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的励志故事里,不止有小米
十年前的今天,2011年8月16日,雷军在北京开了小米的第一场新品发布会,并发布小米M1。
当时的米1做出了很多“超常”的决定,比如性价比(米1是一款双核1.5G手机:4英寸屏幕,800万像素摄像头,当时市场上同等级配置的产品售价在4000元以上,小米直接将售价砍半,1999元),比如只通过互联网来销售,直接面对消费者。
而刚满一岁的小米差点没承受住米粉的热情。从开始接受预订,大量订单涌入系统,远超小米产能。最终,这部手机卖出18.46万台,给小米挣到了第一桶金,3.7亿元。
十年后,雷军再次站上新品发布会的舞台,宣布将这3.7亿元还给第一批米粉,向米1用户每人赠送1999元红包。“这代表了小米三万六千名员工感恩的心,我们会永远感恩所有帮助过我们的米粉朋友们和合作伙伴们。” 他说。
这十年里,诺基亚帝国崩塌、三星败走中国,国产机撕掉“山寨”标签,“中华酷联”“华米OV”格局变换,金立魅族锤子英雄气短,就在这个二季度,小米手机全球出货量超越苹果,跻身全球第二。
十年前,米1的发布会只有78分钟;而今年,演讲加发布会,从手机到电视、从音箱到机器狗,足足三个小时。在这风起云涌的十年里,小米经历了太多“不理解”“看不懂”,但也正是这些经历,造就了今日的小米。
而今日的小米,不止是靠小米。手机真不是砸钱就能做出来的,况且十年前的小米也不富裕。小米崛起的背后,除了摆在台面上的产品力与品牌力,更离不开供应链的成熟与变迁。从被无视到被重视,这一路并不容易。
虽然听上去十年前是一个久远的时间点,但彼时中国市场上山寨手机横行,劣币效应巨大。山寨机无法保证销售情况,进而给供应链的回款造成问题,很多供应商都被山寨手机“搞怕了”,因此对新的手机品牌也充满了抵触情绪。而另一方面,元器件的供应商往往是在研发阶段就与采购方开始合作,投入金钱和人员资源去磨合独家定制的器件。越是顶级的供应商,选择合作伙伴就越谨慎。
初出茅庐的小米四处碰壁,在供应链前毫无话语权。
在筹备阶段的2010年,小米联合创始人林斌面对高通的知识产权协议,像学生一样对着条文研究了一个多月,但最终放弃谈判,一字未改地签了协议;雷军的境遇也好不到哪里去,这位成功的软件企业家走进硬件供应商的会议室,一遍遍做自我介绍,却时常遇冷。
被做触控技术的厂商TPK宸鸿科技以“产能不足”原因拒绝后,雷军调动自己的资源,通过高盛的台湾地区合伙人牵线,才艰难游说成功;为了搭载更好的手机屏幕,小米一开始就瞄准了夏普,但约见请求却一直被拒绝。雷军找到各种渠道,终于在日本三井商社的帮助下,才约好了见面时间。前往大阪的旅程,却突然被2011年的日本大地震阻拦,创始人们依旧选择冒险前往,最终打动了夏普。
搞定供应链后,还要找到代工厂。
小米的团队与富士康、伟创力等全球大代工厂一一谈判,但都无果而终。小米的联合创始人刘德走投无路,最后找到了还没明确表示拒绝的南京英华达。幸运的是,英华达也在寻找自己的转型之路,昔日大量的小灵通订单随着这一产品在2011年的退市,只余下了空空荡荡的生产线。英华达的总经理张峰选择了与这家他之前连名字都没听过的公司一起试一把。
这才有了米1的那场发布会。但是小米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米1面世之后,更大的难题是产能不足,出货跟不上订单量,小米背上了“饥饿营销”的骂名。缺货的问题一直延续到2016年米5发布都没有解决。
2011年雷军发布小米1
手机品牌的成功需要供应链、交付、销售体系紧密的结合。但小米的供应链管理才刚刚起步,内忧外患。
刚刚解决了启动问题,持续管理的难题又接踵而至。手机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这本来是好事,但却让小米焦头烂额,订单的准确性和市场情况屡屡出现偏差,缺货、延迟交付的问题频频出现。
在2016年前后,供应链团队与三星交恶,失去了三星的AMOLED屏幕的供应。供应链的不完善直接表现在了业绩上,2016年第一季度,据IDC数据,小米滑出了全球智能手机销量的前五,OV成功占位。而业绩的下滑会让供应商的信心丧失,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外界质疑之声此起彼伏。
雷军再次走到风口浪尖,亲自接管了手机业务,并着手处理解决这场供应链危机。
他重新梳理小米供应链各个环节,考察硬件成本,小到一颗螺丝钉、一枚卡针,做系统信息化。曾经在英华达的张峰,后来接手了小米的供应链。他把供应链管理比作厨师:“一个好的公司需要好的厨师,让大家机体健康,精神愉悦。你总不能搞一次食物中毒,让整个公司瘫痪吧。”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了。小米逐步打开局面,产品、品牌、供应链齐头并进,相互作用下,小米逐渐成为产业链的核心。小米的订单体量保证使其具备更强的议价能力,这也意味着,供应商愿意倾斜更多资源去做研发适配,倾注更多产能。
而随着小米手机以及其他智能终端产品出货量的不断提高,产业链也在一起进步,行业的工艺水平和工厂的制造能力提升,技术水平也因需提高。
小米和华为等终端巨头一道培养了强势的本土供应链,逐渐降低了行业对国外供应商的依赖。比如,在屏幕领域,有京东方、维信诺、深圳天马、华星光电等企业;在其他零部件供应商中,有光学屏下指纹方案提供商汇顶科技、电池供应商欣旺达、陶瓷材料供应商三环集团等等。
就在今年3月,湖南蓝思科技为其新湘潭园区举行了开园仪式。这家主营手机、平板、电脑、电脑等硬件组装、零配件研发的企业是小米重要的供应链伙伴。双方的合作从玻璃以及手机背板开始,将延伸至整机制造以及小米其他产品。小米是蓝思发展路上的重要客户,蓝思的产能扩张也进一步升级了小米的订单消化能力。小米与蓝思还共同成立了联合研发中心,有利于双方在研发阶段进行共同创新。
图片来源:湘潭在线
技术是科技公司的立身之本,小米也深度参与制造,建成了自己的智能工厂——去年,雷军揭幕了位于亦庄的小米“黑灯工厂”,可实现全厂生产管理过程、机械加工过程和包装储运过程的全程自动化无人黑灯生产,预计最快1秒就能生产一部智能手机。
而在自研芯片方面,小米松果也于2017年交出了自己的第一份答卷,发布首款28nm制程的手机芯片澎湃S1。小米跻身于苹果、三星、华为这批能自主制造SOC的手机厂商。今年3月底,小米发布了自研的手机影像处理的独立芯片(ISP,Image Signal Processor)澎湃C1。虽然造芯长路漫漫,但年轻的小米还有大把光阴。
从被供应链轻视,到成为产业风向标、晴雨表,培育出一大批“小米产业链”企业,小米只用了短短十年。它并不满足于此,小米一直在拓展自己的边界:横向来说,手机是初心,它正在覆盖更多品类,从AIoT(AI + Internet of Things 物联网)到汽车;纵向来看,深入到芯片设计与智能制造。
现在,小米把目标设定到“三年内做到世界第一”,以及纵深入制造业上游,这意味着更大的突破以及一条更艰难的道路。巧的是,小米的升级期正好撞到了行业与时代的换挡期,这给了所有人更多的发挥空间。
2013年,雷军看到了万物互联时代到来的趋势,并提前布局智能硬件产品,在战略层面上,确立“AIoT X 手机”双引擎战略。小米的产品矩阵由点到面连接成一张万物互联之网,丰富的场景对应多样的机会,这不单是小米的孤军奋战,而是小米生态链的共同机遇。
据了解,目前的小米生态链已覆盖300多家企业:从移动电源、耳机等手机周边,智能硬件和家具产品,比如吸尘器、电饭煲、宠物自动喂食器等,甚至毛巾、牙刷之类的生活耗材。初期,企业在产品研发阶段得到小米的资金与经验支持,又在销售阶段借力小米强大的线上线下渠道。
其成功案例包括但不限于扫地机器人制造商石头科技、小蚁摄像机、平衡车公司九号机器人等等。更重要的是,生态链企业走上了万物互联的快车道,产品加上小米的IoT模组,用消费者端的米家App操控,实现了相互连接。
小米的平台效应也在此时显现,作为拥有庞大用户群体的流量入口,生态链公司支撑了AIoT的各个细分场景。招商证券分析师表示,对于企业IoT来说:“未来的竞争不在硬件,而在于数据的增值和管理。”
据小米2021Q1财报,截止3月底,小米的AIoT平台连接设备数(不含手机和笔记本电脑)已经达到3.5亿,AI助手“小爱同学”的月活已经达到9300万。大数据集群形成了AI时代的巨大优势,而且庞大的用户积淀也为进一步引流降低了边际成本。
如果说小米是一片肥沃的土壤,生态链企业就是其中茁壮成长的树木,发达的根系将他们联结在一起。
小米在产业链上纵深的步伐也在加快。
半导体行业国产化进程加速,一批高新技术企业遇上高速发展的窗口期。小米与芯片产业链上的公司越走越近。据上海证券报统计,小米在半导体领域的投资布局已超过60家,包括乐鑫科技、晶晨股份、聚辰股份、创鑫激光、芯原微电子、方邦电子、上海南芯半导体科技等,覆盖半导体材料、设计、元器件等不同环节。这些公司可以为小米和其生态链企业的产品做更好芯片定制或相关解决方案,与小米的合作也加速了它们自身将前沿技术推向应用市场的进程。
市场未来的竞争,不是硬件的竞争,而是生态的竞争、产业链的竞争。小米提出“1+4+X”战略部署,华为提出“1+8+N”生态布局,vivo的“一主三辅”,OPPO的智能手表、AR眼镜的产品发布,虽然说法不同,但本质上都是IoT入口之争、生态之争、产业之争。
小米已经受益于其在生态链与供应链的先行部署。一个例子是新探索的造车业务。今年3月,小米正式发布公告,电动汽车项目立项,首期投资为100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10年投资额100亿美元。雷军将此称为“人生最后一次创业”。
作为跨产业的新造车竞争者,外界对这个“来晚了”的企业颇有质疑。但是梳理发现,小米先后将约35家汽车产业链企业纳入生态,涵盖整车、出行、汽车后市场等领域,贯穿产业上下游。就今年以来,小米系投资机构已对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商魔门塔、激光雷达制造商禾赛科技、光学超精密制造与测量公司霖鼎光学等注入资金。若小米能成功将硬件经验成功应用在这个领域,想必米粉们离他们的第一辆小米汽车也不远了。
独木难成林,商业历史上的无数兴衰阐明一个道理:巨头的崛起往往都是与生态伙伴的携手互助,实现技术上的共生,商业上的共赢。高通、谷歌、微软、腾讯等巨头的成功都少不了生态里伙伴的成就。雷军瞄准的“世界第一”背后,是小米向产业龙头地位冲击的野心,在进一步建立本土供应链、产业链积累的基础上,获得领先的地位。
回过头来看,十年前的30万初代米粉其实特别令人羡慕。羡慕的不是十年之后又得到了1999元的回馈,而是当初播下的信任的种子已经长成大树,接下来还会成为森林。在这个过程中的“养成”乐趣与自豪感无可比拟。
雷军几乎每次公开亮相都会提到“相信米粉、依靠米粉”的小米路线,现在,小米又一次站在起跑线上,不同往日的是,米粉的数量更多了、米粉的外延更广了,包括用户、合作伙伴、上下游等在内的所有人,会成为小米再出发的底气。
或许再过十年,雷军再追忆今天,他要感谢的人会更多,而他也乐意之至。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深响”(ID:deep-echo),作者:陈文琦,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