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识局”(ID:zhijuzk),作者竹林玉露,36氪经授权发布。
每次春节回家,总能见到老家不同的一些现状,要么是一些建设方面的改进,要么是一些乡亲们的变化。而在这些变化中,这次最引起我注意的是村里出来的下一代们,竟然已经开始或即将走上工作之路。想想前几年回家的时候,他们还都是孩童,转眼间,这次回家见到的就是大个子青年了。
慨叹时光如梭之余,思考和关注这一代青年人未来的道路更有意义。因为青年是国家和社会的未来,毕竟目前我们仍有一多半是农村人口,农村出来的这新一代青年的人生路,应该会代表未来至少一半青年人的命运。一次回家能见到的人虽少,但是也能在一些细节方面看到更加具体的现象。
在这些小青年中,重点说两个子侄辈的男青年,他们代表了不同的道路。
第一个,小浩,是同村一个大哥家的孩子,目前正在读大三。不过学校不是很好,普通的本科,学的是建筑设计。由于也即将面临着择业问题,所以大哥在看到我回家之后,专门登门去和我聊天。
我的这位大哥,四十多岁,九十年代的时候结婚,记得当时他结婚的时候,我们一众小孩还去他家玩闹。他当时初中毕业后就没再上学,个人去学了厨师,后来有了一技之长之后回家单干,自己开了一个饭馆,经过十几年的经营,在县城买了房,站稳了脚跟,前几年又买了车,家境算是相当不错了。
小浩虽然出生在农村,后来相当一部分时间应该是在县城度过的,但无论怎么说,他对老家应该没有什么陌生感,算是村里的小年轻。当时九十年代也正是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基本上定型的时候,所以,他是家里的独子,从小没有吃过什么苦。
可能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学习成绩一般。照目前这种就业形势,别说一本院校的毕业生了,就是985院校的学生,在择业时也会面临很大压力,想找个好工作有多难,经历过的人都有体会。
大哥跟我说,小浩这孩子,也有点自己的想法,因为他有个舅舅一直在部队工作,现在已经转业,看到他舅舅的经历不错,他就一直想去部队当兵。当时也就这个事情咨询了他这个舅舅,对方说,主要还是看小浩自己的兴趣在哪里,想干什么,如果真的想好了要去当兵,那么他肯定会尽自己所能来帮他一下,只是部队也不是享福的地方,进去之后都要靠自己了。
说到这里,我跟大哥说,他自己的兴趣是挺重要,以后干什么首先有兴趣肯定能坚持下去,但是这种情况毕竟很少。作为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首先考虑的可能还是先立足——即使你家里有个店,但是这个资产规模也只能算是小县城的中等水平,并不能足以支撑孩子完全凭兴趣来选择人生道路。他现在还在学校,对外面各种单位里面的事情并不了解,你要是非让他想好自己的兴趣在哪里,可能也不切合实际。比如我当时,兴趣还在写作呢,而且开始我也确实做了一段时间企业里面的外宣工作,但是这工作和当时自己想象的可就相差太大了。后来还是走了研发的道路。等真正做了某项工作之后,自己也会发现原来这些工作要做这些事情,有时候兴趣也真的是会在工作中培养的。
大哥自己当然也只了解他所接触的县城里面的情况,听了我的话也觉得有道理。临走时特意嘱咐我说到时候一定要在这方面给小浩一点指导。我对他说,指导倒也谈不上,毕竟从农村出去工作这么多年,自己也走过弯路,对于工作方面的一些事情,还是能有一些发言权的,至少我可以让他在避免走弯路方面给一些建议。
另一个年轻人,是一个老嫂子家里的孙子阿超,按照辈分已经算是孙辈了。农村辈分有时候相差很大,虽然差一辈,但是可能年龄上辈分小的会比辈分大的还大一些。
阿超刚刚十六岁,但是上完初中,完成义务教育之后就没再上学。现在还记得在我刚工作那时候,他奶奶还带着他串门,是个可爱的小男孩,今年再见到他,已经长成了一米八左右的大个子了。
过去这半年时间,他已经跟着熟人去省城里开始去当学徒打工了,去的是一家汽车修理厂,开始跟着学习汽车修理,作为学徒在那里干了半年,最后攒下来一万多块钱。这些钱拿到家里,虽然不多但是也已经不少了,他回到家之后,就花了千把块钱给他奶奶买了一台彩电。看着开始挣钱的孙子能够这样孝顺,一家人也都十分高兴。
虽然从年龄上来说,阿超还有两年也才到18岁,但他个头高,如果辍学之后不去学点技术,那直到18岁之前的两年时间就只能在村里跟着干农活、种大棚,关键现在农活也并不需要那么多劳动力了,即使是打零工,也不会学到什么技能。
所以,能在十五六岁的年龄出去学点技能,慢慢成为一名技工,是一种比较靠谱且对他未来的工作会有很大好处的方式。他的爸爸已经花了十几万为他在镇上买了一套房子,这点很有意思,看来这些年轻人未来如果要结婚,有一套不在村里的楼房可能会成为必需。
两个年轻人,一个上了大学,面临就业,未来大概率会像所有从县城或者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一样,在一二线城市找个工作,在家里的帮助下买房,慢慢成为大中城市里面的一名打拼者。
另一个没上大学,已经开始走向了打工的道路,这条他的父辈已经走过的路,他又开始走了起来,而且做的工作可能也还差不多,一般都会是汽修这类蓝翔技校所能覆盖的工种。
未来社会,虽然技术在发展,但是这种拥有一技之长的技术工人仍然会有大量需求。
从大学出来的年轻人可能大概率会留在一二线城市,而非大学毕业生也即使是没有留在大中城市,也不会留在村里。最基层的乡村的人们,也已经开始向乡镇、县城聚集了——有了钱不会再在村里建房了,而是直接购买商品房。现在老家已经不允许再在村里新建住房,未来可能会集中建设集中的聚居点,从这点来看,人口向中心城市或城镇聚集的趋势将继续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