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影片还在探索阶段,所以很少见到拍长片的,目前国内见到的VR影片最多也就10多分钟。然而,美国的VR专业电影公司Cinemersia却已经制作了一部长达40分钟的VR影片《Manslaughter(过失杀人)》。这是一个在小空间内的关于杀人的故事。在北京电影学院举办的“首届中美VR影视沙龙”上,Cinemersia创始人兼CEO David Marlett分享了《Manslaughter》的制作经历。
首先是场景设计。他先去问了问大神约翰·卡马克(现任Oculus CTO),卡马克告诉他把场景分成三部分,但他觉得分成4部分更好。于是他把以相机为中心的360度区域分成了4个90度的区域,每个区域布置一个场景,每次拍摄一个场景,后期拼接起来。为了方便拼接,4个90度的区域实际布景只使用70度,其它20度相接的边缘过渡区域留空了一部分,用白色背景填充。
场景划分完,他开始设计场景的具体内容。4个场景分别布置不同的内容,分别是酒吧,卧室,音乐会和枪支商店,并仔细设计场景中道具的摆放,尤其是道具与相机的距离,保证道具出现在镜头中的大小合适,让观众看着舒服。为了确认布景,他在电脑中搭建了场景的三维模型,并模拟360度观看的效果,查看场景道具布置是否合适。灯光等也都经过认真设计。场景布置方面,他表示,自己的戏剧从业经验帮助很大。
之后,他们搭建了白色背景的摄影棚,把真实道具按计划布置进去,并请来演员演练走位,准备拍摄。这块他强调一个很大的教训就是实拍前一定要多排练几遍,因为实拍是一镜到底的。
拍摄完,还有复杂的后期制作。除了把4个区域的场景拼接成360度外,他们还要用CG技术,把白色背景替换成电脑制作的场景。此外,声音的处理让David一度很郁闷,因为观众身在场景中,同时听到来自前后左右的声音,会严重分散注意力。David希望让观众听到剧情焦点所在的地方声音。“观众的背后是一片乐队,只有剧情进行到乐队的时候,乐队的声音才会起来。”
为了解决声音的问题,David带着影片找到了三星,三星的技术团队为了配合不同方向的声音,编写了相应的代码,实现了他需要的声音效果。
为了解决引导观众注意力在剧情上,David还在后期在画面加入了一个蓝色小提示标,类似游戏的UI那种,提示用户主线剧情在哪个场景发生。他表示这个方法效果还挺好。
之前David还介绍了自己的过往经历,他最初从事话剧工作,后来也写写小说,之后转型成了专业电影导演,他发现电影才是他真正热爱的东西。接触了VR之后,他也喜欢上了VR。电影导演的工作就是讲故事,他认为VR能够更好地把观众带入到故事中。他引用了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对乔治卢卡斯说的一段话,大意就是认为沉浸式才是未来。
《过失杀人》最终成片的国内版权已经由暴风魔镜购得,不久会在国内推出。David并没有介绍本片剧情的更多细节。但他也透露他们目前正在拍摄其它两个项目,其中一个与时空穿越有关。有意思的是,David表示下部片子再不会用本部影片的拍法拍,而是将会采用Juant VR公司的全景相机。
本次“首届中美VR影视沙龙”由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高新技术研究院,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先进影像专委会、暴风魔镜联合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