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2日-13日第五届WISE大会——“WISE2017新商业大会”如期而至。在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商业时代已经来临。我们认为:新商业是从“基业长青”到“基业长新”,从“大而不倒”到“新而不倒”的商业文明的进化。
在过去的一年间,文娱领域的大事件依旧是资本市场和消费市场关注的重点。从市场线下和数据来看:
王者荣耀全年收入超过400亿元,约等于中国电影的全年票房;
陌陌增长的财报飘红的背后总是伴随着下跌的股价;
中国有嘻哈爆红,累积播放量超29亿;
今日头条布局短视频与国际化;豪掷百亿;
国内网络视频用户付费率超过40%,白夜追凶被Nexflix买入;
二次元破壁趋势更加明显,泛用户近3亿人群,B站准备IPO;
网文平台掌阅科技、阅文集团纷纷上市;IP市场加持下网文作家年度收入过亿元。
虽然头部数据亮眼,但实际上从2017全年融资事件数和融资金额来看:文娱行业融资事件数为682起,相较2016年的1357起下降了一倍;而融资金额为599.1亿元,相较于2016年的971.7亿元下跌了近1/3。这个数据一方面说明文娱的资本市场正在趋于冷静,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更多的钱流入了更少的公司,未来只有头部的公司才有生存的空间。
文娱行业的一个核心问题是:流量—变现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前这两件事情相对割裂,认为只要有了流量,变现总是指日可待。现在资本要求越来越高,带着变现基因离钱更近,商业化更顺畅,模式化更牢固的项目才能够得到青睐。可谓:小众逆袭大众,戏精才会吸金。
基于思路的变化,36氪文娱小Team在2017年仍挖掘到了一些小风向并对2018年文娱趋势做了一些预判:
1、直播、短视频的工具化属性正在增强,被应用在更多的场景来提高转化率,比如服务电商和橱窗的场景,淘宝今年“双11”短视频的转化非常可观。
2、知识付费正在覆盖用新的方式覆盖新的人群。以前知识付费是KOL打包式的卖给你一年的内容,让你缓解这些人的焦虑,现在这些内容变得实际化、系统化、工具化。比如说请嘉宾去聊,覆盖新的人群。比如说二三线城市,很多人有更多的时间花在平台上,能够从社交吸取流量。
3、社交游戏兴起,线下游戏向线上化的趋势本质是效率的提高和场景的扩充。比如说抓娃娃,狼人杀,这些社交游戏产品化之后流量的迁移是非常自然的,同时社交属性延长了游戏的生命。
4、二次元,错过网文之后大家都在讲漫画是下一个网生的红利池;国内的漫画相较于日本漫画来讲,虽然内容达到工业化标准有一个初期爆发,后面变现链条上仍然有多环节缺失。而除了漫画内容外,二次元音乐、偶像、演出、衍生品等环节的缺失都是未来文娱领域的蓝海之地。
5、小众文化与线下演出。今年电音节数量相比于去年超过10倍之多,可以看到线下演出市场的兴起以及细分小众文化圈子的形成。线下不只是演出市场,也可以看到线下娱乐都已经兴起。比如室内演出、沉浸式娱乐,第三空间等等。
而我们认为未来新红利是新人群、新内容、新场景。
新人群,我们认为是有新红利的人群,应该垂直于某个圈子,或者是此前没有被互联网覆盖有大量时间的人群。
新文化,国内的审美以前都是单一,没有细分文化圈子,总是讲亚文化。现在出现的小众文化比拼谁能服务好这些圈子再去覆盖影响力,是我们做的。
新场景,今天很多领域都讲到OMO,对于文娱也是这样,我们应该线上线下打通场景获客。同时,线下体验式消费正在与文娱越来越紧密连接。
2018年下一段文娱长什么样子?
我们能够看到的大趋势下移动互联网的初期红利消失殆尽;我们相信未来会出现技术型所带来的新变革,但短期内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是小众内容和细分人群。
小众这两个字本来就是伪命题,真正生命周期长的内容都是来自于小众。去年所有人都认为移动电竞是一个玩笑,一档嘻哈节目不会有这么多人关注,一个APP能有1亿用户,这些去年看来都是不可思议。我们应该找到自己的群体,深耕挖掘自身的价值,这条路才走的越来越宽,钱赚的越来越多。
以前讲的文娱都是讲产品和流量,以后应该讲体验和内容。
以前总在讲爆款,以后应该想如何打造精品。
以前总在想获客,以后应该看重的是留存。
—————————————————
关于昨天、今天以及明天的文娱行业,如果您有更多想讨论的,欢迎联系永远在这里并关注文娱行业每一点振动的文娱组小team微信:
彬萌:271117809
Mandy:diediebuxiu002
咏玲:1800130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