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 图像影音设计 > 36氪领读 | 北上广,逃还是不逃? >

36氪领读 | 北上广,逃还是不逃?

转载时间:2022.08.27(原文发布时间:2019.02.13)
21
转载作者:36氪企服点评小编
阅读次数:21次

36氪专门为读书设立了【36氪领读】栏目,筛选一些值得读的书,并提供一些书摘。希望你手边有一本称心的书,让读书这场运动继续下去。

面对北上广地方高企的房价、户口的限制以及孩子上学的难题,即使坚持初心,继续流浪,也没有办法保证未来可期。但是北上广热闹便捷的都市生活,公平包容的城市文化,丰富多元的公共资源以及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教育和医疗,依然吸引着人们在这里日复一日的辛勤劳作。该如何做出选择?《认知尺度》给你答案。

结束了短暂的春节假期,高铁上、飞机里、地铁站挤满了陆陆续续返工的人们。新的一年蕴含着新的希望,也意味着需要重新思考自己的发展方向。

对于那些在北上广等大城市漂泊了许久的人来说,又到了思考一个躲不过、逃不掉的终极难题的时候:我到底要不要离开北上广?毕竟,面对这些地方高企的房价、户口的限制以及孩子上学的难题,即使坚持初心,继续流浪,也没有办法保证未来可期。

但抱怨归抱怨,北上广热闹便捷的都市生活,公平包容的城市文化,丰富多元的公共资源以及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教育和医疗,依然吸引着人们在这里日复一日的辛勤劳作,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有朝一日享受到这几个城市的巨大红利。

优也北上广,劣也北上广,到底逃还是不逃?

香港中文大学的陈虎平博士跑遍全国各地,通过实地调研,得出了自己的结论:未来,北上广深依然会很好,但是更多的机会酝酿在其他的新兴城市。如果我们突破自身思维的束缚,愿意去这些地方贡献自己的光和热,或许我们会发展得更好。

未来的城市机会

中国有五个大的城市群。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开始发展的主要是深圳、广州;90年代开发浦东,那时上海、长三角发展起来了;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极大地推动了北京的建设,也带动了京津冀地区的发展。当然,现在又加上了雄安,所以将来会变成京津冀雄。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我们的发展中心转移到长江中游,主要以武汉、长沙、重庆、成都为主。这五大城市群,是国家级的,是我们中国未来发展的重点。

一般人观察城市,要么是研究理论或宏观数据,要么就是听一些大V在那里讲“京楼永流传,内环永远涨”(此处内环是指上海内环)。

这么说的人很多,所以年轻的朋友听了之后,就会想:我一定要在北上深待一辈子,这里才是展现智慧和能力的地方,如果想要证明自己,就一定要待在北上深。但其实中国将来不会只有北上深。你可以站在60后、70后这一代人的角度去想一想,他们那时的深圳、上海和北京其实也不怎么样,所以他们中间很多优秀的同学去了美国。

当然现在那些去美国的人很多都傻了眼,因为他们即便把美国的房子卖了,也买不起北上深的房子。同样,将来的武汉、成都、重庆,或者其他新一线城市的房子,也可能会涨得很高。所以你有很大的机会切入到中国未来新的发展中,如果你抓住这个机会,就可以让你的生命走出一条更开阔的道路。

所以说,要突破自身的界限,就是突破你自己的认知,突破主流媒体给你的信息。我们有的时候需要一点儿蛮干的精神,不要太理性、太有计划了,那样反而会把我们锁定在某个很狭小的地方去奉献自己的脑力,但是其实我们的脑力可以在一个更大的空间、更新的前沿去释放。

我们之前所说的五大城市群是国家级的,是中国将来资金、人才最密集的地方。如果你不在这些地方也不用着急,因为还有一些区域性的城市,如郑州、青岛和福州都会有很大发展。当然,也有一些地区性的城市,如太原、石家庄,虽然我这样说感觉对不起这些地方的同学,但是我希望他们可以向更好的地方聚焦。

中国用五六十年时间,会彻底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在过去 30 年中我们主要是在沿海产生了 4 个一线城市,即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而将来,我们还会在武汉、成都和重庆等地再产生一两个一线城市,以及1.5线城市。在这样一些城市待着都会很好,这些城市的房价将来都会超越美国、日本、欧洲主要城市的房价。

年轻人如何选择城市?

城市是从小城区、老城区开始,加上新的工业城,然后再加一些高新园区,这样一层一层叠加上去的。以上海为例,最早的城区很小,20世纪90年代开发浦东,浦东比以前的浦西整个城区都要大,现在的浦东当然更大了。

再看杭州,以前杭州只有西湖区那块小小的位置,而现在的杭州要从环西湖区向钱塘江发展。现在杭州在做科技制造,那么滨江新区的发展就是关键,按照这样的思路,将来江干区、萧山区也都会发展起来。

还有南京,以前的南京城区就是玄武湖附近很小的地方,就在鼓楼那一块位置转悠,而现在企业要跨江到北岸发展了,比如信息工业的世界 500 强企业台积电(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这家企业的工厂就搬到了江北新区。它怎么不去别的地方呢?因为企业很清楚,未来芯片工业的主战场在中国,而且是在中国的省会城市,因为这些城市大学多,理工人才多。华星光电去哪里,京东方去哪里,台积电去哪里,你就跟着去。大家要注意这个趋势,这个趋势对年轻人做职业选择很重要。

产业驱动城市发展,产业也在驱动人才聚集。现在长江两岸都在高速发展,广州、成都、重庆都是这样的,这是非常容易看到的趋势。产业不断地发展,城市就会不断地聚集和叠加,这就涉及一个选择问题:年轻人应该去什么样的城市?

在一个城市里面,老城区是成熟的城区,也是老年人最多的地方,他们已经奋斗了三四十年,该享受生活了。所以“内环最美丽”的说法,我是同意的,浦西确实非常美丽,但那不是年轻人应该去的地方。

年轻人就应该去新城区,因为党和政府正带着各种大企业在全力开发新城区,创造各种新产业,你应该去那里发光、发热,把你生命的能量全部绽放出来。在那里你能够创造新的城区,你也能创造新的产业,创造你自己美好的生活,这是你必须要做的一个选择,因为城市是由产业驱动的。不要看别人过去 30 年的成就,那是已经发生了的事情,而你的更多新想法需要在新城区里面实现。

能够让年轻人实现想法的新城区一定有以下两个要点:

  • 第一,一定要有产业。如何了解当地的产业呢?有两个方法:一是去当地的规划展览馆看看,比如北京市规划展览馆就在天安门边上,但我估计很少有人去看。这方面做得最好的是重庆,上海的也不错。第

  • 二个方法就是关注城市的微信公众号,比如杭州经信委、北京经信委。如果你像我一样关注十几个城市的经信委,天天看,慢慢地你就熟悉了。

关注新城区的第二个要点就是看那里的政府把办公区搬到哪里。比如北京市决定把政府机关单位搬到通州去,那么通州就是未来北京很重要的地方,因为政府都下决心了,企业自然也会下决心。

选择城区还可以看四个“密集”,一个比一个重要。第一个最重要的是看科技企业,哪里科技企业密集你就选择哪个地方。比如北京的中关村和西北旺。第二个是教育、医疗资源密集。中国的城市发展实在太快了,很多新区的教育、医疗还没有实现配套,但是如果政府机关单位过去了,各种医院、学校肯定就会配套起来,不用担心。第三个是地铁密集,第四是高铁密集。

热情探索未来的人生

未来20年是中国财富全面大爆炸的20年,会从沿海、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向京广线、成渝线推进。有人说,现在中国没什么机会了,那么我想请这些人去武汉、成都、重庆看一看,这些地方塔吊林立,到处尘土飞扬,建设得如火如荼,怎么会没有机会呢?有人说我就喜欢在北京待着,可是它已经发展得差不多了,你能干吗呢?

所以说你可以去中西部这 7 个城市(合肥、郑州、武汉、长沙、西安、成都、重庆),但是有些人已经在一线城市,在长三角、珠三角,不想动了,那你可以去一线城市的新区,像北京通州区,上海浦东新区,深圳的沙井、光明这样一些地方。如果你在它们周边,像惠州、舟山,一定要去轨道交通、高铁和城际铁路连接的地方,这些地方都会变成中国最重要的价值高地。

有的人很关心房价的趋势,我认为,未来一两年房价只有一个字:跌。因为过去两三年涨了一倍,不跌怎么办?就像人跑了一个马拉松总要歇两天一样。但更长远来看,将来还会涨,因为中国产业还在发展,城市还在建设,全世界最有希望、投资最密集、投资回报率最高的地方,未来还是在中国。中国才发展了三四十年,相比于美国,我们还是远远不够的,还有很多地方要建设。

现在中国的中西部还是青少年,还在出青春痘,就是那些污水横流、塔吊林立、交通堵塞的现状,等青春痘出完了就会变得很美。到时候大家会在媒体上看到,武汉成了新一线城市,成都则成了一线中的一线。这些事情 10 年之后你会在主流媒体上看到,现在看不到是因为它还没来,因为媒体总是喜欢对成熟的东西进行表达,所以你要提前于媒体。

还有个趋势就是你要看“27 岁房价指标”,即你要看 27 岁的人去了哪里。现在很多人因为一线城市里面只有深圳的户口放得最开,所以大学毕业后跑到深圳落户,可落户之后买不起房子, 那怎么办呢?那就只能在深圳奉献青春。到了 27 岁一定会返回能买得起房的那些城市,比如长沙、郑州、武汉、成都、重庆。

我还有一个研究,也许会对大家有所帮助。我分析了一下中国未来的前81个城市,发现北上深的地位依然是非常高的,而广州、重庆、天津都还会很好,接着是厦漳泉—我把厦门、漳州、泉州放在一起了。然后就是成都、郑州、武汉、苏州、杭州,这些是我们中国将来最重要的一线城市。

一个人再努力,努力不过趋势;一个人再聪明,聪明不过时代。所以大家一定要掌握新型产业,在新的城区,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新的未来!

36氪领读 | 北上广,逃还是不逃?

内容简介:

什么是真正的认知升级?北京大学教授、《最强大脑》科学判官魏坤琳讲述了如何成为一个有价值的终身学习者,为心智成长提供了有效路径。

大千世界,我们该如何定位自己?科幻最高奖项雨果奖获得者郝景芳从全宇宙的尺度,让我们重新体会个人在这个世界的坐标。

怎样规划自己的人生路径?陈虎平老师告诉你,一个人再努力努力不过时代,所以要把人生设计放到城市演化、产业驱动的大背景中。

《认知尺度》集合了国内一流的认知科学研究者,从时空尺度、思维尺度、人生尺度,为我们理解现在、把握未来提供了有意义的指导,让你打破时空藩篱,拓宽与外界的接口,进入更大的世界。

作者简介:

魏坤琳,《最强大脑》节目“科学判官”。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青年长江学者。长期研究人脑以及认知相关的运作机制,是认知科学领域的权威人物。

陈虎平: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

[免责声明]

资讯标题: 36氪领读 | 北上广,逃还是不逃?

资讯来源: 36氪官网

36氪企服点评

图像影音设计相关的软件

大厂都在用的图像影音设计软件

限时免费的图像影音设计软件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