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璃语职美人”(ID:crystal_words),作者赵晓璃,36氪经授权发布。
写在前面的话:
根据《2019年职场人年中盘点报告》,揭示了职场人近期的职业状态: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
因为时代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
想想看,从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到1969年互联网出现,再到2009年移动互联网浪潮崛起......随着技术迭代速度的加快,必然给我们的工作及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难怪有人说,这就像一场惊心动魄的赌局,我们是渴望胜利的玩家,世界是公允的裁判。
投射到职场上,很多职场人出于种种原因需要不断地变换工作,想要以此找到和世界的契合点。
温馨提示:凡是文中出现的咨询案例,一律事前征得了当事人同意,并且对于隐私信息做了文学加工与处理;一是出于咨询师保护当事人隐私的职业操守,二是因为每个人的条件不尽相同,不具有普适性,因此,文章只能对问题进行大概的叙述和分析,对于当事人后来的情况不便透露,谢谢各位的理解和配合。
朋友阿宁(化名)最近找到了我,她说她的老公最近被公司辞退了,眼瞅着40出头的一个大男人,如今却不知道还能找什么样的工作!
要说阿宁老公的职场经历,其实非常简单。
阿宁老公学的是电子专业,一开始在车间做技术员,后来觉得车间太苦了,于是就考了管理学的研究生,毕业后来到一家国企,从档案管理做起,慢慢地转到了人事部门任职。
这些年来,由于整个企业效益下滑,阿宁老公的合同正好前不久到期了,单位并没有和他续签,而是给付了一笔赔偿金,让他另谋高就。
家中的顶梁柱突然没了工作,这让阿宁一家的生活水准直线下降。
据阿宁说,老公在职那会儿的待遇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平时一家三口周末出去自驾游再下个馆子很正常,现在一旦没了工作,才发现金钱流失的速度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为了节约开支,全家已经连续几个月没有出去自驾游了,为了省下油钱和停车费,平时能不开车就不开车,吃饭也尽量去菜市场买菜回来做,每天进行开支记录......
望着一筹莫展的阿宁,我想起了之前的一位来访者,老曹(化名)。
老曹原本是在一座三线城市做老师,几年前觉得实在不甘心,便辞去工作只身南下,来到一线城市打拼,没想到运气爆棚,正好遇到了一位多年不见的老同学,在老同学的推荐下,拿下了一份相当不错的Offer,并且一去就着手参与一项重要的项目。
这让老曹喜不自禁,他在公司附近租下了一间单身公寓,开始分期购买自己渴望已久的电子产品。
可好景不长,半年下来,新项目因为现实各种因素没有进展,整个项目组被解散,老曹更是被HR约谈,但不幸的是,老曹的分期贷款还没还完,这样的变动让他始料未及。
“我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老曹感慨说:“只能怪自己社会经验太少,遇到一个好机会就以为后面就此可以一路辉煌下去,谁知道会遭遇如此变故......
老曹说,自己已经好几个月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了,他也不敢回家,更不敢让家人知道他没找到工作的消息,为防止自己就此消沉,他从此进入了“假装上班”的状态——
每天早上他都会来到一家咖啡馆,带着笔记本电脑一坐就是一整天,一方面搜索相关的岗位信息,另一方面也在寻找其他更廉价的租房信息,他不想在上班时间碰到房东,他担心一旦房东知道自己失业的消息,分分钟就要把他赶出公寓,那个时候自己无疑会更加被动......
从我这些年的咨询案例来看,往往人到中年在变故面前容易陷入困顿的群体,往往都在专业或实力上乏善可陈、同时也缺乏危机意识。
或许,对很多人来说,所谓“事业有成”,说的就是“持续获得机会的能力”。
在你20多岁意气风发的时候,你可以仗着自己的年轻和旺盛的精力找到一份工作机会,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年龄的红利渐渐消退,想要在职场中获得一定的选择权乃至话语权,就需要有着和年龄匹配的实力乃至影响力。
通常说来,想要获得“持续获得机会的能力”,往往需要这三种能力。
这里的稀缺,指的是你的专业或能力的稀缺。
这里并不是说,你要学一个偏门甚至冷门的专业,而是在于你在工作中,具备哪些一般人难以迅速学会的能力,这才是关键的核心所在。
就拿写作为例。
要知道,在很多职场环境里,能写是一项非常难得的能力,尤其是写的好的人更是屈指可数。
因为职场写作能力的背后,实则有这几个能力相互作用与支撑:
1)、对所在行业、领域及相关政策的了解与掌握;
2)、长期阅读与思考能力的沉淀与积累;
3)、对语法、遣词造句、段落布局等有着极为娴熟的运用技巧;
等等。
要知道,真正的单位“笔杆子”,往往在组织内部是“不可替代”的,因为这种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也就形成了较高的专业壁垒,即便天资再好的毕业生,若不能沉下心来在行业里浸泡钻研多年,这部分能力也是很难得以切实提升的。
所以,稀缺能力的背后,并不是要求这个人具备多么罕见或新鲜的能力,就是一些大家看起来都能做的事情,真的把它做到了极致,其实就已经是一种极为稀缺的能力了。
如果说第一种“稀缺”路径讲究的是深度,那么第二种“复合”则更进一步,也就是,在一项专业能力之外,再去拓展其他能力,从而形成更大的价值。
比如:
一个人有了强大的写作能力之外,更懂得心理学和广告学,那么TA可以分分钟成为一名文案高手,写出吸引人且转化率高的文案;
如果一个写作能力很强,同时懂市场、懂品牌、懂运营,则可以分分钟变身为市场策划高手,帮助企业策划一场又一场活动,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而如果一个人的写作能力很强,同时TA在课程开发、设计及培训方面经验丰富,则可以设计出写作课程,实现进一步的变现;
等等。
这个能力指的是适应环境和关注变化的能力。
比如,如果你在写作的时候能够多关注行业动态和政策走向,或者能够多关注下其他想要学习写作的群体的诉求,看看这些人的问题在哪里,又该如何通过学习或练习得以提升?以及琢磨这些课程的亮点在哪里,又如何销售出去?等等。
不知你发现没有?
如果你能做到第一点,基本上你在单位或组织里是妥妥的“中流砥柱”,你的能力会在很多人之上,也是老板敬重的角色;
如果你能做到第二点,基本上你可以成为快乐的“斜杠中年”,业余时间可以开拓你的第二职业,发挥余热给社会带来更多的价值;
如果你能做到第三点,恭喜你,基本上如果赶上好的风口,你就可以成为一家创业公司的老板,在未来的某一天,可能会带领其他人一起,共同开创新的天地。
而如果,一个人到了35岁上下的年纪,做事做不到应有的层次,拿着不错的收入却创造不出应有的价值,请务必当心——因为这两个特点恰恰就是“中年危机”人群的普遍特征。
“你必须独自对付,孤独就像电荷一样,你能承受一定数量而不致失去。”——福克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