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中国草根硅谷创业现状系列也龟速进行到了第三篇。如果大家还记得前两篇的内容
一个人像一支队伍一样战斗
五位80后关于梦想的选择
第一篇我们先和大家分享了一个孤独,隐忍,不断进步的个人创业者的故事, 第二篇和大家分享了一个80后团队关于选择和坚持的故事。80 后创业和70 后相比,少了份老道和底气,但是多了份勇气与韧劲。并且中国社会进步的过程中,60后,70后,80后,90后所处的社会浪潮,人生的选择,经济实力,创业环境完全不同。对于大多数早期移民来说,创业充其量是开个餐馆,理个头发的玩意儿。20世纪末硬件时代的60后华人创业者,我们看到邓峰,谢青这样的领军人物。当进入到互联网时代的21世纪,硅谷华人创业似乎出现了断层。本期主角Jack Jia (贾石琏)就是在青黄不接的21世纪初,作为软件/互联网产品创业者在硅谷站住脚跟的华人之一。Baynote CEO, Interwoven CTO,20项专利,2012年度华人经济领袖,在和Jack交谈的过程中,这些似乎都是与他无关的故事。Jack用那种连续创业者特有的热情与尖锐,和我们讲述了他的中国情怀,他的硅谷情节。告诉我们他作为一个远离国内花花世界,作为硅谷的华人创业守望者,在经历了若干成功的创业经历后,还在追寻着些什么。
36氪:Jack你也是在两岸三地颇有经验的选手,能和我们说说你对中国市场现阶段的看法么?有人说中国市场是一个非常特殊和close 的市场,一直以来外面的人进不来,里面的人也出不去。美国投资圈也一直对中国市场持一个很谨慎的态度。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Jack:
先不说文化和政治形态上的差异。从商业上的差异来讲,两地的市场有两个10x数量级的差异和鸿沟。一个GDP的增长率,中国的GDP的增长率基本是美国的5-10倍左右。增长率是可以表现总体市场机会,就是这个饼有多大,是不是越来越大。第二个10x数量级差异是人均GDP。人均GDP是倒过来,美国大概是中国10倍左右。人均GDP说明了市场个体的经济实力,这个和你的具体商业模式密切相关。但是人均GDP相对较低导致了一个问题就是竞争日益的白热化。同样的产品在美国市场可能有5-10个竞争者,到了中国市场可能就有25-50,甚至500个。这说到底还是资源供求的不平衡在类自由竞争市场中的动态平衡。所以前两年的国内企业,做的好的,他们不需要出来,国内的市场足够大到喂饱他们的胃口。这几年我们越来越多看到国内优质产品寻求国际化,譬如微信,譬如小米。如果你能在一个人均GDP 5000美元的国家都赚到钱,为什么不在人均GDP 2万美金的国家或者5万美金的市场里赚钱呢?
反过来看国外的公司到中国去,早期中国人太穷了,再好的东西也只用得起盗版。现在我们如果只看人均GDP或者人均收入,确实还是和美国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社会收入前百分之10的人群,其实已经达甚至超越了美国平均中产的水平。联合国统计数据是,在三年前,人均收入3万美金以上的,就有9000万人。到2020年,这个数字会达到4个亿。9000万相当于什么,相当于一个德国。4亿的话那就是赶超美国的水平了。国际品牌,特别是车和奢侈品,在中国开始赚钱,就是在09年左右。09年我正好在德国,那个时候世界经济大衰退,但是德国第三季度的GDP增长还有10%。当时政府的财报就指出,德国的GDP增长,是由中国支撑起来的,BMW就是第一个例子。BMW那个季度的所有利润,90%来自于中国。但是全世界的销售额来看,只有5%属于中国。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密集型的社会,在经济条件许可后,对于品牌的追求和狂热是人口稀疏的美国大中部人民无法想象的。另外近两年的转变是,更多的国内中产阶级,他们对于品牌的认知没有停留在showcase上,而是更多的去追求质量和性价比,好货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品牌,一个噱头,更多是为自己生活质量服务的东西,从吃的,穿的,到用的,连尿片都开始搬回国了。这个就为很多国外的中端品牌提供了机会,也为国内的自主品牌提供机会。所以我们先是看到了譬如LV这种奢侈品牌子在中国赚的盆满钵满,甚至在香港上市。后是类似安利这种个人护理家居类产品,在中国也是卖的红红火火。
36氪:按照您说的这个两个市场的数量级差异,中美投资人的眼光区别在哪里?国内有两种startup,一种是走核心技术竞争力,一种是走创新型商业模式的。 前者需要实打实过硬的技术和团队,后者需要超人的运营能力和背后强大的关系网络。相对来说的话,核心技术团队会相对较少。在这点在上中美投资会有倾向么?
Jack:其实在哪里投资都是一样。就是你的投资有没有解决的刚性的问题。中国有中国的问题,美国有美国的问题。中国有很多具体的问题可以去投资,或者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变化,美国已经走过的阶段中国还可以继续投。实际上大部分中国的投资,都放在非常实用主义的东西上。创新的本质就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了科技创新而去创新。如果你完全为了科技创新,而去创造新的科技,在中国这种环境下,肯定不会有市场的。
36氪:每次说到创新,我们都要谈到copy.. 因为这个似乎是中国科技创新国际化的瓶颈。以至于到现在不论我们有什么新产品,国外舆论都会有copy 派的评论,Jack你觉得这个问题会阻碍到中国产品的国际化么。
Jack:Copy完全没有错。一个相对落后的社会copy相对先进社会是很正常的事情。大到社会形态,小到商业模式。美国Copy了欧洲几百年,中国现在在科技领域多少Copy美国,完全是正常的现象。如果一个落后的社会它不Copy,还是用它老的那一套,那我觉得反而是有问题的。如果你说要做中国的eBay, 人家立刻可以领会到你要做的是什么,不用过多的解释。但是你自己的愿景,你的运营,真正操作起来,完全可以有自己的东西。譬如我当时投了拉手网,说的就是中国的Groupon。当年Groupon成功的那些经验,我们真正操作起来都变了。Groupon成功秘诀是stay home mom(家庭主妇),平日主妇们出去吃午餐,吃了好了口口相传还会分享折扣券。而到了拉手网,概念是一样,就是要找一群愿意一起吃饭的人,但是在国内就不是stay home mom了。国内更多的是大学生,小白领,下了班后晚饭一起去腐败。Groupon当时第二个成功的秘诀是call center,它在芝加哥建了一个很庞大的call center可以call 100个美国城市的餐厅。拉手网刚开始也模仿Groupon在北京建了call center。后来发现这个模式根本行不通。中国不是只有一个大社会,是有无数的小社会。五湖四海各种菜系各种方言,完全不是一个call center 可以玩转的。譬如我们北京的小姑娘打电话给上海的本地餐馆,好多时候餐馆的老板都听不懂小姑娘在说什么。而且我们还发现,和美国很不一样的地方就是中国的餐馆很集中,都是在一个购物中心里面一个接一个,美国的餐馆都是很分散在城市的各个角落,这个时候在餐馆集中地去做sales就非常有效率。在美国当时的策略是call top 3 of the restaurant。就是找到一家当地最好的牛排馆,另外几家同样水平的牛排馆也会加入。但是这个模式在中国就完全行不通,北京东城的牛排馆和西城的不存在竞争关系。竞争的反倒是一个购物中心里的若干餐馆,是属于地域的竞争,不是菜系的竞争。所以Copy没有错,但是一比一的复制是肯定行不通的。人类社会早期,罗马人抄希腊人,希腊人抄埃及人,都是挨着抄。现在互联网发达了,当然要国际化地抄。至于抄的成功与否,还有抄的能不能发扬光大,比原版的还好,那就是看本事了。
36氪:海龟回国创业,很多都是带着理想和愿景回去的。真正回去做copy cat的不多。不过我们还是看到了好多海龟遇到了水土不服的问题。这个是中美创业游戏法则区别导致的么?
Jack:从创业本质来说,这个是没有区别的。都是通过解决问题获得市场和用户。中美的区别可能在于创业基础建设和生态系统不够完善。硅谷的好处就是,大家很专一,都是一个垂直领域的深挖。而且大公司或者终端用户也很愿意为这种垂直领域的专家买单。在中国的话大家往往是要做集团企业的文化,大而全。所以如果你回去要做一个垂直领域的专家,可能刚开始的日子会不太好过,至少原来是这样。
36氪:我们也和从很多创业者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到,他们不敢回国创业,最大的障碍是没有“关系”,这个Jack你怎么看。
Jack:这个我是这样的看的。真正下定决心要海龟创业的人,你要扎根。这个扎根不是三天两头就能完成的事。你必须要回去一两年以后才能真正学习和了解到这个市场的法则。这个中间有很多学习和迭代的过程,这个过程肯定不能省。创业者基本的坚持和恒心还是要有的,如果决定了回国,那就回去了不要回来。来回反复只会徒增折腾,动摇你的决心罢了。这个和我做投资也是一样,我当时业余做投资,也基本有50%的时间在travel回中国的路上。我当时就告诉我自己,如果我要成为顶尖的中国投资人,我不能花50%的时间在飞回去的路上,而且是应该在那里待上至少50%的时间。很简单,好的deal在中国出现和结束的非常快,而且国内谈生意,一定要见面。如果我和别人打电话,说我对你们做的东西很有兴趣,我们找个时间谈谈,可能三个星期后。很有可能三个星期后这个东西就已经是别人控股的了。中国的机会确实非常多,但是对于我来说,我都更适应这边的生活方式,中国的空气,和一些做事的理念我还是比较难接受的。尽管我这么多年和中国的商务往来一直没断过,但是我给自己的定位就是cross border的角度,因为我的优势也不在国内,所以我专注的领域只会是cross border。做自己适合做,喜欢做的事情,不要因为大趋势或者潮流而勉强,守得住内心对得起自己就行了。
作者简介:德芙,女,驻扎硅谷,差点儿 90后。对自己预期曾经是可罗可御,现实却是可宅Geek。关注电子商务、社交媒体、Web Analytic 以及 Lean Startup/Lean VC等领域。希望能和大家分享自己的一些心得和分析,能有更多干货贡献给大家,有更多的朋友一起讨论。
邮箱:dovey@36kr.com 微博: @万卉Dovey
国外的朋友可以在 Linkedin 搜索 "DoveyWan"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