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 在线作图 > 小黄脸、搞怪图与满屏烟花:当我们玩表情包时,我们在玩什么? >

小黄脸、搞怪图与满屏烟花:当我们玩表情包时,我们在玩什么?

转载时间:2022.03.15(原文发布时间:2021.01.28)
163
转载作者:36氪企服点评小编
阅读次数:163次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全媒派”(ID:quanmeipai),作者:腾讯传媒,36氪经授权发布。

在微信新发布的8.0版本中,基础表情的升级首先被用户感知到。会动的小黄脸、满屏的烟花以及能让屏幕抖三抖的炸弹,吸引了许多网友在群聊里斗图。

从简单的静态Emoji,到各式搞怪、浮夸的动态图,表情包已经成为网络语言的一项重要元素,以及线上交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就来简要梳理下表情包的演变史,提出四种理解表情包的维度。和你一起深入认识表情包这种特殊媒介的流行,并对“表情包热”“斗图”等现象做出理性的思考。

表情包演变简史

表情包的鼻祖:字符集表情

1982年,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法尔曼教授敏锐地注意到了利用互联网交流的“小障碍”。当时的互联网媒介尚未成熟,仅能用纯文字进行交流,因而交流双方无法判断文字消息背后的情感色彩。为了避免发生误会,法尔曼教授以计算机ASCII码表中的字符集为素材,提出用“:-)”表示开玩笑,用“:-(”表示发言需要被严肃对待。[1]

于是,作为文字交流的情感注脚,最原始的字符集表情诞生了。

随着互联网的全球化普及,字符集表情在日本实现了更新换代,其中最具标志性意义的就是“颜文字”的发明。颜文字摆脱了ASCII码表的束缚,广泛将数字、英文字母、标点,甚至日语中的平片假名为己所用,造出了更为立体、可爱且丰富的颜文字表情。

与初代字符表情相比,颜文字无疑具有着日本动漫鲜明的“萌系”特色。

小黄脸、搞怪图与满屏烟花:当我们玩表情包时,我们在玩什么?

颜文字。图片来源于网络

小黄脸时代:Emoji的风靡

1999年,Emoji的问世意味着表情包发展到了新的历史阶段。Emoji脱胎于颜文字,由当时供职于日本电信电话公司(NTT)的设计师栗田穰崇(Shigetaka Kurita)创造。有感于颜文字丰富的情感表达功能,栗田穰崇在帮助公司开发手机系统的过程中制作出了176种Emoji,据他本人所述,其灵感来源就是希望“让一条简单的消息变得人性化”。[2]

最早能使用Emoji的是2003年NTT推出的DOCOMO501i系列手机。后来,Emoji被苹果公司植入到IOS输入法,于是迅速风靡世界。我国的QQ、微信、微博等通讯类、社交类软件以及各大输入法等也陆续将Emoji植入并加以改造,成为了今天网友们熟悉的“小黄脸”。

2015年,“喜极而泣”的表情上榜《牛津词典》年度词汇,宣告着小黄脸已成为当下人类的日常交流语汇。

小黄脸、搞怪图与满屏烟花:当我们玩表情包时,我们在玩什么?

2015年《牛津词典》年度词汇:喜极而泣。

斗图时代:搞怪类gif的你来我往

最早的图片表情包已不可考证。但可以想象,当网络媒介进化出传送图片这一功能后,以图片传递信息、表达情感的现象必然与之相伴而生。

给国内早期网民留下深刻记忆的,是2003年QQ推出的“QQ秀”。用户可以在个人信息一栏DIY自己的卡通形象,从相貌到服饰,从背景到表情,国内网民第一次体会到以图像彰显个性的成就感。

小黄脸、搞怪图与满屏烟花:当我们玩表情包时,我们在玩什么?

QQ秀形象。图片来源于QQ秀官网

而具体到聊天中运用的表情包,还可以关联到风靡一时的“暴走漫画”(Rage Comic)。暴漫系列,以粗糙的简笔画形式呈现出极其夸张的表情,大都表达着愤怒、不屑、讽刺等情绪,颇具“网络丧文化”特质。该系列经“王尼玛”团队的传播进一步流行,并成为一种表情包风格。

此后,搞怪类的图片类表情包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有被称为“表情三巨头”的姚明、花泽香菜、金馆长的“魔性”笑脸截图;有来自中学语文课本的“杜甫很忙”系列;有取材自影视剧《还珠格格》的“尔康脸”、“容嬷嬷脸”;还有一系列源于韩国综艺《超人回来了》中萌娃宋民国的表情动图……

小黄脸、搞怪图与满屏烟花:当我们玩表情包时,我们在玩什么?

网友们常用的搞怪类表情图

2015年前后,4G网络的普及进一步将图片传输的成本大幅降低,这也使年轻群体在微信群、QQ群中的“斗图”现象(即单纯以表情包开展的狂欢式聊天)一度成为了网络交流的必需品。发展至此,表情包已然冲破了表意传情的单一功能,而已然是不同群体间日常娱乐、情感维系,甚至是资本变现的重要方式。

2021年1月21日,微信8.0版本发布,“微信黄脸表情会动了”话题一跃升到微博热搜榜首,引发新一轮关于表情包的热议。

关于表情包的多种话语

回顾表情包的演变史可以发现,随着技术的变革与媒介化交往的深化,表情包背后蕴含的社会、文化意涵也不断变化。它既可以是文字的情感注脚,也可以是彰显个性的标签,既可以是网络狂欢的象征符,又可以是创造价值的符号资源。

那么我们可以如何理解表情包这一文化媒介呢?

补充与述情:作为工具的表情包

表情包最原始,也是最朴素的功能,就是为了辅助文字传播,实现更完美的交流。

纵观人类媒介史,每一次媒介技术的更新迭代都会引发人们对“天使般交流”的幻想。这种技术乐观主义情绪在电报媒介发明后尤为凸显。电报的发明第一次突破传播的物质性基础,似乎让单纯的精神性交往成为现实。因此,电报在当时甚至被赋予了宗教意涵,人们认为它的出现是“上 帝的旨意”,为的是帮助人类实现心心相通的交流幻想。

互联网发明伊始,作为交流的媒介,其潜力尚未被充分发掘,因此才会有法尔曼教授利用ASCII码表制作第一个“表情包”的创举。但也正是初代互联网的诸多不成熟因素,激发着人类将其改造成一个“完美交流媒介”的动力。而表情包极具活力的演变史,恰恰是这种努力最鲜明的注解之一。

不过,与电报时期不同的是,互联网时代出现的表情包,代表着两个时代的人们截然不同的“美好交流”理念。人们之所以为摆脱身体束缚的电报技术欢呼雀跃,其蕴含的潜台词是,肉身是完美交流的障碍。这种轻身体而重精神的思想,甚至可以从柏拉图思想中“灵魂与肉体之争”那里找到源头。

而随着20世纪哲学、社会学思想脉络的演变,人们愈发认识到身体在交流中不可忽视的意义。虽然身体所代表的他者性是心灵难以相通的根本原因,但身体本身作为表意媒介,承载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具有基本的情感传递功能。

因此,表情包的出现是一种身体的回归,也就是将缺位的身体符号拉回被媒介消解的交往空间中。从暴走漫画到各种影视人物gif,再到会动的小黄脸,无论是表达愤怒还是喜悦、无奈抑或惊讶,表情包的发展始终如一地包含着人们对更完美、更和谐、更准确交流的愿景。

仪式与解构:作为狂欢的表情包

当静态的表情包进入动态的传播状态时,则是一场颇具仪式性与颠覆性的狂欢。

如前所述,表情包未进入交流状态时,本是作为交流的辅助工具而出现,其承载的是制作者完美交流的愿景;而表情包一旦处于传播中,表情包就超越了信息传递的意义,进入一场以传播本身为趣味的网络狂欢之中。

表情包的传播为什么容易引发“斗图”这样的网络狂欢?要回答此问题,还要回到“狂欢”现象本身。“狂欢”一词源于“狂欢节”,后者是一项极为古老的人类文化现象。最早的狂欢节源自公元前7世纪古希腊的“酒神节”,经古罗马、中世界、文艺复兴时期的演变流传至今。

俄国著名文艺理论家巴赫金是最早对狂欢现象进行系统化梳理的学者,并提出著名的狂欢理论。该理论用“狂欢式”来描述狂欢节的总体特征,并将其分解为以下三点:

其一,全民性。以古希腊祭祀酒神狄俄尼索斯的“酒神节”为例,城邦居民在祭祀酒神活动结束后,无论男女老少,都会全民参与到这场载歌载舞的狂欢游行之中;

其二,仪式性。在狂欢中,所有人都会带上一副精美的面具,并在节日期间推举选定一位“国王”,再在插科打诨中对其进行加冕和脱冕;

其三,颠覆性。狂欢节中的人们抛弃了现实生活中的阶层、性别、年龄之限,创造出一个超越了现实生活的“狂欢世界”,并在狂欢中以非理性的态度颠覆现实生活的惯例。

流行表情包的传播正是一场线上的狂欢节。首先,移动媒体的普及与网络社群的发展使表情包传播的“全民性”具备了可能,表情包制作的低门槛又为表情包生产的“全民性”创造了机会。

其次,强连接的网络社群具有强大的组织力与号召力,使表情包狂欢不满足于混乱无序的自娱自乐,而是可以演化为一种仪式性的表演行为。例如2016年发生的“帝吧出征事件”,便是这种仪式化传播的明证。

最后,表情包狂欢从内容到形式都彰显了其颠覆性。内容上,表情包是对原有素材意义的颠覆;形式上,狂欢本身又是对日常生活交流模式的颠覆;情感表达上,丧、气愤、玩世不恭等通常被认为是“负面”的情感,同样得以大胆地表露,并在此过程中实现个体对现实生活语境的超越与摆脱。

认同与区隔:作为象征的表情包

“用什么样的表情包,就是什么样的人”。当制作表情包的素材愈加丰富、门槛逐渐降低时,表情包也开始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

表情包发展至今,丰富的数量与种类使其足以成为一套庞大的符号体系,反过来定义着使用者的身份,进而形成了不同群体之间的认同与区隔。群体的划分,最终是为了获得每个个体的群体认同感,增强自身的信任感、归属感、安全感和支持感。

最早造成这种认同与区隔的,是不同的网络界面与平台。例如早期的各大论坛与贴吧,这些平台纷纷创造出了专属于自己群体的表情包以示“地界”。最典型的案例有猫扑的“包子”表情符,这套表情符由一系列不同编号的“包子”组成,每一个都代表不同的意思。因此,用户掌握越多“包子”表情符,就意味他是猫扑论坛的资深用户。

小黄脸、搞怪图与满屏烟花:当我们玩表情包时,我们在玩什么?

猫扑论坛不同编号的“包子表情符”

随着越来越多基于影视、动漫、流行文化的表情包出现,表情包对群体的划分突破了特定网站、论坛的“地界”,开始创造出一个个基于文化标签的“亚文化共同体”。同时,这些小共同体的内部同样会产生兴趣与流派的分野,继续细分出更小的文化共同体。例如“二次元爱好者”这一身份下,仍然会根据特定的动漫分为“火影迷”“海贼王迷”等诸多类型。

除了作为文化共同体的象征,表情包还是一种代际的标签。受现实关系的影响,不同代际的群体内部更容易发生互动,并在互动中约定俗成一套常用的表情包,由此呈现出表情包的代际间特色。这种特色最终演变成为一种有意的区隔。

最典型的案例莫过于年轻群体对“中老年表情包”的吐槽。年轻群体调侃“中老年表情包”形式单一、颜色艳丽、内容呆板,实际上是一种对自身群体文化审美优越性的标榜。即便现在“中老年表情包”已经被许多年轻人使用,成为一种“另类的时髦”,但“中老年表情包”这个人为制造的标签,本身就足以体现出代际之间对文化资本乃至话语权力的争夺。

生产与消费:作为资源的表情包

当表情包进入文化产业体系中,则成为能够创造价值的资源。最简单的变现模式,就是原创表情包的付费使用。

目前微信、微博、QQ等社交平台上除了带有系统默认的表情,还为表情包原创作者提供“表情包商店”,通过设置付费门槛实现使用价值的变现。

此外,表情包不仅有其使用价值,作为文化标签的表情包往往具有更大的符号价值。“符号价值”的概念最早由法国思想家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一书中提出,他认为,商品作为符号的意义在二战后的资本主义社会十分凸显,甚至商品的符号价值已经取代使用价值,成为流通于市场的新资源。消费社会理论虽旨在宏观层面的社会批判,但不可否认的是,正是鲍德里亚最早指出了符号意义可以作为一种资源,拥有着强大的变现能力。

符号价值的概念后被引入到文化产业理论中,成为IP营销的底层逻辑。如此,就不难解释为什么诸如Emoji、星巴克、杜蕾斯等商业品牌,甚至是博物馆都争相推出原创表情包了。因为作为品牌标签的表情包,不仅是一种间接的口碑营销,同时还能让各类品牌与IP代表使用者言说其价值观、彰显其个性。

到上面这一步,表情包的价值潜力仍未被充分挖掘。各大品牌创造出独特的表情包标签只是其盈利的第一步,真正彰显表情包符号价值,同时也体现出各商业公司文化产业创新能力的,是表情包符号资源的进一步利用。

这种利用包括表情包的周边衍生品。如表情包巫巴多联名飞时代出品的“不鸭鼠标”、Line Friends推出的联名款眼镜等;此外还包括表情包IP的附带价值挖掘。如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营销团队以电视剧为素材制作了一系列相关表情包,通过演员在微博的宣传,借势吸引话题流量。

对表情包现象的冷思考

关于表情包多种话语的探讨,让我们理解了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媒介文化现象。“表情包热”,热有其因。但表情包的流行而催生的诸多问题同样值得重视。

理解的桥梁,还是交往的藩篱?

作为沟通工具的表情包,真的如人们所期待的那样,帮助人们实现了更完美的交流吗?

中国人民大学彭兰教授指出,在沟通中运用表情包,除了是一种拉近双方关系、体现亲和力的“柔化性表演”,用时还有可能是一种基于群体压力而不得不做的“伪装性表演”与“夸大性表演”,甚至还常常是一种迫于社交压力、为了避免尴尬的“敷衍式表演”。[3]

所以我们不得不思考的是,表情包为交流带来的到底是压力还是解放?

狂欢的红线

表情包的狂欢带来的一系列失序问题同样值得警醒。

2017年,关注中国幸存“慰安妇”的纪录片《二十二》上映后,不少网民将纪录片中老人的形象制作成了表情包,引发众怒;前些日子流行于网络的“儿童软色情表情包”也受到公众不齿。

凡此种种,利用表情包将严肃的历史性事件娱乐化、践踏社会公德与法律的行为频频出现。这不禁让我们反思,如何能避免表情包的狂欢滥用沦为枉顾伦理道德的娱乐与宣泄?这是所有使用表情包的你我都需要警觉的问题。

彰显个性,还是制造共性?

表情包作为群体与个人的标签,到底是该主动选择,还是被动的接受?

当表情包的制作与传播,已经不满足于个人情感的表达与趣缘群体的“圈地自萌”时,带来的将会是符号体系对个人价值观的支配和不同群体间的“割据”。特别是各大品牌纷纷利用表情包这种符号资源创造价值时,表情包标签所蕴含的丰富意义将被进一步窄化。由此是否会引发由“商品拜物教”到“表情包拜物教”的异化现象,结果不得而知。但显然,这一观点,正是鲍德里亚早就想向全人类发出的警示。

参考链接:

1.闫莹.(2017).从字符集到表情包:网络表情符号的演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兰州大学).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name=CMFD201801&filename=1017715040.nh

2.YOHO!:与绘文字始创人栗田穣崇之对谈.

https://www.sohu.com/a/18042946_103293

3.彭兰.(2019).表情包:密码、标签与面具.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1),104-110+153. doi:10.15896/j.xjtuskxb.201901012.

4.传媒实验室:表情包编年史:对主流文化的一种对抗式解读.

https://mp.weixin.qq.com/s/t4s4zB-CTz3pmxhFKYuwlQ

[免责声明]

资讯标题: 小黄脸、搞怪图与满屏烟花:当我们玩表情包时,我们在玩什么?

资讯来源: 36氪官网

36氪企服点评

在线作图相关的软件

查看更多软件

行业专家共同推荐的软件

限时免费的在线作图软件

新锐产品推荐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