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内的公路货运迎来一波高速增长,物流公司对运输的时效性、安全性和成本管控也日趋重视,轮胎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每年货车交通事故中40%的原因都是轮胎故障引起的,而轮胎作为货车的“快消品”,年消费1500亿元,占据整个商用车后消费市场50%的比例。
我近期接触的“卡客途安-轮卫管家”,围绕商用车轮胎生命周期管理并利用物联网感知硬件与人工智能算法的结合,使轮胎行驶全程可视,实现智能维保管理。
据卡客途安创始人朱小君介绍,在中国轮胎属于三不管领域,整车服务站不负责轮胎的保养,轮胎经销商只负责销售轮胎,中国路边千千万流动补胎点撑起了轮胎的维护保养工作。虽然少数大型车队拥有自己的轮胎服务团队,但也缺乏专业的管理方式和工具。而在国外,物流行业分工非常细致,有专门的轮胎维护平台提供第三方维保及道路救援服务。
最终造成的局面是轮胎普遍存在气压偏低、严重吃胎、双轮不匹配等问题,使用寿命只达到厂家设计寿命的50%-70%,同时频频发生爆胎、扎伤、过度磨损等故障,进一步推高了轮胎的使用成本,同时轮胎故障造成不菲的间接成本如交通事故成本、停车维修成本、道路救援成本等。
卡客途安围绕客户的痛点提出PPK【Per Price Kilometer】即单位公里成本模式,通过与客户约定轮胎使用的单位公里价格,客户不再按条为单位购买轮胎,而是按公里数购买轮胎使用权。这样客户就能很清晰且有效的控制自身的轮胎费用。在成本下降的同时,PPK产品报价里还包含线下保养服务、道路救援、免费的轮胎智能感知芯片及SaaS管理系统等增值服务,让客户对轮胎实现全程可视化监控,达到轮胎成本降低与车辆安全行驶的目的。
而在轮胎制造商方面,由于产能过剩和惨烈的价格战,制造商亟待开拓高端车队用户,因此卡客途安能从上游厂商拿到充足的货源和可观的差价。
盈利模式方面,卡客途安主要通过对轮胎的精细化管理延长轮胎使用寿命,实现单位公里成本下降,另一方面通过工厂大规模直采获得差价也是一个稳定的收益来源。更重要的是通过轮胎的有效管理实现轮胎翻新再利用,在原有成本优化的基础上再实现30%的成本优化。在欧美,轮胎的可翻率在70%左右,而目前中国不到5%,还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可挖掘。
卡客途安自2017年初上线以来,在北京和福建地区开展业务,目前在平台上注册了1000余部车辆,跟踪10000多条轮胎的行驶数据,与当地60多家专线物流公司开展合作,并为韵达、盛辉等大型物流公司提供轮胎管理及PPK业务服务。
在围绕轮胎产业链深度挖掘的同时,朱小君认为下一步随着平台上车辆的增多及线下服务网络的完善,商用车上其他的维修保养项目也可以逐步引进,整体定位轻维修、快保养的业务方向。另外,在轮胎管理中产生的大量车辆行驶数据及驾驶行为数据未来也很快会介入到保险售卖及定价、车挂信息匹配、共享挂车等业务场景中。
目前,卡客途安人数在10人左右,创始人朱小君有10年车队轮胎管理行业经验,并在轮胎成本模型应用、车队轮胎管理体系建设及轮胎翻新体系领域有建树。在2017年初卡客途安曾获得了150万元的种子轮投资,2018年目标是进入10个一二线城市开展PPK业务。
我是36氪汽车记者卢姿伊,负责特斯拉、无人驾驶、新能源、车联网、出行及后市场,欢迎直接与我联系,微信:17701221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