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 图像影音设计 > 欠债、吃软饭、失败五千次,他是戴森吹风机之父 >

欠债、吃软饭、失败五千次,他是戴森吹风机之父

转载时间:2022.06.28(原文发布时间:2019.05.31)
2
转载作者:36氪企服点评小编
阅读次数:2次

欠债、吃软饭、失败五千次,他是戴森吹风机之父

作者 | 魏新峰

出品 | 百略网

詹姆斯·戴森(James Dyson),男,1947 年出生,现年 72 岁。

别看这位老哥年龄上了七旬,但拿出照片来依然称得上仪表堂堂,一头银发总让人想起村上笔下开着捷豹的白发中年神秘男子,一点没有老年人暮气沉沉的样子。

欠债、吃软饭、失败五千次,他是戴森吹风机之父

作为一名设计师,戴森行走江湖几十年,他的一些作品堪称「送女友的最佳礼物」。戴森的吹风机、卷发棒和吸尘器没少刷爆网络。

欠债、吃软饭、失败五千次,他是戴森吹风机之父

实用不实用倒也有些争议,但黑科技是真的黑科技,戴森的品牌形象也如老爷子的发色一般锃光瓦亮。

靠着几件科技产品的成功,戴森本人获得了不少荣誉,包括但不限于:

1995 年,获堪称「英国设计界奥斯卡」的飞利浦亲王设计奖;

1998 年,被授予大英帝国勋章;

2005 年,当选皇家工程院院士。

亲王、帝国、皇家,英国人给的 Title,光听起来都牛X闪闪的样子。

2007 年,戴森被加冕为爵士,成为了真正的 Sir James,差点和下图这位重名,实在是至高无上的荣誉:

欠债、吃软饭、失败五千次,他是戴森吹风机之父

2011 -- 2017 年,他被任命为英国皇家艺术学院(Royal College of Art)名誉院长,这是设计领域在全球范围内最顶级的高等学府,算是学术界对这位设计大师地位的肯定。

这里顺便说一句,后来接替他出任这一职位的,是苹果的首席设计师兼声优 Jony Ive 老师,就是那个设计了 Mac、iPhone、iPad 还老在广告里吹牛的那位英国大叔:

欠债、吃软饭、失败五千次,他是戴森吹风机之父

不过与 Jony Ive 相比,戴森爵士最大的优势除了发型之外,应该是有钱。

哦不对,是更有钱。

由于几款产品在中国的火爆销售,2018 年戴森的利润从 8.01 亿英镑增至 11 亿英镑,戴森本人的财富增加了 30 亿美元,最终在今年初他以 138 亿美元的身价荣登英国首富,合人民币 950 亿。

但是但是,一如很多庸俗的故事一般,如此优雅成功的爵士人生,也逃不过辛酸血泪的前半程。

童年戴森,像阿甘一样奔跑

戴森生在英国一个叫克罗默的滨海小镇,父母都是老师。九岁的时候,父亲因癌症去世,由此他被送往寄宿学校读书。

这家名为格瑞萨姆学院的学校建立于 1555 年,有着悠久的历史,校园环境也实在是美好得不像话。

但千万别以为大英帝国的儿童教育就多么先进,至少在小戴森就读的那个年头,师长们并不怎么开明,还时常打击孩子的创造力。

小戴森就因为负责分发校园戏剧宣传手册时,擅自把普通册子改成了卷轴样式,被校长一顿猛批,差点没扼杀了这位天才设计师的创作激情。

好在戴森同学没有因此泄气,他后来回忆说,当时的自己明白了一个道理:

要改变一些事物、成为发明家,必须要不断对抗其他人的阻挠。

「To change things and be an inventor,you are going to come up against trouble all the time.」

小小年纪就思考到了如此复杂的心灵鸡汤,不得不让人怀疑牛人是不是都比较早熟。

除了偶而有些创作冲动,戴森还特别擅长一项体育运动:长跑。

据戴森本人回忆,从小学开始,十公里内的长跑比赛他都不在话下。

倒不是超过十公里他就不行,主要是学校为了保护学生安全,只让跑到十公里,限制了戴森的长跑冠军记录。

单身家庭,擅长跑步,小时候的戴森,和阿甘同学还真有点相似。

不过和阿甘同学不同,戴森擅长长跑并非因为天生强健的体魄。每次说起这段经历,他都爱强调:「我长跑强是因为我有足够的耐心。」

戴森之所以会这么说,主要是由于在带身后来的创业历程中,耐心的重要性一点不亚于天赋。

一鸣惊人,又一败涂地

尽管父亲早逝,但戴森有个好母亲,给了他足够的空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1965 年,18 岁的戴森到柏亚姆肖艺术学院学了一年画画,次年转学到了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学习室内设计。

还不等毕业,戴森便被知名机械制造公司 Rotork 的董事长 Jeremy Fry相中并收入麾下,带领团队和 Smallfry 设计事务所一起,研发一款名为「海上卡车」的两栖登陆艇。

欠债、吃软饭、失败五千次,他是戴森吹风机之父

这是一款载重量 3 吨、时速达 50 公里每小时的海陆两用交通工具,可用于石油业、建筑业和军事上。产品设计成产完成后,一经发售销量直线上升,一年内卖掉了 200 台,销售额达 5 亿美元。

而作为主导设计团队的设计师,戴森那年才 23 岁。

真可谓一鸣惊人。

之后,戴森拿出了他独立设计的第一款产品,「独球车(Ballbarrow)」,是我们日常见到的独轮车改进设计而来。它长这个样子:

欠债、吃软饭、失败五千次,他是戴森吹风机之父

话说某天戴森在自家花园里干活的时候,独轮车卡在了泥地里。

出于职业习惯,他开始思考如何设计一款,在泥沙等软质地面,依然能够顺畅工作的独轮车。

你们可别小看这相貌平平的小破车,如果设计成功,除家庭外,在建筑、军事等各个领域都能用得上。

小破车的材质选择和外形设计,还真费了戴森不少功夫。

最终他选择用一体成型的塑料料斗,和钢制框架保证结构稳定,并用球形轮增加灵活性,可以在各种地面上平稳移动。

戴森为此申请了专利,后来还带着这款产品,登上了 BBC 的科技电视节目「明日世界(Tomorow's World)」,并在 1977 年获得了一项建筑设计奖。

欠债、吃软饭、失败五千次,他是戴森吹风机之父

1974 年,带着「独球车」的设计专利,戴森和自己的姐姐姐夫共同成立了一家名叫「Kirk-Dyson」的创业公司。

但戴森手里只有专利没有钱,只能引入投资人。

投资人花了 20 万英镑,拿到了戴森公司 50% 的股权。之后几年,随着产品研发需要越来越多的资金投入,投资人逐渐占据了主导权,戴森失去了对公司的控制。

成立公司的那一年,戴森还买了一台胡佛公司生产的袋装式吸尘器,用着用着发现,吸尘器的吸力越来越弱。

拆开一看,原来是袋内的防尘网被堵住,需要更换袋子才行。

欠债、吃软饭、失败五千次,他是戴森吹风机之父

出于职业习惯,戴森开始思考,如何设计一款不需要袋子、吸力强劲的真空吸尘器。

但投资人不同意。

他们认为,如果戴森的想法可行,那吸尘器巨头胡佛早都做了,哪里还轮到你戴森?

就这样,双方产生了争执。加上公司有一些法律上的纠纷,1979 年,掌握实权的管理层一气之下,把戴森创办的公司给卖了。

作为小股东之一,戴森被驱逐了出去。

对了,当年公司成立时,戴森的设计专利直接转让了给了公司,所以他除了一小部分股份能换点钱外,几乎是净身出户。

23 岁一鸣惊人,32 岁又一败涂地。

革命尚未成功,戴森同志啊,你仍需努力。

欠债、吃软饭、失败五千次,但我是个好设计师

1979 年,32 岁的戴森丢了工作一无所有,还得养活三个嗷嗷待哺的孩子,这日子可咋过。

要搁到现在,这是典型的失业外加中年危机,还没地方拉横幅讨说法。

夫妻患难见真情。事业遭遇波折的戴森,有个扛住半边天的老婆,实在是他的幸运。

在之后的几年时间里,戴森就呆在家里,潜心研究自己的新型吸尘器。男主人没了收入,一家只能过着节衣缩食的生活,唯一的收入来源,是靠在大学教书的妻子。

欠债、吃软饭、失败五千次,他是戴森吹风机之父

能有多惨呢?据戴森回忆,那几年他们菜是自己种,连衣服都是自己裁。

戴森的妻子是他在皇家艺术学院的同学,对他的设计理想比较支持,就这么陪着他扛过了最难熬的日子。

所以后来每次戴森忆苦思甜的时候,「吃过软饭」的他都不忘加一句,「那时候我老婆真是太好了(She was wonderful)。」

这几年时间里,戴每天都用一台旧吸尘器,加上一些纸板和胶带,做真空吸尘器原型机。

欠债、吃软饭、失败五千次,他是戴森吹风机之父

戴森真空吸尘器的灵感,来自于一家伐木工厂的机械,他们用巨型的旋风分离装置处理木屑。

一到晚上,戴森就跑到附近的伐木工厂,观察那些巨型设备的运转方式,并思考如何将这些巨型器械放到吸尘器中,回到家再改进自己的模型。

戴森倒也不是没有动摇过,他每天都在想要不要放弃。

他回忆说,想放弃的时候就会回忆起小时候长跑,告诉自己再耐心一些。长跑和研发都差不多,咬咬牙,也就耗过去了。

这一耗就是五年,这五年时间里,戴森做了 5127 个模型。

为什么说,在戴森的创业历程中,耐心的重要性一点不亚于天赋。

因为不是谁都有耐心,在失败五千多次之后,还能再来一次。

成功前的最后一个关口

1984 年初,戴森带着研发成功的吸尘器模型,信心满满地在英美两国面见各大生产商,要把自己的设计专利授权给对方生产。

「当时的我有点理想主义,觉得那些厂商看到我的设计,一定会在办公室里跳起来!」

结果,各大厂商的负责人见到戴森的原型机后,纷纷对其表示赞扬,并友好地将其送出办公室——关于花钱买专利授权的事儿,提都没提。

其中,也包括戴森购买的那台吸尘器品牌,胡佛,当时美国最大的吸尘器生产商。

这些厂商拒绝戴森倒不是因为看不上他的设计,而是因为彼时吸尘器的厂商的商业模式,和今天的小米有点类似,吸尘器本身不赚钱,主要利润就是靠卖袋子这一消耗品。

那时候仅英国,一年光一次性袋子的市场规模就有一亿欧元。戴森这款新式吸尘器,几乎就是要砸了人家的饭碗。

就这样,戴森在全球各地兜兜转转,也不见有生产商愿意买他的专利。直到四月份,美国一家名叫 Amway 的消费品制造商,才表示愿意买下戴森的专利授权。戴森随即将原型机、设计草图和一些机密文件作为合同的一部分邮寄给了对方。

然而,戴森却被狠狠坑了一下。这家公司取得戴森的文件后,转身就用戴森的技术,做了一款新产品,并在次年 1 月在市场上开售。

Amway 未经戴森许可擅自用了戴森的专利,导致最终授权未能达成,戴森起诉 Amway。这场官司直到 1991 年才以双方和解而告终,差点没把戴森给拖垮。

顺便提一下,这家叫 Amway 的公司,在国内有个响亮又文雅而且你一定听过的名字:安利。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戴森啊戴森,尽管一路坎坷,但你千万要耐下心来,属于你的光辉岁月就在眼前。

戴森,成为戴森

1985 年,就在戴森为专利官司一筹莫展的时候,日本一家名叫 Apex 的公司向他伸出了橄榄枝。

在取得戴森授权后,他们和戴森一起,将这款全新的吸尘吸进行了改进,并大胆地采用了粉色作为产品主色进行生产,命名「G-Force」。

欠债、吃软饭、失败五千次,他是戴森吹风机之父

日本居住的房屋空间相对较小,G-Force 特意为此设计了特殊的结构,使其可以直接站立,与传统吸尘器相比能节省不少空间。上市之后,G-Force 便持续热销——

这款产品当时的定价,可是达到了 2000 美元,足以看到当时日本人民的富裕以及对戴森的认可。

之后几年,凭借 G-Force 大获成功,戴森终于扬眉吐气了一把。他将专利授权给加拿大电器品牌 Fantom 进入北美市场,日本北美两地开花,赚了个盆满钵满。

1991 年,是戴森双喜临门的一年。先是 G-Force 在日本获得了国际设计博览会大奖(International Design Fair Prize),成为了有钱人身份的象征;后是戴森靠着这几年赚来的钱,在英国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戴森电器有限公司(Dyson Appliances Ltd)。

成立公司之后,戴森迅速推出了一系列吸尘器产品,每一款都成为了所在市场的销量冠军。不过,唯一尴尬的是,作为一个英国品牌,戴森的产品却从来没有在英国本土销售——从日本到美国,戴森产品发展初期靠的一直是海外市场,反倒忽略了老家英国。

1995 年,前英国外交大臣 Lord Howe 前往参观戴森工厂,他问戴森,有没有什么问题需要帮忙解决的。戴森抓住机会提出了自己的难处:「我们进不去 Comet。」

Comet 是英国最大的零售品牌,类似于美国的百思买。戴森这下子可算问对了人,Lord Howe 愣了一下说,小 case,我老婆你嫂子就是 Comet 的高管。

问题一下子变得简单了。第二天,戴森就接到了 Comet 采购总监的电话。不到一年,戴森吸尘器便成为全英国销量最高的吸尘器产品。2001 年,戴森销量最好的产品 DC-01,占据了英国吸尘器市场 47% 的市场份额。

2002 年,在结束了与 Fantom 的合约之后,戴森电器终于可以不经过任何中间渠道,直接进入北美。在宣传策略上,戴森选择了电视广告。在一段暗示带有包的传统吸尘器难用又危险的画面之后,戴森最新产品出现在屏幕上。

欠债、吃软饭、失败五千次,他是戴森吹风机之父

欠债、吃软饭、失败五千次,他是戴森吹风机之父

这款售价 399 美元的产品在美国成为家庭潮流,也帮助戴森迅速占领美国市场。到 2005 年,戴森吸尘器拿下了美国 20% 的市场份额。

2012 年,戴森进入中国。由于赶上了电商崛起和消费升级的东风,戴森销售额连年暴涨。

故事就这样回到了本文的开头。今年初,在中国人民的帮助下,戴森坐上了英国首富的位置。

从 1979 到今天,整整四十年,戴森终于成为戴森。

写在最后

回顾戴森的大半生,尽管也称得上跌宕起伏,却终究没逃过「前半生苦心修炼,后半生满身荣光」的庸俗故事套路。

但好在,故事目前还没到结局。

2017 年,戴森宣布要进军电动汽车领域,虽然没有人会怀疑他的设计和技术实力,但七十多岁的戴森老爷子,临老到底会再创巅峰,还是一败涂地,也是个悬念。

我无法对戴森的下一步动作作出积极的,或者是消极的判断。不过我倒愿意说,哪怕最后戴森在造车这件事上败了,栽了,我也相信,凭借他此前四十年的人生历程,他也配得上那句,来自东方的高光宣言:

我不在乎输赢,我就是认真。

[免责声明]

资讯标题: 欠债、吃软饭、失败五千次,他是戴森吹风机之父

资讯来源: 36氪官网

36氪企服点评

图像影音设计相关的软件

大厂都在用的图像影音设计软件

限时免费的图像影音设计软件

新锐产品推荐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