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富士山间的风吹过:适老化社区案例分析(日本篇)
作者
陆诗雨 腾讯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郭静怡 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新区样板-日本藤泽智慧城:
物联网泛在的适老社区
日本深度老龄化的大背景,是藤泽智慧城从理念到落地都无法回避的问题——30%的藤泽智慧城购房者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1]。
在藤泽社区,小到一个插座,大到一间浴室,都集成了健康智能家居产品,并依托健康管理数据链为老人提供更体贴的服务。比如,智能马桶可以进行体脂、尿液检测,能够检测血氧、心电和心率,与健康一体机实现智能物联,共享健康检测数据并在手机上显示,让身体状况可视化。
从适老化的角度,我们先一起来看下藤泽社区中有哪些魔鬼细节?
1. 为老人带来富士山的微风
比起空调送风、暖气取暖,东方老人可能更倾向于自然的阳光和微风,但是这在城市里却是不容易得到的。藤泽为了让老人享受到海滩舒适的风,不仅设计了路边的树木和花园小径,要求房屋宽度不低于16米,只允许不遮挡阳光的城镇设计,还通过对太阳能的能源进行创造、存储和再利用,让使整个房子变得舒适和环保。住在藤泽的老人,一年四季都可以享受到富士山的微风和阳光。
2. 防灾推送通知电视系统,即便处于待机模式也可显示警报
即便有些老人不太会使用智能手机,也可以通过电视系统受到防灾报警,这对老人来讲是非常实用且能救命的适老化应用。即便信息终端遇到电力中断的情况,藤泽城镇管理公司也会提供独立警报服务。该电视系统还将用于紧急情况下的安全确认、城镇事件变化的通讯或与社区节目相关的投票。
电视通报,听起来似乎没有那么“智能”,甚至会被认为是过去时代的东西。但是“适老化”并不在于采用了怎样的高科技,而是在于真正能务实地为老人提供有价值的服务。
3.为独行者照亮比脚下更远一点的地方
在夜间独行的老人,不必等走到路灯附近,连接着无线网络的摄像头就可以识别到他,并为他在前方街道的方向上传输安全灯光。在夜间无人时,带有传感器的LED路灯会变暗;当行人或汽车被检测到,这种智能路径便会提供足够的亮度,照亮直接下方和前面不远的地方,从而实现安全和生态友好。
随着年龄的增长,光线能进入老人视网膜的数量会逐渐变少。为独行老人照亮比脚下更远一点的地方,能为他们带来更安心的感受。
4. 为出院老人提供康复保健的全程服务
医疗保健和老年保健常被视作完全不同的领域,由于距离的限制和信息的缺乏,住院后回家的患者往往很难得到基本的家庭护理。为了克服这些问题,藤泽智慧社区建立了一个“本地综合护理系统”,无缝地提供适当的服务,满足老人治疗康复保健的全站式服务。
藤泽智慧城的适老化路线,总结来讲,就是合理且深度应用物联网,将智慧家居、智慧社区、线下医护资源整合起来。藤泽智慧城从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三个方面建构智慧养老体系[2]:
感知层:利用传感设备完成老年人身体数据的采集、过滤、聚合,例如监测老年人体温、血压,识别老年人运动轨迹,判断老年人抑郁情绪等,全面建立老年人的健康档案。
网络层:从智能能源、无障碍出行、社区安全智慧诊所、便利联系这5个方面建构社区网络。例如,针对老年人易迷路的情况,藤泽智慧城采用安全机器人为老年人提供向导、同时执行部分巡视工作。
应用层:从智能家居系统、智能环境系统、智能安防和智能照护4个方面辅助老年人生活。例如,智能照明系统能根据老人24小时的生物节律调整照明色彩和照明强度,白天营造宁静的氛围并调控炫光,夜间采用相对柔和的光线以提高老人睡眠质量。
藤泽智慧城建成后,松下和相关开发机构计划推广藤泽模式,先后在横滨市和大阪府吹田市建设两座新的智慧城。和国内的情况一样,日本的智慧社区同样面临造价高、难复制的困境。
旧区改造-丰四季台社区:
让老人任何时候都能安心住下
丰四季台社区是一个在旧社区的基础上做改造,使之适应老人居住的综合性社区,它拥有多种适老功能,比如照护、医疗、急救、多世代交流等。丰四季台社区占地36.2公顷,有居民6千多人。75岁以上占40.6%;其中,日常生活需支援及照护者10%,被认定为需照护4、5级者(生活无法自理)15%。
为什么说丰四季台社区是一个能让老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安心住下的地方?它有哪些适老化的细节值得我们学习?
(1) Aging in Place: 在地终老,推行12年才有小成
2009年,东京大学高龄综合研究机构与柏市合作,携手执行「Aging in Place」计划,在致力经营12年后小有成果。
Aging in Place即在地终老。为达到这个目标,丰四季台社区全力推动访问医疗、培育医疗与照护人员、鼓励高龄者劳动(例如,种菜、协助照顾儿童、在食堂工作)和终生学习、推动24小时高龄者服务住宅、完善与高龄者所有与移动(交通)相关的事宜、提供生活服务、强化健康养成与照护等。
(2)统筹中小医养资源,让老人安心在家疗护
丰四季台社区所在的柏市的病床利用率超过85%,多数老年人长期入院,大量占用有限的医疗资源,造成了医疗床位短缺。
为解决这一问题,丰四季台社区的秉承的是“不但不占用,反而腾出资源”的理念,摈弃设立大型医疗机构以接受更多病患的做法,而是统筹周边众多的中小医养资源,通过信息管理形成一个与社区密切结合的医疗服务面,并设立上门照护站,强化居家医疗的上门服务功能[3]。
(3)为老人创造工作岗位,使其摆脱“社会断连”
日本大城市圈及周边近郊社区中,聚居的多为生于婴儿潮时代、上世纪60年代高度经济增长期移居至此的人,这些居民和所居住社区之间原本以工作为依托,并没有历史地缘的关系。他们在2012年开始逐步退休,之后由于失去了作为依托的工作,很容易形成孤立的生活境况[4]。因此,丰四季台社区致力于让这些老人拥有重新工作的选择权,使他们可以摆脱“社会断连”。与此同时,这些老年人因长期生活于此,有着丰富的社会经验、知识与技能,是该地区难得的社会资本。
日本老人在丰四季台社区街道工作
(图片来自周燕珉工作室公众号)
(4)不要孤老,让老中青幼住在一起
丰四季台社区并非在改造后只允许老人居住,而是花了很多精力调试商业、住宿、公共服务的比例,使之适宜老人的同时也适宜年轻人居住。现在的丰四季台是一个适老但不唯老的社区,社区中居住的孩子、青年人让这个适老型社区更充满活力。
丰四季台社区中的小广场,孩子和老人一起玩耍
(图片来自摄影展-作者姚巧梅)
文末彩蛋:
—北京老小区观察笔记Vlog
社区是老人生活的地方,也是老人精神的家园。藤泽通过广泛应用物联网打造新的适老样板,丰四季台通过旧区改造打造让老人随时都能安心住下的地方,这些尝试也给我国适老型社区的建设和改造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旧区怎么改造,新区如何适老?使用了什么新科技、黑科技其实并不重要,理解老人的真实需求和生活场景仍是第一位的。切实地为老人更加便捷、安全、舒心的生活提供帮助,应当成为社区适老最直接的目标,也应当是科技适老在社区应用遵循的原则。
(郭静怡为腾讯研究院实习生)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腾讯研究院”(ID:cyberlawrc),作者:陆诗雨、郭静怡,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