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运维,站上产业数字化的C位

产业家
+ 关注
2022-05-11 11:48
652次阅读

平台运维,站上产业数字化的C位

平台运维提供了一种系统性的解题思路:在IT底层架构混合化演进下,企业可以形成自己的IT运维平台模型,通过稳敏兼备的平台模式,糅合ITOM、ITSM、AIOps、DevOps等运维手段。

作者|皮爷

出品|产业家

在国内的开源社区上,曾经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提问:在不同的时代,应该如何衡量中国数字化的温度?

答案不一而足。其中一个回答颇为有意思:企业数字化脉搏的强弱,体现在对IT运维管理的成熟度上。

对于IT运维,人们总是保持着充分的好奇心。

在21世纪的第三个十年里,数字化潮流以一种不可阻挡的姿态蜂拥而来。越来越多的数字化话题被市场和人们所感知,“上云”、“数据运营”、“数据安全”、“开发运维一体化”、“智能运维”、“数字运营”等等都在成为新的风口触发点。

IT运维赛道也逐渐成为核心话题之一。从最早的ITOM、ITOA,到如今的DevOps、AIOps,它的价值因为“数字化”被逐渐显现。

据Gartner公布的2021年十大数据和分析技术趋势,其中XOps(包括DataOps、MLOps、ModelOps和PlatformOps)赫然在列,Gartner指出,基于XOps的模式,企业将可以实现数字转型的完整性和可集成性。换言之,在XOps的助力下,企业将会实现更为顺利的数字化转型。

而Platform Ops(平台运维),是XOps未来发展的核心支撑。

平台运维,站上产业数字化的C位

这正是刘东海和广通优云在过去几年一直在做的事情。作为广通优云总裁,在过去的多年时间里,他和优云的身影频繁地出现在金融、央企、部委等阵地,这些公认的“大规模企业级运维”的核心行业,也更是中国产业数字化的最前沿地带。

“基于平台运维(Platform Ops)的模式,我们希望通过和企业的共创建设,推动IT运维向IT运营的方向发展。”

平台运维,正是广通优云最早锚定的方向。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这家企业已构建出了成熟的产品模型、不同行业的交付实践,以及足够灵活的服务体系,并落地实践如建设银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光大银行、海关总署、国税总局、中国气象、国家铁路等政企客户,覆盖金融、能源、交通、公安、气象等20多个行业,积累着丰富的企业级客户运维服务经验。

当下中国IT运维行业的潮流正在驶向何方?广通优云踩中了哪个节点?为什么能够赢得大客户的青睐?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对广通优云总裁刘东海进行了专访,以试图明晰当下IT运维的产业脉搏。

如果说过去两年的数字化风口是什么?有人给出的回答可能会是云计算,大数据,有人给出的回答可能会是CRM、ERP,也有人给出的答案会是云原生、数据安全,然而这些背后都需要IT运维支撑。

IT运维更是核心选项之一。

实际上,从更广的视角来看,IT运维已然等同于企业数字化的重要手段。不论是对IaaS,PaaS、和SaaS的管理,再或者是它们之间的数据和业务连接,都可以被纳入在IT运维范畴。

根据艾瑞预测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IT服务突破万亿大关,其中IT运维市场规模达2941.2亿元。

市场规模的另一面是企业发展速度。IT桔子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8月,IT运维赛道融资金额达21.786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10.66亿元人民币,增长了一倍多。

但这只是硬币的其中一面。在市场增速迅猛、IT运维企业价值被加速认可的宽门对面,对应着的是对入场玩家愈发“重”的能力要求。

平台运维,站上产业数字化的C位

广通优云总裁 刘东海

“现在IT运维市场仍然是增量市场,但这些增量市场更多是基于企业级客户,比如在金融、能源、政府等行业,交付模式相对较重。”刘东海告诉我们,“单纯的互联网SaaS运维市场规模还比较小。”

从更大的视角来看,尽管在过去几年时间内,IT运维市场出现不少基于纯SaaS的融资事件,但最终还是转入到2B的交付模式,就企业级客户而言,基于安全、数据、政策等多方面的考虑,基于本地化项目交付依旧是IT运维的主要模式。一个相关测算是,基于互联网SaaS的IT运维部署一般不会超过整个项目交付的5%。

换言之,IT运维本身就是一个足够贴近客户的产业服务模式,对于想用轻量级的SaaS产品切入的企业而言,很难有足够的发展市场。

困难还不止于此。在产品的形式之外,具体到交付能力,对企业的要求在近两年更是在不断拔高。

在去年11月,IBM发布了关于全球云计算市场的最新调查报告,在参与受访的全球企业中,只有3%在2021年依然采用单一的私有云或公有云架构,比例从2019年的29%骤减。这个下降的趋势恰在证明一个事实:混合云/多云已经成为企业IT架构的主要选择。

这仅是一个缩影。

实际上,在选择更多国产云厂商构成自身的混合云架构基础上,近两年一个更加明显的趋势是,大型企业如国有大行、政企客户正在加速进行“国产替代”。在“去IOE”口号的伴随下,越来越多如数据库、核心系统等底层IT设施正在被企业变换和更迭。

尽管在国产化趋势下,企业的底层技术更加自主可控,但新的底层更带来了如国产底层设施的标准化和接口适配等新的问题,比如越来越多企业的底层IT设施呈现出“分割”和“并列”的趋势,彼此之间的弱连接限制着企业在数字化侧的进度。

而面对这种趋势,固有的IT运维厂商提供的“竖井式”服务模型很难成为最佳答案。或者说,就当下而言,IT运维服务商的门槛不仅在于解决单个“竖井”的问题,更核心的要求也恰在于在此基础上,能实现各个“竖井”之间的连接打通和技术耦合。

“现在企业级客户一般都会考察三个方面:首先,整体评估IT运维供应商能不能帮企业把事情做成功。其次,除了能够提供稳定的服务之外,还要能够伴随着客户的成长,技术的发展趋势等,提供连续性的产品演进和支持,更重要的是,企业也会格外看中供应商是否有服务过类似的客户。”刘东海告诉我们。

换言之,在数字化潮水疯狂上涌的如今,IT运维的准入门槛不仅在于产品和技术形态,更在行业积淀和服务模式。

在此之中,一个更直指本质的问题是:随着数字化转型不断推进,企业到底需要怎样的IT运维服务?

今年年初,Gartner最新发布了名为《Infrastructure, Operations and Cloud Management Primer for 2022》的产业报告,报告指出,在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中,集成平台和产品对于支持各级组织任务至关重要,但当前大多数 IT 运营流程无法满足他们的要求。

这也正是诸多CIO们的新思考。

即如果说在过去的多年里,作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一号位,CIO的KPI更多的是围绕IT开发,即其业务核心在ITOM一侧,那么如今变化正在发生:企业的数字化发生点已经不止在IT部门,更在前端的运营部门。换言之,企业应该建立一个以稳定清晰的IT底层架构为原点的全企业数字化模型。

这种变化正在有足够清晰的印记。一方面如前文所说,对企业的IT部门而言,伴随着底层核心系统的诸多选型和变换,总部和分部之间普遍存在IT底层重复建设,数据传输和收集不连贯,甚至屡屡出现无法打通的情况,导致IT建设重复且无效,阻碍企业整体的数字化进程。

平台运维,站上产业数字化的C位

另一方面,随着低代码等开发模式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业务人员开始成为企业产品开发的“另一个主体”,在一定的数据加持下,业务人员可以用轻开发的模式制定出个性化的产品,更好更近距离地服务客户。

换言之,在数字化越发贴近业务的当下,CIO必须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帮助企业建立一个灵活耦合的IT运维平台,把新接入的和固有的IT底层设施进行归纳管理,帮助企业完成数字化的最后一环。

以广通优云服务的某大型能源企业为例,其基于平台的模式优化了固有IT系统,此外,更将IT平台的优势辐射至业务生产端,进而实现了行业内部的统一运营管理。

“这种从总部出发,发散到分支部门的模型,在我们看来是运维赛道的行业集约化SaaS模式。”刘东海告诉我们,不同于互联网SaaS模式,行业集约化SaaS模式是,基于广通优云和企业总部共建的IT运维平台底座,基于行业云和网络保障安全和数据落地,为各个分支生产机构提供远程的SaaS化运维场景应用,并持续在底座基础上丰富场景。

根据最终测算的数据显示,通过平台运维的一体化服务管理系统,该企业工单处理效率提升35.3%,工单处理及时率100%,相应处理人工成本降低23.4%,客户满意度提升至97.4%。

一个更深入本质思考的问题是,平台运维优势到底是什么?

如果从业务形态来看,广通优云给出的答案或许是人们能看到的不同之处,即基于企业固有IT模型的分析、拆解、整合和重建,平台运维可以通过统一、可耦合的平台模式为企业归纳、整理底层IT设施,进而发挥出IT设施对于企业的最大价值,完成数字化的最后一环。

在服务众多大客户之后,刘东海也有足够深刻的感触。“企业最终验证我们的服务模式,不是单纯地看具体有怎样的数字成果,更多的是从他们的管理目标出发,是否把多个竖井的产品进行统一的整合,规避掉之前‘越做越多,越做越重’的困境,构建出一个稳敏兼备的数字化运维平台。”

与之对应的思考是,在新的挑战面前,CIO们或许可以有这样一种新解题方式:即CIO可以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分阶段或者整体推进数字化转型,比如从分析企业内部原有IT建设出发,再比如从企业内外部推动共创等等。

以广通优云服务的建设银行为例,建行对原有传统IT运维系统进行了平台模式的升级,共创构建了“龙舟运维平台”。在该平台的支撑下,广通优云联合7家合作厂商构建了70+运维场景应用,支撑起建行3大数据中心、50+分支机构的一体化纳管运营。

这是一份足够亮眼的升级变化和模式创新。

放眼更大的行业发展环境,有一些变化也正在发生。

“现在有些头部企业在开始尝试平台运维这件事。”刘东海告诉我们,“比如有的是从IT部门向业务运营部门推,有的是IT部门和业务运营部门一起来推,虽然路径不同,但IT部门从基础维护走向运营提升的方向一致。”

从这个角度来看,平台运维最终的目标就是企业可以整合提升的IT运维竖井系统,建立一个灵活敏态、耦合度低、持续运营的IT运维平台,提高IT部门的能力成熟度,帮助IT运维部门实现数字化价值的最大程度释放。

此外,在这个平台支撑下,企业内部更能形成协同形式的IT组织,充分发挥出运维和开发部门的联动性,比如以低代码等开发方式实现对开发、对客户的更深度服务,通过“组装式”运维为企业提供弹性、丰富的应变能力,提高业务敏捷性与人员生产力,最终构建出端到端的运营体系。

平台运维,站上产业数字化的C位

从IT运维行业的发展来看,这是一个足够有分量的进步。

就中国的TO B环境而言,适配欧美企业ITIL很难在国内有大规模落地,过去十年这个结论已经被无数次论证,这个尝试最终造就的是当下中国大部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不彻底和不完整。

平台运维提供了一种系统性的解题思路:在IT底层架构混合化演进下,企业可以形成自己的IT运维平台模型,通过稳敏兼备的平台模式,糅合ITOM、ITSM、AIOps、DevOps等运维手段。

此外,基于平台,企业既可以进行后续的自我开发维护,也更可以对外部产业服务商和底层设施进行更为有序的管理和接入,进而实现数字化的价值最大化释放,推动数字化更向前迈一步。

“我们可以帮助企业打通从底层到上层的全部IT设施环节,对接市场上的头部云厂商,提供数据库、服务器及各类云上云下资源的统一管理,同时我们也在持续拓展安全领域方面的合作能力。”刘东海表示。

实际上,在广通优云推出的全域平台化运维解决方案中,既能看到覆盖数据监测、自动化执行、流程化协同的ITOM、ITSM的产品框架,也更能看到AIOps的执行模型赋能,同时更能找到DevOps的价值链运维理念。或者可以说,其为企业提供的恰是建立在行业最全运维产品线之上的行业化方案模型。

比如,在广通优云IT运维解决方案中,既能看到有如监控可观测管理,资产配置管理、统一告警事件管理,服务流程管理,自动化运维管理,科技数据治理、智能运维监控等在内的专业解决方案,也能看到数字化运维中台、IoT运维平台、行业集约化运维等全平台解决方案,在解决方案之下,是覆盖企业数字化全域硬件和软件的将近50款平台运维产品。

大幕在不经意间已悄然拉开。一个数据是,截至目前,基于平台运维的模式,广通优云2022年又成功签下了中石化、国家电网、中宣部等新客户。

写在最后:

作为推动广通优云平台化、生态化发展的主导人,刘东海对于IT运维的未来足够笃定。

与他的笃定对应的是,如今广通优云的愿景正在从“平台级数字运维服务商”向“IT运营的知识服务商”转型。即广通优云不仅要做IT运维的服务商,更要成为中国数字化浪潮中运维知识生态的趋势推动者。

这种推动不仅在产品和技术,更在理念和数字化模型。2021年,广通优云组建“知识运营中心”以及“铁三角”经营体联合作战,让AR(客户经理),SR(解决方案经理),FR(交付管理)聚焦客户需求,目标一致,共同作战。

在采访最后,我们问了一个问题,“广通优云是一家怎样的公司?”

这位IT运维行业的老兵笑着告诉我们,“我们是一家新成立的老公司,一直有韧性,一直在变化。”对于平台运维创新,对于广通优云发展,更大的期待都正在发生。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产业家”(ID:chanyejiawang),作者:皮爷,36氪经授权发布。

资深作者产业家
0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关注 36氪企服点评 公众号
打开微信扫一扫
为您推送企服点评最新内容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