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网络购物节迈入第九个年头。今年,阿里巴巴和京东两大主角把战火烧到了新战场,他们要改变中国4万亿元人民币传统零售业的面貌、并把营销触角伸向海外。
一方面,电商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优势向中国竞争分散的线下零售渗透:阿里表示,今年共有100万线下门店参与天猫双11,其中覆盖10万家品牌“智慧门店”和60万家零售小店,通过技术提升管理库存效率、吸引线下的消费者;另一方面,为吸引海外客户,两大电商打起国际运费价格战。阿里天猫砍掉运往部分国家的“起步费”,京东则推出自营商品对部分国家包邮。
去年双11当日,阿里全平台的成交额达到了1,207亿元人民币,远超美国黑五和网络星期一的零售额。这个数字今年预计仍将增长约30%,与去年增速相当。但随着网络渗透率的日渐饱和,科技巨头必须未雨绸缪。分析人士表示,中国电商未来增长将来自于国际化战略、线上线下融合、以及新的服务带来的单位客户收入的提升。
“国内电商红利期基本结束,” 传统的国内电商业务和支付业务均进入成熟发展期,而阿里也面临京东和腾讯的强势竞争,上海充澄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研究总监钱康宁接受采访表示。“阿里电商业务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 她认为,2017年阿里进入全球化加速期,在中国则进入“新零售”元年。
彭博汇总iResearch数据显示,中国线上购物GMV2016年增长达31%,远超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1%。但线上购物的增速正在放缓,2009年该数字为105%。根据花旗的预测,今年阿里双11的GMV最高料达1,58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
作为新零售模式之一,中国社区小店使用阿里的免费APP“零售通”进行采购,不仅能通过数据了解产品的热销程度,而且商品直接从阿里仓库运出,也减少了中间商环节的费用。而零售通则为阿里收集消费数据,应用于线上的网店促销。此外,在布局盒马鲜生超市之后,阿里也投资了三江购物、控股银泰商业,京东则入股永辉超市、与沃尔玛达成战略合作、开设京东帮线下店等。
在拓展海外市场方面,阿里天猫称自己在今年双11期间迈出“全球包邮的0.5步”,对10个国家和地区的运费首重零元起,包括港澳台、美国、新加坡、日本、澳大利亚等;而淘宝APP显示,日常运往美国等地的首公斤运费在90-118元人民币之间。
京东则在11月1日至12日期间,每天推出一个或多个国家或地区的自营商品包邮,每天限量前1000单。两家电商均表示,将携数百家中国品牌出海,为商家提供支付、转运、品牌维护等运营上的支持。
双11的电商大战日趋升级,促销手段年年翻新,也吸引了大洋彼岸的消费者。阿里巴巴集团首席市场运营官董本洪上周在发布会上表示,据闻有美国旅行团在组织双11期间的上海购物7天游。
彭博行业分析师林爱娜指出,随着中国互联网企业促销频率提高、竞争加剧、用户“审美疲劳”、基数越来越大,阿里等电商致力于多元化自己的收入来源,更多转向靠云计算等服务来提高单位客户的收入。
阿里巴巴上周公布季度业绩,截止9月30日的第二财季经调整每股盈利报8.57元人民币,超过市场预估的6.86元;公司更上调全年展望,预测2018财年营收增长49%-53%。首席财务官武卫表示,9月当季来自新零售的收入--目前主要是盒马和银泰--增长了超过四倍。对菜鸟的整合也在快速推进。
电商新零售初期的形势尚佳。对此,充澄投资的钱康宁表示:“就新零售来说,阿里现阶段仍处于从0到1的过程,其最大的障碍在于寻找最优的运营模式和培育市场。” 她说:“就全球化来说,最大挑战是培育市场以及面临亚马逊、Ebay等全球化大型电商以及各个国家本土化电商的竞争。”
本文来自Bloomberg,联合报道 Dong Lyu 、 Lulu Yilun Chen 、 David Ramli 、 Lillian 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