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出行时代,那辆“T型车”要来了

阑夕
+ 关注
2022-04-15 17:44
550次阅读

智能出行时代,那辆“T型车”要来了

作者丨顾见

监制丨阑夕

8月15日,中国商业世界最爱预测的人聊起了自动驾驶。

在自动驾驶这件事上吴声认为,以百度Apollo为代表的行业引领者,带来的将是一次“信任机制改善”。而这些“改善”的尽头,是全新的生活方式,更是社会整体能耗的降低。

吴声商业方法,喜欢聚焦那些能快速证实或证伪的事物。换句话说,他的预测就像设定好时间、模式放在微波炉里的食物,立等可取。打开微波炉的刹那,人们可以一目了然看到,里面是美味佳肴还是四散飞溅的残渣。

记得吴声接受采访时说过,“有时候你给出一个非常坚定、鲜明的一种信号,对很多创始人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我们希望能努力做到一语惊醒梦中人。”

他对自动驾驶的望眼欲穿,是否意味着自动驾驶已经到了“惊醒梦中人”的时刻?那么这层窗户纸又将由谁捅破?

1

无人车全面落地前夜,
技术正在丈量世界
技术商业的魅力在于,站在A点去凭空想象C点时,会得出无数个“不可能”。但是当技术行至与C点只有一步之遥的B点时,才会发现故事的全貌往往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20世纪40年代电子计算机被发明后,IBM总裁托马斯·沃森认为未来全球总需求不会超过5台。40年后麦肯锡预测手机无法大规模普及,建议美国电话电报公司不要入局。去年,有专家认为特斯拉实现自动驾驶的可行性小于马斯克的火星登陆计划。
智能出行时代,那辆“T型车”要来了
那位专家大概不知道,百度自动驾驶出行服务Apollo GO去年完成了21万人次的工作任务,而Apollo测试车队则以每天“绕地球一圈”的测试路程持续优化着算法。
——难怪会有人说,“专家就是告诉你某事不可能实现的人。”
回到正题,当自动驾驶进入“现在进行时”,出行场景势必会发生范式转变。
类似讨论不在少数,其中ARK的一组预测很有概括性:ARK认为,自动驾驶到2035年将带动全球车辆行驶里程增长3倍,达到年出行45万亿英里。自动驾驶汽车将规划更好的行车路线,实现更高的车辆吞吐量。车辆利用率的提升也有助于降低对停车基础设施的需求,从而带来道路利用率的提升。
事实上,自动驾驶的意义绝不只是“更快的马车”这么简单。对此吴声有直观体会,他在百度Apollo的调研中发现了可观的增量空间。
比如,百度Apollo为矿山运送渣土提供解决方案的案例让他记忆犹新。
众所周知,运送渣土是矿山作业的高频刚需。而“一吨煤十吨渣”带来的问题是,传统意义上“点对点”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无法适用于矿山——渣土量大,需要不断更换运输地点。如果每次更换目的地都需要重新建模,在效率和成本上都不现实。百度Apollo通过在挖机、渣土车等位置上配置传感器,尝试以“机器对话”的方式实现实时路线规划,一劳永逸解决矿山运输问题。
这里需要补充一个背景信息:矿山运输司机工作强度大,每天伴随着噪音粉尘带来的隐性伤害,所以在招聘方面供求失衡。有业内人士接受采访时曾表示,矿主每年在煤矿运输上要花大概1000亿,有色矿和建材矿的运输总共约4000亿。基于此,针对矿用车的无人化改装市场就有5000亿到6000亿规模。
举一反三,像矿山这样的细分场景还有很多,比如长途运输、极地环境运输、公共卫生风险时的疫区物资运输等。这些肉眼可见的商业价值和发展空间无不证明,百度Apollo已经行走在全面普及的前夜。
而自动驾驶在细分场景下单点突破,只是“以技术丈量世界”的冰山一角。
“以技术丈量世界”是指,涉及出行、运输痛点的垂类行业,可以把复杂问题,变成百度Apollo+“算账”的极简模型。在百度Apollo的框架下,矿山场景下的“一公里”,与你我生活中的“一公里”不再是天差地别。
这正是“信任机制改善”的内涵价值所在:让“只能这样”变成“可以更好”;让“无路可走”实现“畅通无阻”。
因为技术提供的信任环境,女性夜间出行的安全不再受制于司机的道德自律程度;因为技术带来的“精准规划”;我们可以严丝合缝安排好每天的出行目标;因为技术不断刷新制高点,每个人的城市视野变得空前开阔,以至于你可以像吴声一样,乘Apollo GO“公干”时捎带手拐去附近的山姆会员店。
当城市交通变得如此高效精确,到头来果真如吴声所说,“ 人,才是最大的场景”。

2

智能出行时代的“T型车”,
驶向千行百业与你我
回看整个汽车工业史,福特T型车的出现绝对属于里程碑事件之一。
智能出行时代,那辆“T型车”要来了
T型车以流水线规模作业、大幅降低成本的方式,让汽车工业真正实现了全民普惠化。如果没有T型车,汽车只能是“少数人的玩具”。
无人车时代的姗姗来迟,同样是受到技术可行性和成本可行性的双重掣肘。有理由相信,自动驾驶的爆发契机也需要那么一台“T型车”。
作为中国自动驾驶圈的开荒者,百度公司自然不会忽视这个关键问题。
不久前李彦宏已经放话,预计到2025年Robotaxi的总成本将低于网约车,并实现规模化增长。他表示,2025年百度可能将Robotaxi单独列为一条收益线。
百度的做派,一般都是宁可缄默绝不夸大,能用数字说话尽量不放空炮。而种种迹象表明,中国自动驾驶时代的“T型车”,大概率将由这家公司实现。
我们可以从技术优势、场景覆盖、品牌基因和财报表现四个维度来逐一拆解。
技术优势方面, 在过往积累中,百度Apollo通过了一次次严苛的“行业大考”:从19年美国加州DMV自动驾驶脱离报告中的全球第一,到中国18、19、20年连续三年在京投入测试车辆、里程数的双冠王者,都极具说服力。在技术路径上,百度既有无激光雷达纯视觉自动驾驶方案AVP+ANP,又有激光雷达、高精地图方面的深度研究成果,做到“两条腿走路”。
智能出行时代,那辆“T型车”要来了
目前的Apollo6.0版本,实现了智能新模型、安全无人化、系统新升级、联动新服务、V2X车路协同五大功能,并在前版基础上进行了大量性能升级,比如能让开发者实现日行百万公里虚拟路测的云端仿真功能。
考虑到百度拿到了中国首批夜间和特殊天气测试资质,百度Apollo应对路况和商业化开源的能力都将得到增强。配套的百度无人车第五代自动驾驶套件,在驾驶能力和安全性上提升10倍,而成本降低了一半。在此基础上,该自动驾驶套件仍然有信心把“性能10倍、成本减半”作为接下来产品迭代的KPI。
场景覆盖方面, 百度Apollo GO已在长沙、沧州、北京、广州全面开放试乘服务,并计划在2023年底在30城开通服务,部署至少3000辆共享无人车,为3000万用户提供服务;自动驾驶小巴阿波龙二代也于近日亮相,相较前代有155项综合能力提升,探测距离达到250米;该产品未来将朝“多场景沉浸式移动出行空间”的定位开放式发展;一人可为多辆自动驾驶汽车服务的“5G云代驾”,也在积极推进中。当然,还有前文中提到的矿山等垂类场景解决方案。
至于私家乘用车,百度参与共创了领先的前装量产车红旗EV、新一代量产共享无人车Apollo Moon,后者的成本仅为L4级自动驾驶车型平均成本的三分之一,热销中的威马W6搭载了Apollo的AVP无人自主泊车系统。
品牌基因方面, 百度基本盘搜索业务本就是推崇“聚合共赢”,其品牌基因在自动驾驶生态下仍然得到延续。截至目前,百度通过投资等方式,与激光雷达公司Velodyne LiDAR和禾赛科技、视觉公司中科慧眼、造车新势力威马、汽车智能公司亿咖通科技完成全链路布局,百度旗下智能汽车公司品牌集度亦给出3年量产的时间表。
面向全市场,百度将Apollo各项能力进行积木化拆解,包含自动驾驶、座舱、网联、云端算力等全套方案,供车企“取长补短”灵活选择合作方式,这些操作得以让合作伙伴以极度舒适的方式参与到共赢当中。
财报表现方面, 百度Q2财报显示,旗下阿波罗ACE智能交通签署千万订单的覆盖城市增加至20城,是去年同期的4倍。此外,RoboTaxi软硬件系统实现60%的成本骤降,不断扩城、提量的Apollo Go也具备了商业化基础。
领先的技术优势和成本处理方面的弹性空间意味着,百度Apollo可以随时对市场发起“降维攻势”;极强的商业兼容性为百度Apollo提供了丰富载体;与合作伙伴组成的联盟,提供了强有力的生态支柱。
我们也许不知道,百度Apollo的“T型车”会在什么时候、以何种方式诞生。但它的诞生,却是上述优势整合后的必然结果。

3

Apollo的尽头,
是包裹着复杂性的“极简主义”
有句话叫做,直播的尽头是流量,流量的尽头是转化。同理,无人车的尽头是解放生产力,解放生产力的尽头是更快、更多、更精彩、更复杂的想象力变成现实。
在交通出行领域,每次创新的发生都是可遇不可求,但只要向前一步就是星辰大海。
第一个“轮子”被发明;第一条公路的出现;满载商品的马车,以日行百公里的速度驶向从未到达过的远方;航海时代开启的物种大交换;日行两千公里的汽车工业全面融入城市...交通出行的效率提升总能掀起全面的科技浪潮。
放眼当下,汽车文明超过百年,人们对“理论速度”的追求已告一段落。青黄不接之时,百度Apollo的日渐成熟,开始引发公众对交通领域展开新的商业哲思。
比如,速度与效率的定义。
城市交通叙事中,二者所指的不再是汽车时速表的“上限”,而取决于“什么时间出现在哪里”——如果是星期一早晨7点的国贸,五菱宏光也能和迈巴赫飙上几个回合。
一种观点认为,交通拥堵的产生主要受限于城市交通总运力。但布雷斯悖论已经证明,通过增加道路来治理交通网络,只会适得其反。事实上,亿人亿面的驾驶习惯,所引发的不规范行车问题,才是城市交通的天花板。
智能出行时代,那辆“T型车”要来了
唯有自动驾驶全面或局部接管出行场景,才有可能让交通出行实现数字化和系统化。以百度Apollo为代表的自动驾驶生态,会为城市交通创造出纳什均衡点:一个自动驾驶范式下,争取全体司机利益最大化的出行秩序。
也许有人会问,让交通出行实现进化的为什么是百度?
其三换个视角来看,百度Apollo就是城市视角下的“大搜索”,让人与城市的每次“搜索结果”来得更加迅速。
从预测棋手的下一步,到预测下个路口的所有可能性。AI算法的进步,让包罗万象的大千世界,有了流淌在百度Apollo方寸之间的可能性。自动驾驶这门精确的艺术,也让最为复杂的“无序与混乱”有了整齐划一的蓝图。
蓝图之上,“智慧的路”、“智慧的座舱”、“智慧的电子电器系统”将拔地而起,引领相关产业得到蓬勃发展,促使交通出行生态以更精密的方式运转。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振奋人心的新起点、新想法,都建立在一个确定性之上。
那就是,无人驾驶可落地、可规模化的预期。
吴声说,技术深入场景才能摆脱实验室思维,倒逼技术做减法,让解决方案更优化。如果说吴声扮演了惊醒梦中人的角色,那么百度Apollo无疑就是让自动驾驶从技术畅想走出象牙塔的造梦者。
从更宏观的视角看,当我们讨论自动驾驶时,其实在讨论一种复杂问题的统称。
这种复杂性,是顶级科幻小说作者都难以书写和理解的部分。许知远曾在《十三邀》中坦言,现代人逐渐失去了解决复杂性问题的能力。包括很多头部互联网公司为人诟病的点,也是与利润、规模不符的“安于一隅”。
而百度Apollo,提供了通过技术化繁为简解决复杂性问题的科技样本:早在立项之初,百度对自动驾驶的复杂性就有深刻认知。历时八年的自动驾驶布局、四年的Apollo开放平台发展,百度把脑洞大开的科幻故事变成了事实上的无人车,消除了有关“自动驾驶永远无法实现”的噪音,也让更丰富的商业资源坚定投向这个前沿科技领域。
毕马威合伙人加里·西尔伯格曾认为,“自动驾驶就像把人送上月球一样复杂”。百度以Apollo之名定义自动驾驶,同样借用了阿波罗登月计划来隐喻自动驾驶的复杂性。当然,解决复杂性问题的奖赏也非常诱人。两年前吴声就认为,无人驾驶领域有机会诞生颠覆BAT级别的公司。
再有一天,主题为“AI这时代,星辰大海”的百度世界大会2021即将到来。据说,有一个连吴声都不能告诉的自动驾驶大事件将揭开神秘面纱。
这会是百度的那个“微信”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阑夕”(ID:techread),作者:阑夕工作室出品,36氪经授权发布。

资深作者阑夕
0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