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工艺机理,有望造就工业互联网“隐形冠军”
作者:melon
物联网智库 原创
导读
机理先行,开拓蓝海市场
工业机理模型是工业互联网平台的重要构成要素,其汇集了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原理、定理、定律等专业知识,并结合实际工业生产经验,形成机理并最终构建而来。它对工业经验知识进行提炼和封装,也是行业知识经验沉淀的结晶。机理模型是肉眼可做X光的医师,可以将对应的生产环节的正在发生的动作和原因完整呈现。
工信部于2021年印发的《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中提出,要提升平台技术供给质量,推动基础工艺、控制方法、运行机理等工业知识的软件化、模型化,加快工业机理模型知识图谱建设等。这直接推动实验室和工厂之间的理论和实践双向投射,换言之这是“公式”和“经验公式”得以融合和验证的机会。这也是崔斌在2019年蕴硕物联创立之初就领悟到的行业趋势。
经历两化融合、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之后,彼时的国家重大专项“下一代工业机器人智能云平台”让崔斌开始思考“机器人+AI”在工业领域带来的可能性。这种模式应用在工业制造环节无疑会通过丰富的传感器采集到更多数控信号,对于以事后检验为主的制造业,或许是改变其本质的途径。
以刻画完整的机器人行为画像为目的,崔斌找到了“机器人+AI”与工艺结合的入口——材料的成型机理。材料拥有特定的变形特性,而其最终形成质量又与过程控制逻辑和加工原理息息相关。如果将材料变形原理和影响因素锁定,由此采集特定的产线加工过程关键数据,则可将事后检验的步骤变为实时判断,这对视成本和时间为生命线的制造业而言无疑是一场变革。
蕴硕物联研究的第一个机理模型——气保焊成形机理模型就是从国家重点实验室走到产线的成果,结合现场调试对焊接角度、焊丝直径、焊嘴高度、焊接电流、弧长、导电嘴与母材间距等多个焊接影响因素形成“立体经验公式”后,便可将传感器采集到的信号实时带入模型中加以验证,完成实时焊接质量判断。
低代码促使平台回归工业本质
-
溶滴过渡周期分析模块:基于参数曲线所反应的短路和燃弧特征,判断能量波动、溶滴一致性,进而判断是否出现颈缩或不连续等质量缺陷,是否存在断弧异常。 -
概率密度分析模块:通过驼峰数量、样貌和溶滴短路过渡形式判断电弧稳定性。 -
时频域分析模块:通过电弧参数曲线分布样貌、溶滴过渡快慢、整体变化趋势以及细节判断是否有气孔或颈缩风险。 -
U-I相位图分析模块:通过U-I相位图轨迹围成四边形情况分析焊缝质量及过程稳定性。
设备商与集成商背后的隐形冠军
写在最后
低代码将是拉动工业互联网形成开源生态的有力手段,更低的使用门槛是招纳更多生态伙伴的利器。低代码元年已过去一年,工业互联网与低代码融合应用的推广恰逢其时。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物联网智库”(ID:iot101),作者:melon,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