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万人预约的“数字藏品”,能给音乐带来什么?

新音乐产业观察
+ 关注
2022-04-12 19:42
463次阅读

8万人预约的“数字藏品”,能给音乐带来什么?

新音乐产业观察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作者 | 朱力克

“心中有佛,行善只是衣钵,扶幼助儒,岂能熟视无睹,权贵财富,本是身外之物,习文弄武,求知强身之路。”

 

2001年,18岁的胡彦斌发行个人首张专辑《文武双全》,专辑的首发单曲《和尚》,把R&B和中国文化融为一体,由此受到业内和听众的称赞。

20年后,《和尚》在QQ音乐平台上,以“20周年纪念黑胶NFT”的形式开启购买资格的抽签预约,限量发行2001张。

就这样,胡彦斌和腾讯音乐联手,借助“数字藏品”,跨越时空,重新连接起了他和歌迷们的共同记忆。其实从预约开启以来,已有近8万用户参与,8月15日的正式抽签也迅速被抢空。

8万人预约的“数字藏品”,能给音乐带来什么?

到底什么是“数字藏品”?它能给音乐行业带来怎么样的可能性?胡彦斌的《和尚》或许是一把打开新世界大门的钥匙。

A
为什么是《和尚》?

20年前,华语乐坛曾经掀起过一次节奏音乐和中国文化融合的音乐新浪潮,中国台湾的代表人物是周杰伦,中国内地则是胡彦斌。

年少成名的胡彦斌,早在16岁就因为参加“亚洲音乐节”而受到日本著名音乐人小室哲哉的赏识,而包办专辑词曲创作的能力,也让他被誉为“全能小天王”。

《和尚》是胡彦斌正式进入乐坛的起点,这首歌的MV当年以FLASH的形式发布,在短短4天的时间内便创造了近5万人的点击率。

8万人预约的“数字藏品”,能给音乐带来什么?

胡彦斌《和尚》MV

在那个年代,FLASH MV是一个非常新的内容形态,据当时的媒体报道,胡彦斌是国内第一位主动尝试用FLASH为主打歌做MV的歌手。

新媒介的巧妙使用,让网友们通过多媒体的形式,更直观的感受到《和尚》这首歌曲把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流行音乐融合之后所带来的感官冲击,并由此胡彦斌成为媒介创新使用的先行者之一。

20年后,胡彦斌尝试“数字藏品”,延续了20年前的媒介创新使用理念,从这个意义上说,可能没有比《和尚》更合适的了。

除此之外,《和尚》还承载着胡彦斌和粉丝们之间维系了20年的集体回忆和相应的情感沉淀,而这也可能也是NFT的“价值”之一。

围绕NFT,各方提出了大量的观点,其中一个是:NFT的价值,不在于作品本身,而在于,历史。

NFT的可溯源性,让它能够精准地进行历史锚定,并能够更容易从中提炼出历史的意义。而作为一段胡彦斌和粉丝们共同创造的历史,近8万用户参与预约,足以说明《和尚》在胡彦斌粉丝心目中的地位。

B
什么是“数字藏品”?

对于大众而言,“数字藏品”是一个相对陌生的概念。

实际上,这次推出《和尚》的“20周年纪念黑胶NFT”,既是腾讯音乐首次将音乐与NFT技术相结合,也是国内主流音乐平台首次发行“数字藏品”。

“数字藏品”到底是什么?腾讯音乐的定义是,“创新型电子收藏品,与实体专辑、手幅等实物一样具有收藏价值。数字藏品种类更丰富,数量更稀缺。”

8万人预约的“数字藏品”,能给音乐带来什么?

这个定义,有三个重点:首先,“20周年纪念黑胶NFT”是电子收藏品,是数字化的,非实体性质;其次,它具有收藏价值;再次,数量稀缺。

数字藏品的收藏价值,毫无疑问跟本身的内容价值有关。以《和尚》为例,它的收藏价值来自三个方面:

  • 历史价值:如前所述,《和尚》是胡彦斌事业的起点,是他跟粉丝们建立关系的开始,是过去20年胡彦斌个人历史的“一”,没有这个“一”就不会有后来的“二”,更不会有三生万物。

  • 体验价值:作为“20周年纪念黑胶NFT”发布的《和尚》,是从未正式发布过的版本,而且,数字形态上设计独特的互动体验——360度旋转、唱片中央贴图随机触发、3D播放效果。

  • 限量发行:《和尚》“20周年纪念黑胶NFT”限量发行2001张。“限量”意味着稀缺,也意味着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提到“稀缺”当然不得不提NFT。NFT是 Non-Fungible Token的缩写,翻译成中文是非同质化通证(也翻译成令牌),“非同质化”意味着不可分割,也不可取代,也就是“独一无二”。

而这种无法复制的“独一无二”是由NFT的底层技术区块链决定的。《和尚》“20周年纪念黑胶NFT”使用合规开放联盟链——腾讯云至信链作为底层区块链技术,更安全稳定,确保藏品信息真实透明。每一份藏品都有可以溯源的唯一标识。

这是“数字藏品”跟“实物藏品”最重要的区别。音乐类的实物藏品,比如黑胶唱片或CD,都有被复制的可能,但NFT不能。也因此,“数字藏品”的稀缺性是有保障的。

C
“数字藏品”能给音乐带来什么

音乐的收藏价值,正在获得越来越多的重视。流媒体和短视频,为音乐提供了更有效率的传播路径,但最终音乐的价值,沉淀在“收藏”上。

有一种观点认为,流媒体时代,其他的音乐消费,都在“藏品化”,黑胶是“藏品”、CD是“藏品”、周边产品也是“藏品”。

消费者购买这些音乐相关产品的心理需求各不相同,有的是因为作品本身具有收藏的艺术价值,有的人因为喜欢创作者,有的则是奔着投资价值去的。

本质上说,除了载体本身,“数字藏品”跟其他的藏品并没有什么不同,我们愿意为收藏付出多大的代价,决定了藏品本身的价值,而数字藏品的意义也在于此——为作品提供一个价值尺度。

但载体的数字化决定了“数字藏品”相比实体藏品具有更多的开发可能性。

8万人预约的“数字藏品”,能给音乐带来什么?

仍然以《和尚》“20周年纪念黑胶NFT”为例。

作为“数字藏品”的《和尚》,所提供的多元化的“沉浸式”体验,是实体藏品所不具备的,而数字体验开发并不仅止于此,如今的技术已经足够支持为“数字藏品”开发出更丰富的体验。

而且,这种数字化体验并不只局限于单一领域或单一平台,未来可以拓展到所有的数字平台,包括虚拟空间、游戏“元宇宙”和跨行业合作。国外的游戏平台已经开始尝试在游戏中植入“数字藏品”的相关玩法。

《和尚》“20周年纪念黑胶NFT”的相关说明中提到,腾讯音乐的数字藏品平台,将会与音乐、体育、艺术品等多领域协同合作,探索数字藏品新机会。

另外,与“实体藏品”相比,“数字藏品”不用担心收藏过程中因为保存不当而产生的价值损耗,与此同时,技术上的不可复制又保证了“数字藏品”数量的稀缺性,从而让“数字藏品”具有保真的收藏价值。

“数字藏品”并非“实体藏品”的替代,而是补充,是为音乐消费提供新的玩法,也为音乐人创造新的收入来源,其价值和意义,一如2014年,QQ音乐率先推出“数字专辑”。

数字专辑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藏品性”,在腾讯音乐平台上出售的数字专辑,每一张都有独立的铭牌,“铭牌”发挥的作用,相当于至信链为“数字藏品”提供的唯一标识。

与数字专辑一样,“数字藏品”的普及,需要有大平台的介入,腾讯音乐的入局,将为“数字藏品”和大众化应用之间建立一个通路,解决新鲜事物和实用性之间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普及“数字藏品”的概念和玩法,为数字藏品提供实操案例,建立行业标准,让“数字藏品”实实在在的落地。

除了胡彦斌,张楚、莫西子诗、张尕怂、周传雄等歌手的“数字藏品”也将随后发布。看起来,从2021年开始,“数字藏品”将正式成为乐迷生活的一部分。

8万人预约的“数字藏品”,能给音乐带来什么?
-全文完-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新音乐产业观察”(ID:takoff),作者:朱力克,36氪经授权发布。

0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关注 36氪企服点评 公众号
打开微信扫一扫
为您推送企服点评最新内容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