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人神共奋”(ID:tongyipaocha),作者:人神共奋,36氪经授权发布。
不同的学习方法,不同的学习结果
我特别喜欢引用罗素的养鸡人与火鸡的故事,火鸡一直相信养鸡人是天下最善良的人,天天无偿地给它们食物,而且越接近感恩节大限,它们越这么认为。
这个比喻也可以看成是“终身学习”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
终身学习最大的难点在于都是自学,自学很容易成为自身经验的投射,从而在“自我逻辑”中越陷越深,在错误的方向上越走越远而不自知。
单一维度的学习方法有三种,直觉学习、归纳学习和演绎学习。
不同性格的人,总会有自己倾向性的学习方法,但问题是,如果纯粹靠自学,同一个问题,用这三种不同的学习方法,可能会学出三种不同的结果。
所以,一个终生学习者必然会在某一个时刻,将这三种学习方法融汇贯通,形成“复合学习方法”。
想要理解这种“复合学习方法”,我们首先要分别看一看每一种方法的优缺点。
本文以投资理财为例,因为投资主要靠自学,而投资的方法、理念和渠道又非常丰富,所以从学习的结果上,可以明显地看到这三种不同的学习方法的结果。
在我接触的亲友和客户中,对投资的学习或理解有三种典型的方法:
一位朋友拒绝储蓄之外的任何理财方式,连相对安全的银行理财也是碰都不碰。他说自己小时候,父亲炒股失败被亲戚逼债,上大学时,母亲参加乡里民间集资,结果“会头”生意失败逃跑了,这两段经历给他的印象太深刻了,让他始终对任何“钱生钱”的方法都深恶痛绝。
他的理由也很难反驳:如果银行理财的收益比存款高了一倍多,怎么可能风险差不多?
这第一种就是“直觉学习”,模式是“经验→行动”,就是把生活中的经验直接转化为行动反应,不经过任何思维加工。
“直觉反应”的好处是快,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肚子饿了,看到东西就要吃,危险来了,就要跑,有免费的午餐,肯定是诱饵!
而且有些时候,直觉能绕过一些固有的“认知陷阱”,反而更接近真相,比如从近期的一系列爆雷事件中可以看出,银行理财确实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安全,其底层资产的风险可能非常高。
这一类人往往有很强的直觉系统,比如这个朋友是一位非常优秀的视觉设计师。
但在大部分非艺术类的学习中,这种“直觉反应”的学习方式都会因为忽略前提条件而得出错误的结论。
他对于我“误入”基金经理这个职业就倍感痛心疾首,认为我是A股这个大赌场的“二道贩子”,反复劝我“悬崖勒马”。
其实任何一个国家的金融系统在早期和转折期都会经历一个蛮荒时代,出现各种金融骗局,但不能因此否定投资的意义。投资的本质是按你的风险收益期望,把资金放在最需要它的地方,以获取相应的收益,就跟你的人生需要一份最适合你做的工作,你才能发挥自己最大的优势一样。
只不过对于这个逻辑,习惯“直觉反应”式学习的人是很难接受的。
第二种学习投资的方式,在我的读者中经常看到:
“我观察了你买的这个基金几天,我觉得它不行……”
“我跟踪了你买的这个基金几个月,发现这个基金经理水平太次(其实是一个指数基金)……”
有一个读者跟我说了他炒股票的一个经历:有一次,他按朋友的推荐买了一只股票,结果买了之后没几天股票跌了20%,赶紧卖了。回头又去问那个朋友,结果发现那个朋友跟他的操作是完全相反的,跌了20%之后就开始加仓,过了一段时间,股票大涨。
后来,类似的事又遇到了几次,他就从中“悟出”了一个道理:股票下跌的时候应该买入,而不应该卖出,巴菲特不是说“在别人恐慌的时间买入吗”?
掌握了这个方法后,他还真的赚了几次钱,就在他觉得“炒股其实很简单”的时候,他掉进了一个永远也爬不出来的坑里——乐视。
这第二个方法叫“归纳学习”,模式是“经验→理念→行动”,比“直觉学习”多了一个中间的“理念”——它需要从多次的经验中,抽离出共同的属性,建立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应该说,投资中绝大部分的学习都是“归纳学习”,一个不同寻常的现象出现时,要记得它出现后的一系列反应,以便日后类似事件发生时进行归纳,总结方法。
比如最近的永煤债违约事件,因为国企AAA级债券违约是非常罕见的,所以它往往代表着一些不同寻常的意义,或者带来难得的投资机会,事实上,国企债券或AAA级债券违约并不是头一次发生,它们之前和之后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这些都可以通过“归纳学习”来提高投资水平或发现投资机会。
但对现象进行归纳的方法,并不是严格的逻辑推理,它们不一定是绝对的因果关系,归纳法本质上只是在寻找两件事的概率关系。所以归纳只是学习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研究不同前提下出现该结果的概率。
那位读者并不知道,下跌中补仓的方法,早有人总结出“网格交易法”,对于何时以何种价格补多少仓,都有科学严谨的步骤。
更重要的是,“网格交易法”有其严格的适应对象:要求投资品种有一定的内在价值,但不能过于明确;要求价格在一定区间内震荡,但震荡区间越宽,对资金的要求越高。
投资中,只靠直觉不归纳经验是会亏钱的,但乱归纳经验是会亏光的。
第三种学习投资的方式,就以我为例吧。
我是一个非常崇尚逻辑方法论的人,从1996年开始学习炒股票的第一天起,我就在寻找各种股票理论,从K线形态理论到波浪理论,从跟庄技巧到涨停战法,结果每学会一种理论,就亏一次钱,亏到最后,我在吴敬涟的“赌场论”中彻底迷茫了,难道股市真是根本无规律可言?
幸好此时,价值投资理念开始被国内的投资者认可,我又开始学习巴菲特、彼得林奇等人的理论,终于明白了,不是我太笨,而是我没有找到真正有底层逻辑的方法。
一边学习,一边集资金再战,两年之后,再次大亏而归。
我陷入了更深的迷茫,为什么明明有效的理论,就是赚不到钱呢?
这种学习方法就是“演绎学习”,模式是“理论→理念→行动”,先接受一套完整的理论,再转化为自己的理念与判断,最后指导实践行动。
应该说,这是标准的学科专业训练,我们的本职专业大都要经历这样的过程,它也被证明是最可靠有效的学习方法。
但在投资一类缺少老师引导的自学上,“演绎学习”方法却非常困难。
首先,从主观上说,投资是一个无法简单归因的复杂活动,它有无数理论流派,无法简单的证明哪一派绝对有效,很多方法需要长期坚持,所以很难从短期得到正反馈,又没有老师指导,又没有“正反馈机制”,自学的难度成倍增长。
其次,从客观上说,有效的投资方法需要相应的使用环境。比如价值投资,需要长期投资于优秀的上市公司,而十几年前A股优秀的公司很少,这是我一开始学习价值投资效果不佳的根本原因。到了2010年以后,优秀的公司大量上市,价值投资的方法终于有了用武之地,赚钱效应令其成为最主流的投资方法。
最后,从理论到适合自己的投资理念,不但需要你对经典理论的理解到位,还需要通过实践反复摸索。
所以纯粹的“演绎学习”,效果并不好。
好的方法,一定是三者的结合,我称之为“复合式学习”。
这三种基本的学习方法都有自己的问题:
“直觉学习”的问题是太少思考,沉溺于感官体验;
“归纳学习”的问题是缺少理性的升华,在最浅层次的方法中不断尝试,还容易在黑天鹅事件中遭到重大损失;
“演绎学习”的问题是容易偏执,水平无法更进一步。
自学最大的问题在于环境的封闭性,学习很容易成为自身经验的投射,在重复学习中加深错误认知,就像有人认为A股每一支股票里都有一个庄家,从蛛丝马迹中寻找庄家拉升的迹象,然后对着所谓的“跟庄理论”,越看越像有庄家。
过于依赖于一种方法,必然导致在某一个阶段停滞不前。
所以复合式学习的第一步不在于方法,而在于自己是否形成了开放的学习理念,摆脱单一的方法。
“复合式学习”的第二步是经常同时使用这三种方法。
人有性格,必然有倾向性的学习方法,但像自学这一类复杂的活动,一定要让自己习惯于运用多种方法不断审视同一个问题,不断修正自己的看法,渐渐形成自己综合多种方法的“方法论”。
比如面对手中持股的急剧下跌,“直觉学习”让你根据平时对公司的理解产生直觉的反应,迅速决定是卖出还是买入还是观望;“归纳学习”让你搜索之前发生的类似情况,归纳出后市场各种情况发生的概率;“演绎学习”则从商业逻辑上判断公司的基本面有可能出了什么问题,影响如何,再从投资逻辑上判断各种可能的应对中预期收益与风险的最佳组合。
最后,“复合式学习”就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于不同的学习方法,比较它们的结果,慢慢地形成一套最适合自己的“组合拳”,并让其成为一个自觉的过程,提高决策速度。
现实中,真正的高手,总是在不经意间轻松地做出一个又一个正确的决策,以前你认为这是智慧,是灵感,是阅历,现在我告诉你,这不过是反复地进行“复合式学习”后的境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