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互通全方位提速,企业如何破局增长困境?
近年来,对获客规模减小和转化效率下降的焦虑促使企业谋求生存,追求降本增效,布局私域成为企业运营必选项。但在布局私域的道路上,有部分前行探路者、部分跟风模仿者,更多的是抱臂观望者。我们作为SCRM服务商,当然希望有更多企业开始布局私域,但在这之前,需要先思考下,当前企业增长困境的成因。
在投放上,获客规模减小的主要原因,在于互联网整体的用户增长见顶,流量变贵了。
以电商平台为例,淘宝用在线购物的便利性改变了一、二、三线城市的生活方式,获取了首批电商用户,拼多多则利用熟人裂变和百亿补贴打开了更多的下沉市场,获取了新一批电商用户;但在这之后,电商平台的用户增长明显吃力,数量趋于稳定。当平台用户的增量减少,对于存量用户的运营就变得至关重要。
虽然直播电商用「直播」这一形式点燃了电商行业新的火苗,但迟迟未有新“燃料”出现,所以在互联互通要求前,电商平台整体呈现封闭趋势,各个平台都希望在用户每日有限的24小时里,占据更多时间,以拉长用户的活跃时间谋求更多商机。
在用户侧感知到的,是如淘宝将slogan由“随时随地,想淘就淘”变更为“太好逛了吧”,逐渐由电商搜索平台向生活分享平台转变,希望通过“有好货”、“订阅”等内容增加用户在淘宝的留存时间。
在企业端感知到的,便是平台对于引流动作的限制,以及推广成本的不断升高。
在转化上,转化变难的主要原因,在于消费习惯的更迭,以及消费人群的变化。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到来,广告信息无孔不入,营销理念从「贩卖产品」开始,向「贩卖服务」、「贩卖情绪」、「贩卖生活方式」的方向几经更新,用户的需求在多轮次的营销轰炸中被反复定义、反复挖掘。夸张的说,在过去一段时间里,用户的购买力被过度消耗了,而饱经营销信息教育的用户,对营销信息更加无感了。比如过去行之有效的“买三送一”,已经被部分用户完全免疫。
在此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用户,更加了解营销,Ta们对于用户与品牌的关系、个人的真实需求十分清晰,希望避开繁复、注水的营销内容,直接了解产品/服务的真实情况,甚至由此需求诞生了「无广测评」这一特殊的自媒体领域。
简单来说,用户变得更加精明,也更加挑剔了。
对于企业商家的来说,这意味着更难设计的产品/服务、更难讨好的用户,以及更难发生的转化。
因此,企业管理者们已经明确感知到,获客成本越来越高,新客数量越来越少难,转化发生越来越难。
所以可以低成本甚至免费触达用户、以建立长期关系为目的、提高用户转化购买次数的私域运营,成为了企业的必然选择。
回归私域的价值本身,企业布局私域的目的是实现增长。
在过去,相对封闭的平台中,所有私域的策略、运营招式都是为了挖掘更多公域商机,通过社群、好友关系与企业绑定,然后通过优惠券和活动引导用户再次购买。
但在互联互通趋势下,企业的私域格局,或许可以打开一点。
据了解,今年3月中旬淘宝开始内测微信支付,用户下单后可以选择微信支付进行付款,通过淘宝给出二维码进行微信支付,但并不支持自动由淘宝跳转至微信,需要用户手动截图并自行跳转、进入微信扫一扫界面才能完成付款动作。目前,微信支付淘宝订单的功能在灰度小范围测试中。
图/网络:淘宝内测微信支付
对比快捷支付,虽然微信支付需要多次跳转才能完成付款动作,用户体验目前并不友好,但基于此功能的趋势,也许企业在微信与淘宝的运营动作联动上,拥有了更多可能。
这有利于企业打造跨平台的运营闭环,但也对企业的私域布局、运营能力要求得更高。
其实,私域操盘手们已经意识到,简单把用户从公域平台圈进社群、加上好友、发优惠券的“单一收割”模式已经很难做出成绩。但很多企业的私域理解还停留在过去,没能及时更新。
在今年初,我们曾建议企业搭建“以企业微信为中心的私域体系”,在互联互通大趋势下,这变得尤为重要。
1、多渠道、精内容、细运营
2、利用私域搭建,积攒数字资产
总的来说,在更加开放的互联互通时代到来前,企业需要抢先一步更新认知与私域布局策略,才能真正借力变化,破局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