伙伴云孙传江:无代码以极简方案让中小企业数字化“先跑起来”

中国软件网
+ 关注
2022-07-25 10:55
494次阅读
伙伴云孙传江:无代码以极简方案让中小企业数字化“先跑起来”

作者:张旭东

编辑:益韩

编审:杨小天

头图来源:钛媒体APP

伙伴云孙传江:无代码以极简方案让中小企业数字化“先跑起来”

低代码、无代码作为可视化编程平台,在新冠疫情大爆发的催化下,正以飞快的速度在全球市场持续增长。

美国国务院(DoS)一直在使用ServiceNow的低代码平台,在2020年疫情的早期,能够在短短几周内开发和交付近十几个低代码应用,跟踪各个国家疫情进展。

不仅在北美,亚太地区也紧跟以低(无)代码为核心技术的数字化步伐。根据IDC报告显示,印度尼西亚的低(无)代码技术普及率达86%,超过了新加坡、日本等亚洲国家。

海比研究院认为,要满足未来中国数字经济的所有数字化转型场景,需要开发至少上亿个新的数字化应用,其中80%将由低(无)代码平台开发。

作为数字经济规模位居全球第二的中国,在低(无)代码领域能否担负起推动技术发展创新的责任与使命,引领全球技术发展和变革?低(无)代码技术的普及能否改变全球软件行业格局?中国软件网(soft6.com)发起《中国低代码、无代码能否引领世界?》的深度系列报道,对话国内外典型厂商创始人及高管,梳理、探讨、分析、预测国内外低(无)代码平台发展,深度解读在风云诡谲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变幻下、暗潮涌动的中西方数字经济技术博弈!

本期嘉宾为伙伴云首席咨询官孙传江,聊一聊伙伴云视角下的行业洞察,以下是采访实录:

1

您如何看待全球低代码、无代码技术发展格局?中国的低代码、无代码平台居于什么样的位置?国内外技术框架和能力边界差距大吗?

孙传江:目前国外低代码、无代码从市场认知角度来说发展成熟度相比国内较高,技术角度来看虽也处于领先格局,但较于市场认知领先差距相对较小。甚至国内部分厂商在少量具体技术点上的选择与应用优于国外厂商。但请注意,是选择与应用,大多数非原创技术。

国内的低代码无代码从产品能力上来看,均在快速追赶。越来越多的厂商已具备在线表格、流程引擎、仪表盘等低代码的基础能力。伙伴云作为最早一批厂商,经过10年的深耕,目前已支持千万级表格存储数据量、15层涟漪式触发工作流、跨表实时计算字段、和多层聚合数据仓库等技术壁垒。在客户侧,伙伴云已服务20万+企业,超过240万企业员工在线使用。可以说,目前技术框架和能力的差距的确不大。

2

国内外的低代码、无代码技术发展下、行业现状有何异同?各有何优势与弊端?

孙传江:首先,国外C端用户基数/用户场景氛围更好。国外厂商相比国内C端用户比例较高,他们基于低代码解决个人需求,例如开发一个博客编辑管理、婚礼策划、晚会筹备小系统等等。国内目前较多类似场景还是基于在线表格甚至Excel解决。不可否认目前伙伴云上也有少量超级用户,会基于伙伴云表格来管理自己的书单、目标计划。但从数量级上来说,我们都称之为极客了。C端的用户基数直接影响低代码的推广进程,如果将低代码、无代码技术视为一门面向非技术人员的编程语言的话,目前国内学习这门语言的人还太少。

二是国外厂商可基本定性为已渡过发展初期的“生存阶段”,具体用户数、现金流、融资现状等不再展开。国内低代码无代码厂商虽然在过往两年也迎来了一波快速成长期,但众多厂商还处在解决稳定盈利阶段。这也就带来了第三个问题。

众多厂商为了实现“短期盈利、活下去的目标,很容易将过多的精力和重点放在大客户上,在战略上更倾向于大客户、大订单。而无暇顾及“长期深耕”问题。

诚然大订单,是公司生存的强心剂。但从产品模式上,我们坚定的认为,低代码无代码的特性应更聚焦于服务于中小企业用户,沉淀更多的通用性场景解决方案。一家低代码、无代码厂商如研发资源倾向服务大客户,将很难做到“长期深耕”。

3

为什么低代码无代码应该重点关注或者说主要用户您认为应该是中小企业呢?

孙传江:首先,从发展趋向上来看,如果低代码无代码厂商的战略是服务大客户的话,那么低代码无代码厂商演变“软件外包公司”。原因在于,大企业的需求复杂且深层次,需要不断的围绕其业务需求进行产品迭代,深度功能开发、连接很多的软硬件。而这过程中产品能力上的沉淀,大多数不具备给中小企业复用的空间、或者无暇去抽象出轻产品能力。

其次,需求侧来看,在过往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几十年间,大量的优秀信息化人才、资源,分配在大型企业。并诞生了庞大优秀的ERP理念、ERP工具和一批优秀的软件公司。与之相对应的是:大多数的中小企业信息化预算有限,信息化需求却一直存在。

中小企业的现状是:低预算、需求个性化、组织完整性低、业务变动频繁、专业人才缺失等等。

而低代码、零代码的特性也恰恰在此:业务人员即可搭建、一张主业务表即实现公司业务线上化、灵活的特性满足业务变动带来的修改。

4

您认为一个好的低代码、无代码平台应当具备哪些特性?评判一个平台成熟度有哪些评判维度或标准?

孙传江:首先,无代码产品要有成熟的功能模块。在线表格、丰富视图、RBAC权限、流程引擎、数据仓库、统计分析、工作台已是一款合格的无代码产品必备模块。

在线表格-业务线上化:产品需具备丰富的字段类型、主子表调用关系,以此支持用户侧能够将自己每张业务表实现线上化。

丰富视图-角色、业务场景个性化:产品需具备经典表格视图、分组、统计、看板、日历、卡片、甘特图等视图,以满足不同角色在客户管理、项目管理、日程管理等各种业务场景的需求。

RBAC权限-业务安全性:产品需具备用户、角色、权限,多对多的权限配置能力,以满足各类业务场景的权限需求。

流程引擎-业务流程线上化:需具备完整、符合BPMN2.0规范的流程引擎,并搭配IFTTT机器人,支撑各种在线下A4纸张能画出的流程图均能线上化流转。

数据仓库-对业务表进行加工及探索性分析:需具备多种连接方式、追加合并、多层嵌套、表达式等能力。

统计分析-一站式数据分析需具备统计分析能力,基于在线表格及数仓,输出各类统计图表,支撑业务决策。

工作台-面向每位业务人员的专属工作空间:支持组件化的工作台,可以灵活按照角色搭建专属工作空间,并全端适配。

API连接-支持Serverless开发(Serverlesscomputing无服务器运算):零代码要基于开发者广阔的开发空间,从技术角度需为极客们准备好RestfulAPI、GraphQLAPI、以及与一众生态打通连接(例:企业微信、集简云、腾讯千帆)。

在满足以上基础特性后,稳定性、易用性、连接性是接下来成熟度的评分维度。

稳定性:平台代码是否健壮、是否能连续XXX日无宕机。

易用性:业务人员是否能开箱即用、是否有丰富易上手的场景模板可以供较多行业人员安装并成功使用,搭建操作是否容易等等。

连接性:在业务侧,更好的解决方案通常在连接中产生,当业务人员需要你(无代码平台)去连接其他软硬件时,例如内部连接人事、行政、财务、仓储、ERP等各个模块,外部连接上下游、供应链、支付工具、OCR工具、企业微信生态等。是否已有较好的API连接机制可以承载等等。

5

伙伴云是如何理解低代码无代码的,贵公司产品有何优势?

孙传江:这里引用&修改下我们戴总在21年底时曾表达过的一个观点:如果说我们在20年前,通过Discuz!成就了无数站长。那么在今天,我们将低代码无代码产品作为一个趁手的工具,给到新一代的80后、90后管理者、业务专家,让懂业务的人成为公民开发者,无需学习复杂的代码技术,就能够将自己脑海中的数字化意识落到现实,去放大和影响一家公司的发展进程、去成就自我。

倘若从逐一功能点上去对比说明优势,会显得很枯燥无味,细节可以参考上方说的产品能力话题。

从公司研发角度来说,我们始终在持续向前。新的技术、新的方案,评估合适后,我们就会快速跟进、攻克。例如伙伴云表格PRO即时输出图表、甘特图联动地图、支持RestfulAPI、GraphQLAPI等。

6

伙伴云的未来发展战略和定位是怎么样的?会重点发力哪些行业

孙传江:伙伴云的战略定位长期服务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这是一项长远事业,这里我们有几点思考:

一是我们认为已经有足够多的厂商、人才、平台来服务大型企业,甚至可以说大家都在关注大企业用户,而忽略了中小企业用户,其实大量的中小企业是中国经济的基石、是广大就业者的基本盘,他们也需要来自平台的支持(只是大家都更愿意赚大客户的钱)。

二是从人才中再细分,大量的编程人员,可以说也是集中在了大型企业或在服务大型企业,优秀的编程人员、研发人员在中小企业中的分布是不足的要想服务、帮助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无代码平台赋能到中小企业内的业务人员是一个比较可行的路径。

三是服务大公司的方法论或产品往往并不适合中小企业。举例来说,A和B两家软件公司,为了服务同一个大企业客户,A公司就会向B公司看齐,打造“高大上”的功能,展示功能的“丰富性”,事实上中小企业可能只有几十人、几百人,而服务于几千人的大型企业的解决方案、功能、流程,可能就完全不适合于中小企业。当软件公司以服务大企业的思路,来服务中小企业,效果就会适得其反,将软件做得越来越重,成本也会随之推高,复杂功能也导致操作和熟悉难度大,最终导致客户成功很难,这也是过往众多软件公司的一个恶行循环,软件公司最终只好放弃中小客户,又回到了大客户。

我们会在很长一段时间中,打磨极简、轻便的解决方案,围绕极简客户、极简项目、极简进销存、极简招聘、极简工单,让中小企业以低成本、极简信息化手段让业务线上“跑起来”,聚焦核心业务。而不是让一大堆的、繁琐、不必要的功能拖累,甚至拖垮中小公司。

目前,伙伴云重点发力的行业有商业服务业、批发业、零售业、制造业、信息传输行业等。

7

您认为从现在开始,到真正实现“人人都是开发者”的全民编程时代,大约还有多久的时间?中国能否引领世界低代码、无代码技术发展?如果说中国要引领世界,还需要做些什么努力?

孙传江:这里没有特别严谨的数据支撑,从感性角度来看,这个周期可能还要10年,这种引领或许不是技术上的引领,而是应用与生态上的引领。“人人都是开发者”的应用落地价值更广阔美好。

我们所需坚持做的是更多的关注企业普适性需求、更多的连接,不要闭门造车,追求一家全闭环。

客户的需求伴随企业的发展不断生长、延伸茁壮。无论是无代码厂商还是其他软件厂商,从服务客户出发,我们都需要生态连接起来。例如伙伴云与企业微信实现生态融合,与千帆、集简云、商企付等功能连接。我们始终认为:最好的解决方案在于服务好客户,更好的解决方案在连接中产生

 


科技媒体·企业演化科学·战略托管综合体

本文作者系张旭东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智观察”(ID:Hapiweb-soft6),作者:海比研究院,36氪经授权发布。

0
相关话题
低代码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关注 36氪企服点评 公众号
打开微信扫一扫
为您推送企服点评最新内容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