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初到一家叫做“龙辉起重”的起重机企业时,虽然它给人的第一印象着实一般——乍一看和传统的中小型制造业企业没什么两样——但很快就被打脸了。
龙辉起重企业外景
就是这么一家不起眼的工厂,现在几乎所有工作都实现了数字化!
出货量、生产量、耗损率...在工厂的大屏上,各种数据实时更新;工人的生产、质检、发货、薪酬等各环节,极速链接。
企业生产车间
总经理和大龙表示:连公司做饭阿姨、扫地大妈的工作,都已经实现数字化管理。
而且这些绝对不是瞎折腾。
自从开始数字化后,龙辉起重的产值从1亿提升至3亿并保持30%的年增速,2019年还成为当地县级市的纳税冠军。
所以说,这也是中国智造。外表错乱、粗犷,内在精确、智能。
令人意外的是,和大龙透露,这一切居然只花了3万块钱就搞定了。
他怎么想到的?又是怎么做的?
龙辉起重位于山东省泰安市羊流镇,这里是海内外闻名的起重机特色小镇,聚集了60多家起重机企业。
和周边同行相比,2005年创建的龙辉起重,历史不算长,规模不算大,人员不算多,员工素质没有更高,整体看着也没有更先进。
可就是这样一家企业,已经把许多央企国企发展成了客户,在长征十一号火箭对接测试现场、青岛四方机车高铁组装拼接现场……甚至是一只扒鸡、一桶花生油和一盒药品的生产车间里,都有龙辉起重机的身影。
龙辉起重机
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和大龙的烦心事一点不少。
起重机这个行业已经很成熟,难有大的创新,这也不是一般中小企业优先考虑的事,所以要维持竞争力,必须提升效率,同时管控质量。
核心就是要管理好员工,提升积极性和生产效率。
而过去的龙辉起重,和大多数传统制造企业一样,管理方式非常粗放,例如考勤,靠的是线下点名人工统计;还有生产问题,有时这个班组忙到几天不休息,那个班组却十分清闲。
管理不规范,企业内部流程混乱,还引发了很多其他问题。
比如员工积极性不高,“跑冒滴漏”等浪费在所难免。人少时,企业还能承担得起,但随着人员规模扩大,“会把企业的整个利润给吃掉,拖垮!”
更让和大龙郁闷的是,他对“谁干什么事”“谁接什么事”“这事到哪了”等关键信息感到云里雾里,天天头疼员工在干什么,被迫把大部分时间花在车间里,处理各类琐事。
生产车间
就连每个月核算员工的工资,也能让他头大。
龙辉起重以前都是用Excel表格核算工资,常常感到力不从心。
那时有很多人会直接跑到和大龙的办公室,当面提出要调薪,让他很头疼:员工说的定薪、司龄,以及半年没涨工资了,我也不知道真的假的,而且我要怎么查?
在龙辉起重,工资涉及到定薪、考勤、绩效等多个维度,后来再加上类似上述每个人个性化的要求,准确计算工资就成了老大难。
“(算工资)老出错,为什么呢?那个表格你改改我改改,最后改乱了。”和大龙说。
种种问题逼得他不得不变,否则做不到降本增效,管理者又琐事缠身,目光放不长远,企业肯定做不大、走不远。
数字化管理,最终成了他的救命稻草!
在他的设想中,通过将管理和业务数字化,利用完整、准确、及时的数据,对人员进行精细、精准的管理,企业或将一举解决以往的顽疾。
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对中小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从来就不容易,龙辉起重也不例外。
高昂的成本是第一道拦路虎。部署生产管理软件,且不论数百万的起步价,光是请技术人员的费用就高得吓人。
和大龙曾经接触过国外生产管理软件服务商,请过来指导,每人每天费用是2000欧元,还要报销所有吃住行成本。这还不能做到一劳永逸,以后有了新的需求,就要再请。
不过成本还不是最大的问题,关键是装了之后,还没啥用...
这类软件,例如全球最知名的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软件商之一——SAP,都有相当高的使用门槛,但龙辉起重的车间工人,很多只有小学或初中文化,根本不会用ERP,教也教不会。
和大龙表示:“上了(ERP)以后不会操作,跟不上有什么区别?”
除此之外,他还提到,和很多中小企业一样,龙辉起重没有标准化的作业流程,业务场景和需求也会随时调整。另一边,ERP提供的方案和模板却有自己的流程和逻辑,很不灵活,企业必须去服从于ERP,这点龙辉起重很难办到。
例如在日常经营中,龙辉起重时不时需要雇临时工,后者提供不了发票,这样的支出就没法录入财务系统,然而雇临时工,对很多民营企业是个不可避免的情况。
这时候,和大龙深刻理解了一句行话:上ERP是找死,不上ERP是等死。
痛则思变,此路不通就尝试其他路,结果竟真让他找到了一条低成本、高效能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和大龙或许料不到,最终让他得偿所愿的平台会是钉钉上的低代码工具简道云。
通过简道云实现数字化管理后,龙辉起重不仅产值快速提升,此前令人头疼的效率问题也一并消失,成为了区域内同行业人效比最高、单位面积产值最高、工人收入最高的企业。
龙辉起重走到这一步,虽然不容易,但成功的原因很简单。
首先,成事在人,领导者的数字化决心很关键。
龙辉起重是个家族企业,和大龙是第二代。和习惯了传统管理和生产方式的上一代人不同,他迫切希望能通过新技术手段提升效率。
和大龙尝试了许多软件,有不少软件并不合适。有一次,和大龙花50万装了一个财务系统,其父亲有意见了,“找两个人记个账就完事了,瞎折腾干啥?”他却不在意:“很多(东西)不一定好用,但是你不用,你永远不知道它不好用,你需要试错。”
其次便是外部原因,钉钉提供了一个极其强大且开放的平台。
和大龙将简道云与饿了么企业版对接,通过简道云创建了加班管理应用,谁加班了,系统就自动给他的饿了么账户发16元餐补券,然后员工自己点外卖。
这么做一举两得,首先员工很满意,其次企业还省钱。和大龙表示,4月最多的一天17人加班,也就花了两百多块,很划算。如果请人做饭,一天光工资就得两三百。
而且通过加班信息所形成的数据也通过仪表盘进行了呈现,什么时候是加班高峰期,相应的反应了企业效益的提升,对于和大龙的企业经营也具有极大的参考意义。
每日餐补数据
龙辉起重能低成本、高效能实现数字化管理,有很大程度就是靠低代码。
所谓低代码,即无需编码或只需少量代码就可以快速生成应用程序。它改变了应用系统的开发方式,企业可以像拼积木一样,用预制模块化的方式搭建软件应用。
言外之意是,用低代码开发应用非常简单,没学过技术的人也能干。
钉钉上面就有很多低代码开发工具,和大龙也是在一番尝试后,最终选中了简道云做低代码开发工具,然后一发不可收拾!
他和信息化中心负责人高林两个人,针对企业管理和生产的不同场景,一年时间开发了200多个应用!
搭建的各类应用
如果是以前,要解决这么多需求,开发这么多应用,至少要花几百万。但这次,他们只花了3万——给简道云的3万元年费。
这就是低代码最重要的优势:低成本、低门槛。
低成本意味着省钱,而低门槛的意义就更大了。
因为开发门槛低,用低代码,他们一两个小时就能搭好一个应用,所以有什么新需求,他们能快速上线或调整相关应用,非常灵活。
这一点非常对中小企业的胃口。在和大龙看来,企业不应该急于追求一步到位,考虑到业务的变化,流程也不会一成不变,最好能保持灵活性,随时组合、随时拆散。
而且过去技术人员在开发时,未必能很好理解企业需要什么,但现在用低代码,业务员自己也能开发,效率和实用性就得到了很大提升。
除了开发门槛低,使用门槛也非常低。相比以前因为员工不会用、上了跟没上一样的ERP,和大龙和高林用低代码开发的应用,扫地大妈都懂得用。
高林表示,根本不用培训员工如何使用,因为员工打开应用后,基本不用填,只需要选,三五秒就能完成记录。
对于龙辉起重,低代码的这些特点很好满足了他们对组织管理和业务数字化的需求。
和大龙说,数据的价值是靠不断挖掘的,用电量、下料量、质检量都能反映生产效率的差别。
如今他就可以根据各种实时数据的动态,调整每个班组、每个人的绩效,五人制班组内每个人的工资相互制约,以达到及时激励。“工人每涨一块钱都有根有据,小班组也更加团结追求更高的效率,工厂整体产值就上去了。”
具体到各个生产场景,数字化后,员工也能更好地把握流程,提升效率和积极性。
对于一家制造业企业来说,生产流程的管理很重要,所以高林整理出了一套完整的生产表单并投入使用,在生产过程中,每个流程上的作业工人只需扫一个二维码,就能将当下的任务数据录入到系统中,生产数据有了完整的记录,后续的追踪统计也变得十分简单。
为了更好地掌握进度,高林特意把质检也融入到上下游工序。在他看来,质检是最能反映进度的一个环节。
起初员工被要求报检,很多人并不乐意,但没多久他们的接受度就大大提升。
一来,如果不扫二维码质检,整条生产线都不计入绩效。也就是说“不质检、不填报,就没有钱”。因此所有工人都按时质检,数据可以实时在线,等到数据收集汇总后,再反馈回智能薪酬系统,计算每个人的绩效工资。
二来,企业把质检数据、承包费、工资绩效关联到一起后,提高了生产效率,这对员工也大有好处——现在龙辉起重员工的平均工资,是当地同类型企业1.3到1.5倍。
三五秒就能完成的动作,却能方便管理和生产,增加收入,何乐而不为?
如今的和大龙,依旧忙碌,不过忙碌的事已经全然不同。
以前他成天在车间里逛,处理各种杂事,现在他的大部分精力只需要放在人事、薪资和战略研判等寥寥几件重要的事上。
如果他想了解具体事务,打开简道云,在后台就能看到各部门、各区域的业务情况,也算是运筹帷幄之中。
龙辉起重的简道云工作台
“如果是按照传统的方式来做,我们企业发展不到这个地步。”和大龙对数字化的效果很是认可。
不仅是他,员工也已经开始用数字化的方式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因为他们也真切感受到了低代码带来的数字化便利。龙辉起重的一位生产副总表示,以前做了多少吨、多少钱,汇总起来麻烦,有时还会遗忘。现在每天每个班组都在线统计,全厂不需要一个统计员,所有数据都很明确,扯皮很少。
所以最初由和大龙与高林两人主导的数字化转型,而今变成了员工根据实际业务场景主动地、自下而上地提需求,他们两人再去开发或调整,员工“反客为主”。
这是低代码对企业更深层的影响,它最终推动了人的思维方式的数字化。
由于低门槛、高灵活性等特点,低代码更能“以事为中心”“以人为中心”,企业中的绝大多数人能更直观地体会到数字化为自己带来的好处,进而从心里认可数字化,日后在工作中遇到新的难题,才能继续用数字化手段高效地解决问题。
正因如此,低代码已经给社会和企业带来了方方面面的影响。
例如今年河南汛情受灾,一个高三学生就用低代码开发,10小时就利用简道云上搭起了物资救援系统,大大提升了抗洪救灾效率,这在以前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还有贵州六盘水十七中,老师、行政、后勤等各种不懂技术的小白,根据自己的业务需求,用低代码开发出了上百个应用,例如老师考勤管理、学生成绩分析、食堂进销存......
而对于像龙辉起重这样的中小型制造业企业,低代码推动了人的转变更是至关重要。
如和大龙所说,中小企业的流程不标准,一万家企业或许有一万个流程,因此需求也各不相同。如果人未转变,很难真正推动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过程中,企业上下一心,才更可能做大、走远。
在中国,像龙辉起重这样有数字化需求的企业数不胜数,而钉钉上简道云这样的低代码平台恰好提供了一个门槛极低却效果极好的数字化机会。
顺利的话,未来几年将是中国制造业很值得期待的几年。
中国制造的实力有目共睹,但还需要升级效率,向智能制造迈进,做到中国智造,继续扩大优势。
在数字化的帮助下,中国许多不起眼的制造工厂也能有质的转变。
如果说中国智造是中国制造业的未来,那么数字化就是通往未来的必经之路了。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金错刀”(ID:ijincuodao),作者:金错刀频道,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