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鸡和王者荣耀的玩家是同一群体吗?黄色包装还是红色包装更适合饮品?纸尿裤的电商界面如何优化?如何提炼香味的关键词?这些问题可以靠经验、靠审美、靠调研反馈,也可以靠神经学实验。
布雷恩是提供神经学消费者研究的公司,通过眼动追踪、脑电技术、皮电技术等神经学研究方法,量化测试用户的情绪、记忆转化和唤醒/激发度,帮助企业进行营销效率和产品成功率的测试。
具体到应用场景来看,布雷恩提供以下场景的消费者研究:广告与媒介效果研究、产品和包装体验研究、电商消费者体验研究、线下购物体验研究、游戏可玩性研究。
以游戏可玩性研究为例,布雷恩会根据客户的需求,选取一定数量的匹配用户或者竞品用户作为被试,有偿邀请后,为其进行洗发、佩戴设备等准备,通过脑电、皮电实验,测试用户对于游戏的沉浸感和心流体验。完成实验后,布雷恩的研究人员会对大量实验数据进行标记、整理和分析,得出结论报告,例如游戏体验不佳是机制问题还是目标问题,指导客户修改、优化。
在游戏研发的过程中,概念是否创新、美术风格是否搭配、玩法是否引起共鸣、新手操作是否简单、系统迭代是否有隐患、以及最重要的上线调优、什么地方用户容易流失等都可以通过消费者研究提前测试,指导调整。对于不同目标受众的游戏内容,用户的正向情绪+紧张感、正向情绪+轻松感、负向情绪+紧张感,都可能需要包含和交织在游戏的设计环节中,但负向情绪+无聊感是游戏用户留存中最差的表现,需要避免。基于以上种种,通过脑电波,布雷恩可以推断游戏的收入,为企业提供参考。
在营销领域,综艺冠名费用很高,而综艺植入的回报率却比一般的数字广告更难监控。如何植入更有效,在布雷恩创始人唐瑞鸿看来,神经学脑电和眼动结合的方式可以准确指导品牌主在投放购买中优化投入产出比,甚至针对综艺节目的特性和剧情,制作出受消费者欢迎的创意。
此外,布雷恩对综艺广告投放和产品包装指导的方法论已经可以产品化量产。例如在灯箱、近景、全屏时能更好的进行品牌logo露出;产品展示比品牌logo效果好;符合产品定位并被消费者认可的代言人才能更好推动产品宣传等等。
经过近9年的实践,布雷恩已经服务了腾讯游戏、保洁、伊利等快消和游戏客户。这个过程中,布雷恩的交付能力也在不断优化:从全人工实验、分析和计算,发展到自动计算,降低实验门槛、内部人员有研发能力。
从产品方面来讲, 1.0 阶段可以视为 Mind Reader 读脑阶段:找到能让消费者达到“心流体验“的影响因子,反馈于产品研发,提升新产品成功率。过去的消费者研究习惯以人口统计学特征为消费者贴标签, Mind Reader 则希望运用脑电、眼动等神经学研究方法,测量用户的生理反应,预测用户对应的情绪状态,以此来定位用户在产品体验和消费方面的行为偏好。
未来,布雷恩希望能注入AI技术的方法,也就是 2.0 产品 Mind Booster 神经反馈:脑电探测真实想法,AI技术可以识别想法的共性,达到读心的效果。每个人的喜好受到先天擅长与性格的影响,每个人都是独特个体,有特殊的认知模式,通过测试神经反馈定义神经元的刺激偏好,定义每个用户的行为选择偏好。
简单来说,布雷恩在做的事情是通过收集脑电信息,通过生理指标,获取消费者的真实偏好,从而建立个人行为小数据,并将这些行为数据应用在娱乐、消费、教育等领域的产品设计。从需求端来看,一方面,C 端流量越来越贵,精细化的用户洞察和运营成为新产品的标配,另一方面,随着 Z 世代的崛起,新人群的消费需求也在持续变化,这些都需要更科学的消费者研究提供支持。
营收方面,布雷恩的消费者研究服务客单价在 20-60万不等,每个客户的服务周期在一个月左右。和多数咨询服务相似,布雷恩营收增长受限于人工投入,未来如果能通过 AI 将人工处理数据的部分通过人工智能来实现,可以降低成本、降低客单价,可服务的客户数量也会有比较大的提升。
「布雷恩」曾获寒武创投天使轮融资,寒武创投认为通过精准的生理指标测量来定位消费者的行为偏好,对于产品和服务创新都有很大参考价值,未来神经科学也会在越来越多的商业领域得以应用。
团队方面,布雷恩的创始人唐瑞鸿毕业于约克大学,研究领域是认知神经学。目前,项目正在寻求能够人工智能领域能够帮助提升工程化能力的投资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