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产业有很多金融需求没有被满足,往往越是原始的产业,存在的痛点就越多,但是结合产业的金融创新,首先需要对行业有足够的了解,找到好的切入场景,其次还要找到低成本、可以大规模复制的商业模式。
工付宝选择的行业是建筑业,切入的角度是支付农民工工资的痛点问题。传统上甲方将工程委托给建筑公司施工后,建筑公司会通过轻包商(类似包工头)来召集工人,工人工资的发放是先由建筑公司支付给轻包商,再由轻包商发给工人。
轻包商通常是现金与工人进行结算,这其中一个隐患就是轻包商的跑路问题,很多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情况都是这个原因造成的。工人找不到轻包商,最后也会要求建筑公司负责,这个时候建筑公司拿不出支付工资的证据,处理起来就比较被动。
工付宝的产品分为 to B 和 to C 两个部分,建筑公司可以通过工付宝B端产品直接将工资付给工人,跳过轻包商环节。这样一方面解决了上述资金被挪用的风险,让建筑公司更清楚劳务支出;另一方面,这一改变对建筑公司有一个重要的好处,就是改善建筑公司的经营现金流。
从前建筑公司是足额发放工人工资给轻包商的,但是轻包商每个月只发给工人约1/3的工资作为生活费,年终再和工人结账,这样就有很大一部分资金沉淀在了轻包商手上。现在通过工付宝,变成建筑公司每月发给工人1/3的工资,这样建筑公司就收回了沉淀在轻包商手上的资金。工付宝的创始人刘伟斌说,他们合作的一家建筑公司,最多的时候经营现金流增长达到全年产值的8%。
很正常的一个疑问是,这样的做法会不会伤害建筑公司和轻包商的关系?刘伟斌介绍说,虽然轻包商利益受到一定影响,但是在工程签约前建筑公司掌握主动权,轻包商仍然可以获得正常的分包利润,不会为此和建筑公司纠结。
工付宝的C端产品和支付宝有点像,工人除了可以用它来收工资,还可以进行提现、转账和贷款。江浙一带建筑工人的平均年收入可达到7-8万元,不过由于平时只拿到1/3的工资,很多消费需求都没有得到满足,而工付宝掌握工人的工资现金流,做这个市场的借款业务有天然的风控优势,目前工付宝和平安银行在这方面达成了合作。
通过支付获得数据沉淀后,工付宝还希望对B端建筑公司提供更多的服务。建筑行业劳务占成本的比例相对固定,因此可以从劳务支出反推工程价值,工付宝希望由此作为辅助风控的手段,切入建筑公司的供应链金融业务。
企业端另一个可以想象的市场是工人招聘,传统上轻包商的作用主要也是组织工人,具体的施工管理都是由项目方完成,拥有1000个工人以上的轻包商就算是大型轻包商了,而工付宝平台未来在重点城市的用户数预计都会达到数万的级别。这样工付宝就实际上就成为了最大的轻包商,而且工付宝通过工人拿到的薪水基本可以确定其技能水平,可以更好的为建筑公司匹配工人。
对工人来说,建筑施工是有次序的,比如一项工程可能一个月后需要上瓦工,之后一段时间不需要,但是过几天还需要瓦工。工人的收入都是按工作天结算,不上工就没有收入。现在工人可以通过工付宝将碎片化时间利用起来,增加额外的收入。工付宝对工人的调配有点类似滴滴对出租车的调配,实现了更高的效率。传统上轻包商要拿走15%左右的利益,却基本只起到了找人的作用,这其中的可改善空间还很大。
工付宝目前完成了上亿的支付流水,合作的建筑公司有15家。由于工付宝所在的江浙地区建筑业发达,因此这个市场近期仍然是工付宝的重点,刘伟斌说他们计划挑5个城市主攻,每个城市要到达20%的工人覆盖率。
工付宝创始人刘伟斌来自建筑行业,其家族经营的成龙建设集团年产值近40亿人民币。另一位创始人麦硕来自互联网行业,曾在优酷、新浪任产品经理,离职创业工付宝前任迅雷副总裁。工付宝此前曾获得个人天使的1000万元人民币投资,目前正准备进行下一轮融资。
我是 36 氪专注报道互联网金融和教育行业的作者 Justin,欢迎大家与我联系,切磋讨论。我的微信是 :196215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