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 图像影音设计 > 高速增长的扫地机器人市场仍有机会?「云鲸」的答案是研发免手洗的拖地机器人 >

高速增长的扫地机器人市场仍有机会?「云鲸」的答案是研发免手洗的拖地机器人

转载时间:2022.07.26(原文发布时间:2019.09.25)
64
转载作者:36氪企服点评小编
阅读次数:64次

扫地机器人是当前家用机器人中销量最高的品类。近年来在国内中高端市场,具备拖地功能的扫地机器人零售额比重持续上升。不过当前的扫拖一体机器人或拖地机器人仍需要手动清洗机器人抹布,对于用户来说,仍有很多不便。

36氪持续关注的创业公司云鲸通过创新,研发了免手洗的拖地机器人Narwal J1,已于2019年在Kickstarter上众筹,共获得全球1905个消费者的支持,筹集114万美元。产品已进入量产阶段,也将于近期正式发售。

高速增长的扫地机器人市场仍有机会?「云鲸」的答案是研发免手洗的拖地机器人

云鲸的推出的Narwal J1产品主要由拖机地和清洁基站两部分构成。拖地机部分看起来它和普通的扫地机长得很像,配对了清洁基站,机器人能够自动进入清洁基站,清洗拖布,使整个拖地过程全自动化。

拖地机器人部分配置了激光雷达,可以扫描房间结构,并且进行最佳的路径规划。结构上,采用了旋转增压拖布设计,弹簧轴承结构提供10N下压力,电机带动拖布可以达到200转/分钟。机器连接手机APP后,可以看到机器人的实时清洁轨迹,并且能够自定义清洁策略,例如房间清洁顺序、次数、拖布湿度、清洁禁区等。

清洁基站配有两个5升水箱,做到清水/污水分离。同时,配有通风系统,将在几个小时内将拖布风干,避免拖布受潮滋生细菌蚊虫。 这款机器能清洁最大300平的房子。在拖地过程中,机器人通过算法识别到拖布脏了之后,就会自动回洗拖布。

此前,扫地机器人相关公司已发现用户有免手洗抹布相关的需求,但一直未有公司推出相关产品。总体来说,其难点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需要有适用于拖地场景的路径规划方案,传统扫地机器人一般是从房间外侧扫向内侧,但拖地一般是从房屋内侧到外侧,需要不同的清洁规划算法,而且拖地机的规划算法相比扫地机会难很多;二是需要在机械结构上创新,实现自动换洗抹布和更高效地清洁地面顽固污渍;三是整套的建图定位算法与扫地机有所不同,因为轮胎会打滑,因此传统的slam定位技术并不能很好的用在拖地机器人上。 

云鲸在机械结构、软件算法等方面做较大的创新。比如,在机械结构上,为了提升拖地的清洁效果,设计了圆角三角的形状,而未直接采用传统的原型设计,可以做到中间无缝隙,不漏拖;在软件算法上,自研了规划和SLAM算法,更适用于拖地场景。

机械结构的创新,往往也意味着量产的难度。目前云鲸已经实现了几百台量级的量产,产线产能高峰可以达到每月上万台。为了保证质量的可靠性,研发了相应的软件系统和机械设备、检测设备,尽可能的自动化,降低手工部分的比重。云鲸告诉36氪,公司目前已有一百多台机器人在外测试了半年到一年的时间而且用户粘度非常高。

高速增长的扫地机器人市场仍有机会?「云鲸」的答案是研发免手洗的拖地机器人

销售方面,这款产品众筹价格在600美元左右,定位中高端市场。产品定位方面,将会主打免手洗拖布、 清除顽固污渍、超静音 、智能地图维护 、 超大清洁面积等卖点。在Kickstarter众筹后,Google上Narwal的关键词3个月内从0增加到97000余个搜索结果。

市场方面,将会以国外市场为优先考虑,但会同步做国内市场。在Kickstarter众筹后,截至2019年7月30日,云鲸已获得来自美国、日本、台湾、韩国、新加坡、瑞士、法国、奥地利、印尼、以色列、西班牙、匈牙利等20余国家及地区,90余个意向代理、合作咨询。

一般来说,对于依靠机械结构创新的硬件来说,很容易面临被抄袭的问题。云鲸告诉36氪,公司一共申请了将近70项专利,覆盖海内外市场,市面上的公司很难采用类似的结构。同时,云鲸在软件算法方面也积累了非常多的经验,单纯抄袭机械结构也很难做出类似产品。 此外,公司加强了法务团队的和知识产权团队的建设及配合,与此同时会采用更开放的态度和友商进行合作。

云鲸公司注册于2016年10月,拥有研发中心、营销中心、自建工厂三位一体的部门架构,其研发总部位于东莞松山湖,销售中心位于深圳,在东莞拥有自己的5000平工厂、工人和生产管理团队。现公司人员一共142人,其中包括了70多名研发人员,来自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东北大学、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等国内外高校人才,和大疆、华为、中兴、网易、小米、艾默生、伟易达、创维等企业人才。

公司投资人兼顾问包括香港科技大學李泽湘教授、原香港科技大学工学院院长高秉強教授、长江商学院副院长甘洁教授和多名知名公司企业高管。 

云鲸曾于2017年初获得清水湾基金天使轮融资,清水湾基金是由李泽湘、高秉强、甘洁教授联合红杉资本、高瓴资本共同成立的创投基金。于2017年底获得明势资本、清水湾基金千万元级别Pre—A轮融资。2019年4月获得A轮数千万人民币投资,且大多数为战略投资方,覆盖了制造业、营销端与家电大厂。


36氪企服点评

图像影音设计相关的软件

大厂都在用的图像影音设计软件

限时免费的图像影音设计软件

新锐产品推荐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