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 图像影音设计 > 在线教育大裁员,突然失业的年轻人还好吗? >

在线教育大裁员,突然失业的年轻人还好吗?

转载时间:2022.09.21(原文发布时间:2021.08.10)
2
转载作者:36氪企服点评小编
阅读次数:2次

在线教育大裁员,突然失业的年轻人还好吗?

封面图

裁员潮正在席卷整个在线教育行业,总共受波及的员工数量或超过百万。而教培行业的震荡只是万千行业震荡中的一个缩影。

身处在一个VUCA(指不稳定、不确定、复杂、模糊的商业格局)时代,我们该如何构筑我们自己的职业安全感?

36氪前超人学院学员、HRSaaS领域的从业者蒸包包,作为一个跨圈折腾家+坚定行动派,公号人生执行官(ID:life_ceo)的创办者,在调研了20多位教育领域的从业者后,写下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建议。 

本文由后浪研究所✖️人生执行官联合发布。 

K12行业的震荡还在继续

吴青是新东方的一名产品经理,负责做新东方网课的App,对接的就是线下K12教育业务。新东方的K12业务主要就靠线下小班盈利,各大节假日的补课班养活了学校、老师和一批相关业务人员。 

吴青告诉我,新东方大概率会对学校进行裁员,业务和销售基本都在减员的名单上,他所在的产品技术部门虽然影响最小,但也会进行人员的优化。 

工作近十年的他,也陷入了迷茫。就在几个月前,他才刚刚从一家大厂跳到这里,他的leader告诉他这是最朝阳的领域,资本喜欢,机会多多,然而这短短几个月就换了人间。吴青并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也会收到一张裁员通知。 

在线教育大裁员,突然失业的年轻人还好吗?

 

震动并不只在K12, 教培领域的从业者都有自己的忐忑。

June在一家职业教育公司做运营,她的东家是这个领域的当红炸子鸡。在这一次“双减”大潮中,职业教育被众多围观群众认定为下一个风口。 

对此,June却并没那么乐观:“现在只有成人教育职教,整体从业者量级又那么多,很担心以后职教市场没有那么大空间。”

这一次的K12行业“熄火”,June看到了很多身边的同行、曾经的朋友和同学纷纷被裁员,她忽然也开始紧张了,“我这几天的焦虑值都到了顶峰,我在想我之前是不是太安逸了?” 

从年轻人到中高管,都是一次竞争大考

行业震动下,毕业没几年的年轻人本应该是影响最小的群体,毕竟工作也没很久,切换成本低。但是,他们也面临着许多无奈。 

首先是超大的竞争压力。

一个头部在线教育大厂的HR告诉我,这一波影响面极大,K12相关的业务几近全盘覆灭,一个几万人的业务线都奔着2/3以上裁员,不少业务线是HR集中一天给员工办完离职,自己再给自己开掉。 

也因此,这一波从教育行业出来的求职人士达到前所未有的数量,他们将涌入各个行业,在存量的岗位中竞争机会。马上到来的金九银十,与其说是招聘旺季,不如说是一次竞争大考。 

再者,是薪资上的巨大落差。

在线教育的薪资一直都创造着行业“传说”,网红老师百万年薪的新闻不绝于耳,Michelle就是他们中的一位。她刚毕业一两年,没有什么工作经验,凭着世界顶级名校教育专业的文凭,在招聘时被几家头部教育公司争抢,最后有一家给到了100多万的薪资。 

现在,她开始琢磨着找工作,却连连受挫。一两年的工作经验,哪怕有着好学校的背景,外头的薪资最多只能开到她原先的1/3,市场并不认可她网红老师的履历。 

到现在,她的简历还在招聘网站上挂着,预期薪资的数字依旧倔强——80万,最次不能低于60万。 

其实,不管是竞争大也好,还是薪资谈不拢也罢,年轻人终究有着最大的资本——年龄。

对于他们而言,这个行业震荡更多只是职场路上的一个试错期,他们还有时间去调整。如果能平和接受降薪且愿意学习的话,大概率还是有下家可以去。 

然而,相比于年轻的一线员工,有一部分人面临着真正的焦虑,甚至青黄不接的情况,这就是那些大厂、独角兽教育公司里的中高管们。

在线教育大裁员,突然失业的年轻人还好吗?

 

几周前的深夜, 一个在教育公司做高管的朋友A找到我,说现在行情不妙了,让我看看能不能帮推新机会。 

就在几个月前,A刚刚升职集团VP,而眼下,A手里的期权几乎成了废纸,自己分管的业务也被迫优化,也到了不得不出去找工作的时候。 

对于高管人群,找工作的难度远远难于一线员工。 这两周里,我陆续引荐给A一些机会,但结果却总不太理想。 

这位朋友本身第一学历背景一般,当时靠来得早跟着公司成长到了这个职位,这些年行业暴涨也一直也没有到市场上面试过,对外头的行情知之甚少,如今又赶上这个档口没啥前期准备就去面试,碰到了许多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

去大厂吧,这学历一关就给卡了,或者薪水和职级都大大缩水,人家觉得你不来也无所谓,反正现在教育行业都在找工作,条件更好的人多的是。 

去创业公司吧,要么觉得TA太贵要不起,要么行业能力不匹配,要么觉得快40的年龄实在太大.……总之,不想要你时候公司可以有很多理由。 

年近40,上有老下有小,俩孩子的国际学校花费不菲,虽然还未完全失业但是行业已风雨飘摇,换工作又要面对收入的锐减、生活水平的下降。这座山,对于A未免也太沉重了。 

我们的职业真的安全么?

教培行业的震荡只是万千行业震荡中的一个缩影。 

在这样的环境下,无论是刚毕业的年轻人,还是职场的中高管,都不可回避地要去思考一个问题: 我们当下从事的职业真的足够安全么?

现实是,行业和职业都没有绝对的稳定,企业组织和业务变动、商业政策变化、国家层面的调整……这些都不是个体可以掌控的。 

那什么是可以掌控的?在我看来,有以下四点。 

1、心态:客观的审视自己

这里,我不想老生常谈什么平静面对波折,而是想聊聊客观认知自己这个点。 

自2020年疫情开始,在线教育进入突飞猛进,竞争越发白热化。过去的两年我们见证了许多在线教育行业的抢人大战,尤其是在一些互联网巨头入场后,薪资的泡沫被越抬越高:泡沫最大的就是网课老师,像高中这样的热门年龄段,清北网校可以开到200万以上的年薪;产研也有泡沫,稍微有一些经验的产品经理动辄可以开到100万年薪,而这却比肩了许多在大厂核心项目里打磨多年的资深产品。 

然而,资本的高歌总不能持久,在线教育的变形发展让我们看到了违背教育本质的畸形一面 ——把教学当做流量生意,不做老师而做带货高手,诱骗类型的续约和销售等等,都昭示着这样的商业模式并非持久。 

但是,身在其中的人并不清醒,尤其是一毕业就进来的年轻人。 

于企业而言,他们是在做人才垄断战术,用资本解决问题,多垄住一个就避免对手多要一个,至于你这个人我能不能用好,能否在这里成长我并不关心。 

而对于刚入职场的人,这是一个非常不负责任,甚至于摧残人职业发展的行为。 他们一出来被不理智地抬到了一个高起点上,然后习惯了舒舒服服赚快钱,被行业养肥了,但也慢慢丧失了对自己客观的市场判断。 

前文提到的Michelle,没有工作经验,凭着名校背景拿到了100万年薪的offer。但是现在出去面试每次都铩羽而归。她受不了其他领域公司对自己能力的质疑,也受不了其他公司基于她资历定下的薪水,但是在现在的行情下,任何教育行业出去的人都容易被压价,教育行业流出的人里完全不缺乏名校毕业生,没有她还有下一个。 

至此,我想说,职场人不管在什么行业,在什么位置上,都要以一个相对客观的心态审视自己。 这些年我常告诉自己,我的价值是市场判断的,而不是我现在在哪里什么title,什么年薪就决定的。 

社会、市场需求、人的能力和市场需求的match度都是变量,不进则退。很多时候,你在一个平台进入舒适区了,会认为自己真的就是这么厉害,但是你是否真的敢走入市场去验证一下自己价值几何? 

如果今天你抹去你公司的身份,抹去你前面所有的前缀,以你本人名义去推销个东西,有多少人会买账? 

你今天写了一篇文章,做了一个公众号,有多少人真的会去阅读,或者成为愿意为你付费的对象? 

当行业震荡或者平台坍塌时候,你曾经的价值是否会被挑战、质疑、压缩? 

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和平台价值的关系,是艰难而必须去做的事情。 

在线教育大裁员,突然失业的年轻人还好吗?

 

2、能力:挪窝儿了,你这个零件还能转吗

这里我想说一个问题,很多人在公司待久了都容易慢慢成为一个企业的定制化人才。 

定制化人才是个怎么回事儿?

经济发展同时带动了专业化分工,企业里的岗位也越发精细化了——比如早年间互联网公司一个产品经理可以cover从产品设计到项目管理再到运营、商业化整个闭环,后来慢慢分裂出平台的、策略的、数据的、用户体验的等等。 

这样的分工对企业大有好处。以前公司里头往往一个岗一个人包圆太多事儿,万一有了缺口,这业务就不转了;现在呢,岗位切分更细,人员流失带来的风险就分散掉了,整个企业也就能运作得更稳健。 

然而,对于个体,这种精细化的分工也把人变成了货真价实的螺丝钉。这就有个风险——挪窝儿了,你这个零件还能不能转?

高管A就是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七年下来,从能力到思维已经完全被这家企业深度定制了,出去面试时候所有的能力经验都是围绕着做课,弄学生,搞老师,那换到其他行业呢,不需要课程和老师了你还能做什么?有什么沉淀下来的能力、思路可以用于其他行业? 

这个事儿怎么破,我认为每个职场人都应该注重积累自己的底层能力。

底层能力并不一定是编程、设计、数据分析之类的技能,也可以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框架,也可以是你软性的沟通、协作和管理。 

底层能力在我看来具备两个基本性质:足够长板,可迁移。

足够长板是指,你在某一项或者几项你的能力中具备专业度。这里有一点,是否具备足够的专业度和工作时间长短没多大关系,禁锢在一个螺丝钉职能下十几年的人,始终机械性重复那点事情,真的到市场上也是竞争不过工作几年但是从0到1跟过核心项目落地的年轻人。

可迁移,顾名思义,你能否将自己的能力快速应用到不同领域?比如一个课程运营,能力是否局限在只能进行学生的社群拉新,这个运营能力是否可以快速放到知乎、抖音、小红书等等不同渠道?这个运营的思维是否可以迁移到除了教育以外其他的行业?这个思维是否可以独立于教育行业,成为通用的,适用于不同规模生意的方法论?   

每个人都在职场中,有的人不断被定制成企业机器里尺寸刚刚好的螺丝钉,有的人在让自己成为能够打开多扇门的万能钥匙,你想成为什么,完全由自己决定。 

3、行业:把触角伸到其他行业中去

前文中的June已经工作了四五年,从来没有离开过在线教育行业,这些年这个行业融资屡创新高,她从没有想过这个看上去这么稳的行业会有今天的动荡。如果这个行业没了,还有哪些地方可以去一去呢?这件事儿她从没有思考过。 

一个行业待久了,不少人的思维也会陷入定式,一提到换工作首先想到的是就是竞品公司跳一跳,行业上下游跳一跳,或者同一个行业不同分支跳一跳。对于其他领域要么觉得切不进去,要么觉得太难不敢,要么觉得资源没法迁移有点浪费……久而久之,自己把自己固化在一个行业圈里,无论知识点还是眼界都变得狭窄了。 

因此,我认为现在职场人不要只局限在自己的行业圈想问题,我们也许可以去把触角伸到其他行业,看看他们在发生什么,在玩什么,很多时候机会也由此发生了。

比如我自己,虽然主业在互联网领域,但是涉猎过三四个其他领域,基本都是传统行业。我一直喜欢画画,也和多个老师学习过,虽然现在工作不相关了,但还是希望能延续这个爱好,两年前,我和一位央美老师合开了家画室,主要是教孩子基础的绘画技巧,还开设一些艺考类的课程。在经营的时候,我同步也在观察着线下实体生意的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我在这个过程中常思考,这么传统的东西,我怎么能用互联网思维去优化其中的一些业务流程? 

这不,又赶上疫情,生意不好做了,我前一段直接搞了一波画头像的生意,又去用了社交媒体的营销手段获客,如今已经接单子接到手软了,我的合伙人没有什么这方面的经验背景,这一次也是非常高兴能有一份新的收入来源。我想告诉大家的是这恰恰就是行业破圈、知识破圈中产生的奇妙化学反应。 

4、人脉:引领你看到更多的可能性

顺着行业,我们再来说说人脉。 

吴青这边虽还未被裁员,但也忧心忡忡,他想找人帮忙内推,但认识的人盘出来要么大厂的教育线,要么在线独角兽公司,少数的一些来还是在他的那个已经慢慢退出历史舞台的前东家——曾经国内的头部互联网大厂之一。他划着手机对着我苦笑:“嗨,这一个个自己都还朝不保夕呢,我还麻烦他们做什么呢?”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觉得自己有人脉,通讯录一翻也不少,但是大多数人的人脉可能还是在自己的行业、专业里,没有突破和打开自己的圈子。 试想吴青这样的情况,如果他在过往中积累一些不同行业的知识和人脉,新消费行业、企业服务行业、新能源造车行业等等,那情况或许就有所不同了。如果再认识一些创投领域的朋友呢?是不是还能时不时交流一些更宏观的行业动向,甚至提前知道教育行业的风声,有一个更好的准备呢? 

所以啊,我一直觉得这个人脉破圈,并不是说一定要交有钱有地位的朋友才是实现破圈,而是你的这个人脉是否帮助自己实现了一个视野和方向的开拓。

行业和人脉本身就是息息相关的,当你自己有心走出去的时候,自然会认识外面的人,当你认识外面的人的时候,自然也会引领你看到更多的可能性,当你的可能性变多了的时候,你的职场安全感自然提升了。 

构建职场安全感,我们应该怎么做?

那么,回归到每个个体,我们又如何去构建自己的职场安全感呢? 

综合我个人的实践以及和身边前辈们的交流,有如下建议: 

构建自己可迁移的底层能力。

上文我提到底层能力的两个特点:足够长板、可迁移。发掘自己的底层能力可以让我们在面对不同项目、不同行业、不同企业时候沉着有序、快速切换。 

底层能力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在既往经历中沉淀的,这就需要我们做到以下几点: 

在过往的经历中深度思考,有针对性地沉淀自己的思路和方法,而不是狗熊掰棒子做完就完了。

定期梳理,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发掘自己擅长的能力点后,有针对性地精深,拉升木板的高度。

可以通过不同的项目验证自己底层能力的可拓展性,让底层能真正的可迁移。

比如我的好朋友华哥,他是一位头部大厂的产品负责人,十年来在产品领域经历了数十个项目,但是不管大小,他都复盘和总结构建出了自己的产品思维体系,后来当做到一定程度时候他开始切换行业,从C端到B端,从本土到海外,跨产业、跨文化都操作过了,这是真正构建了可以脱离平台和单一行业存在的底层能力。 

保持破圈的心态,持续开眼。

在线教育大裁员,突然失业的年轻人还好吗?

 

此前我也在文章中讲过那些内在外在的圈,我们把圈定义为一种局限,而破圈是一种不断打破内外界限的行动。 

那么对于职场人,破圈主要是破能力圈、行业圈和人脉圈—— 

能力圈上,在企业岗位定制化的需求以外,我们可以去延展一些其他技能。毕竟现在最值钱的是跨界人才,单一能力的I型人才、T型人才已经逐渐淡出舞台,两条专业走路的π型人才是现在各大行业争夺的对象。

什么算π型?比如包包这样的产品营销专家,懂产品技术也可以做营销策略,比如很多游戏公司高薪聘请的技术美术家,计算机专业+艺术素养造就了许多奇幻的图像;比如懂技术的大销售,云计算领域颇为抢手,这些都是需要延展能力圈才能达成的。 

那么哪些能力可以去延展呢? 

可以基于兴趣,比如我有一个朋友就是一个街舞很棒的程序员,也因此后面开辟了街舞教师的副业, 也可以基于你现在所做职业的上下 游,在工作中更容易去培养,比如我的合伙人李维思本身是一个大公司品牌总监,基于工作需要她去学习了设计、摄影等技能,而且发掘了其中兴趣,如今摄影的一些作品都被当做了商业画册的封面。 

行业圈和人脉圈上,开眼学习,开放交流。

人类很多伟大的发现都来自于好奇心,工作可以聚焦在一个行业和细分,但并不代表我们要封闭和外界接触的窗口。 

开眼看行业有很多途径,行研报告、付费商业社群、国内外的各种论坛等等。我自己就通过一些高质量的付费社群和星球,链接到了实体、金融、媒体、海外资产配置等等非我工作相关领域的人脉,也因为他们打开了我很多副业生意的机会。 

这里,多说一句,开眼的前提是尊重和真正的谦逊。

我特别想和互联网行业的朋友们说一句,虽然身在这个看上去领先啊、高待遇的行业,但是真的不要认为传统行业甚至你看着小的生意不值得一提,因为生意没有贵贱,抓住市场需求且可持续的盈利模式才是根本,而任何我们认为高大上的互联网商业模式根本上也是从传统模式演变的。 

为自己开辟第二赛道,去平台化生存。

当能力积累还有自己的人脉、行业涉猎到一定程度时候,我个人还是很提倡给自己开辟第二赛道的。我定义的第二赛道是可以成长为终身职业的副业,而并非仅仅为了赚钱的小东小西,那个我更倾向于叫兼职。 

在线教育大裁员,突然失业的年轻人还好吗?

 

在我看来,第二赛道并不是单纯为了去赚钱的,而是用来给自己的底层能力开拓出一些可能性。 

以我自己为例,我个人的底层能力是产品营销,既往的工作一直在做技术产品的商业化,那么我过副业,把自己这个能力迁移到了三个行业——智能硬件出海、保险金融,以及我自己投资的实体画室,如今尝试用自己既往成功迁移复制能力的知识来做帮助职场人破圈成长的自媒体IP,如今收入管道也比较多元,不会出现一个行业震荡了自己无处安身的焦虑。 

再有,也是最关键的,开辟第二赛道是一个小成本验证自己想法的入口。

对于很多职场人,在行业浸泡久了都会有一些小想法希望得到市场的验证,然而直接义无反顾地去创业是非常不现实的,因此通过副业来实践自己的商业想法,验证自己的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最简化可实行产品)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路径。 

不要小瞧这个,很多伟大的事情都来自于第二赛道,比如最近奥运会女子自行车金牌那一位数学博士,就是凭借着自己的“第二职业”登顶了奥运会;再比如当年明月和刘慈欣,还有早期的海岩,无不是副业成名。 

用你八小时外的时间,把你的想法延展成产品,想明白受众、模式,到市场去验证,跑出小闭环,没准斜杠成就的就是你。

最后的最后我想说: 

这个时代我们和企业的关系已经在发生变化。 

在我们父母的时代,铁饭碗一辈子是常态;而如今的互联网行业,快速的组织变动,人员更新带来的是企业对人员培养缺乏更多动力,而人和企业的关系也变得越发松散。过去的每个个体靠企业去培养,而现在的个体更多要靠自己去沉淀成长。 

在这个被称为VUCA(指不稳定、不确定、复杂、模糊的商业格局)时代的当下,什么变化都不奇怪。没有什么绝对安全的平台,能给自己安全感和底气的唯有自己。 

怎么破?送你 16字真言——“调整心态,认清自己,保持学习,开辟赛道!”

当我们提前准备好这些时,无论遇到什么行业波动,都可以平静而坚定地说: 

”我不怕!”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后浪研究所”(ID:youth36kr),作者:蒸包包,36氪经授权发布。

[免责声明]

资讯标题: 在线教育大裁员,突然失业的年轻人还好吗?

资讯来源: 36氪官网

36氪企服点评

图像影音设计相关的软件

行业专家共同推荐的软件

限时免费的图像影音设计软件

新锐产品推荐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