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应用背后,低代码正在被重估

产业家
+ 关注
2022-03-31 14:53
794次阅读

就当下的中国TO B企业而言,尤其是中大企业而言,复杂的场景和需求是阻碍数字化的最根本原因,而低代码恰可以以一种最原子化和最细颗粒度的数字模型来解决这个问题,帮助企业构建一个完整的、连贯的前端数字化应用。

作者|皮爷

出品|产业家

“生产计划”“生产派工”“仓库领料”“工人报工”“品检把控”……几个要素填写下去,车间生产全流程管理,在线上被悄然完成。

这一幕出现在3月22日钉钉发布会现场名为“酷应用”的短片中,这是低代码品牌氚云为制造企业提供的生产跟踪应用。在钉钉新推出的“酷应用”产品中,这个生产跟踪应用可以被直接调用到群对话框中,以便企业员工更直观高效地使用。

这是钉钉在TO B侧的又一关键棋招。

酷应用背后,低代码正在被重估

氚云总经理詹萧

关于钉钉,除了对外传递的开放,外界同样印象深刻的是一年前钉钉提出的“低代码革命”,与之对应的钉钉推出的低代码聚合平台“钉钉搭”,企业可以在“钉钉搭”内选择各厂商的低代码模板构建自身的数字化应用。

酷应用向前迈了一步。如果说钉钉的低代码革命更多的势能仍然在向外界传递低代码的强服务能力;那么“酷应用”的价值则能看作是,低代码有了更高频和更场景化的用武之地——更具主动性地进入到钉钉的群、日志、文档等高频场景内,快速搭建起“酷应用”,成为“酷应用工厂”,服务一众业务人员更直接地参与企业的数字化模型建设。

用钉钉总裁叶军的话说,就是从APaaS到BPaaS。而在此之中,一个更深入的拆解是:以低代码企业为首的产业企业,正在基于钉钉,获得新的势能。

几个需要回答的问题是:钉钉为什么会做这样酷应用?以及在酷应用背后,产业企业的价值能得到怎样更清晰的展露?以及最本质的问题“低代码于钉钉到底有多大的想象空间?”

对于这些问题,氚云是一个绝佳的观察对象。

“双11,销售额1000万”,这是氚云在去年双11钉钉企业服务狂欢节上11天的成绩。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走到这一步,国外的Salesforce花了3年,其次是Hubspot和Workday花了4年,再后面就是Monday花了6年。这些企业在月GMV达到一千万后四年内都达到了千亿市值。”突破记录的当晚,氚云背后的母公司奥哲联合创始人张华感慨道。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钉钉发布会现场,氚云是叶军演讲中被唯一提名的企业。

站在钉钉背后的氚云,成绩单并非只是这一张。

酷应用背后,低代码正在被重估

钉钉总裁不穷为氚云“点赞”

根据数据显示,截止到2021年,氚云累计服务了超10万业务的开发者,服务了21万的中小企业,包括5100万名员工都在使用氚云。其次,这些大量的开发者用氚云搭建了超过150万个面向业务场景的低代码应用,服务细分行业超过30个,共计沉淀了超过300家精品细分场景的解决方案和精品场景级的应用。

基于这组数据的一个思考是:在钉钉近两年在TO B和产品力的进步背后,起到支撑作用的恰是如氚云这种具备成熟产品和服务能力的一众生态伙伴。

实际上,从具体成长路线来看,氚云一直是钉钉对外低代码产品力的重要构成。

酷应用背后,低代码正在被重估

借助钉钉合作进程,氚云商业化能力得到快速提升

“最早2016年我们以ISV的方式进驻钉钉的应用市场,到2017年我们支撑钉钉千人千面的策略,2019年接入钉钉的开放平台,再到2020年因为疫情爆发之后,我们响应了钉钉非常多紧急并且重型的项目。包括后来2021年我们加入了钉钉搭的应用市场,再到2022年我们开始探索酷应用场景。实际上整个共创过程中,我们在非常深地对钉钉的场景,包括钉钉的能力,进行充分的吸收,创造出非常多有价值的业务场景出来。”在这次钉钉大会现场,氚云总经理詹萧表示。

酷应用背后,低代码正在被重估

钉钉与氚云6年共创,深度融合

从更大的视角来看,氚云和钉钉的关系更等同于一种能力模型的“互补”即于钉钉而言,其尽管背靠阿里,后者在TO B和云计算有多年积淀,但企业的数字化进程中需求纷繁复杂,钉钉无论如何也无法完全兼顾,如果没各个领域生态伙伴的合力,具体的细分行业以及场景化解决方案始终是突破不了的瓶颈。

类似氚云这样的企业正是这些具体场景和环节数字化模型的补足者。即通过氚云的低代码以及面向中小企业的具体交付方式,钉钉可以更好地为企业提供从“组织”到“业务”的数字化转型能力。

在这次大会的演讲中,詹萧举过一个例子,“有个客户在2016年就是氚云的用户,但当时他不认为他用的是氚云,他认为他用的是钉钉。到现在真正用到公司级系统之后,他发现这背后支持的是氚云。如今,他把客户上下游都打通,都连接到氚云,通过生产链路的可追溯,未来可以通过把消费端的数据打通,消费端的数据可以反向去指导品类的创新,这已经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数字化转型典范。”

这是双方联手出击的一个缩影。

根据数据统计,自2016年氚云上架到钉钉以来,其常年蝉联钉钉同类低代码数字化管理工具销售第一,并在同类型低代码市场中占据五分之一的份额。

在过去的6年时间里,氚云携手钉钉服务了超过20万家企业用户,应用数量总和超过150万个,全国有近1000家钉钉服务商使用氚云进行交付,服务商用氚云交付创造总营收,是氚云营收的10倍。

“在我们看来,氚云和钉钉的合作共创才刚刚开始。”詹萧说道。

在此之中,酷应用尤为值得一提。宣传片中的氚云生产跟踪应用就是钉钉首批酷应用之一。

和之前人们需要在工作台内找到对应的应用打开使用不同的是,酷应用使得业务人员可以直接在聊天群内发起应用,将业务应用与信息沟通串联到一起,方便高效。

以离散制造业为例,其业务模式决定了自动化程度没办法达到非常高的水平,对人的依赖程度还是很大。传统的手工填报,易出错丢失;在生产排产环节中涉及插单、员工请假,物料缺损等情况导致计划调整,致使整个生产计划被打乱;产品不良率,生产不透明,进度难查询,不良品品项原因难统计等等令人头疼的情况时有发生。

针对离散制造业的这些业务痛点,氚云生产跟踪应用围绕中小型离散制造企业协同生产场景,利用酷应用的快捷入口、群机器人、互动卡片等能力,在群内实现生产报工、质检、工序流转、设备维保等生产任务协作;实现计划员、班长、工人、车间主任、质检、销售等角色高效协同。

企业业务人员可以在聊天页面填写好对应的数据、工单,直接同步到群内,数据在所有人面前都可以清晰共享。让生产跟踪,像聊天一样方便。

酷应用背后,低代码正在被重估

氚云「生产跟踪」酷应用

不论对钉钉,还是生态企业,抑或是需要数字化转型的组织,这都是足够有价值的一点。

首先,就钉钉而言,酷应用为其带来的是基于钉钉价值的三次释放,如果说前两次分别是基于IM属性和开放属性,那么酷应用为其带来的便是两者“1+1>2”的更大价值点。

即通过酷应用,一方面钉钉可以更好地将自身的IM产品属性与自身具备的TO B势能结合到一起,进而放大钉钉在TO B的势能和声量,另一方面钉钉更可以盘活固有的TO C和TO B属性,强化在钉钉内应用和人之间、应用和应用之间的连接,放大钉钉自身的产品活性。

对于有数字化转型的企业而言同样有增量。或者可以说,如果之前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更多的是人找应用,企业对数字化了解的程度决定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成绩,那么在酷应用之后,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更多的则是来到了应用找人的时代,即适配的产品和应用会“主动”进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选项中,彼此拼接组合,帮助其实现最优的数字化转型目标。

但影响最大的,仍然是生态内企业,更具体来看,之前钉钉在喊出“低代码革命”时,更多的是把低代码厂商在钉钉内部进行了聚合,用户可以主动选择低代码模块。

而在酷应用之后,“应用”的边界会被打破,低代码企业可以帮助拆解之后的最小原子化的应用,快速通过信息流直接渗入进企业的表层数字化模型内,进而帮助企业享受低代码带来的数字化模式。

实际上,在此之前,詹萧已经有了一些思考。“原子化的能力其实是未来钉钉的一些场景探索最新的机会,如果企业服务的软件,我们的SaaS也是按照这种信息流的方式去设计的话,我们认为能够跟用户的体验、跟用户的效率上面进行最佳的匹配。”

诚然如此。在酷应用发布和钉钉重提“BPaaS开发模式”之后,一个最相关的讨论恰是“低代码的真正价值是什么?”是服务技术人员,还是业务人员,抑或是其是最原子化的数字服务能力?

实际上,对这个多选题而言,这三个都是正确答案。

从某种程度看,隐藏在钉钉酷应用背后的,以及站在钉钉当下愈发展现出的TOB自信之外的,是企业对于数字化转型的愈加“普惠化”的新需求,这种需求在IT底层技术,更在上层的数字应用。

而在这种蓬勃涌来的数字需求中,氚云等一众低代码产品正在站上数字化的最核心舞台。

在产业数字化大潮滚滚而来的当下,一个被无数次提出的高频问题是:谁在推动数字化?或者说,谁是数字化的直接推动者。

客观来看,低代码企业恰是其中之一。

从钉钉酷应用延展出的一个思考是,企业需要的是由点及面,由面及体的循序渐进的数字化转型路径,比如先基于酷应用在钉钉的信息流内使用最简单的业务功能,之后再延展到部门应用,再到公司核心业务。

这种案例已经出现。以云南建投第二安装工程有限公司为例,其最初阶段是基于钉钉内氚云的产品能力,搭建了符合自身的数字化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平台。

在数字管理平台得到正向反馈后,云南建投安二司与奥哲又合作开发了设备物资管理平台、农民工保险管理平台、分包管理平台、审计管理平台、财务管理平台等全部企业数字化平台。据了解,截至目前,云南建投安二司的人力、行政、安全、技术、物资、财务、信息中心等各业务部门的管理需求都有对应的数字化的解决方案,彼此串联成一个现代企业的数字化模型。

复盘其数字化路径不难看出,其恰是由一个数字原子化场景为引子,企业业务人员对数字化有充分的感知后,部门应用、企业核心系统,才有了后续的推进和落地。

酷应用背后,低代码正在被重估

云南建投安二司的工人考勤系统

酷应用恰可以看作是企业数字化的一个“种子”。

足够深入的观察是,在酷应用和BPaaS模式之中,低代码的使用对象更多的迁移到业务群体,相较于之前的IT技术人员,他们可以基于低代码的低门槛为原有业务模型搭建更符合实际操作和具体应用的数字化产品,帮助企业感受到数字化的真正价值。

基于这种单点的价值认知,企业的数字化意愿将会被迅速放大。同时,其选择的数字化路径也更会愈加匹配自身的业务发展,享受到数字化的普惠价值。

此外,客观来看,低代码具备天然的场景适配性。即就当下的中国TO B企业而言,尤其是中大企业而言,复杂的场景和需求是阻碍数字化的最根本原因,而低代码恰可以以一种最原子化和最细颗粒度的数字模型来解决这个问题,帮助企业构建一个完整的、连贯的前端数字化应用。

未来的数字化模型是什么?

奥哲创始人徐平俊曾有这样一个回答,“在业务数字化,数字业务化之后,我们认为将来还会有一个业务数字原生阶段。未来我们所有企业的人员都可以像今天使用手机一样来操作数字化系统,来落地他的业务想法。”

对氚云和钉钉而言,在中国数字化的大潮里,他们的身影正在愈加清晰。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产业家”(ID:chanyejiawang),作者:皮爷,36氪经授权发布。

资深作者产业家
0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关注 36氪企服点评 公众号
打开微信扫一扫
为您推送企服点评最新内容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