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B站花式「说书人」,不按套路出牌竟能圈粉60万丨创作者访谈
“创作者访谈”是腾讯媒体研究院推出的一档创作者访谈栏目,每期会邀请一位内容创作者来分享他们自己的创作经历与故事,为想要成为创作者的同学们提供思考。
“天真的和感伤的小说家”是B站知识区的一位UP主,专门为读者解析经典小说。他并不是全职UP主,在注意力稀缺的时代,他却靠自己精巧的内容构思,吸引了大批年轻粉丝。制作了许多有创意的视频节目,让人眼前一亮。
我们从内容创作者的角度,跟“小说家”本人聊了聊创作经历、内容心得和互动关系的看法。期待大家能有所收获。
“天真的和感伤的小说家。”这是一个略长,却总会让人有些印象的名字。
“小说家”自述,自己的全称其实和土耳其作家帕慕克的同名小说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只是某个时间点觉得特别契合,就拿来用了。
他在B站的主要是诠释、重读许多经典的小说。比如《百年孤独》、《活着》、《月亮和六便士》等等。与其他人不太一样的是,他经常会将作者写书的年代、背景、情境做一个相对充分的诠释,让读者尽可能地感受到文字作品当时的可贵之处。
他的作品十分能诠释何为“一本正经地搞笑”。如果让“小说家”来写开头,那么可能会是这样的——“天真的和感伤的小说家,这个名字很长,却有几分特别。那么它究竟特别在哪呢?(停顿)它特别长。”
他时常对年轻人的注意力不在小说上表示理解。“因为现在能展示丰富故事性的内容实在太多了。比如说游戏和电影。作为故事,小说可能很难比过如今游戏和电影那种庞大的世界观。但小说更有价值的地方,是在于它能带给别人思考的能力。”
“小说家”的本名叫邵男,曾做过一段时间的编剧,现在的工作是在做综艺。作为一个在B站讲小说、电影、剧本的人,他在生活中却几乎不聊文学。他说,自己本来是一个不爱说话的人,但因为自己是做传媒的,所以不得不沟通交流。虽然偶尔互相有调侃,但他很清楚,许多朋友其实并不适合聊这些话题。
生活中的邵男,其实是个很沉默的人,有点悲观、自卑,有时候甚至有点害怕交流。因为长期有点不爱交流,所以留给自己观察的时间会很多。这样的话,自己平时的想法就会特别多,特别容易落成文字。
在平时的交流氛围里,邵男很难表达对于文学的见解,甚至自己也很抗拒去深聊这个话题。但他感觉,自己组织的一套体系在心里生根发芽,越长越茂盛。
“这些东西在脑子里组织好以后,你总想找个机会倾吐一下。”他曾看过梁文道的《开卷八分钟》。虽然这档栏目停播了,但他心里一直有一个做类似节目的想法。
2019年底,正是快要到春节的时候,有个朋友推了他一把,“你就做着玩玩。”
“正好有时间,那就做吧。”抱着这样的想法,邵男开始了第一期的视频制作,介绍的是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对观众来说,这样的书有一定的受众基础,而且这本书本身比较有趣。他还记得小时候第一次看《百年孤独》的感觉,有区别于课本或者作文,“原来小说可以这么写。”
刚开始做视频的几个月,他的视频并没有很多人看。他却保持了相对平和的心态...顶多在视频里调侃两句。“玩”的心态,让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创作力。
用下厨和讲书结合、情人节发表“单身论文”、以鸡蛋为主角的《阿蛋正传》、聊聊自己的编剧理想幻灭、讨论先有老婆还是先有决斗…思路毫不重复,却也新奇有趣。讲到鲁迅谈国骂的杂文——《论他妈的》时,视频火了,整体播放量也逐渐起来了。
内容心得
关于书、电影包括内容方面的知识积累,邵男主要将其归功于自己高中和做编剧的两段时期。
高中时期,邵男消化摄入了大量苏联、中国、日本作家的作品;而自己还在租房子的时候,大概有四五年时间,一边做着节目的小型编导,一边在阁楼上看完了大量的书和电影。那个时期,邵男看了许多另类小众的书,如波拉尼奥、博尔赫斯、昆德拉等等。
邵男现在喜欢看的已经不再是马尔克斯一类的作家了。反而会是福克纳、《迷惘的一代》这类型的书籍。但在内容的选题上,邵男更加偏向高中生、大学生们能够涉猎到的范围,会从他们更加容易理解的角度去诠释这些小说。
讲述知识性内容,邵男觉得很难有固定的套路可言。毕竟,很多小说都不是简简单单讲了一个故事。
对于讲故事的小说,他倒有了一些简单的套路。会首先把小说的写作背景详细地描述一遍。讲清楚这本小说在当时的年代为什么了不起之后,将整个小说的故事从个人的角度梳理一遍,将自己印象深刻的地方整理出来,得出自己的一些想法,然后诠释出来。有时候一些很细节的点,或者被打动的几句话,就可能放大来讲。最后,再进行一个整体式的拔高。
这种选题也并非完全固定的模式,遇到很多不是那么大众、却容易有梗、好玩的选题,邵男也会愿意去做一做。比如“伍迪艾伦的话痨模仿秀”,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正如他简介所写:“小说、电影、和想象力相关的”。他的作品中,最直接的特点就是个人独特想象力的体现。他不仅在作品里模仿过伍迪艾伦的话痨,还曾分饰两角演绎了自己采访自己引发的冲突。
正经之下带有几分顽皮,戏谑之中又有几丝哲理。
谈及为何致力于做能体现想象力的内容,邵男说,“现在大家能接受的东西太多了,很多时候把书的内容看完,就能大概知道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单单这样,已经很难满足现代人的许多需求了。自己会希望作品能有一种荒诞的想象力在里面,能让大家看或者玩的过程中有想象力的空间出来。而且,这个会更有意思一点。”
当然,相比很多小白,邵男的综艺制作经历也无形中帮助了他很多。视频的节奏、综艺的玩法、乃至标题的设计,都让他获利很多。
每次一有新奇的点子,邵男就会把它记录在电脑下面的便签上。邵男说,这些源源不断的点子,可能确实跟他对书和电影的阅读量、阅片量有关系。很多时候,是从别人那里得到了一个小小的灵感。只要自己觉得有意思,就可以放大来做。
但也不是所有的好想法都能够落地实现的。邵男目前是一个人操作,所以没有很多精力把它完成得很精致。很多想法也没办法实际落地。他曾经还试图模仿过昆汀的风格来做一期视频,甚至稿子都写好了,但自己的镜头感和实际拍摄的环境都很难做到还原。
在这方面,邵男也给个人创作者们分享了一点自己的经验。
他说,自己作为个人创作者,一开始的时候,也没有选择把视频做得很复杂,而是想好了怎么样可持续地做下去。他的视频,两个小时就能完成一期录制,也不会占据自己太多的时间。而且剪辑方面,因为只有一个机位,也是平剪,所以剪辑也不会占据他太多的时间。
也就是说,要在一开始,就考虑清楚自己的能力和资源能不能匹配把东西做得那么复杂,也许一开始想尽了脑子,花了三周做了一个很有趣的视频。但如果接下来的精力和能力都跟不上,基本就是玩砸了。除非像何同学一样,做到那个份上,把它做成了风格。
用内容和观众互动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腾讯媒体研究院”(ID:TencentMRI),作者:腾讯媒体研究院,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