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 在线作图 > 把事情做成的几个思维习惯 >

把事情做成的几个思维习惯

转载时间:2021.09.27(原文发布时间:2020.12.18)
104
转载作者:36氪企服点评小编
阅读次数:104次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作者:Lachel,36氪经授权发布。

2020 年即将落下帷幕。

年末倒数第三篇文章,继续聊聊「行动力」。

这一次,分享我实践了很久的几个习惯。

希望能帮你提高行动力,争取在新的一年,做成更多的事情。

1. 先设计成品的框架

很多朋友读了前两篇文章之后,可能会觉得:我有一个想法, 那我就应该立刻去行动,别多想。

但其实不是。在行动之前,有一个步骤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想象成品被做完之后是什么样子。

大到一个产品、项目,小到一篇文章,在开始之前,我一定会花大约10%的时间去思考:

  • 我把它做出来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 它的成品会由哪些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又大概包含什么内容?

  • 在完成它的过程中,有哪些重要的关键节点?

为什么呢?原因有二:

1)设计成品的框架,可以为你的行动指示方向,最大限度地减少在这个过程中的「无用功」。

2)更重要的是:这个环节可以为你的行动持续提供动力,让你始终能够充满热情地去把它完成。

2018 年,心理学家 Emmanuel Manalo 做了一个实验。他让131位参与者撰写一篇论文,并让实验组在撰写之前,先设计论文的整体框架和结构;对照组直接开始撰写。并让他们在不同进度时停下。

结果发现:先设计框架结构的参与者,普遍都会有更强的动力把论文完成 —— 即使他们的进度比起别人要落后。

原因在于:当我们事先想象好成品的样子时,我们就从「去搭建一个整体」变成了「去填充这个框架」。在后者的情境下,我们更容易观察到「我们距离完成还有多少」。这种「缺失」就会使得这个项目一直停留在我们心中,驱使着我们尽快去把它完成。

这就是对「契可尼效应」的正向应用:通过让成品保持「未完成」,来提高我们去填充它的动力。

因此,「想象成品被完成的样子」跟「最终实际的样子」其实不一定非要一致。你在「填充框架」的过程中,发现框架存在许多不足,进行调整,乃至于跟最开始的想法大相径庭,也没有问题。

它最大的作用在于:为你的行动持续提供动力,让你始终保持「追赶」的状态。

实际上,我很多文章也是这样来的:在写作之前,我会先用几个关键词对整体进行构思 —— 我从来不做大纲,因为绝大多数情况下,我压根就不会按照大纲走 —— 而是先列好一条逻辑线:

为什么我能得出这么一个结论,原因是什么,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支撑是什么。等等。

然后,按照这条逻辑线去查阅资料、补充案例、填充内容,把它作为「主干」,让文章的枝节变得更加繁盛、丰满。

在这个过程中,详略、主次完全有可能发生改变,乃至最终连主题都有所不同,但这没有关系。只要最核心的逻辑线没有偏离,文章的内核就是站得住脚的。

所以,一个建议就是:

  • 在开始行动之前,先划定一段时间(比如我就是大约10%),对成品的样子进行构思。

  • 时间到了,不论是否完善,先以这个框架为依据,开始行动。

  • 在行动中,再结合实际的感受和反馈,对框架进行调整。一边微调,一边填充。

另一个有趣的技巧是「海明威效应」,原理也是共通的:如果一项任务需要持续行动,那么不妨在行动欲望最旺盛、非常清楚「接下来要做什么」的时候,停下来,告一段落,稍作休息。

为什么?因为在这个情境下,当你继续之前的工作时,你才能够最大限度减少「进入状态」的时间,一气呵成地开始行动。

2. 草创与生成

草创,是我对英语 Dirty beginning 的翻译。简单来说就是:当你设计好了成品的框架,就立刻开始,来填充这个框架,不管你的起步有多简陋、多糟糕。

很多人的惯性思维是「我要准备好了再开始,保证每一步都是完美的」。对应这种惯性思维,最好的做法就是「草创」:让第一步尽量简单一些,这样后面的每一步都是在走上坡路。

当你的心态是「保证每一步都完美」时,你的期望会非常高。这样,当你实际行动的时候,最容易关注到的是什么呢?实际跟理想的落差。这种落差就会不断给你造成压力,形成阻力。

但反过来,当你迈出了简单的第一步之后,它就会成为一个新的参考基点。你后面的每一步,只需要比第一步更好,能够不断进行完善、弥补,就可以了。

那么,什么是生成呢?

生成,是跟「构建」相对应的。事先规划好了每一步,不需要花费脑子,一步步按部就班去把它做出来,这是构建。

反过来,先规划好大致的主干、方向和关键节点,围绕这个框架,去构思出一个个的碎片,让它们进行碰撞、对比、竞争,最终自发沉淀、结合,组织出成品的雏形 —— 这是生成(generated)。

对于传统的项目(比如工程建设),必须依靠构建的方式,规划好每一步,严丝合缝,不能有任何差错。

但对于侧重创新的项目,生成是一种更好的方式。它允许你在必要的条件限制里,能够有尽可能大的空间,去探索尽可能多的可能性,并把它们整合起来,形成一个有序的整体。

它的每一个组成部分或许并没有那么严丝合缝地「嵌合」在一起,但它可以允许你有超越常规的可行性。

这两者如何结合在一起呢?

草创的心态,为你的每一步降低了阻力:只要是对结果和框架有帮助的行动,都可以纳入进来;

而生成的思维模式,又可以帮助你把这些步骤、行动放在一起,让它们彼此竞争,最终沉淀出更有效的方式,再整合成一个整体。

大到一个商业模式,一个产品,小到一篇文章,一个方案,都可以结合草创和生成的方式,去实现它的「冷启动」,让它先落地实践起来,再在行动中慢慢调整、螺旋上升。

3. 直面未知和恐惧

为什么我们明明设定了计划,也知道要怎么做,却往往都会拖延,乃至失败、放弃?

很多时候,问题并不是出在挑战本身,而是我们对挑战的未知和恐惧。

当你面对一项全新的挑战时,它就会激活我们位于杏仁核的「威胁识别」系统。在这个系统的作用下,我们会:

1)更容易关注到这件事情的困难和新异性(跟经验相悖的地方)

2)把这种困难和新异性放大,同时放大失败的后果,产生灾难性的联想。

3)倾向于采取回避行为,来避免直面这种新异性。

简单来说,就是:我们会更容易受到恐惧的摆布,高估挑战的困难和风险,从而倾向于避开它、拖延它,不去直面它。

在这种心态的驱使下,我们就很容易落入「帕金森效应」的陷阱:不断地去做简单的事情、轻松的事情,把最难面对的挑战留到最后;直到实在没有时间了,再一口气去「冲刺」,听天由命,尽可能缩短「直面它」的时间。

这是一种低效的做法。因为在你拖延和回避的过程中,这些想法实际上也在不断地对你造成压力,使你一直活在焦虑之中。

简而言之:对未知的恐惧,才是导致我们效率和行动力低下的最大制约因素。

因此,一个有效的做法是:在构思成品框架的时候,同时想好:在这个过程中,有哪些环节是我从未接触过的?有哪些事情是可能令我感到棘手的?我最害怕的是什么?

然后,把它们安排到靠前的位置,优先去处理它们。

也就是说:不是去「缩短」直面它的时间,而是去「提前」这个时间。

举个例子:几年前我第一次做线上讲座的时候,最担心的是什么?我从来没有直播过,会不会讲得磕磕巴巴,很不流畅?

于是我怎么做呢?我立刻列了个梗概,打了个腹稿,一个人在家开讲,练起来。

第一次练习的结果的确不怎么好,但它让我明确了一点:最坏的情况也不过如此了,没有什么可担忧的。在这个基础上,我每练习一次,都是在变好。

在这个基础上,再去慢慢构思主题,打磨内容,一步步去调整。

解除恐惧最有效的办法是什么?不是回避,而是直面。让自己动手去做最艰难的事情,你会发现它其实也不过如此。

这需要一点点魄力,但是攻克了第一步,后面就是康庄大道。

哪怕你确实做不好,你也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和机会,去思考替代方案和「Plan B」。这些,都比你拖到最后一刻再去处理,会好得多。

4. 控制15%的步进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方法。

在第三点中我提到:当你面对一项全新的挑战时,你会更容易关注到它的新异之处和困难之处,并把它放大。这时,你就会被它阻碍,从而失去前进的动力。

一个有效的做法是:先试着把它分解,再针对分解出来的部分,用你所熟悉的模式去替代,去尽可能「拟合」。

举个例子:你要做一个方案,它对你来说是陌生的,那么,不妨先把它进行分解,分成若干个小的方案。再针对每一个小方案,从你的经验里找到相似的模式,试着去迁移和套用过去,来寻求达到相同或相似的效果。

但完全把问题转化为熟悉的模式,也并不是最有效的 —— 它会消解掉你从中获得反馈,进行提升的可能性。

所以,这里要控制好一个平衡。

我有一个「15%的步进法则」:在做一些超出经验边界的事情时,保证其中有85%是我所熟悉的、能够掌控的,剩下15%是需要去适应的、随机应变的,在这个前提下,往往能够实现兼顾效果和成长的结果。

举个例子:即兴演说是我所不擅长的,而我擅长的是什么呢?是内容的设计和筹划。那么我能否先准备好内容,再通过反复的练习,让自己非常熟悉,乃至于成为「自动化加工」。

再在这个基础上,结合大约15%的即兴内容,对它做一些微调和变化,来适应不同的场合?

15%是一个很有趣的数字。2019 年《自然》的一篇论文发现:当你的学习有85%的正确率(对应15%的错误率或不确定性)时,学习效果是最好的。

《规模》一书中也提到了一个「规模法则」:当一个系统的规模提高一倍时,所需的基础支撑会提高0.85倍,也就是有15%的空间是节余出来的,可以供我们探索新的可能性。

所以,当你面对一项新的挑战,它的新异性非常高,可能超过了15%,达到了50%、70%……这时,不妨试着这样做:

1)把它分解成多个节点和步骤。

2)针对每一个步骤,把其中一部分内容,用你熟悉的、能够掌控的方式去替代。

3)最终的状态,是做到:让你行动的每一步,都控制在「85%的旧模式,15%的新模式」。

这或许是一个「迈出舒适区」最合适的程度。

5. 强化内隐自我

在第三点中,我讲到:对我们的行动造成阻力的最大因素是什么呢?往往是由「威胁识别」所带来的未知和恐惧。

反过来,能够克服这种未知和恐惧的因素是什么?也就是我在 缺乏行动力,怎么办? 中提到的「内隐自我」。

也就是说:当「威胁识别」系统激活时,你关注到的是任务的新异性和困难,这时你的注意力和控制点都在外部。那么你要做的,就是努力把它拉回内部:

从「它有多困难」「我有多担心」转换到「我擅长什么」「我做过什么」。

一旦内隐自我被激活,它就能带来积极情绪,从而消解挑战所造成的负面情绪,降低阻碍和门槛。

但大多数内向者和高度敏感者,比起「成功经验」,往往会更倾向于「避错」 —— 但这种避错,会加剧对外界的威胁识别,从而让你裹足不前。

所以,你要做的是:在平时的生活中,有意识地去收集、建立和完善自己的「内隐自我」,让它包含和容纳更多的积极经验,成为自己的应急工具箱。

可以这样做:

收集别人平时对自己的肯定、认可和赞扬,闲暇时翻出来翻看,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

工作时,有意识地记录下:哪些事情是最能令我有激情和成就感的?别人对我的肯定,最频繁的是落在哪里?找到自己的优势和独特之处。

做完一件事情时,记录下:我从中学到了什么?下次遇到类似的问题,可以怎么思考?总结出自己的流程和方法论。

每天留出一段不受干扰的时间,让自己独处,静静思考,想一想自己做过的事情、做出的成果、积累的知识体系、自己的倾向和未来规划……慢慢练习这种「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内部」的能力。

通过这些方法,不断强化自己的「内隐自我」。

这样,当你面临全新挑战时,就能够:

1)快速把挑战划分成「我擅长的」和「我不擅长的」;

2)对于「我不擅长的」,进一步分解,找出「能替代的」和「不能替代的」;(参考第三点)

3)对于「不能替代的」,回忆自己面对陌生问题的经验,告诉自己:我有信心把它攻克掉;

4)基于自己解决陌生问题的经验,去规划、分解、思考,列出步骤,准备行动。

这就是一个慢慢地从「状态导向」转移向「行动导向」的过程。当你的心态转变过来,就没有什么问题,能够真正地困住你。

6. 锻炼流体智力

最后,提一下平时在生活中,可以做的一些小锻炼。

前面讲的方法,都有一个前提:你需要对问题进行「适当的」思考和分析,才能帮助你更好地行动。

但这种能力,如果不锻炼的话,是会慢慢退化的。

智力有两种: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晶体智力是对知识的积累,而流体智力就是「对事物的思考方式」。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人理解和干预世界的方式。

一般认为,晶体智力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提升,到60岁前后到达峰值,随后缓慢下降(亦即开始遗忘)。

而流体智力会在成年后几年内达到峰值。随后,如果你勤于锻炼,它会保持平稳的水平,直到老年才开始下降;但如果你疏于锻炼,它会保持稳步的回落。

流体智力降低的话,会出现什么现象呢?一般来说,大脑会「老化」,也就是容易封闭、固执、僵硬,倾向于对问题「过度简化」,用最省力的方式看待问题,忽略问题的核心、不同和重点。

所以,平时在生活中,可以多试着锻炼一下流体智力。比如:

  • 阅读文章的时候,想一想:文章的逻辑是什么?它讲得有道理吗?

  • 看到一个现象的时候,想一想:它背后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

  • 看到一个理论或效应的时候,想一想:它的原理是什么?可以跟别的什么联系起来?

  • 看到一个行动或举措的时候,想一想:它的出发点是什么?想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 看到一个概念或知识点的时候,想一想:它跟什么有相似之处?它们的不同点又是什么?

……

不一定要有结果,但经常练习这种动脑的方式,可以让我们的大脑保持活力,从而不容易「老化」。

——闲聊时刻——

1)结合第一点,你也许可以更好地理解,为什么我不提倡「量化目标」。

因为,当你对目标进行拆分和量化之后,你就容易把量化之后的数字当成你要填充的框架,从而忽略了其他的东西。

一个好的目标,一定不是可以完全靠数字来衡量的,数字只是一种降维的、无奈的衡量手段。

比如:我的目标是每天要写1000字,那么,哪怕没素材、没动力,我也硬逼自己随便写点什么,来凑够这1000字 —— 这有任何意义吗?没有。只是在浪费时间。

大家要理解一点:量变引起质变,关键一定不在于量本身的积累,而在于把分散的量变成整体的那种「整体性」。

2)不少人遇到新事物的时候,喜欢这样想「这不就是xxxx吗?」

很多时候,这其实就是一种「过度简化」。

它的本质是什么呢?大脑把两个相似但未必全然一样的事物,放在一起,忽略差异点,放大相似点,来尽可能节省认知资源。

这是大脑的本性。但并不是一种好的做法。

所以,遇到这样的学员,我一般都会建议转变一下思维方式。比如:

「这个东西跟xxxx似乎很相似,那么,两者是一个东西吗?如果不是,两者的差异点是什么?分别适用于什么场景?」

这会好很多。

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

[免责声明]

资讯标题: 把事情做成的几个思维习惯

资讯来源: 36氪官网

36氪企服点评

在线作图相关的软件

查看更多软件

行业专家共同推荐的软件

限时免费的在线作图软件

新锐产品推荐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