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ID:CEIBS6688),作者:苏锡嘉,36氪经授权发布。原题目《为啥天气预报员的预测比医生的预测更准确?答案可能超乎你的想象》
在现实中,管理者们往往依赖长期的管理实践做出决策判断,享受“确定性”带来的安全感。这种依靠经验做出的决策一旦出现偏差,就有可能给企业的经营带来致命性伤害。著名管理学者沃伦·本尼斯(Warren Bennis)曾经说这样一句话,“最好的领导者就是一流的警觉者”。优秀的管理者会时刻关注周遭的一切,见常人所未见,提前一步把握机会或预知风险。
在中欧会计学荣退教授苏锡嘉看来,这种抗风险能力是可以依靠不断学习来获取的。加强自我修炼,提升风险商,完善制度管控、塑造企业文化等都是化解决策风险的有效措施。他还强调,面对这个充满不确定性和挑战的世界,最好的应对方案就是让自己成为终身学习者,始终保持敏捷和灵活。
人们习惯于通过长期的管理实践,逐渐加深对环境的了解以积累经验。但这种重复性经验常常会导致一种“确定性”错觉。一旦这种错觉占据了主导地位,就可能会给企业的经营决策带来灾难性后果。
世界上的不确定性常常超出我们的想象。当某件事情发生之后,再次发生的概率是多少呢?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Pierre-Simon Laplace)曾总结出一个“平滑定理”:
如果某件事已发生n次,其再次发生的概率为:(n+1)/(n+2)。
我们按照这个公式推算一下:当某件事已发生过1次,其再次发生的概率为(1+1)/(1+2)=2/3;事件发生2次之后,再次发生的概率为3/4;由此推算,我们看到随着事件发生次数的增多,其再次发生的概率也越来越大。
我们不妨用平滑定理来做个推理:
饲养场里有一只新入笼的火鸡。早上9点,主人向它走来。此时,火鸡的内心忐忑不安,不知道等待自己的将是什么。它暗地里默默观察:主人走过去,友善地给它喂一把饲料就走开了。火鸡松了口气,但作为一个卓越的“归纳主义者”,它并不急于下结论。第二天早上9点,主人又走过来,给它喂了一把饲料。火鸡平安地度过了第二天。按照平滑定理推算,第二天喂饲料而不杀火鸡的概率是2/3。接着,第三天、第四天……这个“不杀”概率一天天地增大,到了第一百天,火鸡对“主人总是在上午9点给我喂食”这件事确定不疑。
可是,事情并不像它想象的那样乐观和简单。火鸡猜不到的是,感恩节到了——它的好日子到头了。这一天,当主人再次走向它的时候,手里拿的不是饲料而是一把屠刀。这只火鸡通过归纳概括得到的结论被无情推翻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风险控制理论中,计算概率的方式在大部分情况下可能是准确的,然而一旦忽视了某个关键信息,概率算得再准确,结局也会完全颠覆你的想象。
我们来看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上图中,实线代表某类业余玩家,虚线代表对应的职业玩家。我们发现,在20%-80%的区间内,职业玩家和业余玩家的概率估计值并无多少差别,但在0和100%这两种极端情况下,二者的风险商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因此,自我修炼看似平时用处不大,但一旦身处某种极端情况,有无修炼所表现出的能力和眼光是完全不一样的。而这些极端情况,往往也是可能对企业造成最大伤害的危急存亡时刻。
在不确定性环境下,我们要坚持通过学习提高判断能力,时刻为应对极端情况做好准备,防止企业决策在危急时刻失去方寸。
应对风险和不确定性需要启蒙,提升风险商(RQ)就是有效方法之一。风险商指的是用概率描述一种新风险出现可能性的能力。企业在经营中,每天都和风险打交道,我们无法回避风险,只能管理风险,这就需要我们有能力区分出必须规避的和必须去冒的风险。
风险商与风险偏好不同。风险商是一种认知能力,风险偏好是一种精神特征,表现为自身是否享受冒险状态。世界上最危险的是那类风险商很低,但又偏偏爱好冒险的人。
我们来想象一下,天气预报员和医生相比,谁的风险商比较高呢?这张图的横轴代表现象预估出现的概率,纵轴代表实际出现的概率。图中的对角线是一条100%准确率的完美线。比方说,我预计某个事件出现的概率为20%,它实际出现也是20%;预计它出现的概率为80%,它实际出现也是80%,这就是完全吻合的完美线。
我们看到,代表天气预报员风险商的实线非常贴近完美线。而另外一条看起来非常离谱的虚线则是医疗诊断线。当医生说某人得某种病的概率为30%,实际上得病的概率不足5%;当医生说某人得某种病的概率已达90%,实际患病率也仅仅只有10%。
为什么天气预报员的预测这么准,而医生的预测存在明显偏差?其实这里面有很多原因:
一是判断内容的聚焦和复杂程度不同。天气预报是一种非常聚焦、重复度极高的信息,而医生面临的病患林林总总、千人千面。即便罹患同一种疾病,在每个人身上的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
二是各方利益考量和心理偏向不同。天气预报员的判断与明天下雨与否的事实并不存在明显利害关系。只是出于工作职责,依据其掌握的信息和经验做出的一种判断,一般来说不需要承担后果。而医生则要对自己的判断承担更多风险,因此其做出的判断更加趋于保守。比如前期估计病人罹患某种疾病,检查后发现病人并未患此病,尽管病人会有些不高兴,但内心依然会感到庆幸。但如果医生判断病人没得病,事后病人却被证明得了某种致命性疾病,那这位病人一定极其愤怒。
三是两种判断得到的反馈完全不同。天气预报在次日或短时间内就能得到反馈,预报员可以每天总结学习。而病患在听到医生对病情的判断后,很可能会到不同医院去征询和求证,这会导致医生的判断往往得不到有效反馈。
这就告诉我们,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下,保持平常心,不断地学习和积累,是做出准确判断的基础。
管控不确定性,不能单凭自觉,还需要制度的约束。因为人性并非是完美的,我们的理性在很多时候会遇到偏差,比如过度自负或缺乏自信。此外,在很多时候我们的判断还会受到自身利益倾向的影响。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决策会不自觉地依赖某些不可靠的信息源。
那么,什么才是好的控制制度呢?
首先,好的控制制度要聚焦各类目标。一般而言,企业经营需要聚焦三类目标:首先,为了确保经营顺利,我们要实现运营目标。第二,企业需要通过报告向外部利益相关方提供企业经营相关信息,在内容、准确性和及时性上都有严格要求。第三,企业还要有守法合规的目标。
其次,目标的实现还需要依托合理的保障,从而降低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危害和影响。
此外,一个好的控制制度永远没有真正完成的时候,必须根据企业内外的各种变化不断完善和调整制度需求。当然,强调制度和强调人的主观积极性并不完全矛盾。美国知名投资家查理·芒格(Charlie Munger)曾经讲过自己的一个信念。他说:“一个伟大的企业从来不是控制出来的。伟大企业需要你找到一个值得完全信任的人,然后放手让他干。”但在放手之前,你需要做好两件事情:一是让他知道自己可以去干,但是必须对产生的后果负全部责任。二是必须堵住所有明显的漏洞,不要让他产生贪婪之心,而是专心致志地聚焦任务。
在企业经营中,我们不仅面临着各种不确定性,还面临着企业的各类目标。如何在不确定性环境下实现这些目标呢?这就需要建立好的企业文化,让制度真正产生效果。
企业文化是什么?我们来看看被称作“美股四剑客”之一的美国奈飞(Netflix)公司是怎么做的。数年之前,一份名为《奈飞文化集》的PPT曾在网上被疯狂刷屏,奈飞从7个方面总结了自己的企业文化,对传统的企业文化理念发起冲击,引发了众多企业争相学习和借鉴。
强调企业的价值观(Values are what we Value)。即使不能预知所有情况,我们仍可以把价值观贯穿于每个员工心中,一旦碰到新情况发生,就可以根据企业价值观做出选择。
追求高绩效(High Performance)。价值选择除了要符合价值观,也要追求高效率。在竞争环境下,要生存下去,就必须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
自由和责任(Freedom & Responsibility)。企业要给每个人足够的自由空间,但自由不能离开责任,自由给了你机动,责任给了你底线。
情景管理(Context, not Control)。员工要通过观察、适应环境来应对变化。
认同一致,松散耦合(Highly Aligned, Loosely Coupled)。员工要有一致认同的事情,但是做事的方式从来不要求统一。
支付市场最高工资(Pay Top of Market)。这个世界上人才不便宜,企业要支付符合人才身价的薪资。
晋升与成长(Promotions & Development)。让每个员工看到职业成长的路径和可能。
世上从来没有绝对的安全,所以要给经营者一定的弹性空间以培养出足够的韧性。世上也从来没有百分之百正确的决策,所以我们要具备时刻调整和改变的能力。人都会犯错,所以我们必须要有容忍错误的气度和文化。一个从来不犯错的组织,也是一个从来不敢冒险的组织。
但需要警惕,以下三类错误不要犯:一是常识性、基本的错误不能犯。二是已经犯过的错误不能犯。做企业最基本的就是要有学习能力,要让曾经犯过的错误成为你的资本而非负债。三是会给组织安全带颠覆性危险的错误不能想,更不能犯。
最后,我想援引著名管理学者沃伦·本尼斯的一句话做总结:最好的领导者就是一流的警觉者。面对这个充满不确定和挑战的世界,最好的应对方案就是让自己成为终身学习者,始终保持敏捷和灵活。
编辑 | 梁赛楠
责任编辑 | 雷娜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你认为提升企业和个人抗风险能力的关键措施有哪些?欢迎留言告诉我们,点赞最高的读者,将获得“中欧教授观点丛书”一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