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inkedIn”(ID:LinkedIn-China),作者 思小妞,36氪经授权发布。
知乎上有个将近28万人关注的话题:有哪些年轻人千万不能碰的东西?高赞回答前几条都和黄、赌、毒、传销、邪教有关。
诚然,这些东西碰一次、毁一生,危害肉眼可见,但心智健全的人其实不会轻易碰触。
与这些相比,时下被年轻人们推崇的佛系、小资高品质生活、每天按时完成打卡、划掉任务清单等,其实更危险。它们往往长了一张好看、诱人的脸,用听上去似乎正确的“道理”被人接受。让很多人在自我感觉良好中消磨掉意志和心智。
这些被推崇的新生活和学习方式,对当代青年来说才是最严重的“违禁品”。它们形成了诱人的陷阱,让我们奋不顾身往下跳,下坠时还自我感觉良好。
正如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所说:“包含着某些真理因素的谬误是最危险的。”
在只争朝夕、热火朝天的年代,说一个人“颓”表示这个人没有斗志、活得沮丧、丧失了开心的功能。
也许出于惯性,还维持着如常生活,但内心深处就是不想规规矩矩和这个世界玩儿了。
当下“颓”有了更漂亮的包装——佛系、云淡风轻、岁月静好、平淡才是真……过去,那种对世界提不起劲儿的消极感被打上了一层柔光。
日本作家重松清《维他命F》有一段男主人公对下属的形容是这样写的:
“他本来就是这样子,不会捅娄子,也不会太拼命。假设碰到什么阻碍,也不会试着突破万难地奋力走下去。他对出人头地毫无兴趣,在业绩方面也是一超过规定的营业额便踩刹车,营业成绩总是刚突破标准便戛然而止。”
这是对当下的“颓”一种很贴切的形容,没有做错什么,只是忘记了自己的理想和为理想所付出的努力、欠缺拼了命也要达成目标的坚强斗志。
最终导致的后果,轻则成为“一生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的人;重则成为日本“平成废物”、“上海48岁海归啃老7年,82岁尿毒症老母亲无奈起诉”的一类人。
所以,对于争当佛系青年、过早安于现状进入岁月静好的生活还是要谨慎。不是所有“无欲”都会变“刚”,也有可能变得颓废。无欲颓废的人,智商正常,道理都懂,也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但或许是被安排、照顾得过多、或许是不稀缺的物质抹杀了他们奋斗的积极性,他安于当前的生活,疲于给自己设置挑战,对现实漠不关心,拒绝融入现代竞争社会,成为无法被寄予厚望的一代人。
划掉了待办清单上每一样任务、在健身房挥汗如雨30分钟、读完了一本书、第五天在朋友圈打卡背单词、加班到凌晨、记满了又一本手账……
这些事情太容易让我们满足、充满成就、甚至觉得比旁人——那些追剧、逛街、看直播——过得更有意义。
可我们不太喜欢follow up,任务完成的质量怎么样?瘦了么?读完的书吸收了多少知识(娱乐性阅读除外)?记住了多少单词(还是先想想为什么要开始背单词吧)?KPI如何?省下钱了么?
容易完成的工作、不费脑子就能读下去的书、轻松到手的东西,往往会耽误我们的人生。因为它们要么虚幻、不牢靠;要么得到的太容易,让自己对其实并不轻松的生活产生误解,最终受伤的都是自己。
而且这种轻易得到的满足感会让我们的大脑停止发育,对未来的改变难以招架。
神经科学家、医学博士、麻省理工学院教师Tara Swart在她的畅销书The Source: The Secrets of the Universe, The Science of the Brain里说过:
将大脑置于舒适区之外,并开发你知道自己有困难的技能,才能刺激成长和锻造新的神经通路,帮助大脑变得更加强壮。
这里“有困难的技能”并不是靠每天做数独、填字游戏这类开动脑筋的游戏就能完成的。Tara Swart博士说,“至少需要达到学习一门新语言或学习一种新的乐器难度这种级别的困难、并且持续练习”才能让大脑成长起来。
无论是学门外语、玩乐器、开始系统进行一项运动,只要是过去没/少碰过的,现在pick起来,都是在给大脑健身。
戴尔公司的未来研究中心估计到2030年,高达85%的工作现在根本不存在;而牛津大学的教授则推算出2045年,将成为人工智能接替人类工作的高峰。为了不过早失业、被人工智能替代,还是少做一些容易让大脑感到成就感和满足感的事吧。
去年,根据尼尔森发布的《中国年轻人负债状况报告》显示,在18-29岁的群体中,信贷产品渗透率为86.6%,使用信用卡的比例达到46%,使用互联网分期消费产品的比例达到61%。
在去除“支付工具”的因素之后,工作的90后中有57%的比例存在实质性负债。
这届年轻人,长着一张天生不羁敢花钱的脸。
我认识的一位在深圳官媒工作的90后编辑,前两天买了一个6寸的甜品盘,850元。这位朋友年薪加兼职做小语种翻译,年收入到手十万。
当然,年收入十万买个近千元的盘子怎么了?在大城市,花一两个月薪水买个入门级的大牌包、穿几千块的T-Shirt,并没什么不妥。钱是自己光明正大赚来的,还不能花么?这是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啊!
这种“生活方式”还被包装成其它一些好看的样子,比如消费主义、及时享乐、钱花了才算自己的……
然而这还未必真是我们想要的生活方式,而是商家“植入”给我们的。在《无节制消费的元凶》这部纪录片里,揭示了植入的过程。
第一步,先让物品变得更容易损害、被淘汰,也称为“报废计划”。
最早提出这一理念的是德国的灯泡生产商,这些制造商签订了协议,把2500小时的灯泡寿命缩短到1000小时,违规者要按灯泡多亮出来的小时罚款。
之后,这一策略被运用到各种商品中,为了推出新品,许多厂商宁可把未拆包装的旧品报废也不降价或长期售卖,这是各制造商公开的秘密。
无非是为了丢陈出新,让消费者更频繁地掏钱。
但再消费也总有饱和的时候,比如家里吸尘器买一台够用个几年,总不能设计成用一年就坏掉,“逼着”消费者去换新的吧?
在商家经过各种尝试后,当时的通用汽车公司总裁阿尔弗雷德.斯隆给出了答案:改变人们的消费心理,也就是第二步:淘汰观念。
按理说,对汽车消费者来说最重要的是通过引擎的可靠和车质量本身的安全所带来的实用性,但斯隆通过每年改变汽车的颜色、尾翼的设计,让消费者把汽车和时尚联系起来,由此来刺激消费者每年都换车。
像不像如今大家买苹果手机等电子产品的疯魔劲儿?
也就是说,我们所认为的“这种生活方式”并不是自己主导的,完全是商家在我们脑海中植入了淘汰观念,让我们以为不断拥有新品才是明智之举。
因为商家有这些手段,我们才会把花几个月薪资去买名牌、背着大牌包包却挤地铁、收入几千元却敷着上百元一片的面膜视作理所当然,并且还“安慰”自己,这叫享受生活、融入环境、犒劳自己。
而这种沉迷于享受跟自己能力、收入不匹配的物质消费,导致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贪图赚easy money。比如,曾经风靡一时的校园贷、兼职贷、甚至“衍生品”裸贷、睡贷、卖卵还款,都是赚easy money的典型代表。
沾染这类金融毒品,结局毫无悬念是悲剧。
那些包装漂亮、让我们忍不住去碰的事物,往往都能给我们带来短暂、些许的快乐。但多伦多大学心理学教授Jordan Peterson在《人生十二法则》里说过“快乐和好绝不是同义词。”
人类很善于作恶,这在自然界里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可以在预知后果的情况下主动或者刻意让事情变得更糟。
因此在道德上有义务像照顾至亲一样照顾自己。就像糖果可以让孩子快乐,但在品尝这甜蜜味道的同时,孩子也要知道这会损坏牙齿、导致肥胖、有害健康。
我们需要具备道德感、责任心、自我觉察的能力和互惠互利的品质,才能安居乐业,在世界的发展中扮演好角色。
正如Jordan Peterson所言:我们需要尊重自己的存在,恰如其分地去热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