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服点评专家团王智远:花钱,有没有方法论?

王智远
+ 关注
2022-04-18 15:08
473次阅读
花钱是很难事,比尔·盖茨表示。

作为普通人听完可能会开怀大笑;为抵御消费主义的陷阱,我每天只有苦哈哈控制欲望的一条路,生怕钱不够用,你告诉我花钱很难?

如果被问到花钱明智么,你觉得100个人中能有多少可以自信地回答?我们每天都在消费,即便不用现金也在用数字货币产生交易,根本无法避免这件事。

按照历史发展,从猿进化成人类大概经历20万年,钱的普及还不足3000年;可以说,金钱的使用是很晚的一件事,我们对钱的科学使用方法论并非很熟练。

最初,人类使用“物质交换”赖以生存但有局限性,为克服不便开始使用贝类、谷物替换。

江户时期(1603年-1868年)布匹是衡量大名权利的财富尺度,随着时代推移铜、铁、金银等金属物出现,才铸造了货币。

以前价值无法用货币衡量,但现在文化遗产、二氧化碳排放权甚至人去世火葬都明码标价;这种发展使人认识到未来有很多不确定性,但只要有钱“心理至少不空虚”。

不信你看,现代人缴纳养老金、储蓄或购买生病保险、都是为提高应对不确定性,努力过好未来生活,把幸福最大化。

之所以说还没有熟悉“花钱的方法”,是因为不习惯将金钱作为价值尺度和贮藏手段;这就造成,你购买自己即刻想要的物品时无比快乐,过后审视“腰包”时总有些懊恼,为什么?

先思考下,什么是价值?经济学中指商品的重要品质;哲学中,它是事情的意义和一个人能够在当中得到多少好处;举个例子:

身边的一位朋友看到哈吉斯的短袖标价1299元,嘴里嘟囔着“好便宜”,顺便拿起几件放进购物框中。

美国投资家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曾以美股5.22美金的价格收购可口可乐10.2亿股票,并感叹地说“做成了一笔不错的交易”。

我的朋友在衡量短袖的“价值”与“价格”,巴菲特对比可口可乐的价值与价格,他们认为商品价值高于它的价格就相对划算,才会入手。

可以说任何人在花钱时不论是否意识到,都是通过共同的机制决策的;不论是我的朋友还是巴菲特,他们的决策可以看作一样。

我们如何去衡量货品的价值呢?这里有三个条件:1)时间周期,2)投入成本,3)心理效用

现在想象下,你出门没带伞要去拜访客户,从公司步行10分钟走到地铁口,出来再步行10分钟才到客户公司。

来回有40分钟必须冒雨行走,不管从体力还是精神层面来看,都不是件轻松的事。

于是你会思考是否要打车,这时,大脑会判断车费40元的投入和30分钟淋雨哪个更划算,若公司报销你会毫不犹豫选择前者,若自掏腰包你会思考「损失利弊」。

据此,我们会评估某种商品或行为带来的“效用”来估算它的价值。

假设某件商品(行为投资)实际价格低于当时预估值,会觉得物美价值;若高于效用,我们会买的心不甘情不愿,或者干脆不买。

企服点评专家团王智远:花钱,有没有方法论?

什么是心理效用(Utility)?

我把它总结为「一个人的情感满足程度」,它在商家营销策略中经常出现,具有很强的个人主动性;随便举个例子:

看到直播带货疯狂秒杀的场景,瞬间激起内心阈值,效用会认为好便宜赶紧下单;随着抢光后气氛的下降效用就会降低,最后发现该商品在生活中可有可无。

通常人类在「大物件」上获取的效用是相同的,所以购买便宜商品的行为显得非常合理。

好比一台手机隔壁线下店售价4199元,但稍微远些折扣店只需3999元,几乎多半人会选择折扣店。

但日用快消类的商品就不单单由效用和价格决定,而是变成「需求」导向;就像今天加班很晚一直没吃饭,我们大概率会选择附近的便利店,而不是距离太远的商店。

另一方面,兴趣导向也会影响人的效用变化;美国摄影艺术家辛迪·谢尔曼(Cindy Sherman)主张艺术来自人民,他曾在2011年《《ArtReview》100位最具影响力艺术家排名中得到第七的名次。

当年她的作品《无题#96》被堪称为摄影界的顶尖作品,被被纽约商人Philippe Segalot最终以389.5万美金价格购买。

你看,对爱好收藏的人来说,这张快闪镜头下的照片具有独特价值;一个不会欣赏艺术的人只会把它当做“时光的记忆”,拿来发发朋友圈甚至就丢到某个文件夹中不了了之。

同时,按照马斯洛需求论人在危机状态下,效用也会让商品的价值发生改变。

假设你在沙漠中困三天连最后一瓶水都已喝光,这时突然有人以50元/瓶的价格向你出售,可能我们会毫不犹豫的接受。

由此可见,商品虽存在的种类不同,它会受到购买者所处的上述四种状态、价值观等多种因素而影响;在时间和投入成本中,价值大于价格会立刻选择,小于时就会观望。

而效用呢?就像弹弓的弹力,拉得越长阈值越高。

这样对比下来,就决策上巴菲特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唯一与普通人的差距在他这种长期持股的人不会因短期股价的跌落而喜忧。

虽可称作股票价值投资的王道,但并不是常人可效仿的;因为普通人遇到上涨时会想着出售获利,遇到下跌时会毫不犹豫抛售。

除此外,对我们而言重要的启发在于消费的每笔资金放在“物品”寿命上看,物品的使用周期和价值折合到每天直接影响“你是否入手”。

犹如一件短袖售价2000元,虽然能穿3年但每年夏季只穿3个月,加上身材颜值、眼光的不断变化,让很多人觉得明显不实用。

换在富人眼里也许认为并没有什么,穿身上在“商务场合”甚至还能为我带来生意,这就是不同视角的价值;由此,人的钱看似消费实则是投资,它属于消耗还是升值背后由思维决定。

金融世界和会计视角不同,把钱分为“消费(consumption)、投资(investment)、投机(speculation)”三种类型。

所谓消费是为满足自身欲望而消耗资产、服务(商品)的行为,比如:你想身体保持健康离不开一日三餐,工作乏累放松心情去喝杯咖啡,均属于“消费支出”。

人活于世只有两件事,追求还没得到的和享受已有的;这背后是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多巴胺(Dopamine)决定的。

从神经心理学角度分析,多巴胺犒赏通路在“腹侧被盖区”投射至“基底前脑的内侧前脑束”间,它决定你是“享受当下”还是“拼命想要”。

笼统的讲:

大脑分泌“当下分子”时会关注正在体验的事,分泌“远方分子时“欲望就会递增,由于互联网信息高速发展加上人喜欢涉猎各种知识,造成「我想要」的成分大于享受当下。

准确而言,很多人把消费和满足定位搞错了,消费本身不属于无节制支出,而是提高幸福感,是通过某件商品让自我生活品质提升的正向行为。

如何让“消费的钱”作用最大化呢?

我秉承“舒适性原则”,为回答此问题只需要审视每天在做什么就能搞清楚,举个例子:

我周末写作有两个地方“咖啡厅和家里”,在家时平均5-8小时在电脑前,可以说平均每天的1/3在椅子上度过。

现在幻想下你愿意在“平常”和“舒适”哪张椅子上度过?

在工作中花费的时间越长,问题答案就愈明显;显然,我会选择后者以免去长时间的腰酸背痛对不对?如果你也运用舒适原则,那从消费角度就能做出很好的决定。

企服点评专家团王智远:花钱,有没有方法论?

相比文案,用数字表达更有感觉。

8小时/天*2天/周*52周/年=832小时,这是我每年至少坐在椅子上的具体时间;假设普通椅子售价是58元,提供腰背支撑的懒人沙发电脑椅是388元,你如何决定?

如果每年要在椅子上坐800多小时,在物品上多投入338元,相对每小时增加0.4元的成本,为让自己感觉舒服你愿意每小时多花4分钱吗?我猜你会说“是”。

若不需要每年更换座椅上述数字会更漂亮,保守估计2年换一次,增加的成本会降到0.2元/小时;如果使用普通椅子两年下来若患腰部疾病,单次看病的成本都不止于此。

此刻,不妨审视下每天使用的高频东西,如电脑、智能手机;我一般追求质量好或性价比高的。

它能减少工作时卡机造成的损失,也能让我身心变得轻松;现在防止压力产生比以后花钱减压更划算,是不是?

明白该理论,你能活的更健康幸福,可要是不在家工作,找出一天较多的商品兴许有些困难,但也可以做到,譬如:通勤上、厨具上、健身上.....

每天坚持锻炼,一双质量好的跑鞋和运动服必不可少;喜欢做饭,得心应手的厨具会让你乐趣加倍;《消费心理学》曾指出,用户在购买比日常更贵的物品时会更加爱护。

有人会说,这样看来我的每笔消费都成了价值投资,比如:与朋友吃饭、定期做护肤、甚至周末放松按摩,最后我不还是没剩下多少钱?

值得注意的是“日常消费”属于流动资金,不能把定存或购买基金钱用在消费层面;根据科学汇算流动比例控制在20%-40%属于比较合理。

若每月花费已经超过40%,就需要调整花费状态,运用记账方式复盘,顺便算清楚每月必须消费金额多少,这样对规划个人财务更加有利。

以前在读松浦弥太郎《好物的定义》时,对一句话印象深刻;于我而言什么是舒适?

我想把自己和周围的一切打理的赏心悦目,从衣服、鞋子、发型做起,当身边每件物品都是精挑细选时,内心会安定满足。

据此,所以消费购买的好物(服务),不是指价格的高低,而是指用值得信赖的材料和工艺、精心细致,穿着佩戴乃至使用令人放心。

总而言之,穷人把有限的消费用在烟酒、饮料、这些贵又没营养但口味很好的事物上,因为他们可以满足欲望,正因对生活太绝望更需要短暂娱乐来放松下。

而富人呢?做什么都喜欢联想上价值;跟朋友吃顿饭、约杯咖啡都在思考能为我带来什么?

这种增值性消费观是训练财商的基础表现,应该从小培养,除此外我认为“钱生钱”与投机钱包也是人们常忽略的。

经济学中,钱生钱(投资)是为增加将来的资本(生产能力)而投入现有资本的活动。

换一种简单的说法,投资是“我在某个地方投入100元,期待以后能为我带来120元的回报;或者说:

你在休息时报名“辅导班”,通过专职晋升考试后承担更大责任的工作,基本工资会增加不少,拿到奖金数量并不是现在能比的。

金融世界中,将来产生的钱被称为「现金流量」,它指的并非是存在当下的现金,重要表现在资金进进出出的动态“流”上。

某项投资能带来多少货币价值,是基于将来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数额;随便举个例子:

你打算报考商务英语提升的课程,A学校属于1V1教学费用10万/年,B学校属于集体教学费用在5万/年,这时就需要考虑A、B两所学校将为你带来多少“将来产生的钱”。

假设你就职公司拥有国际业务,掌握商务英语有机会授予更大的工作升职加薪,这时选择A校显然比较合理。

如果你就职的公司在国内,学习英语是为拿到证书,要求达到中等水平即可,那么选择学费相对便宜的B校就够用。

商务世界中,“投资”这个词一般用在新项目、基金或股票上;不过最近也覆盖生活中和“消费投资”挂钩,如:希望自己永远年轻,办健身卡、购买昂贵的护肤品。

但为了满足自己“无论如何一直想漂亮的欲望”就是在追求“效用”(情感的满足程度)显然属于消费。

选择投资还是消费是个人自由,你需要考虑这笔钱的支出是否影响其他方面的使用。

其次投资在资产中也经常出现。

如,你通过5年的努力存下100万现金,纠结购买车还是借一借凑个房子首付的问题,该如何处理?我们要明白「车」属于“耗钱资产“还是“生钱资产”。

两者的区别是前者不断消耗你的钱,后者能为你钱生钱;车需要加油,买车位甚至每年保养、如果上路不规范还会面临罚单的风险,即便放在家中不开还会贬值。

很多人会有异议,除上下班我用它来跑「顺风车」,收入的钱能覆盖车费不就是生钱资产了吗?并不是这样。

跑顺风车需要你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属于劳动范畴,车本身带来的是净现金流,如果你不拉活儿就没有这笔收入,同等于停下来不能为你产生复利,因此属于「耗钱资产」。

企服点评专家团王智远:花钱,有没有方法论?

付首买房子呢?

假如你用来自己住不但没有租金收入,还需支付大笔月供岂不是很亏?

若买房为了投资,租金能覆盖月供等各项支出或你买套房没有贷款,租出去能带来现金流量就能“生钱”。

因此同样的房子分为三种不同资产,想清楚购买目标看看属于哪种?

当你能够准确的确认生钱资产后要做的是尽可能拥有它们,这样你拥有的财富就愈来愈多,有机会实现财务自由。

股票和基金属于哪种?

前者是上市公司发行的一种有价证券,你可以用证券账户买入卖出;后者是基金公司把很多投资者资金集中到一起,投资股票或债券市场共同承担风险,享受收益。

另外基金按照投资对象分为“股票型基金”和“证券型基金”,普通人直接买股票和买股票型基金的区别在于直接进入股市和把钱交给基金公司的管理者,由它来进行投资,你属于间接参与。

打个比方,买股票属于自己开车,买股票型基金就是”你花钱雇司机来开车“,它属于哪种资产区别在“涨幅”,背后由三个要素决定:

1)公司价值,2)市场情绪,3)资金要素

这里不做延伸,我们要清楚认识“劣质”生钱(较差基金)能让你守住本金问题不大;而股票存在一定博弈,我把它放在“投机钱包”中。

投机(speculation)佛教中意思是“大彻大悟”,具有思索、推测之意;在经济学中意思变成“恰当时机投入资产购买商品”。

现代时代进一步发生变化,通常指“做好会亏损的思想准备,挑战下看是否能获得更多回报”;一般来说,它具有否定投资的含义;如:

债券信用评级时,把无法偿还本金的不确定性(风险)很高的债券作为投机看待,它和投资最大差距是“风险的高低”。

可仍然没有标准告诉我们,什么尺度属于投资、从哪里又属于投机?

而我认为投资是“可以预测到与投入金钱相比,将来回报(收益)的期望(均值)会有所增长”,而投机刚好相反,像竞轮游戏一样奖金总额小于押注总额。

据此,平时我们一直从一个钱包中支出钱,不会意识到「三种钱包」的差别;为了更明智消费必须认知到差距,这样才能深度挖掘各自源头的含义,找到匹配花钱方法。

除搞清楚三者外,我们投资(基金、股票)或消费的商品价格是如何确定的呢?

要清晰认知到,市场决定不了价格;经典经济学都会告诉你“需求和供给”,当需求>供给,价格上涨、当供给>需求,价格下跌。

比如:

因为渔民捕鱼获量少今年供给就会发生变化,这时,若市场需求量增加价格就会上涨。

消费钱包中的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会随着综合考虑效用(个人的满足程度)及生产成本之后确定。

换个角度,北京环球度假村门票价格并不是由生产成本决定,而是经营方考虑到“即便是这个价格,也可以使游客得到满足”。

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提出的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中,他将一切市场流动归属于利率,并提出“流动性陷阱”的假说。

当市场利率足够低时居民会选择有货币而观望,当利率足够高时,居民会大量投资。

那相对应作为生产者,利率足够低企业会扩大生产,利率足够高缩小规模,因此只有利率维持在“相对合理区间”才是理想。

放在投资(股票基金)角度看,并非最低就适合入手,也存在市场环境不好或业务方面生产源头出现问题造成整体下行,当中回暖期也是考量指标之一。

企服点评专家团王智远:花钱,有没有方法论?

但值得注意,有时市场未必反应商品的正确价格。

最典型的“茅台”没有新产品依然可以狂欢,它的“周期性供应缺口”和“经销商库存”被下游经销商层层放大,最后传递到终端市场就会影响价格走向。

消费品就不同,人们目前已经被消费重新定义各种阶层,它是世界最终的意识形态;就像涪陵榨菜为什么比散装卖的贵还卖得好一样。

原因在于,中国消费存在鄙视链。

农民工回乡也能给家乡带来消费变革,涪陵榨菜的价值不仅能让回乡民工区别家乡人,还能带来大城市的生活记忆,这当中就是被“效用”所影响的。

人们希望自己在有限的付出中得到最大满足,就涉及选择的问题。

同样30元有人买巨无霸套餐,有人买10斤梨,虽满足感相同但人人想效用最大化,怎么办呢?

资本最简单的方法是制造狂欢和现象级爆款,背后代表“制造需求,满足需求、引发需求”市场增值,所以谁在决定价格的浮动?

总结一下:

《乌合之众》有段话我记忆深刻,“群体有着自动放大非理性冲动的能力,暗示的作用对于群体的每一个人都会起到相同的作用”。

这种作用随着群体的情绪链条传递会越来越强大,直到突破人的思想想象,仍然不会停止下来。

也就说,鼓舞你消费的人很多,让你理智起来却难上加难;“金融大鳄”索罗斯也说过:

“世界经济史是一部基于假象和谎言的连续剧,要获得财富,做法就是认清其假象投入其中,然后在假象被公众认识之前退出游戏,你的消费是被影响的吗?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王智远

远程办公指南

资深作者王智远
0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