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年轻人写首歌,还整得怪有趣的

新音乐产业观察
+ 关注
2022-04-11 17:59
472次阅读

现在年轻人写首歌,还整得怪有趣的

新音乐产业观察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作者 | 严植高

在1995年组建野孩子乐队之前,出生于兰州的张佺做了6年乐手,有了充足的流行音乐积累,又在西北花了一年时间寻找民间音乐。两种经验的碰撞之下,现代音乐与本地民间音乐的融合开始自然发酵。

当时,这一新鲜的音乐类型还没有专属分类,随着民谣概念的流行,野孩子也顺其自然被划入民谣范畴。

20多年过去,野孩子早已步入中年,新一批更具本土意识的年轻音乐人已然成长起来。他们身处一个音乐更加丰富多元的时代,国风、民谣、嘻哈、R&B和电音等都是他们喜爱的音乐类型。同时,本土意识对他们来说,早从抽象的概念变成日常的生活,更自然地融入创作之中。

新的音乐形式在融合中“野生野长”,虽然本土的地域意味更浓,却早已不是简单的民谣概念足以囊括。

这一季《明日创作计划》,选择了为这一批00年左右出生的年轻人提供舞台。相比成熟的技巧,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这些扎根本土的年轻人,竟在不知不觉中呈现出鲜明的音乐辨识度。这些一出生就沉浸在全球流行文化语境中的年轻人,正试图在前辈的基础上,再造并传播属于本土的音乐语言。

A
再造本土音乐

提到本土音乐,往往容易跟更具体的地域联系起来。从江南的温婉到西北的粗犷,总给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印象。但在《明日创作计划》中,年轻人的作品在表面的地域区隔之间,又暗含着一条隐秘的共同纽带。

 

来自拉萨的晋美用藏语弹唱了原创作品《人生》,松弛、流畅的表演和跳跃的切分节奏,创造了整期节目气氛最热烈的现场,获得了当晚最高的观众评分193分。

现在年轻人写首歌,还整得怪有趣的
晋美在《明日创作计划》舞台上

作为冬不拉第三流派第三代传承人,来自新疆的阿依巴尔的《5:30》用冬不拉加钢琴铺垫了前奏,又用家乡语言演唱,民族韵味和现代感完美融合,让邓紫棋连说“太美了”。

 

两人的表演都明显有本土地方的特色,但又有共通性,那就是借鉴了很多现代音乐的手法。相比于完全用流行音乐的模式包装本土元素,或者完全保留民间歌曲的形式,他们选择了第三条道路:通过融合再造本土音乐。这是更能让同龄人接受且新鲜的表达方式。

 

这一特点更是鲜明地体现在来自贵州六盘水的蒋先贵身上。这位年仅21岁但“略显老成”的青年,在作品《飞向月球》中用略显忧郁的小调旋律唱出了电影似的画面感,“你去找宇宙飞船,我去引开保安。”作品被仁科概括为“县城科幻”。

现在年轻人写首歌,还整得怪有趣的

作品在形式上是现代的,但基于六盘水人情风貌的音乐创作又显然带有本土化、地域化属性。在他的演绎下,所谓地域特色已经跳出了抽象的风格、元素,而是形成更具象的画面。这样的创作带着鲜明的个性特征,几乎无法被复制。

这些素人出身的学员们,在不同的地域和生活背景下“野性生长”,音乐风格大相径庭,却又都自然而然走上了一条本土元素和现代音乐的融合之路。他们的作品既显得野味十足,个性鲜明,但又不至于陌生到让人一下不能接受。

素人、野生、本土,与他们个性、张扬、独特等特质混杂在一起,让他们既有基于不同地域的多元表达,又有相似的音乐自觉。和之前大家习惯的古风、国风、民族风相比,这种本土表达更具体、更亲切、更现代,形成完全区别于以往音乐的聆听体验。

相比于像野孩子乐队这些前辈的摸索和尝试,这一批年轻人已在日常习惯了自我音乐风格的塑造。创作既不完全照搬现代音乐,也不简单套用传统民族音乐,而是成了一种穿梭在两种音乐形态间的平衡。

像在节目后半段连续出场的嘻哈歌手,也是用当下流行的音乐形式无缝对接地域音乐文化,并融入大胆的想象力。

李敏江的《西部大骉客》采用了各种混搭融合,Beat里面加上弹拨乐器,还在加入了卡祖笛;李桑野的《李青》则是鲜明的中国风,用中国大鼓代替了底鼓,用木鱼声代替了军鼓,演唱中却又加入了电音效果。这让作品形成既熟悉又新鲜的听感。

“能够创造时代,就是给人家听的音乐是曾经没听过的。”邓紫棋说。在无意中,这季年轻音乐人做到了。

B
一个开放的实验舞台

虽然如今各音乐平台和产品都把吸引“Z世代”年轻用户作为首要目标,但“年轻人”是一个太过宽泛的概念,他们本身地域、背景、喜好千差万别。我们真的足够了解年轻人的世界吗?

现在年轻人写首歌,还整得怪有趣的
现在年轻人写首歌,还整得怪有趣的

在《明日创作计划》开头,老师们纷纷表示出对当下国内年轻音乐人创作现状的好奇。无论是五条人、马頔,还是年龄与学员更接近的王源,都想通过节目了解“这一代年轻人的思考和他们的创作”、“对自己音乐有什么阐释”。

已经进入第五年的“明日系列”节目,同样面临着抉择。通过怎样的方式,才能发掘出当下年轻音乐人最真实的表达?

策划之初,节目组考虑过“民谣”的概念,但内部又几次推翻提议,最终选择把回答的权力交给学员自己。节目只是努力还原不同地域下年轻人多元的音乐创作,以及其中蕴含着的独特、丰富的思想面貌,尝试描绘一幅本土青年文化音乐图鉴。

现在年轻人写首歌,还整得怪有趣的

最终,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以音乐交流为主的高质量、开放性的实验舞台。来自东南西北的年轻人在这个舞台上充分展现自己的想法,为听众带来富有创意的、打破常规的全新原创演绎。

节目制片人王鑫璇介绍,在今年三四月份确定节目方向后,节目组前往三四十个城市,从校园,甚至路边,发掘有潜力的学员。晋美就是在学校草地上抱着吉他唱歌时被发现的。

节目组对学员没有过多的干预,反而创造性地按照东西南北地域设置进行班级划分,通过这一方式展示年轻人身上的地域特质。毕竟地域文化通过音乐路径介绍最让人记忆深刻,就像我们提到兰州就会想到野孩子,提到石家庄就会想到万能青年旅店,提到海丰就会想到五条人……

“还原真实”是本季节目最希望达到的目标。节目不强行赋予标准、规则,只是展现年轻人最没有修饰的生命力,进行放大。也正是在这一初衷下,才发现了年轻人对本土音乐的再造,也确实发现我们无法用民谣或者既有的分类来定义这些新鲜的表达。

当然,年轻学员拥有比前辈更加自由的创作环境,却又面临着更加严酷的市场环境。节目组在保护学员真实本色的情况下,也试图还原当下音乐市场残酷的一面。

随着短视频成为音乐消费的主要场景,听众已经习惯了通过片段认识一首歌曲。就像邓紫棋所说,如果歌曲不能在片段中勾住听众,大家可能很快会选择切换。但片段的高光是否能代表整首作品的质量?迅速的切换中是否有“误伤”?行业内外一直争论不休的话题。

现在年轻人写首歌,还整得怪有趣的

《明日创作计划》则大胆在节目赛制上设置了30秒highlight考核环节,考核结果直接决定学员能否走上观众考场。确实有学员表示出不理解,冒着被淘汰的风险,宁肯把自己作品最高光的时刻留在观众考场。但在实践中,听众的选择很可能比节目里的老师更无情。

节目组无意对此做出价值评判,而是直面现实,把“30秒能决定一首歌的好坏吗”当做整场实验的一部分,把评价的权力交给观众,同时让学员在舞台之初就感受到市场的凌厉。

最终,一方面是年轻人原始的、发自内心的表达,另一方面是观众真实的选择和评判,我们得以完整地看到一场前所未有的音乐实验。

C
寻找音乐行业最大的“变量”

已进入第五年的“明日系列”一直在寻找属于中国年轻人的音乐表达。在当下的音综节目里,能连续多年推出实力和关注度并存的年轻学员,“明日系列”可能是为数不多的存在。

节目第一季成功挖掘到潜力的素人选手毛不易,第二季又发掘出最强厂牌蔡维泽等一众实力选手。第三季的水晶时代为年轻女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实现的舞台,成功推出张钰琪等学员。到第四季,节目复刻了一场追梦之旅,音乐才子们最终组建成一支有态度的乐团。

每一年的“明日”都在关注年轻音乐人的成长,又同时在探索与革新中前进,从不同侧面展示当下年轻人的精神面貌和音乐创造力,一次次成功为乐坛输送新鲜血液,在年轻人中建立起情感认同。

但习惯了之前的节目模式,很多人看到今年的《明日创作计划》,可能会觉得有些意外。节目不但策划上完全区别于往年,从包装到形式也有极大变化。

现在年轻人写首歌,还整得怪有趣的

与艺术家文那合作打造的全新视觉体系,带有明显的本土神话色彩,画风粗犷,颜色鲜亮,少年们骑着神兽、踏浪而来。和之前节目偏时尚、现代化的包装形成极大反差。“本土青年音乐”的概念,似乎也不像乐团、女性这些标签有更具体的类别提示。

但其实,回顾当下年轻人的关注点,就会觉得这样的抉择也并不意外。

随着近年国风音乐、国潮服装等不断发展,这一代年轻人的本土意识逐渐觉醒,开始形成立足于本土的优秀文化、风格态度及审美意识,融合出更加个性化的表达风格。伴随着本土文化成长起来的年轻人,虽然有不同的兴趣,身处不同的圈层,但有属于这一代人共同的精神纽带。

同时,在众多大数据调查报告中,“多元化”总是与年轻人绑在一起。新一代的青年们从小就与互联网等科技产物一同成长,如今又被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所影响,成长环境使他们拥有更开阔的视野,能包容和吸收不同的文化。

这种超越以往认知的生活状态,终会在多元的音乐创作中体现出来。《明日创作计划》选择聚焦年轻音乐人的本土性和创造力,恰好又顺应了当下的潮流,为这一类创作提供了新鲜的出口,打造了属于年轻人的本土音乐表达,也让我们看到年轻人基于本土音乐求新求变的尝试。

纵观当下音乐市场,年轻一代音乐人的崛起,早就掀起了一波新旧交替的潮流。

出生于2001年的Billie Eillsh凭借一首《Bad  Guy》斩获了格兰美五项大奖。出生于1999年的Lil Nas X一首《Old Town Road》病毒式传播。此外,包括Olivia Rodrigo在内,一批00后音乐人正在占据排行榜前列。

这些年轻人以一种更加随意、自由的方式组织创作,音乐的融合性也更加强烈,这是互联网环境下信息杂糅的缩影。正是这些充满着变量的新生代音乐人,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传统音乐工业。

在中国,本土音乐要想获得突破,也必然要依靠新一届的年轻人。年轻人再造本土音乐的尝试,很可能是未来音乐行业的核心驱动力,也会是未来中国音乐品牌的核心价值。

能够发掘乐坛中这些“变量”,是“明日系列”能持续站在潮头的秘密所在。而《明日创作计划》不光是属于当下本土年轻音乐人的观察记录,可能也正蕴含着下一波音乐潮流的萌芽。

-全文完-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新音乐产业观察”(ID:takoff),作者:严植高,36氪经授权发布。

0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关注 36氪企服点评 公众号
打开微信扫一扫
为您推送企服点评最新内容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