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获悉,浙江道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道尔生物”)已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A轮融资。该轮融资由凯泰资本、杭州佰锐共同投资。
道尔生物成立于2014年,位于杭州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营生物大分子药的研发,研究方向涉及肿瘤、代谢、眼科疾病领域,聚焦多结构域生物药物开发,并通过自主开发的xLONGylation®、MultiBody® 和 AccuBody®三项技术平台完成药物设计,作为所有产品线的基础,用以长效药物及多结构域生物药开发。
据了解,道尔生物长效平台xLONGylation可用一段蛋白序列去模拟高亲水的聚合物,构象类似聚乙二醇(PEG),但又具有高水化半径、低免疫原性、生物可降解等特性,融合有xLONG 序列的治疗性多肽蛋白能显著增加水化半径,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半衰期。这就意味着,依托于xLONG平台,道尔生物能更有效地研发长效药,经济回报更客观。要知道,慢性病或需长期用药的领域,长效药物可有效提高患者依从性,使用便捷,在销售端往往更具优势。
以代谢性疾病为例,销售额与药效及用药频率呈正相关,礼来度拉鲁肽(一周一次)增长明显高于诺和诺德利拉鲁肽(一天一次)。在眼科VEGF靶向疾病治疗上,更长半衰期药物可减少玻璃体注射带来的副作用,Eylea从2015年起销售额超过Lucentis,部分就可归功于其后期两月一次的给药频率(Lucentis每月一次),而诺华看重Brolucizumab的核心原因之一是其3个月每次的给药优势。
目前,xLONGylation平台已用于公司眼科及肿瘤等适应症多个产品开发上。
道尔生物xLONG平台及潜在应用(来自凯泰资本)
另外,道尔生物已利用其MultiBody平台,开发出DR10619、DR30121等产品,分别针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老年性黄斑变性(AMD)等疾病。
关于DR10619,据公开消息,迄今为止尚未有任何药物获批用于NASH的治疗。目前业界认为,首个NASH药物将诞生于Intercept公司的Ocaliva和吉利德公司的selonsertib之中。DR30121的临床前数据则显示,其在分子活性及半衰期方面均优于对标药物罗氏RG7716,预计2020年进入临床阶段。公开资料显示,RG7716是全球首款专为眼睛设计开发,可同时结合并钝化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和血管生成素-2(Ang-2)的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临床2期研究反馈出积极的试验数据。
另外,公司计划2019年及2020年各完成一项融合蛋白药物的临床前实验,并申报中美临床1期。
在多结构域生物药领域,已有不少公司展开布局。据了解,罗氏自2014年起,其进入临床1期产品70%是多结构域融合蛋白;艾伯维近期也以9000万美元首付款获得临床前资产BCMA/CD3用以多发性骨髓瘤治疗;2019年2月葛兰素史克以首付3亿欧元、总值可达37亿欧元联合开发靶向PD-L1/TGF-β的双功能融合蛋白类肿瘤免疫疗法M7824,等等。
投资逻辑方面,凯泰资本副总裁常楠楠认为,多结构域生物药逐渐成为当前新药研发趋势,有望显著改善疗效,“道尔生物聚焦于多靶点同时靶向带来药效上的潜在提升,并通过其自主研发的长效平台给患者带来使用便捷度上的改善”;另外,凯泰资本也将利用道尔生物差异化的平台技术与凯泰已投企业(凌科药业、亚虹药业、中人科技、Newave、OncoImmune、Quadriga Biosciences、Abcuro、美国凡恩世、Teon、新元素医药、睿道医药、安济药业等)产生协同作用。
最后介绍一下团队,道尔生物创始人和公司CEO黄岩山博士拥有24年生物医药研发和产业化经验,已完成两个仿制药的上市许可(中国第一个rhG-CSF,rhIL-11),主持完成国内首个基于白蛋白融合技术的长效生物药物临床开发,并主持完成中国第一个Pichia表达系统用于生物药物生产。此前,黄博士曾共同创建泰康生物(被并购),负责公司产品研发,推进4个项目进入临床(包括3个创新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