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 图像影音设计 > 2021年造车新势力第一次月考,小鹏为何最先交卷 >

2021年造车新势力第一次月考,小鹏为何最先交卷

转载时间:2022.08.11(原文发布时间:2021.02.03)
68
转载作者:36氪企服点评小编
阅读次数:68次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深潜atom”(ID:deepatom),作者:深潜atomer,36氪经授权发布。

2021年造车新势力第一次月考,小鹏为何最先交卷

在最近的一周里,小鹏汽车经历了冰火两重天。旗下的两款车型小鹏P7和小鹏G3在1月底都发生了一些“大事件”。

01

先交卷的不一定是好学生

先是1月26日发布了自研的小鹏NGP,自称“量产车最强自动驾驶硬件”,正面硬刚特斯拉。

但三天后的1月29日,小鹏汽车宣布召回1.3万辆小鹏G3,理由是存在无法启动或中途失去动力隐患。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全年小鹏G3总共交付约1.2万辆,召回数量比去年卖出去的还要多。这一数字,不仅比2020年小鹏G3全年约1.2万辆总销量还要高,也是目前造车新势力中最大数量的召回。

2月1日,小鹏汽车率先公布了今年一月的销量,看着阵势挺大,又是同比暴增470%,又是首次冲上6000辆大关。但仔细一看,只比上月多卖了315辆。有网友指出,小鹏汽车此时抢先发布1月销量,是为了对冲G3大批量召回的负面影响。

作为对比,2020年小鹏汽车销量走势堪称完美,1月销量只有1055辆,12月销量达到6015辆,12个月平均环比增幅更是高达19.5%,但进入2021年1月销售旺季,环比增幅却出现断崖式下跌,仅为5.52%。高估值建立在高增速之上,以2020年小鹏汽车19.5%的月环比平均增速,的确撑得起高估值。同样,当环比增速出现断崖式下跌时,小鹏汽车很可能会失去高估值的基础。

2021年造车新势力第一次月考,小鹏为何最先交卷

△小鹏汽车单月销量

而被何小鹏寄予厚望“肯定碾压特斯拉Model 3”的小鹏P7,今年1月仅比上月多卖了19辆。在这样主流的价位区间,小鹏的成绩,着实不算亮眼。仅比亚迪汉EV一款车型,上市半年的销量就远超P7。而小鹏P7其所在的20-30万元区间,恰好又处于传统汽车巨头磨刀霍霍的必争之地。上汽主导的智己、长城主导的沙龙、大众主导的ID.4等几乎已经形成了合围之势,用不了多久,众多超级选手就会在20万以上的价格区间与小鹏P7展开贴身肉搏。

如果说这些车辆还未完全落地,不能形成真正的威胁,那么Model 3则已经在事实上完成了对小鹏的狙击。业内都知蔚来重服务,小鹏重技术。以自动驾驶为车辆卖点,这个赛道本身是没有问题的,并且小鹏在研发投入上也确实说到做到,2020年三季报显示,小鹏汽车研发费用为6.354亿元,蔚来和理想分别只有5.9亿和3.345亿。但是小鹏这个最大卖点的隐忧是与特斯拉太像了。

在过去的多年,哪怕是现在,经常有人将小鹏汽车比作“中国特斯拉”,除了团队成员的重合,还有车身设计等方面的类似。

具体来看,团队构成方面,比如曾任小鹏汽车自动驾驶研发副总裁,全面负责小鹏汽车自动驾驶研发团队的谷俊丽,在更早之前,她在特斯拉Autopilot团队担任要职,搭建了机器学习团队,并领导打造了Autopilot 2.0。

2021年造车新势力第一次月考,小鹏为何最先交卷

△小鹏&特斯拉

再来看车身设计,比如小鹏P7的前备箱、B柱上刷卡的设计、取消后视镜调节按钮并集成到方向盘多功能按钮等等,都能让人联想到特斯拉的Model 3。

并不是说小鹏一定斗不过特斯拉,而是这种硬碰硬的战斗,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会让小鹏将有限的资源面临投入产出比失调,甚至可能导致严重的财务危机。

发力自动驾驶的小鹏,意味着需要需要更狠的砸钱和面对更多的不确定性。一旦技术无法落地,之前的投入就会全部打水漂。对于无法落地的技术,完成了99%和1%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小鹏多轮融资的钱,如果在其他赛道也算家里有矿,但如果用来与特斯拉博弈,无异于杯水车薪。而特斯拉以价换市的策略,在2020年对小鹏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

既没有负面爆出,又处于新能源汽车销量最大的价格区间之一,小鹏P7理论上应该有一个不错的成绩,可现实情况是,小鹏P7不但销量落后于价格重叠的Model 3和汉EV,甚至落后于比小鹏价格贵了近50%的蔚来ES6——从价格来看ES6已经处于更小众的市场。

何小鹏曾公开表示:“我不认为特斯拉是我们在中国市场最主要的竞争对手,中国市场主要竞争者一定是中国自己的民营企业。”虽然小鹏P7在与Model 3的比拼中落败,让何总的豪言壮语显得有些尴尬,但时间还有,资金也还有,小鹏今年重推的NGP和预计十月投产的中低端车型P5或许能为小鹏带来不一样的惊喜。但小鹏汽车现阶段最大的麻烦是如何挽回召回事件对消费者信心的影响。

02

造一辆车最重要的是什么

快速上手的拿来主义、对新技术的激进应用、资本亲睐的故事题材……都源自小鹏汽车骨子里的互联网基因。

可是对于造一辆车来说,小鹏汽车似乎总感觉缺了点什么。我们在黑猫投诉上以“小鹏汽车”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存在辅助失效、虚假宣传、定金难退等多起投诉。

2021年造车新势力第一次月考,小鹏为何最先交卷

△小鹏汽车被投诉

回到本次小鹏G3大规模召回,国家缺陷产品管理中心于1月29日发布召回公告,小鹏G3因逆变器存在安全隐患,召回13399辆问题产品。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表示,高压短路问题对汽车来说存在巨大风险,肯定要把它消除掉,(召回车辆)占总销量的20-30%,召回规模不算小。

本次召回范围内的车辆,逆变器直流母线电容上连接铜排螺丝的镀锡端子因锡须可能会造成高压直流电正负极间短路,导致逆变器无高压电供应。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如果车辆处于停车状态,可能无法再次启动;如果车辆处于行驶状态,可能导致车辆失去动力,存在安全隐患。新能源汽车专家朱玉龙就小鹏G3此次召回做了一次专门分析,其观点是,造成此次召回的根本,还是小鹏的降成本考量。

2021年造车新势力第一次月考,小鹏为何最先交卷

△小鹏G3问题

结合之前小鹏G3论坛上闹到沸沸扬扬的“失速”事件,很可能与此次披露的缺陷有关。逆变器可能出现问题,而且该批次车辆生产时间长达一年半,作为主机厂商,小鹏暴露了三电供应链体系和售后的不足。还有,召回数量这么多,已经难以用个例来解释,出厂测试是否认真落实,恐怕只有当事人才知道。

无论加了多少互联网元素和高科技配置,汽车首先还是一个交通工具,驾乘人员的安全是首要因素,而不是何小鹏所倡导的“智能汽车的核心在运营,而不在制造”。如果连起码的安全都无法保障,谁敢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寄托在酷帅的自动驾驶上?

而小鹏汽车这种“重技术研发+重资本运作”的战略,恰恰在最应该让人安心的生产制造环节采取了代工或代工+自产的模式(比如小鹏G3就是由郑州海马汽车工厂的第三工厂作为代工方进行生产)。在雪球社区上,一位网友尖锐地指出:“都选择了买股票补贴买车,上市IPO融资补贴卖车的亏损。真是良性闭环循环。全世界也就他们这么玩。这造的是汽车么?就敢卖?买了也敢开?”简单来说,研发为了炫技,炫技为了融资。

1月26日,新华社评论员用一篇标题为《警惕新能源汽车行业浮夸炒作风》的文章,指出新能源车企最近一段时间的过度宣传、炒作歪风,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发展极为不利。没有可靠的产品和可持续的业绩作为支撑,所有的资本炒作最后都将是击鼓传花的游戏。

[免责声明]

资讯标题: 2021年造车新势力第一次月考,小鹏为何最先交卷

资讯来源: 36氪官网

36氪企服点评

图像影音设计相关的软件

行业专家共同推荐的软件

限时免费的图像影音设计软件

新锐产品推荐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