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不显现于产品的时候,产品亦不会显现于用户」。
周六,继续我们的「人物产品集」专栏,每周一个人物,让对产品有着狂热追求与独特品味的 NEXT 用户,和那些已经或者正在打磨着下一个惊艳产品的人,进行思考上的连接。
本周的嘉宾是「秒视」创始人 Kevin 。92 年的 Kevin 同时擅长设计与开发,秒视之余,还开发了两枚小而美的产品 Hydro 和小记。
1. 在提到 Telegram 时,「作为聊天软件,单纯的快有时候比什么都好」。「秒视」同样也在产品宣传中强调「快」。「快」是你对 IM 对社交的一种理解方式吗?
快的前提是「功能纯粹性」,我并不喜欢任何产品试图管理我的一切。在微信和淘宝互掐的过程中,我想你也能感受到那种恐惧感,以安全的名义审查我们每一个打开的链接,这颇有一种 1984 的感觉。
对「快」的追求是对「纯粹性」的追求,「简约」可以给你的感觉就是「快乐」。
2. Taptalk 之后兴起的一批图片/视频聊天应用,秒视,Blink 等,目前的状态可能都未达到预期或者说融资时的热闹。秒视会继续做下去吗?做秒视这半年多的时间里,对这个产品、这类社交方式有什么新的看法吗?
当我第一次用 Taptalk 时就有一种「最触动」的感觉,聊天竟然可以如此快速、简单、直接。这种「被触动」的感觉,让我决定做秒视。不过一开始的时候,我是想把它做给所有人用。但当你追求把一个产品给「所有人」用时,你反而不知道该「怎么用」了。现在,会更自由更清晰一些,不再考虑给所有人用,而就是需要这个产品的那群人。
在产品的路上,追求数字就像为了挣钱而挣钱一样,不仅会迷失产品,也会迷失自己。
3. 这是一个涉及产品细节的问题。我的感受不一定对,想和你探讨一下。之前和「黄油相机」的斯日聊天,他提到,产品一种是「主创思维」浓厚,靠自己的理解和深度体验去设计产品,让用户习惯;另一种「非主创思维」是跳出自身,从大众的接受度设计。这让我想到「小记」的交互,里面有一个「双击返回」的动作,可能并不是大家都非常熟悉、有一定探索和学习成本的,但它将整个界面保持得很干净。你在设计产品时,是如何平衡大众的习惯与自己的审美的?
在制作产品的维度,你会在意体验,在意功能,如果你提高一个维度,对用户而言,当产品出现了同类产品,选择使用哪个就不再是功能,当设计也接近的时候,就是文化最终决定,而这种文化是创造者人本身。
能体现你本身的,就在于你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当你不显现于产品的时候,产品亦不会显现于用户。
双击和下拉返回我故意在如此简单的程序里留下的一个未知,我希望用户体验去探索的感觉,这是一个感情建立的过程,你会在这个过程里经历迷茫,焦虑,恍然大悟的感觉,喜悦过后会不会骂我我不在乎,但是这个产品已经进入到你的脑海里了。
复杂一些的产品这么搞就不好啦。
4. 「当你不显现于产品的时候,产品亦不会显现于用户」,复杂一些的产品要做到很有个性地显现于用户似乎比较困难。
其实一个产品 80% 的功能你是用不到的。Instagram 就只有一个简单的功能 — 展示照片,拍照、上传、给照片点赞,可他它照样活得很好,很受欢迎。国内很多产品总是幻想着加一个什么功能,用户量就蹭蹭地上去了,这是非常奇怪的悖论。
事实上,一个产品,不管复杂还是简单,吸引用户的就是一个核心的点。那个点越单纯,用得舒服,没有杂音,越令人喜欢。没有节制地加,只会本末倒置。
其实微信在这点做得还算好,其他不需要的功能都「隐藏」得很好 。我不喜欢它得点在于当它掌管了所有用户的时候,就试图去扮演「监管者」的角色,想让你不做什么就不做什么。
5.你更愿意被称作「设计师」还是「开发者」?或者两者在你眼里并没有清晰的边界 ?
多重角色都会有,单只是想让一些美好的事情发生。在实际的产品操作层面,「设计师」和「开发者」的双重背景,让我可以从同一个维度去和设计、开发沟通,对时间预估、项目进度等的把控更加精准。
但我理解的「跨界」,不只是「设计」与「开发」。一个人不是单纯地在做一件事情。产品的「灵感」有时来源于多方面的知识。比如「小记」的诞生,就源于我对建筑、对日本排版的喜爱。
6. 团队目前有多少人?都是以怎样的方式进行协作的?秒视之余,你们也酝酿了挺多款其他小而美的产品的。
目前团队的大本营在广州,有 10 来个人吧。一般都通过 Telegram 快速传递和交流想法,小团队之前彼此快速交流、互相 share 非常重要。任务导向的沟通一般通过 Slack 和 Trello 。
我认为一个人最大的提升通常都是沉浸在「自己」的状态时。 工作更多是「外力」的东西,而当你通过内力 push 自己、沉浸在一件事情中时,会进入一个快速吸收、加速进步的状态。所以我强调团队的人只要保证项目的进展,都可以自由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们团队经常就一个设计师和开发交流碰撞,过程中有什么新的想法,一枚小产品就诞生了。我自己也经常一个月跑到另外一个地方,去闲逛去放空,看看建筑看看设计,很多想法也就是那时候冒出来的。我认为人都是有一个自己的体系和「后台」,平常的积累都在这个「后台」酝酿,它需要一个突然的触发点。但很多时候,这个触发点,不是在工作场景中的。
7.能聊聊你最欣赏的一款产品,以及为什么吗。
无印良品,这应该算原研哉的产品?纯粹,我喜欢有灵魂的产品,这样才不会太无聊。
8. 很多产品人都很在意是否做出一款属于自己的、代表性的产品。你理想中能够「完全代表自己」的产品是什么样子的?
一个产品反应的是一个时期的我,我并不知道下一刻我是什么样子的,所以我也很期待我接下来会做什么,以及,我会被什么样的产品代表。
9. 能聊聊 Kuvva 「当壁纸传递一种文化的时候,壁纸也会让你落泪」么。ThunderSpace,Kuvva,在我的理解中,都是「沉浸的」,「有自己世界」的产品。 你也曾在 NEXT 评论中提到自己是一个「喜欢孤独的人」。这对你设计和塑造产品时有什么影响吗?
想静一静的时候就做了 Hydro 和 小记,这两款是更安静的产品。
其实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孤独,无论是精神世界,还是与物的交流,都不是独立的。我喜欢用产品来传达一种想法,CatchChat 里是「看见你很重要」, Hydro 是 「自由」, 小记是「独处」。
就像 Kuvva 每一期的壁纸都是一个独特的艺术家在给你传递他的想法,通过蛋和那只母鸡交流,而不是去抱着母鸡欣赏,或许才是更真实的。
10. 如何理解「人」与「产品」的互动 ?
隈研吾有个学生叫木村拓志,他写了本《恋爱中的建筑》,描述他和他设计的建筑恋爱的关系,人和产品也是是一种恋爱关系,你和产品呆的久了,产品也会和你说话,最终,你们会成为一体,它变成你的延伸,你也烙下了它的印记。
作为用户,选择和什么产品在一起很重要。作为创造者,认真对待这场恋情,并维护它最纯粹的一面。
【快问快答】
1. 起床后使用的第一个 App?
通知中心看通知,哪个重要点哪个
2. 睡前使用的最后一个 App?
ThunderSpace
3. 在路上最喜欢用的 App?
相机
4. 说出一个生活中你没有被解决、希望有相应产品来满足的需求
想要个造梦机器
5. NEXT 本周榜单中你最喜欢的产品
Kindle Wh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