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忧外患下,亚马逊的无人机配送面临折翼

三易生活
+ 关注
2022-03-29 19:34
742次阅读

随着此次疫情的反复,也让电商企业与物流行业巨头正在探索的无人机配送,又一次走到了台前。不久前,美团与SIC超级总部中心联手,使得全球首个无人机配送商圈将即将地深圳,用户只需在家中打开美团App,最快10分钟即可拿到由SIC超级总部中心发出的即时配送商品。 

内忧外患下,亚马逊的无人机配送面临折翼

自2017年就开始对无人机配送进行探索的美团,如今终于迎来了这一业务即将落地的时刻,但比美团更早提出无人机物流的亚马逊,其Prime Air无人机送货业务可能将面临搁浅。日前根据《连线》杂志的报道显示,亚马逊Prime Air项目的近百名员工已经离职,项目组其他工作人员也被分配到了另外的项目中,再加上动荡的管理团队、宣传视频已从YouTube上默默下架,也几乎意味着这个计划在2019年上线的项目,落地或将变得遥遥无期。 

作为一家市值已经达到1.71万亿美元的互联网行业巨头,亚马逊Prime Air项目的失败看起来是如此的不真实。根据此前官方公布的信息显示,期可以在输入收货地的GPS坐标后,无人机就能直接起飞运输商品,到达目的地后再卸货,然后再自动返回库房,能够将一整套流程压缩到30分钟内。时任CEO的贝索斯曾表示,“我们将用它寄送重量小于5磅(约2.26千克)的物品,服务范围将覆盖86%的品类”。 

内忧外患下,亚马逊的无人机配送面临折翼

对于亚马逊而言,使用无人机配送无疑将是“降本增效”的重中之重。身为全球知名的电商平台,亚马逊物流部门在全球范围内有着超过六位数的员工,而这一庞大的物流团队也正是亚马逊能够将商品快速运送到全球各地的关键所在。然而,近年来其与物流业务员工之间的关系极为紧张,甚至罢工的新闻也不绝于耳。 

特别是在当下,自动化的无人机配送网络除了能够帮助亚马逊降低物流成本外,无疑也契合目前疫情常态化的现状。受到此次疫情的影响,无接触配送已经受到了相当多消费者的青睐,特别是对于人口较为稀疏的地区,使用无人机配送明显也更加简单高效。 

内忧外患下,亚马逊的无人机配送面临折翼

既然无人机配送看上去似乎前景不凡,可为何亚马逊的Prime Air会走到“内部崩塌”的状态呢?有观点认为,其中最直接的原因或许就是Prime Air前员工口中的“项目管理混乱”。早在2019年末,Prime Air项目就开始出现大规模的人事变动,在一个月内甚至出现了3位不同的经理,并且在去年3月,亚马逊方面用波音前高管David Carbon代替了领导Prime Air项目7年之久的Gur Kimchi。 

但问题在于,David Carbon这位被认为在飞机制造和组装领域有着更为丰富经验,也能更顺畅地与监管部门沟通的前波音高管,或许对于政府关系更加擅长,但对无人机所需要的人工智能方向不甚了解。最终,也使得这一项目出现了外行领导内行的情况,而Prime Air前员工也抱怨到,“我们永远无法向经理寻求任何关于项目中技术细节的帮助,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如何帮助我们。” 

内忧外患下,亚马逊的无人机配送面临折翼

该项目始终处于“有组织的混乱”状态,也正是Prime Air项目前雇员向外界描述的图景。当然,不同于直到去年秋天才取得的美国FAA许可,Prime Air在英国的分部自2016年开始就拥有同样的许可和进行试飞的能力,因此在外界看来,其从始至终都没有解决无人机配送的客观问题,可能才是一切的关键。 

老生常谈的安全性无疑是第一个难关,目前,无人机在中远程的支线运输上已经逐渐成熟,国内的顺丰和京东也都有着商业化项目落地。但在直面消费者的末端,也就是通俗意义上的“最后一公里”中,安全性则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内忧外患下,亚马逊的无人机配送面临折翼

随着无人机相关技术的发展,安全性问题已经可以通过多套飞行控制系统来解决,就好像双发飞机比单发更加安全一样。通过更高的冗余、配备多套飞控系统、多个电机则能够保障在遇到突发情况时,无人机还能够安全运转。不过Prime Air这种面向消费者的无人机配送服务,无人机本身的安全性即便足够,也可能依旧架不住人类居住区复杂的电磁环境,而此前就曾有消息源曝光后Prime Air出现过坠机,或是无故降落在树上等问题。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使用无人机真的可以节省成本吗?尽管无人机配送确实能够节约人力、配送和仓储成本,但这一技术想要实现上述效果,首先则需要大幅的投入。要达到高效的无人机配送,对无人机本身的稳定性、可靠性、避障性能、飞控处理性能的要求都很高,但这一些研发工作显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看到成效的。并且就目前来说,无人机的有效载荷和续航时间都还不高,例如大疆最新的T30无人植保机最大载重为40kg,并且在最大喷洒起飞重量下悬停时间仅7.8分钟,而这款无人机的标准套装售价高达52999元。 

内忧外患下,亚马逊的无人机配送面临折翼

当然,在载荷有限的情况下,提升无人机配送服务的价格是合理的。但可能光有无人机还不行,在人工智能技术远未成熟时,无人机同样也需要人来操控,而无论是中国、美国,还是英国,对于商业无人机操作员都有着一定的要求。 

在国内,根据民航局的管理规定,起飞全重大于7千克的无人机,驾驶员必须持有民用无人机驾驶员执照。美国FAA则规定,普通飞手必须要让无人机始终处于视线范围内,只有获得特定资格的飞手才能获得越过障碍物操作的权利。而英国相关管理机构规定,以商业身份操作无人机需要获得PfCO(商业运营许可),但获得这一资格的操作员培训则相当繁琐。 

内忧外患下,亚马逊的无人机配送面临折翼

再结合当下无人机载荷普遍不高的现实,即便无人机配送效率比人工配送要高,到只要没有高出一个数量级,其稳定性和经济性整体来看。与人类配送员还有半斤八两之间的差距。 

所以在内有管理混乱之忧,外有配送效率和经济性的矛盾,以及安全性这一避不开的障碍下,亚马逊Prime Air呈现出迟迟拿不出落地产品的状态,也就不足为奇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三易生活”(ID:IT-3eLife),作者:三易菌,36氪经授权发布。

0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关注 36氪企服点评 公众号
打开微信扫一扫
为您推送企服点评最新内容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