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民企数字化转型调研报告:7成数字化年投入少于50万
2022年7月7日,由全国工商联经济服务部和腾讯研究院联合主办的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座谈会暨调研成果交流会在京召开。
会上,来自全国工商联经济服务部、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央财经大学、大成企业研究院、振兴国际智库等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腾讯研究院、用友软件、树根互联等企业代表,对最新完成的《2022中国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调研报告》进行了交流讨论。
报告的主要内容如下:
防疫之下,我国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亟待寻找生存和发展的系统性破局之道,数字化为此提供了可能性。推动民营企业以数字化转型带动经营理念、技术、组织、管理和模式创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仅事关民营企业个体的生存发展,而且对我国整体顺应数字化变革大势,重塑经济增长动能引擎,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为深入了解当前我国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现状和问题,更好服务于民营企业纾困解难和创新发展,报告课题组于2022年1—2月面向全国各省民营企业展开问卷调查,围绕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路径取向、转型痛点、未来方向、效果评价、合作期待、政策认知与诉求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结构化的研究,力求对当前我国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现状、格局和关键问题点形成一个结构化扫描。
此次调研样本量比较充分,共计回收有效问卷4877份。样本民营企业在空间分布上覆盖了中国大陆所有省份,在行业分布上涵盖国民经济统计所涉各细分门类,在营收规模和用工规模上涵盖大中小各层级企业。在整体性分析基础上,本报告还从区域、规模、产业三个维度进行专题研究,辨析不同企业群体数字化的共性及差异。同时,报告还总结了我国民营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所面临的五大系统性问题,并从认知、投入、执行、工具和政策等五个主要层面,提出相关建议以资决策参考。
从转型进程来看,当前我国民营企业大多已经开展了数字化转型,具备了一定的转型意识并且有进一步发展的需求。本次调研超过六成的样本企业已经在主营业务领域开展数字化转型,绝大多数民营企业对加大数字技术和工具应用持积极态度,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组织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对数字化转型的公共政策与服务怀有期待。在开展数字化转型的先后顺序选择方面,“从用户入手,优化营销和服务”平均综合得分最高,说明“用户思维”是民营企业数字化的首选逻辑。
图:样本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先后顺序情况
从转型阶段来看,大部分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仍然处于早期阶段,数字化转型的战略共识尚未形成,数字化转型成效的评价普遍不高。多数民营中小企业对于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用什么和怎么用、当下投入与未来收益、技术红利与政策红利如何挖掘等关键问题,还缺乏明晰的认知和系统规划。数字化转型投入产出在时间周期上的错配与回报不确定性,抑制了民营企业数字化投入的积极性与可持续性。
图:样本企业数字化转型阶段情况
从转型投入及支撑保障来看,目前我国民营企业数字化投入规模偏小、投入模式滞后、支撑保障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普遍存在,制约了数字化转型的效果。样本民营企业中,近七成数字化年投入少于50万元,同时近七成数字化人才占比在5%以下。除资金人才不足外,信息渠道少、产品服务甄别能力弱、内部激励体系和企业文化支撑度不足等,都是当前民营企业数字化面临的主要痛点。
图:样本企业数字化转型痛点问题
从转型应用实践看,企业数字化程度大多较浅或在局部,还未能形成内外协同的整体性升级优势。超过半数的样本民营企业已上云,但主要是工具、设备或业务等局部上云,达到高阶、系统化应用的仍是少数。标准化工具已经成为主流,但定制化的需求和应用实践仍普遍存在。如何在标准化和定制化间做好平衡,以可控成本和较高效率满足不同行业企业的个性化需求,是未来推进“上云用数赋智”的关键。
图:样本企业“上云”情况
从转型政策诉求与效果来看,数字化转型相关政策已经很丰富,但政策的传导和落地还存在不畅影响施政效果。调研显示,超过六成的民营企业不了解数字化转型相关支持政策的确切内容,相对的已获得政策支持的企业仅占不到5%。效果较为直接的税收、人才和专项资金扶持政策最受民营企业欢迎,完善新基建、强化标准、共建平台是企业对数字化公共服务最主要诉求。
图:样本企业对数字化转型政策了解情况
从不同区域看,东中西部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成熟度呈由高到低分布态势。不同地区数字化转型最大差异在资金人才投入和组织保障,东部地区民营企业上云用云情况和对数字化转型效果评价均好于中西部,效果明显将激发企业继续投入数字化,形成“投入-成效”的正反馈,而效果不明显很可能降低企业数字化的积极性,从而造成东西部企业数字化的差距加大。
从不同规模看,基于企业规模特征的数字化差异点比较显著。新冠疫情对民营企业数字化呈现出基于规模特征的影响分化态势,大、中型民营企业中近五成反映疫情影响下加速了业务在线化,而小微企业中近四成反映生存困难顾不上数字化。大中型企业在数字化转型的资源投入、组织保障、转型模式与转型成效方面均好于小微企业,超过八成的小微民营企业反馈尚未开展数字化或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而大企业自建系统及应用、设置数字化转型专门部门和上云用云情况均处于领先状态,对数字化转型成效的评价也普遍更高。
从不同产业看,整体上不同产业民营企业数字化的共性多于差异性。差异上较明显的有:第三产业受疫情冲击最明显,期待用数字化转型摆脱困境的意愿最强;第二产业在数字化转型阶段、投入力度、实施成效等方面表现相对更好;在数字化转型的主要应用领域上,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企业更多注重“提高生产和运营的智能化水平”,第三产业因主要面向C端用户,所以更多注重“推动产品和服务的数字化创新”;在未来增加的数字技术使用方面,第一产业排名前三的技术分别是大数据、云计算和互联网,第二产业是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第三产业则是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
民营企业是我国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字化转型是一项关键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从认知、投入、执行、工具和政策等多个层面形成协同,为民企数字化扫除障碍、保驾护航、加油增速。
一是认知层面,建议充分发掘高等院校、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平台企业和行业协会等机构的优势,构建多层次全方位企业数字化转型人才培养体系,通过“领军人才+ 复合型管理人才+ 专业技术人才”的系统化人才培养体系提升民营企业数字化的认知和能力。
二是投入层面,建议有机组合财税金融各类普惠性政策和专项政策并优化政策传导机制,让政策更好地触达并惠及相关主体,为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更多资金资源支持。
三是执行层面,完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不同所有制、不同规模企业间加强数字化协同,以龙头企业的“技术溢出”助力 “专精特新” 型中小微企业孵化成长和上下游产业协同,打造适应未来产业升级大势的数字生态共同体。
四是工具层面,建议综合运用研发投入补贴、贷款贴息、政府采购、产品价格补贴、税收优惠多种政策工具,激励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技术工具的合作研发、平台集成与市场供给。
五是政策层面,建议构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整体监测评估体系,丰富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工具箱+ 服务包”,完善全链条一体化的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支撑保障体系,加快民营企业数字化的整体推进。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腾讯研究院”(ID:cyberlawrc),作者:吴朋阳、牛福莲,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