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inkedIn”(ID:LinkedIn-China),作者 發发发。36氪经授权转载。
2009年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的畅销书《异类》的走红,让很多人将一万小时定律奉为成功圣经。
你可能也见过山本耀司说这话:
图为山本耀司,截图来源于微博“这里是美国”
《异类》中指出:1万小时是“成就伟大的神奇数字”。与天赋无关,只要足够勤奋,任何人都可以达到媲美专业人士的熟练程度,只要肯花时间。
1万小时定律无疑给渴望成功的年轻人打了一剂强心针——当天赋不再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每个人都有机会靠1万小时的刻苦训练成为世界顶级。
可是这本刷爆世界的成功学只坚持了不到10年,观点就遭到了猛烈的抨击。
2016年一篇名为Malcolm Gladwell Got Us Wrong(马尔科姆大错特错!)的文章指出:
1万小时定律只强调了时间长度,而忽略了训练的方式——只有经历长时间的刻意练习(deliberatepractice),才可能让你成为行业顶尖人才。
早在1993年,K. Anders Ericsson发表的论文《The Role of Deliberate Practice in the Acquisition of Expert Performance》中就曾经强调过“刻意训练”的重要性,你必须不断将自己推出舒适区,尝试突破现阶段的技能水平。
这个过程将是痛苦的,甚至是枯燥的。
截图来源于知乎
换句话说,就算你照着1万小时往死里努力,也毫无效果。
道理很浅显,出租车司机开几万小时也不会成为赛车手,中学生逃课打再多台球也进不了斯诺克。
低水平的重复练习,可以熟能生巧,但无法胜人一筹。
手握过时的理论模型,每天一边“努力”一边感到奇怪自己为何毫无进步。
现在懂了吧,苹果都要发布新的iphone X了,你还拿着iphone 4去质问库克:为什么我的手机不好用?
你说呢?
发现1万小时定律并不是一飞冲天的法宝后,创业孵化公司Empact的创始人Michael Simmons对大量成功人士进行长达一年的观察研究。
Michael很快发现,常年霸占福布斯富豪榜的大佬们的成功秘诀,就是每天花一个小时(一周5个小时)做些工作以外的事情。
他将这种方法称为5小时法则。
5小时法则来源于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学习方法。
富兰克林你肯定不陌生,虽然不是总统却被印在100美元钞票上,可见他一生的成就有多么杰出。
除了是酷爱发明的科学家,他还拥有许多开挂一般的其他技能:他会印刷,搞政治,写文章,他懂多国语言,甚至还能带兵打仗。
而他所有的博学强识,都来自于他多年坚持的一套训练方式:
早起进行阅读或写作
设置个人阶段成长目标并追踪结果
将想法进行实践
早晚思考问题
听起来挺不可思议的,从平庸到成功,只需要每周花费5个小时?!
截图来源于https://www.ivy.edu.au/blog/business-management/always-learning-5-hour-rule/
但包括比尔·盖茨,埃隆·马斯克在内的所有成功人士都证明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最聪明和最成功的人最终会是那些进行不间断刻意练习的人。
5小时法则让人成功的秘诀在于刻意练习,但刻意练习却常常跟认真工作混淆。
大多数的错觉是职业成就取决于工作量。其实仔细想想就会发现二者毫无关系,效率和生产力的提升并不等于自身能力提升。
因为我们大家都是“认知吝啬者”,怎么解释呢,就是说我们都图省事,倾向于靠经验和个人直觉作出判断,从而避免费神费脑的分析系统,减轻认知负担。
而单位时间内的改变效率才是进步的关键。合理利用5小时法则,可以跳出无效工作的怪圈,把重点放在提高“改善率”上。
亿万富翁马克·安德森曾经在一次访问中谈到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的“改善率”:扎克伯格的神话完全是被一些人吹起来的,想象的成分居多。
他的学习能力、归纳推理技巧、工作技巧……这些统统被低估了。
马克·扎克伯格都认识吧,仅靠一个机会、一个创意,从一个普通大三学生变身亿万富翁。
很多人做梦都希望这样的剧情发生在自己身上,却忽略了故事背后长时间的训练和准备。
“如果你有机会和这些真正伟大的CEO交流,就会发现他们对多个领域都有深入的了解,而这些都是通过5-10年的刻意练习得来的。”
现在你可能觉得开始5小时法则需要从长计议,才能保证每天能花1个小时为自己创造价值。
事实上这套方法没有那么复杂,只要手上有本书就行了。
阅读是很多成功人士的习惯,同时也是一个种极便捷的学习方式。
把书放在你的包里,在通勤的路上翻开看几页,规定自己每天读一章,或者每月读几本,试着给自己设定一个阅读目标。
当然了,不限于纸质出版物,电子书或者播客也行。
股神巴菲特每天的多数时间,都是独自一人在书房或办公室度过的。一位年过半百的老人,每天按时起床,花大量的时间来阅读。
你可以从阅读开始践行5小时法则,但要保证每周都有一定量的阅读时间。当然了,看书也是有优先级的,找到那个对你最有帮助的主题,然后开始阅读。
想改善和提高商业技能,那么就去读谈判技巧、商业咨询类的书籍。如果想要了解自己的个性,那么你可以阅读心理学书籍。
《复仇者联盟3》里的洛基之死,让不少粉丝心生惋惜。
而洛基的扮演者Tom Hiddleston之所以能够出演《雷神》,而后被中国观众追捧,其实少不了读莎士比亚的功劳。
奔着雷神索尔的角色,却阴差阳错接演了洛基,Tom其实一开始对于这个角色有些抓不准。
但以往大量阅读莎士比亚的经验给了他许多灵感:洛基是一个私生子,野心巨大、诡计多端、心灵破碎……就像莎士比亚的很多作品里的角色那样。
于是他靠着以往阅读的积累,成功地把洛基演绎成了漫威系列中最深入人心的反派。
每个人的生命有限,没办法亲自去体验所有的生活。但透过文字,我们可以跨越时空的限制,弥补自身眼界的缺陷。
5小时法则的核心概念在于创造留白空间。
留白是国画中一个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法。国画讲究适当留有余地,所谓“无画处皆成妙境”“行得之于形外”,艺术如此,生活也如此。
Michael Simmons通过调查后发现,有张有弛的日程计划更利于思考。放松后的大脑不再只是无意识地重复做事,而是更能头脑清醒地刻意练习达到持续进步。
著名新闻人白岩松就曾表示,他相当多的创造力和点子是在发呆的时候得到的。
他在一次采访中说道:
当我做具体的事情时,我没有时间想太多;但是大量我想讲的东西,要写的东西都来自于一边读书,一边听音乐,一边发呆一边喝茶的时候。
很多时候人们忙着到处跑,和别人见面,忙于无计划的实践,却忘了思考的重要性。
每天拿出十几分钟来思考,虽然乍看之下当天的工作量有所减少,但无疑是一笔最划算的时间投资。
思考之后,试着用写日记的方式来记录通过阅读所学到的东西。这会给你一个机会回顾你最近工作中学到的东西,并且为你的未来创造新的想法。
5小时法则的最后一步是实践。阅读、思考后产生的新想法,不管疯狂与否,只有尝试后才能验证它是否有实现的可能。
来看看5小时法则的初创者本杰明·富兰克林是怎么做的。
他不放过生活中每个机会试验,比如走进一家餐厅,一般人顶多看看菜谱点菜,然后开始玩手机。
但是富兰克林会先注意菜价是否合理,服务员态度如何,菜是怎么做的比例是否协调等等,然后回去立即动手写一篇文章评价餐厅,这就又多了一次思索和进步的机会。
另一个离我们生活比较近的例子是世界级超模Karlie Kloss。
出道短短一年多已经晋升至“世界超模Top 50排名”榜单中第2名,Karlie Kloss25岁便入选《福布斯》30岁以下最具影响力人士之一。
但是Karlie Kloss却选择在事业的巅峰期急流勇退,与维多利亚的秘密解约,放弃年薪500万的职业,去纽约大学进修学习编程。
她热爱编程,也想用行动证明:只要敢付诸实践,模特也可以成为优秀的程序员。
Karlie Kloss付出了大量时间进行训练。入学之后不久,她已经可以为无人机编程,让它自动运送饼干去其他教室。
同时,她还设立了“Kode with Karlie”奖学金,鼓励更多女性参加编码训练营,和她共同训练编程能力。
图为Karlie Kloss
没有付诸行动的想法一文不值。机会不会来自一遍又一遍的重复,创新的想法只会在实践中得到检验。
写在最后
5小时法则是关于深思熟虑的学习:为自己设定具体的学习目标,给自己时间去实现它们,把思考的问题加以实践。
如果你总是专注于当前的工作,而不是长期的自我提升,你将永远看不到发展。
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如缺乏良好的生活习惯一样,其不良影响都是长期、潜在的。
每周五小时的学习时间,虽然很难立竿见影,但是从长远来看,你会为此感谢自己。
就如AT&T(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CEO曾经在《纽约时报》的一次采访中开宗明义地说:“信息爆炸时代,如果不能每周拿出5到10个小时来学习,终究会被时代淘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