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20社”(ID:quancaijing_20she),作者:李贤焕,编辑:王晓玲,36氪经授权发布。
“我这几天一直在自问,如果我也在现场会怎么样。如果我出事,我的小孩我的家人他们怎么办?”陈盆滨,著名耐力跑、极限马拉松运动员,首位赢得国际性极限马拉松比赛冠军的中国人,参过无数次国内外越野比赛。
“我参加一次越野赛时,曾遇到一位美国选手。他的职业是律师,他说每次比赛都会用三个月时间做准备,他最享受的就是这三个月的准备过程。至于比赛结果,他根本不在乎。”小熊,业余马拉松爱好者,近年曾经参加过多次百公里挑战赛。
“选手上了赛道,就是把命交给了组委会。组委会要求选手携带必要的装备,这其实就是组委会给出的安全完赛条件,也就意味着选手做到后,可以安全的把命交给你。”第一反应赛事急救委员会委员长廖育鲲。第一反应是一家致力于急救培训和生命救援的社会企业,负责过大型赛事的医疗保障工作。
“只要你来到野外,你在心里就要有一个排序,什么排在第一?我觉得应该是你的生命。”小狼,蓝天救援队队员。过去几年曾参与多次国内灾害救援,也曾把许多迷路驴友带出险境。
5月22日,白银越野赛事故让中国越野行业陷入最黑暗的时刻。21人遇难,让白银越野赛成为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体育赛事致死事件之一。事件发生后,在专业体育媒体懒熊体育的一次播客讨论中,廖育鲲将之称为灾难。
在以上顶级选手、越野爱好者、安全保障机构负责人和专业救援人士眼中,这是无疑是一次可怕的灾难,不过他们更关注的是,如何避免这样的灾难,特别是在现实的、还远不够成熟的赛事生态里。
本届赛事。图片来源:黄河石林景区微博
过去几天,廖育琨翻看了所有相关报道,复盘了时间线。
从现场报道看来,蓝天救援队是现场主力的保障团队。事发当日中午12点左右,一位参赛者在CP2处开始爬山时遭遇风雨夹杂冰雹,在失去意识前拿出了GPS定位器并按下了SOS键。一个小时后,蓝天救援队已经出现在山上。
在他看来,蓝天救援队的移动速度已经算是很快的。但对于山上失温的选手,救援队显得人手不足。在山区环境下,从山上转运1个伤员,就需要12个人组成的救援队伍。面对参赛人数达到172、赛道长达100公里的赛事,仅有30人组成的蓝天救援队显得有心无力。
急救生存链中,包括从救援人员寻找到伤者,提供救助,再转运到山下,最后送到医院救治等等。在这次事件中,就算不考虑后面的诸多环节,仅就寻找伤者,也极具挑战。
廖育鲲表示,救援队仅仅是整个保障的其中一个环节。廖育鲲介绍,越野赛事的应急管理大致分为4个环节:预防、缓冲、响应和恢复。
也就是说,从赛事保障角度来说,搜救工作并不等同于在山区上找人。赛事安全保障完整的情况下,保障团队一定是事先有监控,时刻掌握选手的位置,在险情发生时才能第一时间响应。拿着生命探测仪去到极端环境下搜索失踪人员,就已经说明保障工作不健全(这一情况就发生在了白银越野赛上)。
廖育鲲发现,除了蓝天救援队,后续装备专业设备的专业救援队其实是在晚上7点才开始响应,9点后才抵达现场。“从这个响应时间来看,后面入场的救援队和消防基本上就只能搜索幸存者和遇难者。因为从急救的角度,真正出现失温情况的参赛者,生存概率已经很低了。”
当灾难发生时,挽救生命的时间往往是以分秒来计算的。
以落水情况为例,普通人在10度左右的水中可以坚持三个小时左右,如果是在5度的水中,坚持时间约为30分钟,当水温下降到0度,基本上就只有15分钟。廖育鲲认为,事发山区气温低于10度,参赛者衣着单薄,若出现失温情况,选手很难在下雨、7级大风环境下扛过1小时。
因此,真正在事件中存活下来的人,都有一定程度的“奇遇”:包括看到情况不对提前下撤;被蓝天救援队、参与救援的村民拦下来;以及在找到小木屋、窑洞里躲过了极端天气。
救援人员对抗的还有其他不利因素。这是一场百公里越野赛,选手们分布在长达100公里的赛程中,信息沟通极度不顺畅,有的选手在下午3、4点钟就收到比赛终止的信息,亦有晚上6点从警察口中得到信息。跑得最远的重庆选手郭玉婷,没有任何人通知她比赛已经终止,晚上接近9点才被一位摄影师拦下,这时她已经跑到了68公里处,也是唯一一个跑过了CP6的选手。
完整的保障工作应该从最初就开始。比如如何设置赛道路线、避开危险地形;利用沿线的村庄等原生资源降低选手风险、提高安全保障。
赛道方面,如何在沿途设置急救站、配备救护车和医疗人员;保障所有选手的通讯和定位的稳定畅通;还有在比赛前评估好风险,设置充分的预警机制和预案。
这些覆盖了前期准备到赛事结束的措施构成了一个越野赛事的医疗救援保障体系。廖育鲲表示,越野赛的救援要比马拉松难上很多倍。城市马拉松比赛里,两个人就能抬走一个选手,但在山上,营救一个伤员可能需要12个人组成的救援团队。
因此在越野赛事中,预防和缓冲就显得更加重要。救援难,就更需要预防危险发生。“救援队肯定是主力之一,但医疗保障工作不能只有救援队。”廖育鲲说。
这次事件无疑是多种极端因素迭加的结果,越野赛经验丰富的陈盆滨感到震惊。在他的记忆中,自己参加的所有比赛中,没有遭遇过低温、落雨和大风的极端天气。“有一两次比赛有下雨或是下雪,但是大风从来没有。”他认为,比赛主办方在挑选时间时,需要提前分析当地一年甚至几年的天气纪录,来找到最适合的时间,尽量避免高温、低温以及大风天气。
而对于如何争取救援时间,陈盆滨认为可以从赛道设置上想办法。“为什么百公里越野不能是在十公里内绕圈跑呢?”
2014年,陈盆滨参加了南极100公里挑战赛,并以13小时57分46秒完成。这次-30℃气温中的比赛,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那一次赛程,就是绕圈跑。虽然在私下交流时,有些选手并不喜欢这个方案,但在他看来绕圈跑有很多优势,除了能够在路上不断遇到其他选手,没有那么孤独,如果是在景区内,也更方便组织参观、拍摄。
当然更重要的是方便救援。“十公里内,搜救和转运伤者,难度都降下来了”。
赛事线路图。图片来源:赛事官网
“越野极限挑战赛为什么流行?其实这是人类上进心、不屈不挠精神的最好承载,同时也能够释放压力,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陈盆滨认为,越野赛给参与者带来的快乐是难以替代的。
小熊也认可这种说法。他从几年前开始跑马拉松,也越来越喜欢越野赛,但是也越来越胆小。
在欧洲的一次高山越野赛中,小熊在山上过夜时出现了高原反应,嘴唇都肿了,也有点儿发烧。更可怕的是低温,“在雪山上真是冷啊,特别是上厕所很艰难。我那一夜想了很多很多。”
小熊说,当时自己处在一种无知无畏的状态,没想太多就去了,对于高海拔、雪山的危险并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回想起来,真是有点后怕。
对越野的敬畏和谨慎是逐渐建立起来的。一位美国越野爱好者对他说,每次比赛前,他都会花上三个月时间准备,包括体能、装备,以及赛事场地的各种了解、分析,“他说这三个月是他最享受的,至于比赛结果,就是听天由命了。”
小熊越来越发现,越野赛其实门槛挺高,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这么想。“我发现在参赛选手中,对越野赛有两种普遍的误解。一类就是想跑成为职业猎手,专门为成绩、奖金而跑;另一类人是缺乏系统训练,就为了爽一下,发朋友圈满足虚荣心”。
都海郎认为,这种敬畏之心的缺乏,广泛体现在各种野外活动中。“大家都过于自信了。”
越野跑对选手是有门槛要求的,本次发生事故的黄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赛的参赛门槛是提交“近一年50公里及以上同等级别赛事完赛成绩证书”。
但惨案发生后,不少越野人士指出,选手身穿短袖短裤就上阵本就是不专业,甚至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能不能把命交给赛事组委会?”成为又一争论焦点。
马拉松比赛通常可以轻装上阵,纯粹考验选手的跑步能力,但越野跑更考验一个人的户外生存能力,包括对意外状况的判断和自我救援等等。
出于安全考虑,越野跑在此基础上还有一些专属装备。几乎所有的越野跑赛事都设置了“强制装备”,选手必须备齐这些装备才能参加比赛。
事实上,这些赛事给出的每一条强制/建议装备,都是在过往无数比赛甚至是事故中总结出来的。
国内另一赛事的强制/建议装备清单 图片:熊猫超级山径赛官网
为了追求成绩,运动员自然有充足的动力为自己“减负”,在比赛性质的越野过程中,每少带100克的装备,对运动员来说都能明显减轻负担,这无可厚非。
但与前三届白银越野赛不同,今年的赛事“强制装备”列表里并无保暖使用的冲锋衣。多数参赛者预判当天天气较热, 因此选择将冲锋衣等保暖装备放进了转运包里,存放到了CP6。
因此在鸣枪起跑时,多数参加100公里的选手都是短袖短裤。
都海郎认为,对于赛事的准备,除了装备和体能,心理和认知上的准备是前提。“如果是我去跑越野,我会先把顺序搞清楚,生命绝对应该是排在第一位的。出了事儿,家人怎么办?然后才是主办方承担什么责任。”
从他的视角看,蓝天救援队不应该是赛事的主力保障团队,主办方应当有自己的团队,或者购买相关的服务。“如果是我去参赛,一定会先看看赛事有没有健全的医疗团队、搜救队。”
一位资深越野跑爱好者告诉全现在,他在参赛之前,也会研究主办方和组委会是否可靠,对新办的赛事会保持谨慎,看到赛事已经相对成熟后,才会报名。
作为救援行业人士,廖育鲲则表示,在越野这个领域,大家的共识就是:选手上了赛道,就是把命交给了组委会。尤其在野外的环境下,出现意外情况,选手是难以依靠自身的力量获救。
他认为,组织方并没有强制要求选手携带冲锋衣,那从选手的角度来说,按照组织方要求的强制装备带好装备,作为选手的义务和责任和义务就已经完成。不可否认越野赛的风险总是会存在,但主办方应该是为安全托底的人。
对于越野赛主办方来说,提供最完善的医疗保障服务实际上也有些门槛。廖育鲲算了一笔账,如果让第一反应保障175公里左右的越野赛的话,报价大约在40-50万之间,而第一反应需要为此进行3个月的筹备做赛前的风险评估和组织筹备,搭建应急通信、赛道监控和指挥系统等一系列工作,现场光一线保障人员就90人,车辆20余台,随着选手推进进行动态保障。
这对多数小型越野赛事来说,是难以负担的数字。据财新报道,白银越野赛筹备时,负责赛事推广的景泰黄河石林文旅开发公司向运营方晟景体育支付的费用为98万。
其实只要钱到位,赛事风险可以降至非常可控范围内。比如心脏骤停是各种赛事当中造成死亡的多数情况。心脏骤停留给救治的时间窗口仅有约4分钟,日常生活中心脏骤停的救活率仅为1%,这是国内公共场所抢救设施不到位的直接结果。
而在第一反应保障的赛事里,心脏骤停的救活率可以达到90%以上。廖育鲲表示,在一个野外的环境下建立一个完整的保障链条是价格不菲的,但如果把要求放低,只是完成从无到有的程度,有很多措施并不贵,即能一定程度上缓解风险造成的冲击。
他认为,尤其是在国内大部分城市,很多应急资源本身并不需要特别高的价格,甚至是免费的。
比如此次出现在现场的蓝天救援队就属于公益性质的救援组织。主办方邀请公益救援队提供保障,往往只需要提供来回交通、赛事期间餐食补给等必要后勤支持,不需要为救援服务付费。但问题在于,主办方只安排他们在山下靠近起点的地方待命,并没有把救援力量提前部署到明显难度和风险较高的CP2前后,“主办方如果事先对赛道风险有所评估,提前把救援队部署在比较困难或风险较高的地点,例如本次越野赛段的CP1-3,就能大大缩短到达时间”。
“很多越野赛的做法,常常会在沿途的村庄找雇几个当地的村民,戴着袖章在赛道边上执勤就行,也花不了几个钱。”这些覆盖各个赛段的志愿者、工作人员熟悉当地情况,在意外发生的时候可以提供及时帮助或指引,避免发展成灾难。
事实上,在本次事故中,在蓝天救援队之后,来自附近村落的60多个村民接到通知后,带着食品、棉被进山救人,以及途中偶遇的牧羊人,都成了救援中颇为重要的力量。
廖育鲲认为,主办方完全可以提前动员这些人在关键地点等待响应。
但在白银越野赛上,最困难的CP2-CP3赛段部分的补给严重不足,CP3甚至只有两名负责打卡的赛事工作人员,没有任何食品、药品等物资。
陈盆滨认为,主办方在选手赛前到达比赛地时才讲解赛道和当地环境,其实效果不如提前发给所有人一段视频,让大家在几个月时间里慢慢学习。“把当地的气候,地形,植被,以及可能遇到的突发情况,都提前告诉大家,这会让选手有更直观的认知。这也花不了多少钱。”
要完成这些前期工作,对主办方最大的要求,就是意识到安全保障的重要性。
实际上,本次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已经是第四届,参与者也远不只是挑战赛的172人,加上其他组别就有上万人。这么大型的赛事,现场甚至看不到一辆救护车。“这在近年越来越正规的马拉松赛事中,难以想象。这就是几万块的事情,他们真的是因为出不起钱吗?”一位选手说。
越野赛天然具有危险性,但风险并非完全不可控。以往中国马拉松比赛上,选手发生心脏骤停的救活率几乎就是0。致死事件发生推动赛事组织方以及行业的发展,廖育鲲认为,如今全国马拉松赛事,心脏骤停救活率最起码有20-30%,做的好的能去到90%以上,这是马拉松赛事安全保障能力提升的结果。
越野跑赛事也是如此。2009年,一场风暴突袭正在法国梅康图尔举办的越野跑赛,造成3名选手死亡。在那之后,一批赛事组织者推动法国田联编写一套具体规则,为越野跑赛组织者提供安全方面的建议,并于次年发布新的越野跑安全规则。
如今国际越野跑协会(ITRA)官网上就能直接下载一份详细的中文版越野跑赛事安全指南,这份指南也正是在法国田联越野跑安全规则基础上改写而来。
组织越野跑比赛中的医疗安全与急救计划指南 图片:ITRA官网
廖育鲲表示,如果要百分之百遵循规范,那肯定花费不少。但就算做不到100分,在有限花费下做到60分,也比“裸奔”要好太多。
比如在赛道设计的过程中,把难度最大的地形排除在赛道之外,或是控制在一个合理的位置、范围之内;或是把赛道设计得离自然村落更近等等。这些指南手册上明确写出的措施,并不会带来过多额外的组织成本,但对预防紧急安全事件和救助过程提供便利。
和钱相比,组织方缺乏基本的安全意识才是更致命的隐患。现在越野赛已经被按下暂停键。
6月2日下午,体育总局发布通知,要求暂停包括山地越野赛在内的多项体育赛事,加快完善管理制度,健全标准规范,全面加强对体育赛事活动安全的管理保障。
这必将极大加速越野赛事的安全保障进程。正如没有人愿意看到悲剧发生,也没有人愿意看到户外运动就此停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