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Michael Mace是苹果和Palm前高管,原载于其个人博客。
10年前,造一个操作系统然后再向OEM厂商发放使用牌照被看做是称霸科技产业的最佳方式 ,人人奉为至理。高手们告诉你,“关键是要建立一个标准。如果你只为自己的设备写程序,那就永远都达不到先平台后授权所能取得的规模,也就永远不会成为行业的领导者。”
Windows的空前成功佐证了这种说法。苹果把MacOS封闭起来,微软则向其它公司发放Windows使用权。微软赢了,所以这条路走得通。然后,苹果先是用iPhone改造了智能手机市场,然后又硬是以iPad变出了个平板市场。突然间,“闭门造车”式发展路线似乎又成了更好的选择。
现在,两大移动操作系统各自拥有了硬件工厂:Google有摩托罗拉,微软则刚刚牵手诺基亚。尽管仍然向OEM做授权,但他们明显感受这是不够的——必须要具备自己做硬件的能力。10年前的黄金法则开始失效了。
今天回头来看,这也算是个惊人的变化了。实在很难找出另一个在10年内就彻底颠覆了基本法则的行业了。到底这对我们来所意味着什么还很难讲,以下只是我的几个初步想法。
软硬件结合真的这么有前途吗?这种方式背后的一个基本假设就是,软件和硬件相结合可以为公司带来更为出色的用户体验(和更高的利润),就像苹果做得那样。但这种假设背后还是有这么几个问题的:
苹果已经占尽了先机。如果肯为那些附加其它价值(设计,应用和品牌等)的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付出额外金钱的用户群体是固定的话,那么我们可以大胆地假设苹果已经抢在所有人面前吞掉了这个群体的绝大部分了。剩下的是那些对价格更为敏感的消费者。这给微软和Google的移动设备部门留下了一种可怕的可能性:和苹果一样高的成本,但却没有苹果一样高的利润。Google有广告业务来抵消这种负面影响。承受着股东压力和投入更多资源的微软可就没多少操作空间了。
软件加硬件真的可行吗?除了苹果之外,还有哪个走软硬件结合路线公司敢说在移动领域的各方面都取得成功了?Palm,黑莓,Danger…苹果开始变得越来越像一个特例。要是执行不到位的话,什么策略也行不通。也许微软应该把资源放在其现有平台战略的优化上,而不是彻底调转船头走另外的方向。但现在已经太晚了,我们应该想想为什么苹果能成功而其它公司不能。
也许是苹果的产品优化由产品经理而不是工程师主导。如果是这样的话,微软恐怕要在组织文化上动一番手术了。Google也是如此,但你觉得这对于Google来说可能吗?
或者天上掉下一个有超能力的CEO来。这正是我的下一个观点…
微软的下一任CEO必须得是超人。
以下是鲍默尔将给他的继任者留下的烂摊子:
这真是个复杂到无以复加的情况。谁可以做到这一切?谁又有足够的自信来尝试?CEO的选择对微软来说将会是关键中的关键,并且选择还真没几个。
微软需要找个合适的对手。在收购诺基亚的发布会上进行的演讲中,微软得意洋洋地讲述如何“在34个不同市场打败了黑莓”。这不是我第一听见微软拿自己跟黑莓比了。我觉得可以适可而止了,因为这就像在马拉松比赛里跑赢死人一样无聊。
阴谋论者应该会爱死这些话。早在这次的收购事件之前,一些塞班的铁杆粉丝抱怨过Stephen Elop是微软送给诺基亚的特洛伊木马:搞垮诺基亚以便于微软收购。但我不认为Elop是木马,因为他之前的诺基亚管理层已经在搞垮公司这件事上做得很好了。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现在,软件加硬件三足鼎立的格局已经形成了,那么会有其它的厂商继续效仿这种模式吗?准确地说,三星会不会也打算为自己找一个新的OS?三星已经有Bada OS了,并且有消息称会和Tizen结合。中国的厂家会感到压力吗?如果他们要行动的话,市面已经没多少OS可买了。或许黑莓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加拿大政府会同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