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往很多人的印象中,沙拉是作为前菜和配菜来吃的。近几年,“主食沙拉”的概念在国外流行起来,如沙拉连锁品牌Sweetgreen。“Max&Salad大开沙界”(简称大开沙界)创始人兼CEO肖羽认为,把沙拉当做正餐来吃,是未来的一种生活方式。“我不觉得沙拉只是一个商品,我觉得它是一个生活场景。”
此前36氪报道过不少互联网沙拉品牌,比如甜心摇滚、好色派、格林沙拉、极客沙拉、未满、瘦沙拉、Colormore等等。今年介绍的大开沙界走的是线下开店的路线——到底能不能把沙拉当成正餐吃?能不能持续稳定的获客?大开沙界想要通过线下店进行验证。
在用户体验上,大开沙界做了几方面的创新。首先是“筹码选餐”。每一个筹码都对应一个菜品,顾客可以自由搭配组合。筹码内还植入了芯片记录数据,点餐后,顾客可以通过扫描小票上的二维码进行“沙拉解码”,获取这一餐的营养摄入量。比如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的能量比例和减肥指数、增肌指数等。
团队还研发了“中国式”的沙拉口味,除了传统西餐厅的凯撒、千岛,还有辣、甜、酸、咸、浓稠、清澈的十几种酱汁,口味搭配上趋于平衡。除了酱汁,还有50多种食材和蔬果思慕等十几款饮品供顾客开放自选。客单价在45-50元左右。
在出餐效率上,大开沙界升级了出餐流程、优化了系统的顺序和类别,将出餐效率从3分钟一单升级到1分钟3单。食品安全方面,大开沙界使用中央厨房和冷链配送体系,每一个菜品的保存时间、加工流程都有标准化的处理方式;店面设计上,玻璃栏到顶,客人不直接接触食材。
以线下店为主的大开沙界,将线上业务控制在10%。他们担心,太多的外卖进来会影响店内的用户体验。
除了互联网沙拉品牌,大开沙界在线下的正面竞争对手还有沃歌斯、米有沙拉等。谈到和竞争对手的差异,肖羽表示首先在于品牌。“消费者对于大开沙界的品牌认知是非常纯粹的,基于店铺、产品和体验,而不是创始人故事、明星和营销话题。这是最底层、最扎实的一种获客逻辑。”
目前大开沙界的会员用户数量在3万左右,2015年在杨浦区开设的第一家店在大众点评杨浦区西餐类餐饮店排名第一。搜索大开沙界上海店铺,评分均在4星半。到今年7月,大开沙界在上海、宁波、扬州等地陆续开店22家。其中上海的创智店、愚园路店、新天地店月营收近40万,南丰城、长风公园店月营收近25万。
团队核心成员早年是华东师范大学的学生会主席团成员,在一起打拼已有十年。创始人肖羽任学生会主席,是一个环保公益组织的发起人。食品研发合伙人八脚热衷于研发好吃好玩的菜品,在下厨房app有一万五千多粉丝。目前团队人数在60人左右。
融资方面,去年八月大开沙界获华侨跃梦500万元天使轮融资,预计今年底店铺增加到60家。目前正在进行A轮融资,期望资金是3000万。资金用于全国开店和业务升级,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开设100家店铺。大开沙界介绍,到九月底,大开沙界的开业店铺会覆盖上海、杭州、南京、苏州、广州、珠海、武汉、无锡等主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