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 图像影音设计 > 雷军发布内部邮件:两年半内,小米要重回中国第一 >

雷军发布内部邮件:两年半内,小米要重回中国第一

转载时间:2022.10.26(原文发布时间:2018.02.07)
113
转载作者:36氪企服点评小编
阅读次数:113次

小米 2017 年从低谷复苏,雷军也为公司定下了更具野心的目标。在 2 月 7 日的内部邮件里,雷军表示,国际市场还有大片空白,而国内市场要在十个季度——也就是两年半的时间里,重回第一的位置。

2014 年,小米手机全年出货量超过 6000 万台,超越华为成为国内第一,拿下了全国 14.97% 的市场份额,这也是“小米模式”的辉煌时刻,这一模式甚至影响了其他制造业、餐饮业等诸多领域。

2015 年之后,依靠供应链和线下优势,华为、OPPO 和 vivo 等公司崛起,小米沉入低谷。IDC 发布的 2016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报告里,小米被归到“Others”中。

到现在,因为 2017 年的成绩,小米先前的挫折又成了可供宣传的故事。雷军称之为“奇迹般的逆转”,并说这证明了小米模式的“正确性和先进性”。

“IDC 报告显示,去年 Q4 我们已经上升到世界第四。在市场整体下滑 6.3% 的情况下,我们的销量逆势同比增长 96.9%,是唯一还在增长的品牌。”雷军在信中说。

增长的势头,可能的 IPO 带来的资金支持,这都让雷军有了更多底气。他承认,2018 年总体市场情况会非常差,“中国手机市场规模将出现十多年来首次下降的趋势,同时品牌集中度也将进一步加剧,行业竞争将会更加惨烈”,而在这种市场情势下,他正式给团队定下了目标:本土决胜,10 个季度回到第一的位置。

不过,如今的第一已经不是 6000 万台。市场调研机构 Canalys 的数据显示,华为 2017 年中国出货量达到 9000 万,而根据他们的目标估算,2018 年这一数字将达到 1.3 亿左右。

只依靠线上,小米很难达到这一目标,雷军也明确要加大地推力度,“要以省为单位、以城市为单位、以每个县乡甚至社区网格为单位”,寸土必争。

中国手机市场增长到了尽头,想要增长只能从竞争对手那里抢份额。不论雷军的语气还是表明的措施,都说明未来两年半里,手机战争只会越发残酷,从供应链上游,到公司员工,到商超电商,再到街头每个散发传单招徕顾客的人,每个人都将卷入其中——而两年半以后,2020 年,5G 到来,手机行业可能再次洗牌。

从来没有和平,只有两次战争的间歇。


以下是雷军内部信全文:

各位小米的同学们:

大家新年好!

刚刚过去的2017年,对所有小米人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这是小米的“逆转之年”,是“跨越之年”,更是小米新征程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关键一年。

一、跨越千亿营收的门槛

2017年10月,我们提前实现了年初提出的营收过千亿目标。跨过千亿门槛,小米仅仅用了7年时间。我查了一下,营收过千亿,国际科技巨头中,苹果用了20年,Facebook用了12年,Google用了9年,国内科技公司,阿里用了17年,腾讯用了17年,华为用了21年。不仅如此,今年我们有很大机会进入世界500强的行列。

二、小米手机销量成功逆转

从2017年Q2开始,我们的出货量开始了显著提升,市场份额重返了世界前五,连续创造单季出货新高。IDC报告显示,去年Q4我们已经上升到世界第四。在市场整体下滑6.3%的情况下,我们的销量逆势同比增长96.9%,是唯一还在增长的品牌。这说明经历风雨洗礼之后,小米获得了用户更广泛更坚定的支持和认可。

小米凭什么实现逆转?因为我们一直“用望远镜看创新,用显微镜看品质”。创新决定我们能飞多高,而品质决定我们能走多远。

1、始终坚持技术创新,发布了澎湃S1处理器芯片,小米MIX2继续引领全面屏技术方向

小米是一家工程师文化主导的公司,技术创新是我们骨子里的追求。相比以往我们在单款产品中针对单项功能的创新,2017年我们开始实现系统级的技术创新。

去年初,小米发布了首款自主研发的手机芯片澎湃S1并成功量产商用,由此成为全球仅有的四家同时具备手机芯片和手机整机自主设计、制造能力的企业之一。

去年3季度,我们发布了全面屏2.0的小米MIX2,引领全球业界集体跟进“全面屏”技术,这是中国消费电子行业第一次掌握全球技术演进方向的主导权。

此外,我们还通过庞大而先进的智能硬件生态链布局和持续投入的云服务,建起了全球最大的IoT平台,并且在国内AI领域率先取得落地产品的成功。

目前,我们在全球累计专利申请总量已达24000多件,授权总量已达5920件,其中有约一半是全球专利。

2、狠抓品质,提升显著

品质是公司发展的生命线。2017年初,公司专门成了质量管理委员会,我亲自出任主席,把产品和服务品质当作全公司最重要的任务,不惜一切代价强化产品质量。

经过一年努力,我们的品质在原有基础上再获明显提升,收获了广泛的肯定。不久前,小米获得“中国制造2025”十佳品质奖,我本人也被评为2017质量之光“年度质量人物奖”,并被选任中国质量协会副会长。

3、国际化迅猛发展,印度连续两个季度第一,全球十六个国家进入前五

目前,我们已经进入7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16个国家销量进入了前5位。其中,印度市场尤为突出,根据多家调研机构数据,从去年第三季度起,我们在印度市场就稳居市场份额第一。此外,我们在以印尼为代表的东盟国家市场、俄罗斯为代表的东欧市场、西班牙和意大利为代表的西南欧市场都有着强劲的增长势头。

三、设计大丰收,全球金奖大满贯

设计是用户体验至关重要的构成要件,小米从创业起就极其重视设计。我们的联合创始人中就有两位有着深厚的工业设计背景。2017年,小米在设计领域的长期投入迎来了爆发式的大丰收,实现了全球四大顶级设计奖项(美国IDEA设计金奖、德国iF设计金奖、德国红点最佳设计奖、日本GoodDesighBest100)的金奖大满贯。小米MIX、小米MIX2领衔的5款手机获得国际顶级设计奖项,小米MIX系列手机更是被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芬兰国家设计博物馆、德国慕尼黑国际设计博物馆等世界顶级博物馆收藏。

小米正在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设计”的跨越!

小米成功逆转,是小米模式和小米价值观的胜利

困难重重、挑战重重,我们依然获得了众多耀眼的成绩。这是小米18000多名员工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的胜利,是千万米粉不离不弃、始终支持的胜利,归根结底是小米模式和价值观的胜利。

2017年胜利最伟大的意义在于,伴随着奇迹般的逆转,“小米模式红旗还能打多久?”的质疑被彻底击碎,我们的商业模式和价值观经历了淬火般的考验,充分证明了其正确性和先进性,并坚实确立起了我们的模式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我们始终坚信,相比追求一次性硬件销售利润,追求产品体验更有前途;相比渠道层层加价,真材实料定价厚道终究更得人心。只要我们持续提供富于创新、性能杰出、品质出众、设计精美、价格厚道的优秀产品,我们就能赢得用户持久的认可和信任。

而“用户的信任”正是我们商业模式的核心。有很多用户说,进了小米之家或者登录小米商城,可以“闭着眼睛买”,因为可以放心:品质、价格一定都是最优的。这就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也是我们最终极的追求:只有基于持续累积的信任,用户才会不假思索地选择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小米追求的高效率才能真正实现。

2018新征程:全球市场开疆拓土,国内反击战已经开始!

2018年小米新征程开启之年,注定是更加波澜壮阔的一年。我们要在之前7年奠定的基础上,把我们积累的发展势能切实转换为开拓、增长的新动能,并推动我们发展质量的持续提升。

在持续聚焦技术创新和品质提升的同时,我们要继续大力开拓海外市场。2017年,我去了三趟印度、两趟印尼和一趟越南,所到之处看到的都是巨大的市场机会。

目前我们已经进入了全球70多个国际和地区,在不少国家都建立了领先优势。但这还只是开始,还有巨大的深耕空间,更何况全球市场版图上,大片大片市场还是空白,正等待我们开拓。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我们不仅要在战略、资源、本地化产品开发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还要派出更多的精兵强将直接去全球各地开疆拓土。

与此同时,在国内市场我们要全面展开反击,积小胜成大胜,全力备战2019年本土决胜。

2018年,中国手机市场规模将出现十多年来首次下降的趋势,同时品牌集中度也将进一步加剧,行业竞争将会更加惨烈。但我们没有退路,不能停留,只能向前!中国市场是小米的根基,是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市场,也是全球行业竞争的高地。只有本土胜出,才能持续支撑国际业务稳步发展。只有赢在中国,才能赢得世界。

所以,今年我们要设定一个新目标:10个季度内,国内市场重回第一!

这场决战中,我们要坚定地战场前移,指挥部设在前线。我们要以省为单位、以城市为单位、以每个县乡甚至社区网格为单位,在战场的每一处始终保持勇猛机敏,寸土必争、血战到底。

这就要求我们在各条战线上都必须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管理护航。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培养、提拔一大批年轻的管理干部,构建更具活力、更有进取心的各级前线指挥团队。让每一个有能力、有抱负、有冲劲、敢担当的年轻人,都能在战争中学习战斗,在战斗中快速成长。

小米的兄弟姐妹们,感谢大家长久辛勤的付出,也请大家不负时代,勇于担当!拿出舍我其谁的气势,怀抱建功立业的雄心,肩负起让全球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乐趣的使命,奔赴国际国内战场的前线,书写小米星辰大海征程上的光辉新篇章!

雷军

2/7/2018


[免责声明]

资讯标题: 雷军发布内部邮件:两年半内,小米要重回中国第一

资讯来源: 36氪官网

36氪企服点评

图像影音设计相关的软件

行业专家共同推荐的软件

限时免费的图像影音设计软件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