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我们需要怎样的工作生活空间?

硅兔赛跑
+ 关注
2022-03-14 11:34
1114次阅读
作者 | 王王
编辑 | 蔓蔓周
首图来源:WIRED
新冠肺炎疫情已经伴随我们生活两年多了。这两年来,我们生活方式的最大变化在于,人们开始密集地重新思考:我们应该如何生活。
疫情加速了复合式办公时代的到来,提供了一种让“眼前的苟且”与“诗和远方”兼得的解题思路。
复合式办公是指远程办公与传统线下办公相结合的模式,员工每周固定几天去办公室,其他时间自行选择工作地点。
调研显示,复合工作模式下,人们有更多娱乐学习的时间,感到心情更好,并且节约了通勤、停车等生活成本;员工生产力也有一定提高,微软的年度工作趋势报告中,40%的受访者表示,与疫情爆发前相比,现在他们对于全身心投入工作感到更加自在。
后疫情时代,我们需要怎样的工作生活空间?
                                           图片来源:The Independent
复合办公模式着实受到各国打工人的欢迎。咨询机构麦肯锡对全球5000名企业员工的调研显示,3/4的受访者希望每周可以远程工作至少两天,一半以上的人希望每周能远程工作至少三天。
有效开展复合式办公最大的挑战之一是IT基础设施,它能大规模实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技术进步。即时通讯、协作文档、视频会议这基础三件套自不必说,已经成为了大多数公司开展远程协作的标配工具。
一些专业型更强的工作,如动画渲染、AI模型训练、AR/VR等,对计算资源的需求量极大,在家用办公电脑上干活就如同钝刀砍肉。好在云计算的技术突破让这些工种也能享受远程办公的惬意。例如英伟达推出的虚拟GPU,把庞大的运算工作放到云端,让用户即使是远程访问也能获得媲美实体台式机、工作站和服务器级的性能;再配合英伟达的“传统艺能”显卡,回到办公室的理由又少了一个。
后疫情时代,我们需要怎样的工作生活空间?
                                                      图片来源:NVIDIA
很多人担心线上工作带来的社交机会减少、工作入侵生活等问题,科技公司同样在通过技术改善。
微软是全球最早尝试复合式办公的企业之一,这也让它沉淀出了一套从制度到工具的方法论,来实现员工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以及效率最大化。在这套方法论的指导下,微软给产品加上了一系列保护隐私和休息时间的功能。2021年,微软还着手打造“企业版元宇宙” Mesh for Teams,员工不仅能以虚拟形象开会、聊天,甚至可以在里面做PPT。据微软介绍,当用户说话时,他的虚拟形象就会产生生动的表情和手势变化,让员工更有临场体验感,更像是在线下面对面聊天。
后疫情时代,我们需要怎样的工作生活空间?
                                                    图片来源:Tom Talks
当线上的虚拟生活和工作越来越受认可,“线下”开始变得不那么理所当然。对于习惯了远程办公的人来说,传统的办公室需要证明自己的价值。激进如Twitter,宣布即使在疫情结束后员工也可永久远程办公,并已经将位于旧金山的1万平米办公楼出租。
微软全球CEO Satya Nadella曾提出,世界正在经历「混合办公悖论」:员工既想要远端工作的弹性,同时也想要现场工作的灵感激发与便利性。
对于企业来说,想要把员工留在线下办公室,除了提供便利的基础设施(包括为了满足复合式办公场景而设置的新IT设施,如高速网络、智能会议室等),还需要考虑空间带来的幸福感、归属感。
后疫情时代,我们需要怎样的工作生活空间?
                                                        图片来源:Microsoft
办公家具公司Steelcase的一项调研显示,企业员工对工作空间的三大需求分别是促进交往的创新空间、隐私和身心舒适,但53%的人并没找到他们想要的空间,以至于每天有51%的人需要抽点儿时间“逃离”固定的办公地点。咨询机构益普索则调查发现,年轻员工对糟糕办公环境的反应更决绝,18至24岁的员工中有超过20%因办公室设计欠佳而离职。
在企业员工普遍追求创造性、崇尚公平开放的今天,我们期待线下空间能够成为工作的灵感源泉,而不是紧张压抑的PPT车间。无论是环境、设施、资源还是社交关系,在一个好的空间里,人与物、人与人的接触都有可能点燃思维的火花。
后疫情时代,我们需要怎样的工作生活空间?
                                   图片来源:Redmond Chanel Partner
Owl Lab调研显示,38%的企业主已经开始迎合复合办公趋势改造线下空间,例如减少个人工位或不设固定工位,并扩大会议室、开放交流的空间,给员工提供更多交流创造的场所。
知名创意机构Wunderman Thompson发布的2022年《The Future 100》还观察到了线下办公空间的“野生化”趋势,一些企业在办公室内外开辟菜园、蜂巢、观鸟站,让员工亲近自然疗愈身心,甚至可以摘菜带回家。如此种种,都意在突破传统的办公空间的理念,把生活气息带入工作场所。
在人类历史上,空间的面貌和它的文化气质从来都是相互影响、相互成就的;小到一间办公室,大到一座城市都是如此。
硅谷,冒险者的天堂,在“build to sell”的城市建设模式下,企业和个人都潜移默化地遵循一种追逐刺激、成王败寇的规则。因此,硅谷虽然实现了创新突破和经济发展,但也使得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存成本越来越高,其中的人和企业越来越觉得不够“舒适”。
美国的另外一座以科技创新著称的城市西雅图,则发展出了一种“build to last”的模式:企业追求基业长青,人们乐于享受人生。《西雅图夜未眠》的导演诺拉·艾弗隆曾评价这座城市,“是一个人们在工作之外,首先考虑生活的城市”。
 
后疫情时代,我们需要怎样的工作生活空间?
                                                 图片来源:Seattlechamber
西雅图的慢节奏氛围,并不影响它的快节奏创新——星巴克、波音、微软、亚马逊等四大企业在各自领域内有开疆拓土之功,近年来也不乏Convoy、Outreach、Auth0等科技独角兽公司,许多大型企业也逐渐将总部或研发中心迁往西雅图。
硅谷和西雅图的理念没有高下之分,这两座城市可以说都是教科书级别的城市建设样板。但不可否认的是,近些年来,饱尝疫情和内卷之苦的人们更加倾心于西雅图模式。仅2021年就有9万人逃离硅谷搬到生活环境更友好的地方,占当地人口的10%,西雅图就是其中一个目的地。
 
后疫情时代,我们需要怎样的工作生活空间?
                                                      图片来源:PODS
在中国,走在互联网时代最前沿的城市,杭州算是一个。
这里迸发过许多颠覆式的创新:杭州曾一度是中国第一座无现金城市、新零售和数字经济第一城。如今,杭州持续向智慧城市发展,依靠城市的智慧大脑,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提升政务服务、交通出行、医疗健康等方面的服务水平,带着人性化的温度赋能企业和市民。
后疫情时代,我们需要怎样的工作生活空间?
                                                        图片来源:Sofitel
西湖美景慢生活遇上科技创新,杭州与西雅图似乎有某种灵魂上的共鸣。如今,一座“升级版西雅图”正蓄势待发。
浙江建工地产集团打造的EIC对标西雅图的建设理念,融合传统企业强者与科技新贵,崇尚国际范儿的生活方式。
 
后疫情时代,我们需要怎样的工作生活空间?
EIC的设计理念是“内外空间无边界”。无边界首先体现在建筑的材质和空间上:“梦露裙摆式”流线一体悬挑技术大雨棚,苹果旗舰店定制级水晶玻璃幕墙,基于Social Hub理念的无边界超级大堂……黑科技加持下呈现的独特空间,用微妙的潜意识影响人的情绪,鼓励交流、激发创意,提升商务效率。
EIC由7栋最高约200米的建筑组成,总建筑面积约50万㎡,包含摩天楼宇集群、互联网总部IT&Mall、国际潮流商业街区。在这个精心营造的复合生活工作场域里,生活、工作、娱乐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人与人、人与建筑、建筑与城市和谐共处。
后疫情时代,我们需要怎样的工作生活空间?
筑得金巢引凤来。
EIC的新金融微城市理念,以大数据为大前提,结合新金融、新科技,导入国际化资源,目标吸引中概股企业回归,吸引数字经济头部企业、医疗健康大脑、新金融新科技企业入驻,链接科技、连接人,借势城市发展再造一片产业高地。
如同升级版的西雅图,EIC把生活、工作、娱乐装进一座24小时永动的微城中。在这里,一种全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在这片城市中心的空间中等待被发现。
这可能是在后疫情时代里,对人文关怀的一种极具技术浪漫气质的回应,亦是我们心中追求的融合多种需求的理想空间。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硅兔赛跑”(ID:sv_race),作者:王王,36氪经授权发布。
0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关注 36氪企服点评 公众号
打开微信扫一扫
为您推送企服点评最新内容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