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微信进场后,中国版 "Slack" 几乎没机会了 >

微信进场后,中国版 "Slack" 几乎没机会了

转载时间:2021.10.20(原文发布时间:2015.07.27)
193
转载作者:36氪企服点评小编
阅读次数:193次

Image title

我们曾经在去年 11 月的《关于泛中小企业轻协作,我想不明白的》里讨论过:单纯论轻协作和办公沟通,微信QQ 占领了国内绝大多数市场,以初创公司的体量和服务能力很难做出足够差异化。

当时,更多人的回答是:“微信里存在生活和工作的混杂,用户需要一个独立空间”,或者“微信的功能太过简单,企业客户需要更多增值服务”。而现在,这些问题都已经被企业号消息服务解决了。

根据微信企业号刚刚公开的信息,用户可以直接在企业号内之间通过企业通讯录发起对话或群聊,整个过程中不需要双方建立微信好友关系。同时,这一功能提供标准 API,供第三方服务接入,甚至可以打通 PC 到移动端的对话。延续之前的传闻,除了已经被证实的企业号独立 IM,微信还会上线自己的企业插件商店,供第三方提供不同领域的增值服务 —— 俨然已经是一个 Slack,而且是用户基数和覆盖度都更具主导地位的 Slack。

国外缺乏一个强势的 IMWhatsappLINEKikSnapChatFacebook Messenger,甚至 Skype,都没能把握绝对的主导权。每个用户个体之间的关系和信息本身就很分散,所以 Slack 可以抛弃关系链和用户习惯的包袱快速切入企业市场。但在中国,微信和 QQ 的覆盖程度和用户习惯养成短期内看不到革命的苗头,以至于腾讯选择让微信自己革 QQ 的命,使用新品牌和产品形态向移动端蔓延,直到通过消息服务打通的这一天。

同样是提供标准化、轻量化服务,让企业员工选用一个全新的品牌和帐号体系,最直接面临的问题就是“为什么”。员工能够保证实时在线的无疑是 QQ 和微信,客户一定会使用的无疑是 QQ 和微信,在这样的环境下,保证公司内外沟通顺畅最稳妥的方案就是自然地在微信上形成工作流并维护客户关系。还有一点不妨提到,QQ 从借鉴 ICQ 开始,自己积累了数年的通讯协议和服务架构优化经验,这是保证企业用户沟通稳定的基础,和第三方标准 IM 服务或者创业公司自研相比,优劣很明显,更不用说有一部分公司甚至只是反编译 QQ2003 或者 QQ2012 这些陈旧版本的 IM 协议。这次微信选择开放自己的通信能力,在竞争之外其实一定程度上也让行业基础服务的水平得到提升。

“通信”,具体说是 IM,这一简单形态的通用需求被巨头满足之后,机会几乎就只剩下差异化。

如果选择垂直化,借助微信开放的通信和覆盖面,垂直服务可以省去大笔教育市场和自建渠道的成本,让更多精力沉淀到自身存在优势的细分服务上,从“与微信竞争”转向“与其它第三方服务竞争”。

如果坚持平台化,就需要在过去的基础上继续寻找差异化。这样的技术和推广成本都更高。安全和多端同步会是一个增值方向,Telegram 和 Silent CircleBES 都切中这个市场,在基础的通讯层面彻底差异化,但这需要极强的底层技术积累。深度专业应用生态是另一个极端,微信和 QQ 的承载平台决定了服务的深度难以承载极专业的 ERPCRM 等大型企业多级量化管理需求,如果能构建一个准入门槛高的专业服务生态,对于支付能力强的大型和跨国企业而言就会是一个选择 —— 然而代价是与 SalesforceDynamicsSAPOracle,甚至新进的 Google Apps 和 Apple + IBM 同盟竞争,回报周期更长远,风险也大得多。

总体而言,当腾讯正式进军这个市场,阿里钉钉紧随其后,标准轻量级服务的“平台”已经被切走了 6 和 3,竞争剩余的 1 所需要的资源和投入很难打平。差异化和深度这两个从一开始就浮现的问题终于随着巨头正式入场而变得激化。

对于刚起步的一方而言,“平台”和“轻工具”,注定是两个相悖的方向。标准化工具需要不断迭代快跑保持优势才能避免因为低粘性和沉淀被取代。微信本身是一个简单的工具,但背后借助的是 QQ 多年关系积累。而平台往往是被动形成的,一项服务做到足够深入才会有横向补完的前提和需求浮现。

[免责声明]

资讯标题: 微信进场后,中国版 "Slack" 几乎没机会了

资讯来源: 36氪官网

36氪企服点评

新锐产品推荐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