2012年,英国正在奥斯本的紧缩政策下,勒紧裤腰带,但是“审美家”却出了个专题,主角是大臣的父亲,彼得奥斯本爵士。他告诉记者说,自己看上了一张非常漂亮的桌子,价格是19000英镑。奥斯本爵士还提到,自己的意大利朋友把位于加勒比海上马斯蒂克岛的假日别墅借给他。

《如何花钱》:教世界前 1% 有钱人“正确炫富”的杂志

上图:奥斯本爵士在伦敦西区的家

《如何花钱》在杂志在金融危机后的10年里,就像大部分有钱的读者一样,日子还是比较舒服的,至少财政状况维持平衡。“设计风格在十年中都不曾改变。”,以前在杂志任职的员工这样说。文章篇幅宽阔而优雅,娓娓道来;配上巨幅的产品图片,位置很讲究,而且一直都带着白边,整本杂志就像是一场优雅的产品目录。少有的几幅人像一般都是工匠的肖像,排列得很细致,全都面带微笑,就像乡村度假别墅里重忠实的仆人。

某种程度上说来,正是这种保守的气息,深深地吸引了《如何花钱》的遍布全球的读者们,很多都是因工作而漂泊不定的游子。它和沉稳、尊贵的《金融时报》的联系,也在培养读者忠诚度方面起到很大作用。它展示了英格兰的给人留下的典型印象——可以买手工霰弹枪和做工精良西装的地方。伦敦自90年代以来,就一直打造自己的形象——文明、稍带复古气息的全球富人乐园,而《如何花钱》也助力这种形象的塑造。

如果《如何花钱》真有其个性和气质,那它20年来的编辑De Bono可以算得上是这种气质的守护者。要是有人上交了不符合这种气质的作品,她会严肃地说,“这不是《如何花钱》的风格,这不是我们的做事方式。”

De Bono是个六十多岁的小个子女人,留着波波头,工作的脚步从不停止。2014年,她对Politico网站说,《如何花钱》20周年纪念刊里提到的所有商品,最后将进行拍卖,并将拍卖所得拿来做慈善。在20周年纪念特刊上,她“花了九个月的心血”。

《如何花钱》:教世界前 1% 有钱人“正确炫富”的杂志

上图:《如何花钱》20周年纪念特刊

Carrick说,“她工作之努力,常人难以想象。”员工还说,“Gilian就连在度假的时候,都会躺在日光浴椅上,一页一页地读草稿,或者盯着笔记本电脑,然后打电话来要求修改。”

《如何花钱》办公室的团队,和整个《金融时报》的办公室是有点距离感的。《金融时报》的办公室是开放式的,但是《如何花钱》的办公室是由玻璃隔开,有几张桌子,外加De Bono的转角办公室。这里的气氛静谧,几乎有几分肃穆,柜子里摆了几个杂志赢得 的奖杯 ,非常显眼。员工团队都是身经百战的记者,男男女女年龄不一。每周工作节奏常年保持一致,每天的工作时间都很长。有些记者提到自己的作品,觉得有点尴尬,“三千字写香水的文章,哪会有人读啊?”一个记者反问道。但是他们当然不会对团队的其他人吐露这样的想法,自己想想就算了,“管好自己的事情,做好别人交代的事情,这里的工作文化就是这样。“

为有钱人服务,没有胆量是做不来的。在专门为有钱人复杂口味服务的行业工作,通常很刺激,也很“自上而下”,等级森严:有钱人期待的是最好的东西。这样的行业,对于阶层的体现,也不会大惊小怪。奢侈品杂志也是如此。在这里工作的员工,以前也有别的工作经验。不过,对于《如何花钱》团队工作文化的不满,近期引起了一场危机,对《金融时报》的这项宝贵资产造成威胁。

去年11月,《如何花钱》的现任和前任员工正式发起投诉。他们通过《金融时报》的通报程序:针对经理的严重过失,可以匿名举报。结果,《金融时报》开始了一场针对De Bono在十多年前欺凌员工的内部调查。《金融时报》的人力资源部门收集了员工的证词,文件记录还有40页之多。

七个月后,调查结果终于在6月7号出来了,但是没有对外公布。《金融时报》人力资源部门的主管在调查总结中提到,De Bono的“管理风格”有时候“很混乱,甚至是独裁式、一手遮天的...(她自己也承认)是缺乏耐心的”。 报告中提到,团队成员觉得“有某些员工成了De Bono攻击的目标。“,但是”在骚扰和欺凌方面,证据不足“,且有人提到 ”De Bono表现出思虑周全的例子,对团队中的人能感同身受,不管是不是举报她的员工“。因此,调查最终总结道,“针对De Bono的个别投诉不成立。”

这样的“裁决”让很多受调查的员工觉得不满,觉得调查不够独立,不够全面,觉得《金融时报》偏袒了这位名编辑。“《如何花钱》的员工很愤懑”。国家记者联盟站在了投诉者的一边。6月20号,《金融时报》的国家记者联盟的成员通过一项动议,批评调查过程,并承诺,“如果‘告密者’有下一步举动,我们将提供支持。”

最近几个月里,笔者与《如何花钱》之前和现在的员工深入交流。他们都不希望暴露姓名,也不想提到自己提交投诉的细节,怕别人知道自己接受了采访。奢侈品记者的圈子很小。但是他们的抱怨都很直接。其中一个记者告诉笔者,“Gilian一般都是嘴皮子厉害,有时候是在她的办公室里,关起门,一对一的说;有时候当着大家的面,对某个员工大发脾气。”

“不管是为什么,只要你惹了她,或者讨不了她的欢心,你做什么都是错。”另一个员工这样说,“我至少看过15个同事,20个同事被骂得满脸是泪。我也看过他们下班后,不回家,呆呆地坐在大楼外的台阶上。“

De Bono和Barber 没有接受我们的采访请求。但是《金融时报》的发言人说,”我们可以肯定,《如何花钱》办公室的管理在去年确实遭到投诉。我们开展了充分、详细且专业的调查,积极寻找更好地促进该杂志持续快速成长的方式。“

《金融时报》有一位高管则更为坦诚,”我们在想办法让《如何花钱》杂志更接近《金融时报》的标准,改善员工关系。Gilian 是个狠角色,要不然杂志也做不到现在的样子。但是,她确实不太好相处。“

《如何花钱》和它的编辑仍然是《金融时报》的”关键性任务“。6月7号向员工公布调查结果的就是Barber Lionel。”Lionel大步流星地走进办公室,与Gilian比肩站立,他说,‘你们为之工作的杂志是很好的杂志,你们的上司也是世界级的编辑。过去的日子大家都有难处,我们将尝试做些改变,然后会划出底线。’ 他问大家有没有疑问,但办公室里只是一片死寂。”

在媒体行业支离破碎的时代,却有这样一本杂志,告诉富人应该如何花钱、如何生活,想想也有几分过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其他媒体也试过复制《如何花钱》的模式。竞争对手有《时代》周刊的《Luxx》和《每日电报》的《Luxury》,虽说名字就没有那么机智,但是其实跟《如何花钱》的区别不大。就现在看来,奢侈品要做广告并不难,奢侈品杂志是纸媒为数不多、做得红红火火的版块:有质感良好的页面,身份地位的象征,也没有网页上讨厌的小广告。而时尚嗅觉不敏锐的富翁们,有了杂志,也可以按图索骥,找到符合自己经济地位的衬衣。

与此同时,奢侈品报道还有一股新风尚,他们倡导的是:好生活不只是应该买最贵的,应该寻求不拘一格的商品和体验。《纽约时报》的T杂志、《经济学人》的《1843》(之前叫做《智慧生活》)和Monocle杂志,走的路线就比较亲民。Monocle的创始人Tyler Brûlé之前是《金融时报》的专栏作者(后来他被投诉,专栏中提到自己创意社的客户)。

《如何花钱》:教世界前 1% 有钱人“正确炫富”的杂志

上图:《经济学人》出的《1843》

这些杂志中,既有上流市场消费者建议,也有亚洲街头美食的描写,和北欧的公共交通状况,会讨论政治和社会发展趋势。有些分析师觉得,这样丰富的内容更能吸引到现在消费的主力——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他们中有些会成为未来财富金字塔的1%。“三十岁的人眼中的奢侈,定义肯定和五十岁的人不一样。”伦敦咨询公司Scorpio Partnership的Burkart如是说,他们的主要业务是学习富人消费行为,并为富人提供咨询服务。

2017年,一项针对奢侈品市场的常规调查总结道,“千禧年一代的思维方式正在挑战现有的消费习惯”,迫使很多企业同时关注高端和低端市场,比如,特地做邋遢打扮的设计师/健身教练。《如何花钱》确实写过关于健身教练的文章,但是他们更关注的是像鞋子这样容易作为身份地位象征的物件,比如粗皮鞋。

《如何花钱》有时候也会专题写经济适用的日常用品。在最新的一期中,丹麦设计师Slaatto推荐了一家哥本哈根餐厅的粥。但是,文章中却还是充满让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细节:Slaatto提到,餐厅的老板,“已经成了像摇滚明星一样的人物。他在音乐节上展示自己的粥” 。《如何花钱》从来没有把身份地位抛诸脑后,也不停地提醒读者们,要注意自己的身份地位。虽说杂志中很多文章写的是休闲生活,但《如何花钱》给富人的印象是,做好富人也不容易。

最近几年来,杂志一直推荐一个购物地点,伦敦西区的梅费尔(Mayfair)的蒙特街(Mount St.)。

《如何花钱》:教世界前 1% 有钱人“正确炫富”的杂志上图:梅费尔得名于一年一度为期两周的“五月墟”(May Fair)。梅费尔的边界大致为西到海德公园,北到牛津街,南到皮卡迪利街和格林公园,东到摄政街。

这曾经是个荒僻的地方,只有办公室和古董店。但是10多年前经过改造,摇身一变成为众多奢侈品商店扎堆的地方,买的都是名牌服饰和皮具。有员工开门迎接你,对你亦步亦趋。店内装修奢华光亮,有点像银行里的金库。很多商店看起来小,实则面积很大,还有地下一层。

在这些精致的商店里,身后世界的喧嚣渐渐淡去。客人一般不多,员工耐心地等待,热诚地服务。满墙陈列的都是泛着微光、毫无瑕疵的商品。Mount街就像极致奢华的小生态球,你可以从中窥见富人生活的缩影。这样的生活,似乎与外界完全隔绝,这就是《如何花钱》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助力打造的一个“生活空间”。

但是,这样的体验,不一定是现在的有钱人最热衷的。从去年Elizabeth Currid-Halkett出版的一本书《由小见大》(The Sum of Small Things)中,我们更能看清富人生活究竟是什么面貌。Elizabeth Currid-Halkett是美国的一个学者,研究的是西方最富裕的国家。她认为,这几年来,有钱人“花在显眼的物件上的钱少了,他们的钱更多投资到了不引人注目的方面”,比如“教育、医疗健康、养老和个人保险”上。他们买得更多的是安全性和让自己长期出于精英阶层的保障。这在变化迅猛的年代,比逃离和享乐更重要。

“收入最高的阶层不只是现阶段享受美好的生活,还试图保证自己和家人能长期享受这样的生活。”,她写道,有钱人会想办法让自己的后代拥有更多财富,钱可能多到不知道怎么花。要是你身处指导富人如何花钱、如何生活的行业,或许生意能越做越好。

编译组出品。编辑:郝鹏程

[免责声明]

资讯标题: 《如何花钱》:教世界前 1% 有钱人“正确炫富”的杂志

资讯来源: 36氪官网

36氪企服点评

图像影音设计相关的软件

行业专家共同推荐的软件

限时免费的图像影音设计软件

新锐产品推荐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