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 图像影音设计 > 为何每当你以为找到职业归宿的时候,它就又变了? >

为何每当你以为找到职业归宿的时候,它就又变了?

转载时间:2022.10.06(原文发布时间:2020.02.18)
132
转载作者:36氪企服点评小编
阅读次数:132次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inkedIn”(ID:LinkedIn-China),作者 顾及,36氪经授权发布。

上期在《作为危机中被裁的一员,我是怎么走过来的?》中和大家聊了下可迁移能力的体系以及其在职场中应用的三个阶段。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怎样了解自己的能力并以能力来匹配适合自己的行业。

最近几年越来越发现,人是很容易有路径依赖的。

我们一旦进入某一路径,无论它是好是坏,就会一个猛子在这条路上一直发展下去。

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自我强化,轻易走不出去。

但回头看看,刚毕业时走上现在的职业路径,有多少是经过了审视后从心的选择,又有多少只是形势下的不得已而为之?

从这个角度看,疫情这个生活中的“变量”,竟然给身边的一些人注入了一股难得的外力,最近好几个朋友看到新方向,已经准备转行了。

我也想借此分享一个我不厌其烦地跟身边的年轻人强调的观点:永远不要停止自我剖析,永远不要放弃寻找better me。

01.突破现有路径:从能力找方向

众所周知,人的能力,一半靠天分,一半靠练习。

有的能力只能是天分,你再怎么努力,还是撵不上被选中的那个“天之骄子”。

试看下图中能力与时间和天分的相关性,比如,想象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和天分的相关性就略高,而管理能力、执行能力和时间相关性高。

为何每当你以为找到职业归宿的时候,它就又变了?

所以寻找better me的第一步,永远是要复盘自身能力。

如何找到自己已经具有的的可迁移能力呢?

  • 把自己印象最深刻的3-5件经历/活动/项目在简历上拎出来。

  • 思考每一项经历中,你的职责是什么,你负责了哪一个板块,你完成了什么样的事情。

  • 根据你负责的板块,细想,你运用了哪些能力。

  • 总结出的能力写在纸上,或记在备忘录里。

在《你的降落伞是什么颜色》一书中,作者将可迁移能力简单为三大类:信息和数据处理能力、人际能力、事务处理能力。

  •  信息和数据处理能力:执行能力、推理能力、分析能力。

  • 人际能力:共情力、观察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

  • 事物处理能力:分析能力、管理能力、协调能力。

这时候,你需要分析自己目前具备的可迁移能力主要在哪几组,这可以帮助你知道大致的职业方向会落在哪里:

是与人相关的职务,比如销售,商务?

还是与事相关的职务,比如项目执行?

还是与创新创意相关的,比如设计、美工?

仔细分析后,有的人会发现,自己明明不擅长与人沟通,却在从事对这项能力要求非常高的职业。

但每个人都拥有一定的可迁移能力,这也是一个人重新开始、突破现有路径的底气。

02.拥有一项以上突出兴趣爱好的人,都是被眷顾的

常听人说,特别羡慕有的人,有一项拿得出手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而这世上有很大一部分人,也许对什么都有点兴趣,浅尝辄止;更有甚者,对什么都兴趣缺缺,提不起往深里挖掘的劲头。

为何每当你以为找到职业归宿的时候,它就又变了?

那些有强烈兴趣爱好的人是幸运的。

比如我的一个朋友,本科学的是经济,但从小就对编程特别感兴趣,在金融行业干了两年赚了点钱,就自己创业做了一个医疗行业的App,现在事业风生水起。

不过有一点我们需要注意,能力是一个恒量 ,但是兴趣是一个变量。

变量会变化,也就是说兴趣会消失。比如我之前最大的兴趣就是看漫画,可后来我迷上了小说,对于漫画的兴趣逐渐消失了。

所幸,兴趣不一定是持久的,但也是可以培养的。这一点比较老生常谈,就不展开细说了。

当兴趣不靠谱,或者你没有兴趣时,怎么办呢?

03.你走过的路每一步都算数:从经历找方向

我不断跟年轻人说,抓紧一切可以试错的机会,遇到机会时也不要太瞻前顾后,一定要敢去拼。

为什么?

因为在科技发达到一定程度之前,人的认知水平永远无法言传身教,只能靠自己积累、反思。

即使看了再多跟灾难有关的报道,没有经历过疫情,你我也无法感同身受身处灾难之中人的心情。

而有了这样一次经历,你知道被置于两难选择中的人为了一点生的希望,能做出多么极端的事;也知道了在病魔面前,普通的人们可以迸发出多大的孤注一掷的勇气。

所以,你要抓住每一个能够应用到你当下的可迁移能力的机会去体验,从中深度挖掘与更好的自己更适合的职业相关的点。

举个例子,我高中时兴趣点不明显,但是书面表达能力很强,所以大一的时候我做了记者;到大二的时候,因为学理工科,对数字敏感,分析能力强,我又做了金融业的分析员。

为何每当你以为找到职业归宿的时候,它就又变了?

大学毕业以后做的是投行,然后转去做资产管理,还做了管理咨询,后面又做了游戏设计。

为什么要尝试这么多?

我的每一次尝试并不是盲目的,我要做的工作,必定是能够用到我已具备的能力,并且同时我会发掘和培养我其他的能力。

比如说在投行里提升了分析能力,又培养了对行业的洞察力。在做资产管理的时候应用到之前的几个能力,又培养了项目管理能力。

就像滚雪球一样,不同的经历慢慢会让我积累起自己能力的壁垒。

其次,每一次尝试都可以让我划掉一个自己不喜欢的行业。我会去分析为何我不喜欢这个行业,我到底喜欢什么。

我的三段金融行业经历让我意识到:纯粹金钱上的交易对我没有任何吸引力,同时,我也不是一个很有耐心的人。

这也就意味着任何我要做的事情,都需要是快节奏、和聪明人一起的高效工作。

为何每当你以为找到职业归宿的时候,它就又变了?

这样一段段经历下来后,我对自己喜欢和适合的工作就越来越清晰:这就是为什么我后来去做了游戏——一个快节奏,需要创意又和用户非常接近的行业。

请大家回想一下你的每段经历,你是能否从中总结出你喜欢或者不喜欢的东西,你会发现很多线索,从而发掘你期待的职业方向。

04.意义和成就感:从反馈找方向

对于很多人来说,有线索还不够。这是因为要找到better me,你还需要一个核心要素:及时、正向的反馈。

虽然我从事了很多行业,但是一直没有觉得“就是它了!这就是我一生想要做的事业!”

直到我进入了教育行业,我发现我擅长的东西不但能在这个行业得到淋漓尽致的应用,也能为我带来及时正向的反馈。

为何每当你以为找到职业归宿的时候,它就又变了?

这些来自他人的肯定给我带来充足的意义和成就感。这样的反馈多了以后,我开始真正把这个当成自己的事业,并且越做越顺利,越做越开心。

这就是寻找方向的关键点——那就是及时、正向的反馈。

正向的反馈不是对人本身的评价,这对提高处理事情的信心的帮助不大。

它是针对你的能力或者你做的事情的良好效果所做的善意而具体的表达。

例如:“你在销售上的业绩完成得很好。”“你说的话里关于换位思考这一点对我很有帮助。”

你可以问一下自己,在你的周围,当你在做一件你觉得做不错的事情,有多大概率能得到别人正向的反馈?

我们通常见到的领导、同事,甚至是父母,都倾向于给予批评性的建议,但是当你做得很好的时候,他们却不太经常给予你这种正向的肯定。

为何每当你以为找到职业归宿的时候,它就又变了?

而且在有些行业,这种正向的反馈不光发生的几率小,间隔时间也比较长。

想象一下,如果一个项目需要一年两年或者是三年才能完成,直到你做完以后,领导才能给你一些非常正向的评价,那你的兴趣也慢慢地在这漫长的时间中消磨完了。

如果在这个过程中自己无法从外界获得正向反馈,那你就要学会自己给自己正向反馈。

有时候我就会做这么一个简单的练习:

列出我过去的经历,发觉每个经历中积累下来的特长,然后跟自己说,我成长了,我进步了。

你也可以像我一样从事情的本身中得到不断的正向反馈,比如迭代一下课件,就能让自己很有成就感。

所以总结一下,职业的方向 = (兴趣+能力)*及时与正向的反馈

当你已经在职场上做了几年后,发现遇到了天花板,或者刚刚才运用上面的方法找到自己希望去的方向,这时候怎么办呢?我们会在下一讲里告诉大家。


[免责声明]

资讯标题: 为何每当你以为找到职业归宿的时候,它就又变了?

资讯来源: 36氪官网

36氪企服点评

图像影音设计相关的软件

行业专家共同推荐的软件

限时免费的图像影音设计软件

新锐产品推荐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