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犀牛娱乐”(ID:piaofangtoushijing),作者:小福,编辑:夏添,36氪经授权发布。
6月23日晚,中国电影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自有资金收购CINITY相关公司股权。通过公开摘牌的方式收购华夏电影所持有的,华夏北京80%股权和华夏寰宇36%股权,交易价格合计3.2亿元。拟协议收购GDC所持有的华夏寰宇15%股权,交易价格为278.57万元。
经过本次股权交易,CINITY产品运营主体华夏电影北京(有限)公司将由中国电影占股80%,华夏电影发行有限公司占股20%。
自中国巨幕问世以来,中影在近十年来持续布局中国自主放映系统,经过多年探索深耕,中国巨幕的银幕数量及市占率不断提升。而近日中影将CINITY纳入囊中,也并非是令人意外的举动。
如今,包括CINITY在内,观众们能够在市面上看到的特殊厅已经有将近20个之多。据拓普电影数据库统计,截止2021年3月底,我国的银幕总数已经接近8万块,其中特殊厅超过7000个,有特殊厅的影院共计4538家。
近五年来,特殊厅场均人次持续高出普通厅10人/场左右,平均票价则高于普通厅4-5元。在疫情爆发以前,2017年-2019年特殊厅票房占比持续上升,并在2019年达到峰值18%,特殊厅年票房产出达到115.79亿元。
在这些特殊厅之中,既有银幕的技术标准、音响系统的标准,也有像IMAX这样的完整拍摄、放映系统。
而观众们又对这些特殊厅有多少了解?我们用这篇文章,来帮助大家来加深理解。
CINITY影院的诞生、推广与李安导演有着紧密联系。
2016年,由李安导演执导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成为了全球第一部采用120帧制式拍摄的影片。彼时,由于国内仅有寥寥几台设备支持120帧片源放映,最终只有极少数观众观看到了这部影片的完全版本。
2019年8月,融合了4K、3D、高亮度、高帧率(HFR)、高动态范围(HDR)、广色域(WCG)、沉浸式声音(IAS)七大电影放映领域高新技术的中国自主研发高格式电影放映系统CINITY影院系统正式诞生。
同年,继续采用120帧拍摄的李安新片《双子杀手》公映,CINITY影院也成为了国内唯一能够以4K/3D/120帧顶配规格放映该片的影厅。
据悉,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末,CINITY已与20余家中国电影公司和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已制作完成并上映58部CINITY版影片,包括《我和我的祖国》、《唐人街探案3》、《金刚川》等国产影片,以及《双子杀手》、《信条》等进口影片。
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末,CINITY已与万达、金逸、博纳、百老汇、奥斯卡、上影、中影等影院投资和院线公司开展合作,全国建成运营的CINITY影厅共45个,待建储备项目约50个,覆盖全国21个省份28个城市,几乎涵盖了所有一、二线城市。
相较其他放映系统,CINITY最大的优势就是最高技术规格,其画面分辨率、动态范围和帧率均达到了目前世界上的最高水准。但目前来看,硬件上限虽然已经足够高,市场上能够达到《双子杀手》级别的高技术拍摄电影项目还比较有限,因此这一放映系统还处于一个市场发展初期阶段。
IMAX或许是各类特殊影厅中最为观众熟知的。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大格式电影放映系统,IMAX早在2003年就已经入驻中国内地影院,并随着《阿凡达》的风靡在全国观众中闻名。
直观来看,IMAX影厅与普通影厅的最大区别便是更大的银幕面积、影片画幅和更高的银幕画质。同时,IMAX也是目前市面上唯一一种拥有配套摄影设备,打造了从前期拍摄到放映的一套完整流程标准的电影放映系统。
使用 IMAX 摄影机拍摄的电影,在IMAX影厅放映时能够呈现比普通画幅多出26%的画面内容。除引进大片外,像国内近两年上映的《唐人街探案3》《八佰》,也都使用了IMAX摄影机进行拍摄。
而剩余大部分使用普通摄影机拍摄的电影,将通过IMAX的DMR转制技术压制后进行放映。
目前国内的IMAX影院采用了胶片、数字、激光三种放映规格。数字IMAX和激光IMAX是市面上能够看到的主要两种IMAX放映系统,其中数字IMAX市占率更高,但画面亮度、清晰度及音效表现均不及技术更新的激光IMAX和新一代激光IMAX。
而分辨率高达18K的胶片IMAX系统,放映效果远胜于其他几类IMAX规格,但由于该规格大多用于科教放映,并未广泛商用,目前国内仅有少数影院能够体验。
时至今日,IMAX仍是很多影迷和普通观众选择观看视效大片的第一选择。IMAX影院在内地市场的渗透率也在不断提升。
根据公开数据,截至2021年3月31日,公司在大中华区已有750家IMAX影院,其中734家商业影院,此外另有248间签约待建。
据IMAX China财报,2020年,受疫情影响,IMAX China大中华区全年收入5230万美元,同比下降58%,调整后亏损460万美元,毛利率则从2019年的61.7%减少为37%。
对此,IMAX中国首席执行官兼执行董事陈远鹏在采访中表示这只是短期影响,“疫情过后,公司轻资产的模式带动公司很快恢复到疫情前状态,过去两三个季度都实现利润增长。2020年是比较特殊的一年,很重要的是,虽然公司毛利率下降了一点,但并没有什么亏损。”
他表示,未来公司会更延伸地去经营整个生态环境,接下来将有越来越多的片子会植入IMAX DNA,会更投入地用IMAX的技术来参与影片制作,IMAX的票房占比率会越来越高。
据IMAX官网,2021年第一季度IMAX中国票房达8410万美元,票房占比3.02%,较2019年的3.68%下滑0.66个百分点。在后疫情时代进口大片较少的情况下,IMAX影院仍获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
作为音效届广为人知的龙头品牌,观众们应该对杜比这个名字不会陌生。不过相较近二十年前就打入中国市场的IMAX,2016年才在内地首次入驻影院的杜比影院,显然还有些年轻。
杜比影院,是由杜比实验室自行开发建设设计的影厅。该特殊影厅囊括了杜比全景声、杜比视界、杜比 3D等多项杜比自有技术,同时对于影厅的整体优化设计(包括但不仅限于座椅、墙面、天花板、观影角度等)也有着单独的技术标准。
被各类特殊厅广泛应用的杜比全景声,突破了传统意义上5.1、7.1声道的概念,它能够结合影片内容,呈现出动态的声音效果,更真实地营造出由远及近的音效,配合顶棚加设音箱,实现声场包围,展现更多声音细节,提升观众的观影感受。
而杜比影院的另一大特色杜比视界,则能够通过提升亮度、扩展动态范围来提升影像质量,从而让图像无论是从亮度、色彩还是对比度的角度来看都更加逼真。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内地市面上大部分标为杜比影厅的特殊厅大多只采用了全景声音响技术,杜比影院则碍于造价过高的硬件建设费用限制,在市面上的分布还比较有限。
另外,由于影院的硬件门槛,杜比影院的票价也在国内各类特殊厅中“遥遥领先”,忠于杜比影院的大多为注重视听体验的核心影迷群体。
在一些人口中,中国巨幕是鸡肋的代名词。毕竟这套由中国自主研发的电影放映系统,从最初便是为了对标IMAX系统打造的“平价替代品”。
事实上,从硬件角度来看,很多中国巨幕影厅的配置已经超过了数字IMAX影厅。但由于市面上的中国巨幕普遍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才导致了各个影院的中国巨幕影厅效果参差不齐。
但毫无争议的是,中国巨幕从诞生至今,技术更迭三代,放映效果不断提升,至今仍是特殊影厅中的性价比之王。相较引进IMAX放映系统的高昂费用,打造一块中国巨幕的费用仅需要IMAX的十分之一左右。因此体现在票价上,中国巨幕具备非常突出的优势。
除上述四类主流特殊影厅外,市面上还有解决了传统放映低亮度问题的LUXE影厅,兼备4D效果和三面屏幕打造的超高沉浸观影体验的 4DX with SCREEN X影厅,以及万达引进的PRIME AT WANDA和配备了三星自研银幕的 Onyx厅等小众特殊影厅。各类特殊影厅各有千秋,为不同观影诉求的观众创造了多样、丰富的观影体验。
谁才是特殊影厅中的最佳选择?对于这个问题,很多观众心中都有着自己的独特解读。
像犀牛君身边的深度影迷朋友,大多都对IMAX影厅情有独钟。其极致大的银幕画幅、优质的音效表现能够为观众带来最身临其境的感受,最适合观看视效表现一流的好莱坞大片。而一些乐于体验观影新乐趣的观众,则对4D影厅这类新型影厅表达了兴趣。
还有一些注重性价比的观众,积极肯定了中国巨幕的低票价、高质量。当然,除了银幕效果外,不可忽视的影院整体基础设施水准,也变成了部分观众选择影院的考量标准之一。
影厅选择见仁见智,不变的是观众们对影院一以贯之的爱。
根据拓普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中国电影市场特殊厅发展研究报告》,近年数据表明特殊厅增长率优于普通厅,以特殊制式上映的影片数量也在不断提升。
正如中国电影副董事长、总经理傅若清在中国电影2020年年度业绩说明会上的发言,“现在的放映终端还有比较大的拓展空间。如高格式电影技术,通过 4K、3D、高亮度、 高帧率、高动态范围、广色域、沉浸式声音等技术融合,能够充分发挥电影作为视听产品最高标准的性能表现,大幅提升电影放映质量,推动电影向差异化、专业化、高端化发展。”
特殊影厅,或将成为影院和中国电影市场的下一个增长点。面对IMAX、杜比等引进特殊影厅,以中影中国巨幕为代表的自研放映系统,也将通过不断提升技术水准和银幕数量来与之抗衡。
在疫情影响尚未完全消散之际,中影掏出3.2亿拿下CINITY,足以体现对公司对放映终端市场及特殊厅的布局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