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优鲜“断头求生”:极速达业务暂时调整

20社
+ 关注
2022-07-19 11:06
462次阅读

每日优鲜“断头求生”

全文共 3855 字,阅读大约需要 9 分钟

作者 | 贾阳

编辑 | 王晓玲

原标题《每日优鲜还是前置仓吗?》

降本增效对于互联网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每日优鲜的选择却让人看不懂。在自然界,断尾求生不罕见,但绝不会选择断头求生。

据《财经十一人》报道,每日优鲜在 6 月 30 日到 7 月 1 日三天内,连续关闭了苏州、南京、杭州、青岛、深圳、广州、济南、石家庄、太原 9 个城市的业务,只剩下了北京、上海、天津和廊坊四个城市。

20 社向每日优鲜求证撤城消息的真实性,得到的回复是,被传撤城的城市“极速达业务暂时调整,云超次日达业务正常运营”。

极速达比较好理解,就是指每日优鲜最明星的业务模式——前置仓生鲜电商,最快半小时送达。云超次日达则是每日优鲜上从去年开始上线的业务,理论上云超 SKU 可以无上限,由第三方物流配送。

在每日优鲜的 APP 端测试了上述城市业务后, 20 社发现,传闻中被撤城的城市主页上,所有的商品都显示,“最快次日达”。在最讲求实效性的生鲜类目下,“时令水果”和“新鲜蔬菜”栏目展示的都是由快递配送的柑橘、苹果、奇异果等礼盒量贩装了。

每日优鲜“断头求生”:极速达业务暂时调整

这意味着,被撤的城市实际上是关闭了所有的前置仓效率级别的业务,只剩下了电商效率级别的业务。

而据多家媒体报道,在北上广等仍然保留了生鲜品类的城市中,生鲜的比例也被大幅降低,甚至有人称,每个站点生鲜不超过七种。

一位每日优鲜的采购人员否认了这种说法。我们打开每日优鲜北京的多个站点,有些站点极速达生鲜仍较为丰富,多于七种,但有些站点甚至已经完全没有水果 SKU。

也就是说,从业务模式上,每日优鲜正在剥离其“生鲜”属性,也不再是纯粹的前置仓。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这个 App 也不再是原来的生鲜电商。然而留下的次日达业务,能留下多少活跃用户,在与电商、线下一众业态竞争中还能有什么优势?

这一“断头求生”的行为,伴随着退市压力和财报推迟的公告,让这家前置仓的命运更加迷离。

前者一定程度上,被市场解读为利好——股价过去几日从低位回弹了一点点;后者则从字里行间指向了,每日优鲜“次日达”业务出现不合理的关联交易、数据存疑,本就岌岌可危的资金情况又叠加上了漏洞频出的管理。

每日优鲜的时间和战略空间越来越逼仄了。

对于供应商来说,这个转变倒是不难理解。在太原在做猪肉批发生意的张一贺,曾是每日优鲜的供应商。他认为,包括太原在内的 9 城不再做生鲜,就是因为这些城市就没有在线上买菜买肉的习惯。

张一贺在去年年中因为自身原因停止了跟每日优鲜的合作,拿到货款和押金全身而退。看到“撤城”新闻后,他向 20 社分析,太原满大街都是生鲜超市和菜市场,还是线下购买居多,也有些人会用社区团购,“前置仓只适合一线城市,只有每日优鲜一家在太原干了几年前置仓。”

无论如何,对于每日优鲜来说,这个决定确实能够及时止损。“已经不要去谈什么模式了,不能从正常的公司战略角度去看撤城。”一位了解每日优鲜的业内人士向 20 社分析称,现在的问题是货款超时,供应商不供货了。

资源捉襟见肘,早就有迹象。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用户针对每日优鲜的投诉集中在发货迟缓、货品短缺丢失,甚至还有供应商跑到黑猫投诉平台维权。

一位自称为每日优鲜供应的网友今年 3 月投诉称,每日优鲜拖欠 110 万元货款大半年了,还透露每日优鲜华南仓已基本停摆,90% 的供应商已停货,每日优鲜还是毫无还款计划。

目前能查询到的每日优鲜最新业绩报告是 2021 年三季报,财报显示每日优鲜应付账款为 16.52 亿元同比增加 34%,欠款包括供应商货款、外包配送公司运费、营销服务提供商的服务费。而这些账款的付款周期,过去几年间也越拖越长,从 40 天变为 55 天,72 天。

5 月 27 日,因拒不执行法院判决,每日优鲜又被北京朝阳区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532 万余元。

每日优鲜面临的问题太多了,模式亏损难解、被退市警告、资金链紧张,这次终于撤城,短期来看能够帮助减缓业务流血。但是长期来看,失掉了规模效应,又失掉了高频即时消费的属性,每日优鲜又回到了并不创新且更加红海的竞争范畴中了。

一个最值得关注的点是,每日优鲜还有多大的战略能动性和腾挪空间。

“次日达”成为观察当下每日优鲜的一个关键窗口。

一位业内人士说,实际上,被称为云超的次日达业务,早在去年就已经上线。在每日优鲜的规划中,这个业务既能提高客单价,又能带来实在的利润。

对前置仓业务来说,生鲜品类扮演的是引流的角色。每日优鲜创始人徐正曾谈盈利模型,客单价低于 70 元都是在烧钱。在他设定的商业模型中,要拉高客单价,才有希望盈利。

每日优鲜“断头求生”:极速达业务暂时调整

每日优鲜的“云超”似乎就是这样一个折中的方案——提供利润附加值更高的产品,但其实已经不走前置仓系统了,而是由第三方物流配送,1-5 天送达。

这就像一个完美干练商业模型(前置仓)又加上了一台老式的燃油发动机。但为什么这台发动机没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反而成了影响财报发布的隐患?

每日优鲜至今都未发布 2021 年第四季度及全年的财报,因为财务数据存在问题。而这个问题就出在云超次日达业务上。

几天前,每日优鲜公告称,已对 2021 年前三个季度的财务数据进行了内部审查,确认“次日达业务部在 2021 年进行的某些交易表现出可疑交易的特征,例如供应商和客户之间的关系未公开、不同的客户或供应商共享相同的联系信息和/或缺乏支持性物流信息”。

从这段话中很难解读出真实情况。一位业内人士猜测,这些表述指向,疑似不合规的关联交易(更严重则指向贪腐),以及刷单行为。每日优鲜还特地强调了管理层并不知情,把“可疑交易”限定在了管理疏漏,而非瑞幸式造假。而这些“可疑交易”带来的损失不小,直接影响到 10% 的净收入,“经调整后,其 2021 年前三个季度通过在线平台销售产品的净收入再次下降,平均每季度减少 2 亿多人民币。”

对云超没有精密管理的另一面,是每日优鲜对这一业务进行了一些“外包”性质的合作。

20 社在测试每日优鲜 APP 时发现,每日优鲜提供的次日达商品,有浓重的“京东”痕迹。

首先,在次日达的商品介绍页,所有的商品配送都是由京东物流完成。

更有意思的是,云超的这些货源也由京东痕迹。每日优鲜一位用户晒单的“山东栖霞红富士苹果12 粒礼盒装”,包装盒上直接印的就是“京东生鲜”。在社交媒体上,有上海用户封控期间发现每日优鲜竟然开始卖起了电脑。而如今每日优鲜 APP 上的 3C 区,SKU 不仅有电脑、手机,甚至还有平衡车。

该平衡车品牌方告诉 20 社,他们并没有做每日优鲜渠道,铺了京东、抖音、淘宝渠道,最重视的是京东,不过无从判断每日优鲜的货是从哪个渠道过去的。

上述非常了解每日优鲜的业内人士告诉 20 社,其实京东和每日优鲜在物流和商品两个方面都有合作,等于是京东在帮每日优鲜做大部分的次日达。

在他看来,这种合作的逻辑是,生鲜是高频业务,用来带一些云超特卖的低频商品,这样既提高了整体的订单价,又能实现流量变现。

一位在每日优鲜上购买了预置菜的南京用户表示,云超特卖的体验很不错。下单页面显示物流时间 1-4 天,隔天京东小哥就送来了,“饺子都冻得很结实,一点没化。”

当这位用户得知自己购买的可能是京东的货品时,表示不会特地去京东下单,“食物还是喜欢在每日优鲜上买,而且也充了会员。”

不过,如果每日优鲜上仅剩下云超特卖,这位用户表示,可能就不会再打开这个 App。

每日优鲜“断头求生”:极速达业务暂时调整

在二线城市纷纷撤掉生鲜的即时业务后,这个用流量换 GMV 的逻辑似乎完全被打破了。仅靠云超特卖,没有生鲜导流,这个模式就难以维系。

就算有生鲜导流,云超特卖的财务回报也不会有太大惊喜。云超特卖的收入可以计入每日优鲜的 GMV,但这个模式的天花板并不高。

我们不清楚合作的具体方式,如果按“流量变现”的模式,可以简单类比小红书种草。据媒体报道,小红书 2022 年广告收入目标为 240 亿,是去年两倍多;2021 年底小红书 MAU 破 2 亿。而据 Questmobile 数据,去年 9 月每日优鲜 MAU 为 900 万。不考虑两者导流效率的差异,每日优鲜能获得的这块收入不到5亿。

如果按照每日优鲜采买京东物流服务和商品,那么每日优鲜还要在交易利润中拨出一部分来覆盖成本。

而 2021 年前三季度,每日优鲜的亏损为 30.17 亿元。

但前置仓亏损这个老问题,全行业都没有太好的解决办法。在今年上半年,叮咚买菜也频频传来关城和收缩的消息。根据此前业内的预期,一二线城市能够容下二、三家生鲜电商。

对每日优鲜来说,压缩极速达的 SKU 来降成本其实也是饮鸩止渴,因为在一线城市,也有叮咚买菜、美团买菜和盒马的竞争压力,商品太少无疑会带来用户流失。

去年,每日优鲜还对外公布了“社区零售数字化平台”新业务。也就是通过 AI 技术 + 零售云,对超市、菜场进行赋能,帮助实体商户提升运营效率。但智慧菜场和零售云领域都不是空白市场,竞争激烈巨头环伺,短期很难给财报带来太大改观。

5 月 24 日,每日优鲜在其官网发布公告称,退市警示通知不会影响公司的业务运营及 ADS 在纳斯达克上市或交易,公司将按照纳斯达克的规定,在 60 个工作日内发布财报。截止发稿,每日优鲜仍然没有发布财报。

去年 6 月完成 IPO 的每日优鲜,股价一路狂跌,给每日优鲜的后续融资带来了困难,也让青岛国资、老虎环球基金、腾讯等老股东们深陷其中。6 月 1 日,某个老股东以市价 9 折一次性抛售 1473 万股普通股,割肉离场。

今年 3 月,Yorkville Advisors 宣布将于未来 3 年内认购总价值 3 亿美元的每日优鲜股票。但据《财经十一人》称,Yorkville Advisors 更多是考虑到股价变化,通过短期股价波动来实现投资回报,而非看好公司的具体业务。

那么,是否还有互联网大厂可能投资每日优鲜?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最近确实有每日优鲜“卖身”的传闻,但是他认为消息并不可靠,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很难有人接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20社”(ID:quancaijing_20she),36氪经授权发布。

资深作者20社
0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关注 36氪企服点评 公众号
打开微信扫一扫
为您推送企服点评最新内容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