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 在线作图 > 盈港资本的棋局,从消费到技术 >

盈港资本的棋局,从消费到技术

转载时间:2021.10.10(原文发布时间:2020.12.28)
289
转载作者:36氪企服点评小编
阅读次数:289次

说到AI诊疗时,胡抱冰从对话一开始提纲挈领式的回答,转而滔滔不绝谈起自己新近的一起投资,尽管案子的姓名暂时还并不准备对大众公开。

作为盈港资本的合伙人,胡抱冰这一年围绕硬科技360度研究,在AI医疗和AI芯片上均有出手,他和盈港之前的代表作是链家、腾讯音乐、Jason Wu、三立国际教育、众安保险、药明康德等消费属性更强的项目。今年8月,盈港资本宣布二期人民币基金募集完成,这家成立五年、管理规模超过60亿元的双币PE机构同时透露,将更加关注消费与科技的结合。

仅仅5年光景,国内的创投市场已如东海扬尘。今年大量基金注销、失踪,而当年初来乍到的盈港资本如今已立住了脚跟。但是,在中国投资行业的全垒打时代下,2020年的PE身份在外延和内涵上比2015复杂得多了。大鳄高瓴资本在年初高调设立创投基金,天图资本等传统PE陆续跟进,更早地介入、更大的筹码已是共识。再加之,科创板开闸屡创新高,Pre-IPO项目在市场上炙手可热,涉及更高的资金量、更专业化的交易。这个时代的PE是什么样?超一线的老牌基金经过了多个周期的财富积累,而盈港资本则演绎了年轻化的成长样本。

盈港资本的棋局,从消费到技术

逻辑性与市场性的并重,是胡抱冰口中盈港资本的独到之处。盈港理解消费者心理,预判什么样的消费品有机会赢得更广泛的受众。2016年,房地产中介还被视作一门传统生意,盈港资本考察之后发现链家已有的系统和数据沉淀已经十分完善,盈港坚定这一点能让其在未来杀敌制胜,于是投资了链家的B+轮。今年8月,脱胎于链家的贝壳网上市,如今市值超过700亿元。

技术和消费有时被误读为两个独立赛道,专注于其中的机构或者投资人“井水不犯河水”,而盈港专注在应用端,将“高精尖”与市场用户嫁接,这与其过往的投资案例一脉相承,统归于“民生投资”。今年其投资的两个科技类项目在研发上基本成熟,正处在商业化的关键节点,盈港通过过往的经验判定它们有希望在短期内打开市场。

技术投资的图景在特殊的国际形势下展开,而盈港也有独特的海外视野。创始合伙人刘子迪与合伙人胡抱冰分别毕业于美国杜克大学和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各自在德意志银行投行部和安永(美国)参与过重大投资并购项目。去年4月,盈港资本收购美国高端女装品牌Jason Wu,今年在历经6个月的全球性求贤纳士后,又为其找到一位匹配的CEO。不仅如此,今年盈港还投资了一家AI芯片企业,绕过封锁,助其与国内产业资本连接。在疫情隔绝两地的困境下,除了线上的尽调,盈港亦利用国际化的人际网络找到一家跨国企业的高管代替其登门拜访。

盈港资本能做的、想做的都不止于此,从少数股权到控股型投资,从资金注入到资源整合,甚至借助基础技术的锚点,覆盖早期项目。

举棋,落子,盈港的棋局徐徐铺开。

盈港资本的棋局,从消费到技术

时机

36氪:过往盈港的投资集中在大消费上,自此出发,现在技术在盈港整体格局中是什么位置?

胡抱冰:技术和消费不是绝对的泾渭分明,我们的投资筛选范围是寻找民生与技术的结合点,主要考察这三个方面:首先,技术有没有为一家公司的产品、渠道或供应链带来革新;其次,团队对行业的格局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有没有非常深刻的认知,懂行业的企业才知道往哪个方向做研发;最后,技术能不能帮助企业形成竞争壁垒。比如,芯片企业得有自己的专利,AI行业得建立大范围的数据库。

36氪:单单技术领先不一定能打动你?

胡抱冰:像AI应用行业的算法模型多数情况不是核心壁垒,只是工具和手段,一切要建立在对下游场景有深刻的理解之上。卖不卖得动,能不能打到学校、医院、金融机构里去,这才是真正难点。

我们过往投过很多通过技术突围的企业,他们的共同点都是,深刻理解了市场之后,知道痛点在哪里,利用技术解决痛点,在同业竞争中拔得头筹,这种技术应用在我们看来是最成功的。

比如,链家最开始是非常传统的线下房产中介,做到一定体量之后面临怎样以一个整体的方式去解决真房源的问题,于是自己建立楼盘字典,随后还开辟VR看房功能,并通过贝壳做成了开源性的平台;再比如,众安保险是一个纯互联网保险企业,通过像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的方式,精准分析用户的需求,解决了很多传统保险公司解决不了的问题,大幅度提升获客效率、改善赔付率,这一类技术应用都是“好钢用在刀刃上”。

36氪:相比市场上很多专业投科技的机构,盈港的入场时间可能晚一点,您认为技术投资的成功与否,先发优势起决定性作用吗?

胡抱冰:人工智能产业链包括三层: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而盈港的优势在应用层。

作为一个中后期的投资人,对我们而言,技术价值取决于市场价值。每接触一项新技术,我们的惯常是深入了解其下游,了解商业化前景,吃透这一点之后才能评估它的价值。

我们的长处就是逻辑性和市场领域并重,兼备这两点,才能合理评估一个消费科技类标的的潜力。基于过往经验我们对消费品和消费者心理有充分的了解,这培养起一种天然的敏感性,而技术迭代的验证更多依靠数据维度的观察和思考。技术本身不算核心的知识体系,对行业的know-how和对市场的敏感是我们不可取代之处。

36氪:是什么让盈港有这样的底气?

胡抱冰:在今年投资AI医疗之前,我们已经投资了药明康德并成功退出,为我们的投资人带来了丰厚的回报。我们也投了三立、积木宝贝、茱丽亚悦迪幼儿园等教育企业,因此也研究过教育相关的AI,只不过,基于我们这个行业的了解,譬如教师在情感关怀和学生管理上的不可替代性,以及当代家长对机器的接纳程度,我们认为暂时还不是很好的投资时机。

36氪:人工智能已经谈论好几年了,为什么直到今年才动手?

胡抱冰:最直接的因素是有了科创板之后,退出路径更清晰了,我们也更容易向LP论证可行性。当然,更长远来看,之前也没到我们应该入场的时机。因为AI本身在偏早期阶段,大家对用在哪、怎么用认知不足,落地非常难,到了下游环节的反应真实又残酷,没有人买单。尤其很多企业客户更加重视AI的实际价值,会重点考虑性价比。直到近一两年,我们才看到相对成熟的商业化产品出现。

36氪:今年国内芯片投资特别火热,盈港也有布局。为什么选择在国外投资了一家消费级芯片设计企业,是因为国内找不到更好的标的吗?

胡抱冰:我们投芯片不是为了跟风,是因为在现在中美脱钩的大环境下,海外芯片技术都是稀缺资产,能买到的真的不多。我们借助自己在海外项目sourcing和执行上的优势,把这家企业引到国内落地。这家公司的芯片在某些技术上确实很领先,过往两代芯片已经量产,而最新一代的也已经到了流片阶段,未来它的海外团队会作为一个研发部门,在国内我们能帮助它与本地的资本和产业连接,服务于国内市场。

36氪:以盈港的视角来看,在技术的投资和创业上,国内国外的差别是什么?为什么这种高精尖的技术在国内始终“产能不足”?

胡抱冰:国内AI企业有很多技术上做的不错的,但与国外相比,在应用端更具优势。举个例子,我们看了一些做物流和配送机器人的创业公司,在美国创业因为人力特别贵,供应链不发达,做一个产品出来成本很高,而中国公司能以更低成本做出来。除了人力成本和供应链两个优势之外,国内从业者抓市场的能力也非常好:在产品开发阶段,研发团队就为自己和客户考虑到了成本和ROI,做出来的东西在技术和性能可能不是最尖端的,但一定是性价比极高的。

36氪:两边的研发思路不太一样?

胡抱冰:对,海外研发主导的企业对技术的极致性有更强的执念。我们投的这个海外团队一开始就笃定要做跨时代的、最好的技术产品,所有的钱应该花在最前沿的技术上,而商业化落地、产品好不好卖,则是后续商业化阶段重点考虑的因素。

36氪:国外这类企业对怎么赚钱的考量比国内的更晚一些,是什么造成这种差异?

胡抱冰:成长土壤不一样,自然催生出不同的结果。比如,以色列有大量的创业者做孵化,公司大一点了就去硅谷,要么在美国上市,要么被大的产业方并购,这个路径已经很成熟了。有人统计过,以色列有79家公司,市场总资本为880亿美元,是除美国外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数量最多的国家。创业者没有后顾之忧,心无旁骛,他的技术或者产品做好之后,商业化或者退出的部分有专人接受。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多人愿意尝新,愿意take risks。而对比国内,投资者和创业者还在急于对赌,投资后下一年收入和净利润要到什么水平,创始人在业绩压力下很难最为专注做技术和产品。

但是,我们也看到退出通道成熟的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企业投身更长周期的技术研发。目前科创板对没有盈利的企业打开了大门,估值到一定程度可以上市。只不过投资人和创业家的成熟需要时间,在市场没有完全搞懂一项技术的价值的时候,只能看收入和利润,无法接纳技术的超前性。反之,如果你真的在一个行业深耕很久,就会非常明确产品到市场上能不能卖得好,自然不会局限于短期营收。

风向

36氪:从2015年到现在,PE行业发生了很大变化,除了投资领域,盈港在策略上有怎样明显的改变?

胡抱冰:早期我们一般抓单笔投资竞争小一点的项目,之后逐渐分为两类:一类是少数持股的;另一类是控股型的。这是因为随着我们行业资源的积累和运营管理know-how的增多,我们可以主动加码看好的企业,或者围绕某个项目做整合类的投资,这样也能更好地帮到企业。

36氪:控股之后,运营管理的挑战一定是指数级的增长。

胡抱冰:今年通过盈港的全球network,我们给Jason Wu找到了一位匹配度极高的CEO。因为Jason Wu批发渠道相对完善,下一步是做强电商,我们要找既懂DTC(direct to customer),又和设计师Jason Wu合得来的管理层。本来这个级别的高管就非常难找,又赶上疫情,我们花了六七个月的时间,找到一位拥有品牌经验、懂社交媒体、又精通商业拓展的CEO。我们也在有意识地在经常投资的细分赛道里,建立自己的高管池和人才梯队,为之后的相关项目提供人才储备。

36氪:中国的机构倾向于“强者通吃”,PE往VC覆盖这条路径被越来越多的机构践行,很多中小型的生存空间被严重挤压。盈港对往前端迁移的趋势怎么看?

胡抱冰:从传统来讲,我们是一家PE,从过去到现在投资标的大前提是,我们已经看到了产品有多好,或者在商业价值上能被分析清楚,我们跨出的那一步难点在于判断接下来它能以多快速度占据市场,像今年我们出手的两个企业都是如此,但这不代表我们不能投早期。举个例子讲,我们投的芯片公司可能会成为未来很多中国AI公司的底层支撑,这将帮助我们打开下游的通道、同时理解更早期的标的。盈港有可能投资未来的机器人、下一代的安防、物流、XR等等,当已投和下游公司存在协同效应,可造就双赢局面,这是我们在探索的方向。

[免责声明]

资讯标题: 盈港资本的棋局,从消费到技术

资讯来源: 36氪官网

36氪企服点评

在线作图相关的软件

查看更多软件

行业专家共同推荐的软件

限时免费的在线作图软件

新锐产品推荐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