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子将成为所有企业组织数字化社群的运营平台,让各行各业可以打造自己专属的社群,实现高效、透明的私域流量运营”,在昨天举行的钉钉5.0新品线上见面会中,阿里钉钉CEO陈航(花名无招)发布的这一新产品被视为全新版本的一大亮点。
无招放出的大招“圈子”被定位为私域流量运营平台。从这样的定位中不难发现,钉钉在进入5.0时代后将不仅协助企业内部的组织文化共创,还会把触角伸向上下游合作伙伴、学员、门店和粉丝等外部主体。
作为在线教育内容提供商的秋叶PPT正从这一变化中受益。其创始人张志在见面会上分享了一组数据:“用了钉钉圈子后,完课率可以达到80%,群活跃同学占比超过了70%。”张志用“出乎意料”四个字来形容将圈子接入在线教育后达成的效果。
回望过去五年钉钉的发展轨迹,你不仅能发现它带火了在线办公市场,更能从它的变迁中发现“在线办公”的内涵出现了变化。
眼下,其不仅仅是组织内部加快效率的工具,而是开始被当作企业应对外部商业机遇与挑战的平台。伴随这一变化的,是近年来快速膨胀的用户和市场规模,以及越来越多的同类竞争者。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爆发让不少企业难以如期复工,远程办公成为折衷之后的选择,而这无疑促发了在线办公市场的狂飙突进。甚至,大量企业以外的其他组织也开始成为钉钉的高频使用者,例如疫情爆发期间的教育系统。
不少学校响应“停学不停课”的号召,决定将课堂搬到线上,支持多人协作办公的钉钉自然成为了选项之一。而这直接激化了小学生们与钉钉间的“矛盾”,这场在过去看来异常奇怪的遭遇战,其结局是不想上课的小学生为钉钉猛打一星、钉钉在B站发布在线求饶视频告终。
其实,这场特殊“战争”背后反映的不过是一个确定性的趋势,即在线办公在当代社会的重要性正促使它日益成为一种全民级的现象。受这一浪潮影响,已经五岁的钉钉也从原本的市场边界中突围,成为拥有新定位的“全民钉钉”。
作为一种特殊组织,经营压力巨大的企业对提升内部效率向来执着。这也使得企业经营者往往愿意积极采用新技术尽速完成组织的IT化改造,包括ERP、HRM、CRM等系统开始成为企业标配。
但与海外相比,中国企业组织的IT化改造程度显然有着不小的差距。这既是企业现代化管理能力仍需提高的佐证,同时也成为催生钉钉这类线上办公应用出现的动因。
“中小企业的IT化都没完成,我们希望通过钉钉让中国的中小企业直接进入云和移动的时代。这样,中国企业在创造力方面就会真的跟欧美企业比肩”,一段名为《钉钉在路上》的内部影片,用了钉钉CEO陈航(花名无招)在创业初期向团队成员解释愿景的视频。
让中国企业实现弯道超车,直接进入“云和移动的时代”也成为钉钉1.0版本的主要诉求。
随着社会整体跃入移动时代,在线办公需求开始出现根本变化。线上线下协同变得更加重要,它不仅是对应移动时代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是让企业组织在商业竞争愈加激烈的境况下能够更敏捷地响应各种变化。
尤其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传统的学徒制、工坊制已经适应不了时代发展的脉络,尽快通过引入在线办公系统加强管理成为当务之急。2014年5月开始入驻“创业圣地”湖畔花园的钉钉团队,想要做到的正是这样的事情。
现在回望1.0版本不难发现,其不仅只是单纯地解决了部分线下办公需求移动化的问题,例如推出企业通讯录、企业群、电话会议、澡堂等功能。更重要的是,它开辟了一个纯粹专属于办公的社交场域,而这也是让钉钉被调侃偶尔“反人性”的根源。
“有的人将生活工具当办公工具,觉得边工作边玩游戏、聊天闲散轻松很好。他搞不清楚这样下去集体会崩溃掉的”,陈航在接受36氪采访时这样说道。
事实上,这成为了钉钉在一众强势社交平台的夹击中,带领在线办公应用快速突围的原因——类似每条信息标注“已读未读”这样的功能显然不是瞄准让社交轻松愉悦的目标而去,而是希望能够切实提升组织的沟通与运转效率。这是在线办公需求的特殊所在,效率是支撑这个社交场域最关键的指标。
也因为同样的原因,钉钉2.0版本在提升效率上进行了新一轮的迭代,推出C-Mail(钉邮)、C-OA(钉应用)、C-Space(钉盘)三大模块。其中的“C”指的是“Communication(沟通)”,从字面意义上就能看出,钉钉2.0版本更加强调企业内部的合作协同。
例如钉邮在邮件往来上也引入了“已读未读”、“邮件DING”、“邮件参与人电话会议”等功能,使得沟通进度可追踪可推动;而钉应用则将审批、公告、日志、日历管理等功能全面线上化,钉钉由此具备了覆盖日常组织沟通与管理中绝大多数环节的能力。
从钉钉1.0到2.0,不难发现提升组织现代化管理与运营效率,成为在线办公软件在初期的变化主轴。
眼下,当我们回望几年前的在线办公图景,并将它拿到与现在的在线办公市场纵向对比时,大概很容易得出“这是两个迥异的世界”的结论。
正如无招所说,在早期,钉钉这类在线办公软件的孕育和孵化,是为了填补中国企业在内部组织管理能力上的短板。但随着在线办公市场渗透率的稳步提升,这一赛道的主要玩家开始寻求拓展边界。
所以,你会发现钉钉这类在线办公应用的覆盖范围正在发生变化——它不再仅仅局限于企业内部和线上软件服务这些狭窄的领域。相反,钉钉开始在已有业务的基础上寻找更多的可能性,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商业社会发展,这一思路也催生了钉钉后续发布的3.0版本与4.0版本。
2015年9月,在2.0版本发布后的第16个月,钉钉3.0版本正式对外发布。实际上,可以将3.0版本视为一个全新阶段的开始。按照钉钉官方的解释,3.0版本的最大更新是“提升企业基于云和移动互联网的内外协同能力”。
从1.0和2.0的提升内部管理效率,到3.0的提升内外协同能力,钉钉将视野从企业内部延展到企业外部,这一视角的转移带来的是呈倍数提升的商业价值与潜在用户规模。
在3.0版本中,无论是智能办公电话还是外部联系人这些全新功能都直奔内外协同的目标而来。例如智能办公电话就将每位员工的手机变成公司座机,当企业申请虚拟总机号码后,企业员工用钉钉向外拨打电话时就将显示虚拟号码;而当对方回拨时,钉钉也能智能识别并对接相应的员工。这样的功能不仅让企业对外沟通不再受到地理位置上的限制,还确保了员工工作与日常社交的严格区分。
事实上,随着产业分工的愈加精细化,企业内外沟通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在线办公如果仅仅只处理内部沟通不能满足企业需求。陈航曾用“呼吸”呼吁企业同步重视内部沟通和内外沟通,只有通过一呼一吸间的精妙配合才能使组织达到旺盛的生命力。
如果说3.0版本打破了内部与外部间的隔阂,那么4.0版本则是实现了软件与硬件的融合。在钉钉4.0的发布会上,最亮眼的变化是其推出的三款智能硬件产品,包括M2智能前台、钉钉投屏与智能无限路由器。
钉钉碰“硬”率先推出的三款设备,分别对应着企业最重要的几个线下办公场景:打卡、视频会议与上网。当钉钉前几代版本将企业的线下办公业务带到线上后,4.0版本开启了一条全新的路径,即让线上反哺线下实现充分的线上线下融合。
毕竟,当企业还继续采用聚集办公的形式时,工作过程中的部分场景就始终无法被线上完全覆盖。如果不推进线上线下的融合对接,那么办公场景中仍将有数字化“盲区”存在。当我们身处于5G技术创造的IoT大环境下时,智能硬件进入线下办公场景无可避免,4.0版本的抢先布局让钉钉这类办公软件足以成为未来维持企业运转的基础设施。
从去年底至今年初,Zoom、Slack等在线办公公司的股价在海外迎来了一波飙升,这背后反映的是全球投资者已经充分关注到潜藏在这一市场背后的强劲刚需。
但刚需并非天然就有,从本质上说,是以钉钉为代表的在线办公应用们不断尝试打破各种边界,才让它们成为了企业运营不可或缺的一环,推动了需求的不断激增。在钉钉1.0到4.0版本的变革路径中,很容易就能发现这样的演进逻辑。
2019年6月底,钉钉对外披露了一连串关键数据,包括用户数突破2亿,企业组织数突破1000万。这样的成绩放在钉钉刚创业的五年前,几乎不可想象。
当时陈航率领的团队仅有6人,到当年底才勉强扩充到50人的规模。最初,团队虽然走访了大量中小企业实际了解需求,但即便如此也难以完全摸清这个全然陌生的领域。然而,仅仅只用了五年时间,钉钉就成长到了现有的规模。
在这背后,实质是中国企业级市场在近年来的快速膨胀。或者说,钉钉的快速发展也是中国企业办公市场狂飙突进的一个镜像。
在钉钉5.0版本中,你能看到在线办公市场未来拥有的广阔前景。从去年到今年,无论阿里巴巴还是腾讯这样的互联网巨头,不约而同地都对toB市场投入了巨大的注意力,驱动战略关注点变化的动因不过是这个市场越发重要的现实。
除了已经成为舆论焦点的“圈子”之外,钉钉5.0的这场发布会还对外宣布将新增“在线办公室”功能。全新升级的这一功能将提供文档空间、钉钉项目等多款高效协作套件,帮助实现文档在线编辑、数字知识存储、多人在线协同等目标。另外,包括最高支持302方同时在线的视频会议等功能也让在线办公业务覆盖的服务更加多元。
在线办公应用的日臻完善对遍布中国各地的大型或中小企业来说,意味着离现代化管理能力和组织智能升级改造又更近了一步。
实际上,中国仍属旺盛的创新创业活力和日趋完善的商业生态,也扩增了在线办公市场的基础大盘。而从内部管理、内外协同直至最终的销售转化,企业同时对数据化驱动所有环节产生高度兴趣。在这样的观念驱使下,各环节业务开始高度整合,最终钉钉这样的在线办公平台就成为了其中的关键连接点。
尤其是在疫情这样的突发危机之下,它对于企业的不可或缺性显得更加淋漓尽致。所以你能看到,在百工百业中的渗透率显著提高成为不可逆的趋势。
观察钉钉从1.0到5.0版本的迭代思路,可以看到在线办公市场的重要性已经从企业延展到更为广阔的其他场景中。从全民健康到在家上课,钉钉在疫情中被社会大众广泛认知的速度之快令人始料未及。
内部圈、在线教学圈、商业交流圈、社群运营圈......在历数了各种各样可能在钉钉上搭建起来的圈子模式后,无招提到钉钉圈子“将没有非常明确的用户群界限,不同行业、不同群体都可以用钉钉圈子来进行社群的数字化运营”。
这无疑会推动钉钉加快迈向“全民钉钉”的步伐。
微信向左,钉钉向右。五年前,在QQ、微信几乎垄断日常社交的状态下,钉钉的六人创始团队选择了一条陌生且迥然不同的路径。从那刻开始,眼下的“全民钉钉”与被它带火的中国在线办公市场,于大浪潮裹挟下猛进的故事轨迹,或许已是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