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 图像影音设计 > 那个90后的高管,月薪不足5k:比起头衔,实力才是真正的“铁饭碗” >

那个90后的高管,月薪不足5k:比起头衔,实力才是真正的“铁饭碗”

转载时间:2022.09.18(原文发布时间:2019.04.30)
45
转载作者:36氪企服点评小编
阅读次数:45次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璃语职美人”(ID:crystal_words),作者:赵晓璃,36氪经授权发布。

写在前面的话:

你是不是有这样的困扰:

眼下的工作仿佛已经到了一个瓶颈,很难学到新的东西,但你迟迟不肯下定决心,是因为——

你不清楚自己离开了这里,还能去到哪里?

或者说,不确定自己是否能找到另一份同样待遇的工作?

于是,你一边吐槽现状无力改变,一边又不敢迈出第一步。

因为你隐隐约约地知道,有个叫做“底气”的东西,似乎从来没有在你的心底扎根过。

01

咨询者小茹(化名)最近焦虑不已。

小茹,90后生人,毕业后来到一家互联网创业公司,而这家创业公司的老板张总正巧是比小茹大一届的同校师兄,赶上前两年大学生创业的热潮,就趁势开起了公司。

小茹来到公司后,由于新公司才成立,除了老板就是她,于是她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公司的“副总裁”。

不过理想丰满,现实打脸。

试想下,几个毫无社会经验和人生阅历的大学毕业生,运营起公司一无资源,二无资金,三无人脉,就这样暴露在市场中,开始还能靠“大学生创业”这个名头买卖情怀,但合作方不是傻瓜,公司本身并没有过硬的技术和产品,所以就吸引不到优质的资源入驻,同时市场竞争是残酷的,又有几家愿意掏出真金白银为情怀买单呢?

于是两年多下来,公司业务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和起色:很多项目可能只是开了个头,接洽到合作方的几个人,但由于种种原因,落地推进难比登天。

说起来,小茹这个“副总裁”头衔也没有给她带来什么——

从最开始的月薪2500,到现在的月薪4800;

从最开始的单兵作战,到后来招了一名前台兼行政、一名市场人员、一名技术员,从最开始的两人到后来的五人;

市场业绩并没有得到显著提升,接连好几个月工资发放都十分困难,更别提之前许诺的“股权”,更像是镜中花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即......

小茹前来找我,她希望能做一个决定,那就是要不要离职?

以及如果离职了,自己又能去哪里发展?

02

小茹的问题其实并不难,但是比起一般咨询者的职业问题而言,最难的在于,小茹的心性这两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对小茹来说,“副总裁”的title让她对自己的认知出现了偏差。

在刚开始,小茹就告诉我,不论如何,既然自己曾经做过这样的高管岗位,俨然是同届毕业生们的表率了,这个头衔之下的小茹再去找工作,根据她的描述,似乎已经对那些基础岗位有些不屑一顾了。

我知道,想要解决小茹的职业问题,首先就要解决她的认知及心态问题。

我笑着对小茹说:“既然你找到了我,我就必须和你说实话,不过实话总归有点小扎心,不知道你是否愿意听呢?”

小茹点点头:“没关系的,晓璃老师,你说吧。”

我和她说了一组重要的概念,虚与实。

我告诉小茹,不论是从我自己过往的职业经历,还是从这些年我做职业咨询的案例经验来看,一个人想要在职场中有所建树有所发展,首先就要具备一种辨识力,即要很清楚地知道,到底哪些是虚的,哪些是实的?

在我看来,职场中的“虚假繁荣”特别容易迷惑人,除了能满足我们那一点脆弱不堪的虚荣心之外,实无他用。

比如一些虚头巴脑的头衔。

头衔这玩意儿好不好?

毕竟很多人都渴望头衔加身呢,放眼望去,各种主管、总监、总裁遍地开花,尤其是近几年的创业热兴起,就连小茹这种刚毕业的大学生,都能混到个“总裁”头衔,可见头衔的份量是有多么良莠不齐。

所以我总结出来的一个经验就是:

看一个人,不要盯着TA的头衔,而是看TA做了哪些事情,取得过怎样的成绩,有没有拿得出手的成果或作品,这才是更为重要的东西。

在小茹这里,所谓“副总裁”不过是几个毫无社会经验的大学生把创业变成了一场“过家家”的游戏,在这场游戏里,这种头衔根本不值钱。

毕竟就几个人的公司,你要什么样的头衔,其实并不是什么难事儿。

但如果我们探究这个人背后做了什么事情,有可能就让人大跌眼镜了。

例如,在我从事职业咨询的起步阶段,有一次接待过一名某公司的财务副总的咨询案例,当时我那个紧张啊,头一天晚上更是做了充足的准备,就怕第二天说不到点子上,引发客户的不满。

结果才发现,这位所谓的“财务副总”根本不是我想的那样。

在我的认知里,财务副总应该是参与到公司管理决策的核心岗位,而税务筹划、流程设计、预算决算等在真正意义上的“财务副总”那里,应该是再熟悉不过的工作内容了。

但事实让我大跌眼镜。

原来,这位“财务副总”所在的公司不过是一个家族企业,“财务副总”不过是一个毫无实权的空架子,其工作内容基本等同于一家中型企业的主办会计,主要就是做账报税这些基础性的工作。

所以这位“财务副总”的焦灼不难理解了,她的根本痛苦就在于,空有这个title在身,却没有做过相应的工作,也不具备相应的职场实力。

而在小茹这里,这位所谓的“副总裁”背后的工作内容约等于一家大中型企业的“打杂小妹”。

现实中这样的案例太多了,想想看,你所在的岗位到底有哪些工作内容,这些工作的难度到底怎样,又能给企业带来多少价值,才是比这些虚头巴脑的头衔更为重要的东西。

03

那么,到底哪些才是职场中真正实在的东西呢?

在我看来,如果有一样东西能够衡量一名员工对公司的贡献程度,无疑是“薪资”莫属了。

你不得不承认,年薪10万和年薪100万、年薪100万和年薪500万的差距,除了运气等外部因素外,它背后代表的更是实力和能力的不同量级。

我很庆幸在刚入职场时,我的领导(当时的财务主管)就给我上了重要的一课。那个时候我月薪才2k多,有一次陪领导办事,她让我陪她去取款机取钱,当我看到她卡里的数字时,流露出羡慕的神情,我忍不住问她:“你拿的是年薪吧?”

她倒也没有特别欣喜,只是很平淡地告诉我:“这根本没有什么稀奇的。企业里的游戏规则就是这样,你能给公司创造多少价值,公司才会给到你相应的酬劳。比如,如果你能给公司带来100万的收益,那么公司才会分你相应的报酬,一般这个比例每个公司不等......”

按照这位主管的说法,我在心底估算了下,她给公司创造的收益应该不下于200万元一年。

果然,没过多久的时间,主管让我配合一笔退税的材料报送工作,我按照规定及时递交之后,没过一个月就听到主管说:“小赵,上次我们申请的退税额下来了,总共有50多万呢,我这就向老板申请给你奖励。”

我听完固然很开心,但我比谁都清楚一件事情,那就是,这笔退税业务自始至终都是主管操持的,我在里面的作用不过就是一名资料员。

那一天,当我和主管被叫到总经理办公室,老板给我发了2000元奖金,我反而觉得受之有愧。

尽管事后有人告诉我,主管因为这次退税有功,得到了上万元的奖励,我一点都不嫉妒,我觉得这很正常,因为如果我是老板,我也会这样分配的。

那段经历告诉我,在职场中,什么虚头巴脑的头衔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给公司创造多大的价值,能拿到多少薪资。

——这才是比头衔更为关键的东西。

当我转型为财务培训师之后,我了解到想要拿高薪,有这么两条路径——

一是专业化道路,即应聘上CPA、CMA这样的高端课程讲师,课酬是以一小时千元计算的;

——这条专业化道路的背后,展示出来的是一个老师的专业及教学实力,它是建立在数年如一日的钻研和教学科孜孜不倦的追求之上的。

二是市场化道路,即应聘全国宣讲老师,根据讲座成交金额算提成;

——这条市场化道路的背后,需要磨练的是你对客户心理诉求的把握,以及如何把专业化的知识讲解的生动有趣,激发客户的成单欲望,以及配合销售谈单,站在专业角度给客户提供相应的建议和课程方案,等等。

鉴于我对自己的了解和分析,我选择了第二条道路。

渐渐地,我的工资终于有了起色,从最开始单纯的代课费,到后来加上讲座提成收入,让我慢慢有了底气。

我渐渐明白了当年主管说的那句话了,一个人拿高工资可能是运气,但如果常年能拿到高薪,则背后一定是实力的支撑。

——这很可能是源于,TA是一个高素质人才,这种高素质有可能是基于专业能力的深耕细作,还有可能是源于综合素质的提升。

所以,我的经验是,选择任何职业或机会,不要在意所谓的头衔,你更要关注在这个岗位上,到底怎样做才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价值,这才是核心实力或能力所在。

04

我给小茹的建议是,如果她立志在互联网行业发展,就要放下这个“副总裁”头衔带来的虚假光环,脚踏实地找一家像样的公司,从基础岗位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地打好基础,方能走的更远。

在小茹这里,由于两年多并未积累到什么核心能力,就需要放下身段,不要在意具体职位,而是要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在这个岗位上给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

试想下,如果一名销售经过多年市场经验的打磨,TA能做到这样一件事情,就是能够在短短的时间内,组织一支销售队伍,同时借助强大的销售谈判能力,迅速能给一家公司开拓全新的销售渠道,达到年收入多少万......

——请问这样的销售人员,又怎么可能失业呢?

即便现实中的公司倒了,平台没了,这个销售员也完全可以自立门户,找到一个好项目进行嫁接,实现可观的业绩并非难事。

我知道,现实中的你我都会有这样那样的担忧,但我最想说的是——

亲爱的,不能说你的担忧没有道理,只是你的担忧可能用错了地方,你或许更应该往本质上多看一点,多想一点,才能真正走出焦虑而无力的困境。

以上。

那个90后的高管,月薪不足5k:比起头衔,实力才是真正的“铁饭碗”
36氪企服点评

图像影音设计相关的软件

行业专家共同推荐的软件

限时免费的图像影音设计软件

新锐产品推荐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